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

阿里云杨敬宇:四层技术构建基于城市场景的边缘计算

只谈情不闲聊 提交于 2019-12-21 04:02:03
12月11日,阿里云边缘计算技术负责人杨敬宇在2019亚太内容分发大会上表示:在未来,边缘计算主要是以地市、区县为单位开展,面向城市服务的交通、医疗、健康、教育、新零售等场景提供算力基础。阿里云认为边缘计算就是城市计算,我们将围绕城市场景去建设边缘计算基础设施和灵活易用的上层操作系统。 产业互联网、5G、AI与边缘计算 在过去25年,行业应用主要是集中在消费互联网领域,在技术层面大部分采用云-端二体网络架构支撑,这是一种趋于集中生产分散消费的模式。而随着5G、IoT等技术的革新,沉浸式消费体验来临,产业互联网也迎来发展机遇。计算不仅发生在中心,在远离中心靠近用户的边缘侧(如摄像头、传感器、IoT设备)也出现大量的计算需求,所以传统的云-端二体网络架构已经无法满足应用需求,信息架构需要由原来的辐射性架构演变成对等架构,来适应分散生产分散消费模式,因此边缘计算应运而生。 实际上4G网络大部分是以省为单位来构建的,固网和移动网络在省域汇聚和互访。而5G来临之后会发生很大变化。如果把通信管道比作高速公路,5G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它允许边缘分流,这就相当于在高速公路建服务区,也就是说通信管道上的信息流可以在旁路出来;另外, 5G网络切片云就如同高速公路上的车道,把路按速度和服务质量进行划分;同时,5G下的MEC促使固网和移动网络可以在区县一级打通,它改变了原来的互联网通信结构

云计算和大数据的区别

孤人 提交于 2019-12-21 00:52:21
关于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关系人们通常会有误解。而且也会把它们混起来说,分别做一句话直白解释就是:云计算就是硬件资源的虚拟化;大数据就是海量数据的高效处理。      虽然上面的一句话解释不是非常的贴切,但是可以帮助你简单的理解二者的区别。另外,如果做一个更形象的解释,云计算相当于我们的计算机和操作系统,将大量的硬件资源虚拟化之后再进行分配使用,在云计算领域目前的老大应该算是Amazon,可以说为云计算提供了商业化的标准,另外值得关注的还有VMware(其实从这一点可以帮助你理解云计算和虚拟化的关系),开源的云平台最有活力的就是Openstack了;   大数据相当于海量数据的“数据库”,而且通观大数据领域的发展也能看出,当前的大数据处理一直在向着近似于传统数据库体验的方向发展,Hadoop的产生使我们能够用普通机器建立稳定的处理TB级数据的集群,把传统而昂贵的并行计算等概念一下就拉到了我们的面前,但是其不适合数据分析人员使用(因为MapReduce开发复杂),所以PigLatin和Hive出现了(分别是Yahoo!和facebook发起的项目,说到这补充一下,在大数据领域Google、facebook、twitter等前沿的互联网公司作出了很积极和强大的贡献),为我们带来了类SQL的操作,到这里操作方式像SQL了,但是处理效率很慢,绝对和传统的数据库的处理效率有天壤之别

《边缘云计算技术及标准化白皮书》

戏子无情 提交于 2019-12-20 16:31:44
【推荐】2019 Java 开发者跳槽指南.pdf(吐血整理) >>> 12月12日,第八届中国云计算标准和应用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张峰先生,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陈左宁女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昌祥先生,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院长赵波先生,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标准技术管理司副司长国焕新先生出席本次大会并做演讲。 本次大会上,重磅发布了阿里云与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等多家单位共同合作编写的 《边缘云计算技术及标准化白皮书》 ,在业界首次从标准的角度明确定义了”边缘云计算“的概念、技术特点、应用场景及标准化建议。阿里云视频云总经理朱照远同时发表了《技术、标准、合作-构建阿里云边缘云计算开放生态》的主题演讲。 据IDC预测,到2020年将有超过500亿的终端和设备联网,其中超过50%的数据需要在网络边缘侧分析、处理与存储。万物互联时代的基本需求是“低时延,大带宽,大连接,本地化”, “云、边、端三体协同”是物联网时代的计算组合形态,边缘云计算将是物联网时代不可或缺的通用基础设施。 边缘云计算就是要通过层层前移,深入到每一个计算场景。未来五年,阿里云将在运营商基础互联网和政企家庭等客户侧构建边缘计算,逐步打造成为“全球覆盖,无处不在”通用基础设施。 朱照远表示,在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应用会在边缘云计算平台上生长出来,这需要构建开放生态系统,通过合作伙伴、开发者

