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

云计算时代,你所不了解的 DevOps

两盒软妹~` 提交于 2019-12-05 04:18:09
在本文中,我们讨论如何快速地从更高的层面理解DevOps,介绍准备改变文化的最佳实践。我们将讨论DevOps的目标以及从组织管理层得到支持的方法,为DevOps的概念打下基础。我们将试着从根本上介绍使应用程序生命期管理简单、高效的DevOps实践。 DevOps不是一种框架、工具或者技术,理解这一点非常重要。它更多的是与组织的文化有关。DevOps还是人们在组织中使用预先定义的过程、利用自动化工具,使日常工作更加高效、手工工作更少的一种方法。 为了理解DevOps的重要性,我们在本文中将包含如下主题: DevOps的必要性; 如何发展DevOps文化; PPT(人、过程和技术)的重要性; 为什么DevOps不全和工具有关; DevOps评估问题。 1.1 DevOps的必要性 每个伟大的梦想都源于梦想家。永远铭记,你拥有的力量、耐心和热情,可以令你摘星揽月、改变世界。 改变是生命的法则,也适用于组织机构。如果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只盯着过去或者现有的模式、文化或实践,他们就肯定会错失未来的最佳实践。在动态的IT世界中,我们必须赶上技术革新的步伐。 我们可以参考乔治•萧伯纳的名言: 不改变就不可能进步,无法改变自己的想法,就不能改变任何东西。 现在,我们关注的是应用程序生命期管理方法的改变。重要的是,我们是否真的需要这种改变?我们是否真的需要经历改变的痛苦? 答案是肯定的。 人们可能会说

开源还是商用?十大云运维监控工具测评告诉你答案

不问归期 提交于 2019-12-05 04:07:05
随着云计算和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大量应用需要横跨不同网络终端,并广泛接入第三方服务(如支付、登录、导航等),IT系统架构越来越复杂。本文对业内主流的开源运维监控系统和商业运维监控系统进行对比,分析各种产品的定位、目标用户和功能特点,希望帮助广大运维、开发和创业者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运维工具。 作者:佚名来源: 云智慧 | 2015-10-29 14:48 收藏 分享 随着云计算和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大量应用需要横跨不同网络终端,并广泛接入第三方服务(如支付、登录、导航等),IT系统架构越来越复杂。快速迭代的产品需求和良好的用户体验,需要IT运维管理者时刻保障核心业务稳定可用,而企业运维中的痛点和难点也急需解决。 1.面向业务的运维,不但关心单点IT资源的运行状态,更关心整个业务系统的健康状态 2.如果企业使用了大量的API和模块化应用,那么关注每个接口的性能变化情况和指标 3.对于运维主管及企业管理层来说,特别需要上墙的监控大屏 4.运维需要每周、每月查看报告趋势分析,但传统运维工具数据导出困难 5.需要第一时间转雀和快速发现故障节点,减少业务中断带来的损失 本文对业内主流的开源运维监控系统和商业运维监控系统进行对比,分析各种产品的定位、目标用户和功能特点,希望帮助广大运维、开发和创业者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运维工具。 一、开源运维监控产品篇 (一)Zabbix 推荐星级: ★★★★★

技术沙龙|原来落地AI应用是这么回事儿!

帅比萌擦擦* 提交于 2019-12-05 03:56:46
目前人工智能已经迈入应用落地之年,作为备受关注的话题,在重磅政策的加持下市场规模迅速扩大并渗透到各行各业的形势越发鲜明。在此背景下,作为国内不容忽视的创新企业之一,京东AI依托于NeuHub平台对数据、算法以及应用场景的精准判断,走出了以业务场景驱动AI技术的发展之路,并结合京东云的技术支撑能力,提供包括工具、SaaS等一站式服务和应用在内的、端到端集成且不同场景的创新产品与解决方案,以此满足多维度需求。 前不久刚刚结束的京东云技术沙龙活动中,多位来自京东云以及京东AI的技术大咖们面对面就产创云平台、DevOps 开发测试实践、企业智能化供应链建设以及AI模型开发赋能零售场景等在内的多个角度进行了深入探讨,其中干货满满。 此外,现场超百位开发者热情参与了交流与互动,尤其对AI模型开发、企业智能化供应链建设等诸多技术领域十分关注。想必这些探讨也将为与此相关的从业者们提供借鉴与新思路,十分值得广大开发者们认真学习与总结! “产业创新云”作为基于京东自有的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能力,围绕容器、开发测试流水线以及微服务等云原生技术构建的一站式支撑平台意义重大。今年京东云将智能产业创新聚焦重庆,将京东云区域总部落户在南岸,并正式发布“产业创新云”。 在整个产业创新过程中,传统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是技术和人才,面对技术、人才、资源与渠道日渐突出的瓶颈

