张居正

历史著作《万历十五年》的优秀读后感范文3200字

半世苍凉 提交于 2019-12-03 23:42:12
历史著作《万历十五年》的优秀读后感范文3200字:“从技术的角度看历史”是《万历十五年》的作者黄仁宇先生就这本书提出的大历史观。先生出生于1918年,1936年考入南开大学机电工程系,抗战爆发后辍学参军,1940年中央军校毕业,加入驻印远征军,后赴美求学,获美国密歇根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以历史学家、中国明史专家、大历史观的倡导者著称。多彩的人生经历,使得先生能够以广博的学识,娴熟的文字功底,在《万历十五年》这本书中,给我们展示了大明王朝的兴衰画卷。先生高屋建瓴,宏观的评价了这个王朝的兴衰历程。 经历了唐朝的藩镇割据后,统治者似乎觉得应该遏制武官权利,提倡文官精神。万历皇帝当政时,大明王朝已经运行了一百年,整个朝代文官制度成熟,政治组织基本上为一元化。这个王朝在体制上实施中央集权,其精神支柱为道德,管理方法依靠文牍。为人君者的施政目标,是使人民丰年得以温饱,凶年免于死亡。政府的职能是选贤任能,提倡诚信与和谐。在这样的治国纲领下,明朝政府出现了很多让人啼笑皆非的现象,就今天看来,也是发人深思的。 以文官制度为例,到万历当政时,文官制度已经形成体制,对整个朝廷具有绝对的控制能力,以至于万历皇帝曾经有28年不上朝,而国家行政凭借惯性也照常运行。对明朝文官制度的分析,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 首先是官员的发迹。文官踏入仕途,无一例外都是通过科考,在考取功名之前,都是饱读诗书、满腹经纶的人

《万历十五年》的读后感范文3380字

独自空忆成欢 提交于 2019-12-03 23:11:59
《万历十五年》的读后感范文3380字: 作者:周思妍;最初拿到《万历十五年》这本书时,不免感到疑惑,明朝万历皇帝统治明王朝长达48年之久,为明王朝统治时间最久的皇帝,为什么偏偏要选择万历十五年这一极其普通的年份。读罢,终于明白作者的意图,万历十五年虽然是平平淡淡的一年,但是它却是以前发生的大事的症结,且是将来掀起波澜难以逾越的机缘。它是前后的连结,是历史上至关重要的一年。 公元1587年,乃丁亥次年,表面上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内部已经隐藏着巨大的危机,如同一平静的海面,看似风平浪静,实则内部早已波涛汹涌,时机成熟,必将翻江倒海,引起巨大的浪潮。而我们的帝国早有这翻江倒海之势,江河日下必不可避免,日落西山定难以挽回,帝国已走上了路的尽头。 万历时代是一个矛盾的时代,皇帝是励精图治、兢兢业业或是耽于享乐、恣意放纵;首辅是努力调和、敬业为公或是独裁专制、控制王权;文官是清正廉洁、天下为公或是徇私舞弊、贪赃枉法;将领或是追求现实、脚踏实地或是主张先进、富裕创造;通过道德才得以支撑的法律还在苟延残喘而儒家传统思想与先进思想正在做着你死我活的斗争。不论孰是孰非,终究无一得以好的结果。这是同时也是一个悲剧性的时代,万历逐渐走向堕落崇尚“无为”,不理朝政;张居正生前光荣无限,死后却被鞭尸抄家;申时行努力充当着“和事佬”不料最终却成了“受气包”;海瑞廉洁一世却凄凉的过完了自己的后半生

《万历十五年》的读后感作文4000字

社会主义新天地 提交于 2019-12-02 20:10:14
《万历十五年》的读后感作文4000字: 万历十五年,即1587年,距今已过去432年。在明朝276的历史中,这一年很平淡,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一书,有别于其他的历史叙述方式,相当于把历史剖开一个横截面,像纪录片穿越过去一样,把当时的一位皇帝和五位著名的大臣,以一种群像式的叙事手法缓缓展开,从中折射出16世纪中国社会的完整面貌。 历史是一堆灰烬,但灰烬深处有余温黑格尔。历史上奇葩的皇帝很多,在明朝尤其多,书中的所描述的万历皇帝,也算是一个。万历皇帝,明神宗朱翊钧,1563年生,嘉靖皇帝朱载垕第三个儿子,母亲原为裕王府一个丫鬟,出身卑微,自幼得不到父亲的宠爱。非常有意思的是,万历皇帝的老爸,以及他的儿子,即后来的明光宗朱常洛,都是少年因母缘故而缺乏父爱。 朱翊钧排行第三,按理是轮不到他坐天下的,但前面两个哥哥都早亡,因此,在1568年被立为太子。1572年老爸驾崩,留下了孤儿寡母的李氏和尚且九岁的万历皇帝,两人孤苦伶仃,没有依靠,很容易受到大臣们的欺负玩弄。前面有个活生生的案例,就是万历皇帝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明英宗朱祁镇,他八岁就当皇帝了,不过后来被大臣们怂恿去御驾亲征,当了俘虏,闹了个大笑话。 少主即位,无法掌控局面,需要选择得力可靠的人来辅助,这时就看出万历母亲李太后的远见卓识了。这个太后虽出身卑微,但情商智商皆为上乘

历史著作《万历十五年》的优秀读后感范文3200字

白昼怎懂夜的黑 提交于 2019-11-29 07:45:28
历史著作《万历十五年》的优秀读后感范文3200字:“从技术的角度看历史”是《万历十五年》的作者黄仁宇先生就这本书提出的大历史观。先生出生于1918年,1936年考入南开大学机电工程系,抗战爆发后辍学参军,1940年中央军校毕业,加入驻印远征军,后赴美求学,获美国密歇根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以历史学家、中国明史专家、大历史观的倡导者著称。多彩的人生经历,使得先生能够以广博的学识,娴熟的文字功底,在《万历十五年》这本书中,给我们展示了大明王朝的兴衰画卷。先生高屋建瓴,宏观的评价了这个王朝的兴衰历程。 经历了唐朝的藩镇割据后,统治者似乎觉得应该遏制武官权利,提倡文官精神。万历皇帝当政时,大明王朝已经运行了一百年,整个朝代文官制度成熟,政治组织基本上为一元化。这个王朝在体制上实施中央集权,其精神支柱为道德,管理方法依靠文牍。为人君者的施政目标,是使人民丰年得以温饱,凶年免于死亡。政府的职能是选贤任能,提倡诚信与和谐。在这样的治国纲领下,明朝政府出现了很多让人啼笑皆非的现象,就今天看来,也是发人深思的。 以文官制度为例,到万历当政时,文官制度已经形成体制,对整个朝廷具有绝对的控制能力,以至于万历皇帝曾经有28年不上朝,而国家行政凭借惯性也照常运行。对明朝文官制度的分析,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 首先是官员的发迹。文官踏入仕途,无一例外都是通过科考,在考取功名之前,都是饱读诗书、满腹经纶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