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

Kubernetes 会不会“杀死” DevOps?

末鹿安然 提交于 2020-01-14 16:20:15
导读 :DevOps 这个概念 最早是在 2007 年提出 的,那时云计算基础设施的概念也才刚刚提出没多久,而随着互联网的逐渐普及,应用软件的需求爆发式增长,软件开发的理念也逐渐从瀑布模型(waterfall)转向敏捷开发(agile)。 传统的软件交付模式(应用开发人员专注于软件开发、IT 运维人员负责将软件部署到服务器运行),再也无法满足互联网软件快速迭代的需求。于是, DevOps 作为一种打破研发和运维之间隔阂、加快软件交付流程、提高软件交付质量的文化理念和最佳实践 逐渐普及至今。 DevOps 的现状 DevOps 的流行得益于业界对于应用软件敏捷开发、高质量交付的诉求,所以为开发和运维开辟了一块“公共的空间”,让双方可以在这里紧密合作。那时软件研发依旧属于一个新兴行业,人们习惯于向成熟的制造业学习,制造业解决大规模生产的方式,就是构建流水线,通过流水线规范化每个步骤对接的内容,而流水线上的工人们则只需要各司其职,快速熟练的完成自己这部分生产内容。 所以,DevOps 借鉴了制造业的经验,开始构建持续集成/持续交付(CI/CD)的流水线,催生出了一系列自动化/半自动化工具(如puppet、chef、ansible等),结合编写脚本的可扩展能力,将研发和运维的大量操作规范化,从而达到彼此协作的目标。但是最终还是要有人投入到这些工具的构建中,于是就出现了 DevOps 团队

上传本地Jar包到阿里云的云效私有仓库

≯℡__Kan透↙ 提交于 2020-01-14 13:43:06
一、前言 前2天玩了一下 上传本地jar到maven中央仓库 ,随后我们老大又给我说了一个叫云效的私有仓库也可以玩,小编试了一下,果然很舒服,配置很简单,效率很高,几分钟就能搞定,只需要自己有个阿里云的账号即可! 同时也可在云效中使用自己搭建的私有Maven仓库哦: https://helpcdn.aliyun.com/document_detail/57890.html 二、使用demo讲解 云效上面的教程非常简单,直接根据上面的来就好,下面也给出小编的操作流程。 1、进入云效私有仓库: https://repomanage.rdc.aliyun.com/my/repo 2、配置本地maven -> settings.xml 这里可以直接下载云效上提供的配置文件,比较方便! 下载完拷贝到自己maven的安装目录下替换即可,有需要的可以在添加如下配置本地仓库目录 <!-- 本地仓库的配置【注:这里换成自己的目录】 --> <localRepository>D:\IT_zhengqing\soft\maven\repository_zhengqing</localRepository> 3、配置项目pom文件 4、打包发布到云效私有仓库 方式一:使用云效提供的命令 mvn clean deploy -DskipTests 方式二:idea-maven图形化工具 -> 双击deploy

“FPGA+云"助力高性能计算

瘦欲@ 提交于 2020-01-14 13:40:32
用AI防鲨鱼、用AI学写中国书法、用AI预测人类死亡时间、用AI审判罪犯……在人工智能方兴未艾的今天,越来越廉价和普及的AI领域真的是什么都不值钱,除了想象力。那在这无所不能的AI盛世,一定没道理让算力限制我们的想象力,更没道理让算力限制了我们的生产力。 从CPU到CPU+,从+GPU到+FPGA 随着通用处理器(CPU)的摩尔定律已入暮年,从美国的微软、亚马逊到中国的BAT、华为,几乎所有的互联网巨头们都在补充他们的标准服务器芯片——CPU,使用可替代的硅来追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急速变化。2012年,微软开始将支撑了通讯行业二十年高速发展的可编程芯片,即FPGA用在其搜索业务——Bings上,且公布FPGA相比于CPU在处理Bing 的自定义算法时快出40倍,整个系统比Bing 现有的系统快出两倍,因此其可以将当前已经投入使用的服务器数量减少一半。甚至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几乎任何一个新的微软服务都会包含一个FPGA。 那么这个所谓的可编程芯片到底是什么?据菲数科技创始人兼CEO王文华介绍,2017年是全球超大规模数据中心的“爆发年”,全年新增超大规模数据中心90余个,总数量超过390个。且2018年也没有丝毫放缓的迹象。如此海量数据需要计算机高速计算各种矩阵运算、图像处理、机器学习、压缩、非对称加密、搜索排序等。即数据中心优先于人工智能发展