物联网小笔记

二次信任 提交于 2019-12-05 03:48:29
大数据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应用 如果说互联网连接的是人,那么物联网连接的就是物,是各种智能设备和传感器。相对人的数量来说,智能设备的数量要多得多,人不会时刻都在上网,而智能设备则时刻都在联网传输数据,所以物联网更需要大数据技术。 物联网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一方面是大数据的存储和计算,另一方面就是边缘计算管理。我们先看下物联网大数据平台的架构。 1.智能网关通过消息队列将数据上传到物联网大数据平台,Storm等流式计算引擎从消息队列获取数据,对数据的处理分三个方面。   数据进行清理转换后写入到大数据存储系统。   调用规则和机器学习模型,对上传数据进行计算,如果触发了某种执行规则,就将控制信息通过设备管理服务器下发给智能网关,并进一步控制终端智能设备。   将实时统计信息和应用程序监听的数据发送给应用程序设备,供使用者查看管理。 2.Spark等离线计算引擎定时对写入存储系统的数据进行批量计算处理,进行全量统计分析和机器学习,并更新机器学习模型。 3.应用程序也可以通过设备管理服务器直接发送控制指令给智能网关,控制终端智能设备。 这样就构成一个典型的物联网“端-云-端”架构,其中两个端分别是传感器与智能设备端,以及应用程序设备端,而云则是大数据云计算平台。 终端传感器: 实时采集数据,利用移动数据网络将数据上传给智能网关,智能网关进行初步的数据处理,根据规则和机器学习模型进行计算

第六次小组讨论--服务器选择

和自甴很熟 提交于 2019-12-05 03:15:31
一、会议讨论 讨论时间 : 2019.11.20 讨论地点 : 主教教室 小组组员 : PM:黄晓天 前台:胡昊、常恒 后台:陈虹、程福建 UI:黄杉杉、冯洋月 软件测试:陈祥郁 会议记录:顾雪婷 客户扮演:侯英龙 会议目的 : 服务器选择 讨论内容 : PM:APP的正常运行需要租用服务器。 客户:希望服务器的运行流畅,app运行不卡顿。 UI:市面上常用的服务器主要有戴尔服务器、联想服务器、慧与服务器、浪潮服务器、阿里云服务器、华为云服务器、腾讯云服务器等 后台:首先,服务器本身的性能属性应该满足日常需求;第二,服务器本身的扩展能力可以满足我们未来的发展保证,从而满足更多的性能要求。第三,服务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是判断服务器好坏的最重要指标之一。第四,在大数据支持、云计算、节能等方面必须有良好的适应性。第五,产品本身的价格和良好的售后服务也是企业关心的问题。 后台:经过综合考量,我们决定服务器应该选定为云服务器,不仅节省空间,还能节省维护服务器的成本。 前台:阿里云服务器具有高性价比,支持包年包月或按量计费,满足不同需求,无需服务器网络和硬件等维护,0 成本运维。同时具有地理优势、特别的性能特点、额外服务如DBMS、负载均衡器、及重要的灵活性等 前台:阿里云服务器价格适中,一次性投入较低,适用于我们这种资金运转较为紧缺、对数据安全性要求不高的小微型企业,能够满足基本的网络需求

初次blog--我对云服务的理解

那年仲夏 提交于 2019-12-05 03:11:00
我理解的云服务,规模大,从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百度云,到Google云计算、IBM、阿里云的超大规模服务器。 云技术是一种实现数据的计算、储存、处理和共享的托管技术。用户主要用云存储数据,通常每个账号会有几百GB到几T不等。可以免费使用如此大的存储空间,也展示出了云服务廉价的特点,涉及到虚拟化的资源。 包括三个类别,分别是:IaaS(Infrastructure-as-a- Service):基础设施即服务。SaaS(Software-as-a- Service):软件即服务。PaaS(Platform-as-a- Service):平台即服务。 一个成功的云服务,应解决好数据的隐私以及安全问题,并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LIU-sien/p/11901538.html

怎样用区块链技术去取证?来自西南科技大学的研究

十年热恋 提交于 2019-12-05 02:53:39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云取证方案,采用区块链的全新理念,以去中心化、去信任化的方式来解决无论是存证方还是保全方都无法篡改保全在区块链上的电子证据,并实现电子证据的可验证和可追溯。 #云取证系统总体架构设计##西南科技大学# 电子取证技术虽然是打击计算机犯罪和计算机网络犯罪的关键技术,但是在云计算环境下,传统的电子取证技术和方法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 云取证与传统的电子取证相比面临着数据分散、数据控制有限、取证监督链难以实现、多租户环境等诸多困难,目前学术界也已经提出了不少关于云取证的技术方案,但是这些方案并没有完全解决云计算对取证工作的挑战,尤其是在 CSPs(云服务提供者)、调查者、用户等不诚实的场景,以及证据监督链不完整的问题。本课题为了克服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云取证方案,采用区块链的全新理念,以去中心化、去信任化的方式来解决无论是存证方还是保全方都无法篡改保全在区块链上的电子证据,并实现电子证据的可验证和可追溯。 借助区块链的全新思想,把电子数据记录在区块链上,并结合加密算法、时间戳、数字签名等技术,设计并搭建基于区块链的云取证系统。系统主要采用区块链分布式数据库的特点,即采用 P2P 网络技术实现系统的去中心化、使用加密算法保证用户数据的安全性、使用 Merkle 树技术保证数据的不可篡改及可追溯、使用共识算法保障计算节点间数据的一致性