混合云的可见性和监控性

风流意气都作罢 提交于 2019-12-20 06:53:32
虽然这些是实施数字化转型的明智之举,但它们引入了新的运营领域,这些领域需要结合使用监控技术来创建现代化的全栈混合云监控功能。 无论企业如何选择构建其混合云部署,都会引入两个新的运营领域:第一,公共数据中心的基础架构和架构不再受企业控制,第二,跨越多个网络的复杂服务间通信矩阵分布式应用程序组件和数据中心之间。任何一个部分的不稳定性和中断都会产生影响最终用户体验的雪崩效应。 对于内部部署数据中心(混合云最熟悉的方面),企业拥有数据中心内的所有内容,从应用程序到基础设施和网络。监控技术的组合在这种环境中表现良好。但是,在数据中心之外,企业没有基础设施,其传统的监控技术已经达到极限。 应用程序可用性和性能指标(如页面加载和响应时间)通过合成技术测量: • APM(应用程序性能管理)通过代码注入和基于代理的数据收集提供最终用户体验的视角。 • 基础设施监控的范围从捕获健康指标到SNMP轮询,再到使用基于Unix的实用程序(如collectd)来读取网络设备的性能数据。 • 数据包捕获和流记录提供了对流量进入和流出数据中心的组合理解。 监控云计算 在公共云环境中,企业可能拥有IaaS提供程序中托管的应用程序,但企业无法控制基础设施或网络方案。基于虚拟主机的数据包捕获探测(如ntop或虚拟分路器)是选项,但它们会增加大量开销

在线思维导图软件MindV收录在Windows azure marketplace

懵懂的女人 提交于 2019-12-20 02:08:09
很久没有在这里发布博客了,这些时间主要为了推广思维导图软件MindV,在 畅享博客 和 baidu空间 中发布了非常多的文章。不是厚彼薄此,实在觉得Cnblogs是一个技术博客,不好意识让大家看些非技术类的东西。不过MindV的发展与技术毕竟有些沾边,这里给大家汇报一下。 MindV作为基于云计算的应用已经收录于Windows azure marketplace. https://datamarket.azure.com/application/f090cd3c-5038-4ccc-ae52-12d8928104a3 . Windows azure marketplace是微软的一个网站,主要帮助基于云计算的应用或服务进行免费的推广和展示。 MindV也成功加入了baidu应用 : http://app.baidu.com/onlinemindmap , MindV还成功收录于360Web应用: http://webapp.360.cn/showapp?appid=100114577 另外今天还将MindV提交到了微软的PinPoing网站,这个和windows azure marketplace差不多,正式发布后我在更新有关信息。 感谢这个时代,微软,大的网站baidu,360都在为应用提供很多机会,祝愿MindV可以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 来源: https://www

9 年云原生实践全景揭秘|《阿里巴巴云原生实践 15 讲》正式开放下载

生来就可爱ヽ(ⅴ<●) 提交于 2019-12-20 01:56:05
以容器、服务网格、微服务、Serverless 为代表的云原生技术,带来一种全新的方式来构建应用。同时,云原生也在拓展云计算的边界,一方面是多云、混合云推动无边界云计算,一方面云边端的协同。在云的趋势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将业务与技术向“云原生”演进。 在这个演进过程中,企业都或多或少都面对一些困惑与挑战,其中如何将应用和软件向 Kubernetes 体系进行迁移、交付和持续发布是一个普遍的难题。 阿里巴巴从 2011 年开始通过容器实践云原生技术体系,在整个业界都还没有任何范例可供参考的大背境下,从最初独自摸索到拥抱开源回馈社区,阿里巴巴逐渐摸索出了一套比肩全球一线技术公司并且服务于整个阿里集团的容器化基础设施架构。九年的前行,让阿里巴巴在交流互动中不断吸收和贡献好的理念、技术、思想,也积累了最为丰富和宝贵的实践经验。 2019 年 6 月 24 日至 6 月 26 日,由 Cloud Native Computing Foundation (CNCF) 主办的云原生技术大会 KubeCon + CloudNativeCon + Open Source Summit(上海 ),阿里巴巴在大会上为全球企业和开发者分享了 26 场实践经验、行业趋势和技术演讲, 我们筛选了其中 15 场有代表性的演讲进行重新编排成书,旨在全面揭秘阿里巴巴云原生之路上的探索与实践