那里找115网盘资源卖的人

 ̄綄美尐妖づ 提交于 2020-01-14 13:00:22
云原生是当下的热点话题,但是很多人对云原生有很多误解,特别是传统产业物联网或工控、物联网行业对云原生显得"后知后觉"。与其在这里说是预测,不如说是现在进行时,只是由于传统产业本身的技术包袱和组织个人认识程度差异,目前发展并不见快。目前大部分的系统还是停留在旧年代,只是不到火候,还没到尝鲜和推倒重来的必要。但是,面对未来业务的持续增长和行业竞争,必然要面临一个技术的现代化转型升级,即:使用新技术代替老技术,使用新观念代替老观念的痛苦过程。否则老系统必然会变成企业发展的一个瓶颈,因为基于老系统的修修补补只会使系统变得更加复杂和难以维护,最后等待他们的是要么推到重来,要么是逐年生锈老化(修修补补又三年)。我这里针对新近的云原生作为一个切入点,来说明一下为什么说云原生会成为未来企业技术变迁的一个趋势。 概念诞生   云原生(Cloud Native)的概念,由来自Pivotal的MattStine于2013年首次提出,被一直延续使用至今。   这个概念是Matt Stine根据其多年的架构和咨询经验总结出来的一个思想集合,并得到了社区的不断完善,内容非常多,包括: DevOps 持续交付(Continuous Delivery) 微服务(MicroServices) 敏捷基础设施(Agile Infrastructure)和12要素(The Twelve-Factor App)等几大主题。

中国云计算生态发展峰会召开 TF重磅分享开源SDN

ぃ、小莉子 提交于 2020-01-14 12:18:45
2020年1月4日,中国云计算生态发展峰会·安徽省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联盟揭牌仪式在合肥举行。包括政府领导、专家院士、政企客户、合作伙伴在内的千余位嘉宾参会,超百家企业参展。TF中文社区技术代表、瞻博网络中国区合作伙伴技术经理张建勋现场分享了多云SDN现状思考和Tungsten Fabric技术架构。 活动在部省共同推进安徽智能语音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电子学会的指导下,由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主办,华云数据有限公司、安徽省信息产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等承办,合肥高新区管委会等协办。 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昌祥院士在主题演讲中提到,如今的中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实施,研发投入持续增加,重大成果不断涌现,体系建设逐步完善,推动着科技产业步入快速发展轨道,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大国。 沈昌祥院士发表主旨演讲 目前,我国网络信息产业已经拥有较为完整的信息技术体系,能够提供从芯片到整机到网络设备到操作系统和系统集成全套的产品和服务。 不过,想要打破现有的技术高度垄断,光靠单项技术的突破是不够的,必须在信息技术体系以及其生态系统中彼此互为支撑,形成自主创新信息技术体系,将技术、标准、知识产权、产品、服务、解决方案等与经济社会环境相融合并构成生态系统,才能生存和发展。成立联盟和依靠开源都是解决之道。 在活动现场,中国电子学会“云计算生态发展联盟”正式启动

Tungsten Fabric:连接CMP的金钥匙丨TF Meetup演讲实录

帅比萌擦擦* 提交于 2020-01-14 12:18:31
本文所有相关资料 https://163.53.94.133/assets/uploads/files/cmp-key-shuxun.pdf 上海数讯CIO钱誉 上海数讯是一家以传统数据中心业务为主的公司,为什么会转到云计算呢?在2011年以后,整个数据中心行业越来越像房地产了,数据中心这种业务可复制性比较强,竞争激烈。到2013年的时候,有一些新的技术出来,包括OpenStack的爆发式增长,于是2014年开始决定去做云计算这个事情。 当初的定义是多平台,从实际应用场景来看的话,不是说虚拟机和容器哪个好,它们两个应用在不同的场景,没有谁替代谁的问题,要做两个平台的时候,又碰到一个很尴尬的问题,虚拟机的网络和容器的网络,完全是两回事。 中间我们找了差不多10个SDN技术,从商用的到开源的,再到国产小范围应用的,那个时候Tungsten Fabric还叫OpenContrail,当时的版本还只支持OpenStack。 CMP是这几年提出来的,但刚开始做的时候,已经有CMP的理念了。 对比所有的Portal去看,不管是OpenStack还是原生的K8s,基本都是以运维视角出发的,不是一个对外提供业务的一个case。所以从使用者来看的话,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当时我们就决定把两个平台统一,在Web上做一个完整的、基于用户自己界面的平台。 在那个时候,确定了数讯云平台和SDN的方向

如何创建腾讯云服务器

倾然丶 夕夏残阳落幕 提交于 2020-01-14 02:01:09
如何创建腾讯云服务器 目录 购买域名 购买云服务器 备案 绑定域名与服务器 云服务器端设置(推荐使用Xampp自动部署) 通过域名浏览网站 目录 购买域名 购买云服务器 备案 绑定域名与服务器 云服务器端设置(推荐使用Xampp自动部署) 通过域名浏览网站 来源: CSDN 作者: AngzaiOO 链接: https://blog.csdn.net/AngzaiOO/article/details/103764796