为什么有人说VDI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云桌面

本秂侑毒 提交于 2019-12-05 02:36:48
我们知道当前 云桌面 的厂家可以说是非常之多,同时他们采用的架构和实现模式也是有很多的,既有采用RDP架构的,同时也有采用VOI和IDV架构的,以及采用VDI架构的,而这些都被厂家和用户称为云桌面的,但是其实真正了解云计算和云桌面的人会知道,只有VDI才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云桌面的,为什么这么说的呢? 第一数据在云端,VDI架构的云桌面采用的是集中计算和集中存储管理的方式,即所有的数据和计算都在服务器上进行,而终端设备只作为一个链接的桥梁存在着,本地不进行数据存储和计算,同时用户在使用终端设备进行访问重要数据或者接入U盘等存储工具时都需要权限才可以进行的,这样的好处就是数据都在服务器上统一存储和运行,不仅方便管理和维护同时还能确保数据不落地,加强数据的安全性。 第二维护在云端,之所以说VDI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云桌面除了它数据在云端之外,还有一个就是它的维护同样在云端就可以完成,由于数据和运算都在服务器上进行,本地终端不就行任何数据的存储和计算,所以终端用户所使用的的系统和软件这些的管理和维护都是通过服务器来完成,终端不需要管理和维护的,即使是有几百上千个的用户使用,一样只需在服务器就可以进行轻松的进行管理和维护。 第三办公在云端,相比于其他架构的云桌面,VDI它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办公在云端,所谓办公在云端,是指通过VDI可以实现随时随地的办公,也就是说用户不仅可以通过云终端、手机

拐点已至,云原生引领数字化转型升级

百般思念 提交于 2019-12-05 02:30:55
作者 | 易立 阿里云资深技术专家 本文整理自易立在 2019 携程技术峰会上发表的题目为《拐点已至,云原生引领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演讲。 关注“阿里巴巴云原生”公众号,回复关键词“转型”即可下载本文 PPT。 今天我跟大家分享的题目是“拐点已至,云原生引领数字化转型升级”。先做个简单的自我介绍,我叫易立,来自于阿里云容器平台,从 2015 年开始负责阿里云容器产品,之前在 IBM 工作 14 年,主要负责企业中间件和云计算的产品研发。 今天会跟大家分享我们对云原生领域的简单思考,以及我们对云原生发展四个趋势大概的介绍: 拥抱 Serverless – 极致弹性,无需运维; 服务网格 – 将服务治理能力与应用解耦,并下沉到基础设施层; 云原生应用管理标准化 – 构建高效、自动化和可信赖的应用交付体系; 计算无边界 – 实现云-边缘-IoT 设备的高效协同。 云原生基本概念 先简单介绍云原生一些基本的概念。 我们接触了很多的客户,对于这些客户而言,上不上云已经不是问题,他们关注的是该怎么上云?该如何充分利用云的能力、最大化云的价值?在 All in Cloud 的时代,企业的技术能力已经成为核心竞争力,他们非常愿意用云作为企业 IT 能力的增效器。 云原生计算是一组最佳实践和方法论,在公共云、专有云环境中,构建可伸缩、健壮、松耦合的应用,可以更加快速地创新和低成本试错;容器、服务网格

开源软件汇总

ぐ巨炮叔叔 提交于 2019-12-05 01:44:46
Deepin 深度操作系统 方舟 编译器 polarphp 新的 PHP 语言编译器和运行时polarphp 新的 PHP 语言编译器和运行时 FydeOS 云驱动操作系统 Apache IoTDB 时序数据管理引擎 TiDB 开源分布式 NewSQL 关系型数据库 TBase 企业级分布式 HTAP 数据库管理系统 TDengine 物联网大数据平台 KubeEdge 使能边缘计算的开放平台 Apache Doris 基于 MPP 的交互式 SQL 数据仓库 RT-Thread 国产实时操作系统 PaddlePaddle 百度分布式深度学习平台 Angel 基于参数服务器理念的机器学习框架 PiFlow 大数据流水线系统 Harbor 企业级 Registry 服务器 Apache HAWQ 大规模并行 SQL 分析处理引擎 PackOne 大数据软件栈部署与管理工具 BlueKing 腾讯蓝鲸开源 DevOps 项目 HugeGraph 图数据库系统 OpenMessaging 面向云的分布式消息领域标准 Nebula 开源分布式图数据库 TencentOS Tiny 物联网终端操作系统 BFE 应用层负载均衡引擎 Radar 轻量级实时风控引擎 SeetaFace2 人脸识别引擎 TensorLayer 基于TensorFlow的新型深度学习和强化学习库 Watch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