用新浪SAE免费搭建自己的应用

本小妞迷上赌 提交于 2019-12-20 00:15:19
Sina App Engine(以下简称SAE)是新浪研发中心发布的国内首个公有云计算平台,就是云计算,大家都听说过的,SAE是国内的首个云计算平台,就是和GOOGLE ,Amazon的云计算平台很相似的。 在新浪SAE上,你可以免费搭建网站,开发应用程序,带宽好,速度快,服务多。使用SVN部署代码很方便!每天还有免费云豆送,5万PV的网站基本不用花钱!通过这个链接注册,马上就能获得100云豆!! 大家要点这个链接注册 http://sae.sina.com.cn/activity/invite/64204/weibo ,这样,我能得到100个云豆,你也能得100个云豆,云豆的概念我下面会将的 我在新浪SAE上发布了Silverlight的小游戏 记忆大师 http://memorymaster.sinaapp.com/ 绘画大师 http://paintmaster.sinaapp.com/ 现在SAE开放了应用商店,能一键安装WP,XWeibo,HDwiki,DZ,TeamToy,还有最土团购,等等好多。 应用商店,现在还不全,不会很快就会移植DZ X2和PHPWIND等程序的,关键是应用商店的程序,安装很简单,不要设置什么数据库,什么,安装前只要设置一个2级域名,点安装就能一键安装了,对于新手很有帮助,新手可以装些程序来学习练手。没必要花个域名和空间钱了。

云服务器空间不足如何解决?

两盒软妹~` 提交于 2019-12-19 19:03:19
伴随着云计算的快速发展,网站运营时间的增加,我们网站存放在服务器上面的数据内容是会不断的积累的。不论是物理服务器还是云服务器,都会有一个对应的磁盘空间。所以,我们是需要对网站上面的内容进行管理,这样才有利于提高云服务器性能。下面Aone云就和大家一起探讨云服务器空间不足如何解决?期望我们共同进步,一起跟上信息化的发展?   面对网站旧内容,我们可以怎么维护?   1、落伍的容尽可能删掉   网页上落伍的内容比如小编Aone云早已退出的服务项目;早已完毕的主题活动;已不应用的联系电话这些,最好是开展改动或是删掉,可是找起非常不便,通常要依靠第三方专用工具和多单位相互配合。   2、创建新的版块 这一新的版块一定是时下客户有很多要求的版块;能够设定好多个关键字,并紧紧围绕这种关键字来造就容;如何创建新版本块? Aone云认为中小型网站最好是设定根目录;等网站主题鲜明起有一定累积的那时候能够用二级域名的方式;   3、转移旧的文章内容到新版本块   将其转移到新的相对路径下,并搞好301自动跳转;这类仅仅修改文章相对路径的方式 是较为妥当的,可是针对专业技术人员而言是个巨大的挑。   但是,如果网站内容过多,就会导致云虚拟主机的磁盘空间不足。一旦出现这个情况,建议大家通过下面方式来解决。   一、清除安装文件   对于已经安装完毕的应用程序,也包括不用的主题和插件

云计算政策与技术双轮驱动,前景不可限量

被刻印的时光 ゝ 提交于 2019-12-19 18:53:26
随着5G、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不断涌现及广泛应用,全球数字经济规模持续快速扩张。相信大家都跟Aone云小编一样,迫切的感觉到云计算技术对加快传统行业转型升级、降低企业数字化升级成本和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发展等方面所具有的优势,使其成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技术之一备受瞩目。 因此生活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不得不深入了解云计算和云服务器。那么云计算在未来究竟会怎么发展了?赶快和Aone云一起来了解吧! 众所周知欧美等发达国家不仅将云计算作为促进国民经济和传统行业升级转型的重要基础建设,大力推动传统行业上云用云,而且不遗余力地推广云计算在政府治理、国防军事和金融服务等领域的运用。而与之相比,据Aone云所知我国云计算技术虽然发展很快,但在应用过程中的产业规模、传统行业上云率、关键技术和部件开发等方面却仍有差距。因此现阶段找准我国云计算面临的主要问题,促进云计算技术创新性应用和生态体系构建,已成为现阶段有效推进我国云计算发展的着力点。 推动云计算产业快速发展 在 “第九届中国云计算标准和应用大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副司长董大健表示,我国企业上云空间巨大,云计算会迎来新一轮更为广阔的蓬勃发展机遇期。工信部将从五方面入手推动云计算产业快速发展。 一是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深入贯彻落实《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的意见,持续优化发展环境,规范云计算市场

未来的容器云技术栈会怎么样?在容器技术大会上的演讲

风格不统一 提交于 2019-12-19 17:48:38
【推荐】2019 Java 开发者跳槽指南.pdf(吐血整理) >>> @Container大会是由国内容器社区DockOne组织的专为一线开发者和运维工程师设计的顶级容器技术会议。今天有1200多位小伙伴顶着北京的寒冬来到现场。 本文是大会的第一场演讲内容,讲师是华为高级工程师钟成。 分享摘要 华为早在2009年进入云计算领域,并在存储、网络方面有深厚的技术积累。2015年7月发布公有云战略,12月推出基于Kubernetes和Docker技术打造的CCE容器云。本次演讲将和大家聊一聊华为PaaS团队如何以用户为中心建设容器集群,探讨一些未来的技术热点和趋势,包括容器复杂网络支持、集群联邦、集群性能优化、图形可视化编排等,以及参与Kubernetes开源社区的全球协同工作模式。 PPT全文 来源: oschina 链接: https://my.oschina.net/u/224285/blog/609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