云聚创新力量,助力多云互联:TF在联通沃云峰会2019上分享开源SDN

我是研究僧i 提交于 2020-01-14 00:31:21
2019年12月20日,联通沃云峰会(WCS)2019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本次峰会以“峯云5G”为主题,探讨在5G的时代大背景下,云计算技术如何作为强大基座,助力企业屹立峰顶翱翔云端。TF中文社区技术代表、瞻博网络全国合作伙伴技术经理张建勋与现场嘉宾探讨了SDN开源架构的话题。 在数字化时代,云计算已成为当下最为关键的技术以及创新的基石,联通沃云定位于国家新一代基础信息设施承载者,是中国联通集团数字化转型的基座,面向各级政企客户数字化转型的基座,更是5G时代万物互联创新的基座。 “结合5G时代云计算的需求,云计算产品必不可少的四个维度:客户、创新、运维、盈利。” 中国联通云计算首席科学家、联通云数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谢朝阳表示,沃云凭借专业的人才、集约化的规范流程和坚实的技术,将最大程度保障产品开发和运营服务速度、质量和效率,最终为用户带来优质的产品体验。 现场重磅发布了联通沃云5.2新版本,包括云原生架构支持能力的诸多新功能备受关注。联通云数据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钟忻表示:“在数字化转型中,企业需要面对新的应用场景,就需要新的架构与之对应,沃云5.2版本带来了能够支撑业务转型的强壮、灵活的新一代基础架构,整体具备五大核心能力、82项功能增强及升级及PaaS能力扩展。” 瞻博网络全国合作伙伴技术经理张建勋在WCS峰会云计算分论坛上 开源SDN是联通沃云关注的方向之一

[转帖]曝谷歌或2500亿美元天价收购Salesforce!AWS霸主难保?

白昼怎懂夜的黑 提交于 2020-01-13 23:08:44
曝谷歌或2500亿美元天价收购Salesforce!AWS霸主难保? https://mp.weixin.qq.com/s/ZeBckg4CVn2Uuxli6T_5hA    【新智元导读】 谷歌又出大手笔,欲 2500 亿美元收购 Saleforce,谷歌希望通过这笔并购一改云业务上的颓势,一举超过微软 Azure,直逼亚马逊 AWS,稳稳坐上世界第二的位置。   谷歌又出大手笔收购,这次的目标是 CRM 巨头 Salesforce,看重的正是后者蓬勃增长的云业务。收购额可能高达 2500 亿美元。   2019 年底,谷歌云平台内部的高管对其工程师和开发人员提出了相当严峻的挑战:公开声明谷歌不仅希望在 2023 年之前巩固其在最大竞争对手中的市场地位,同时预计花费三年时间来击败云计算巨头 AWS 和 Azure。   就目前而言,在不断增长的云市场中, AWS 保持了最大份额,约占可用市场份额的 47%; 而微软的 Azure 则紧随其后,占 16% 的份额。 二者均远远甩开了只占了4% 市场份额的谷歌。   但是,目前有猜测称,谷歌云首席执行官托马斯·库里安(Thomas Kurian)可能会一直坚持其看似宏大的预测,并可能寻求收购行业领先的 CRM 服务提供商 Salesforce,以此来加速谷歌云计算部门的发展。   尽管有新报告强调了在不久的将来,微软 Azure

横扫芯片后,紫光欲进军公有云 数百亿资金已到位(大事表)

柔情痞子 提交于 2020-01-13 21:10:41
紫光集团有可能通过收购具有先进云计算技术的公司以快速切入公有云市场,这是其打造“芯-云-网-端”信息产业生态链的重要一环。 继投入数千亿资金布局芯片制造产业之后,紫光集团又一个核心战略浮出水面。《财经》记者独家获悉,紫光集团正在为进军公有云市场做准备。 横扫芯片业后,紫光欲进军公有云 数百亿资金已到位 紫光集团有限公司全球执行副总裁、新华三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于英涛告诉《财经》记者,紫光集团意欲打造公有云里的国家队,目前数百亿元人民币前期启动资金已经到位。 尽管旗下有多家子公司,但紫光集团尚未决定由哪一家子公司承担公有云业务,且不排除为公有云成立一家新的子公司。 知情人士向《财经》记者透露,紫光集团有可能通过收购具有先进云计算技术的公司,以快速切入公有云市场。但一位资深云计算专家告诉《财经》记者,国内这样的公司并不多。 紫光集团近年来发起多起大手笔并购,横扫芯片、服务器和大数据领域,此前,紫光集团18.7亿美元买下展讯、9.07亿美元收购锐迪科、25亿美元控股新华三,6亿美元拿下半导体封测企业台湾力成25%股份。 紫光集团董事长赵国伟曾公开表示,未来要做3000亿元产业投资和并购基金,芯片业务总产值进入世界前三,成为世界级的芯片巨头。但目前来看,这恐怕是紫光集团战略棋盘上的布局之一。按照规划,紫光集团的目标是构筑“芯-云-网-端”信息产业生态链。 此番进入公有云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