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名解析

云解析DNS能为你做什么?

天大地大妈咪最大 提交于 2020-02-10 17:43:43
记录类型 云解析DNS支持A、CNAME、MX、TXT、SRV、AAAA、NS、CAA记录类型。 您可以参阅 添加解析记录 操作文档。 记录类型功能描述 A IPV4记录,支持将域名映射到IPv4地址使用 AAAA IPV6记录,支持将域名映射到IPv6地址使用 CNAME 别名记录,支持将域名指向另外一个域名 MX 电邮交互记录,支持将域名指向邮件服务器地址 TXT 文本记录,是任意可读的文本DNS记录 SRV 服务器资源记录,用来标识某台服务器使用了某个服务,常见于微软系统的目录管理 NS 名称服务器记录,支持将子域名委托给其他DNS服务商解析 CAA CAA资源记录,可以限定域名颁发证书和CA(证书颁发机构)之间的联系 智能解析 智能解析支持根据用户的地理位置来智能返回解析结果,您可以参阅 智能DNS解析 操作文档。 解析线路功能默认必填项,在DNS查询过程中,如未匹配到智能解析线路时,云解析DNS则返回默认线路下的解析结果运营商线路解析线路支持按运营商设置(例如联通、移动),实现用户通过客户指定的运营商智能返回解析结果。运营商省份解析线路支持按省份地区设置(例如联通北京),实现用户通过客户指定的省份地区智能返回解析结果。境外线路解析线路支持设置为境外,实现用户通过客户指定的境外智能返回解析结果。境外大洲解析线路支持设置为境外大洲(例如亚洲、欧洲)

JDK源码看Java域名解析

自古美人都是妖i 提交于 2020-02-07 10:45:31
前言 在互联网中通信需要借助 IP 地址来定位到主机,而 IP 地址由很多数字组成,对于人类来说记住某些组合数字很困难,于是,为了方便大家记住某地址而引入主机名和域名。 早期的网络中的机器数量很少,能很方便地通过 hosts 文件来完成主机名称和 IP 地址的映射,这种方式需要用户自己维护网络上所有主机的映射关系。后来互联网迅猛发展起来,hosts 文件方式已经无法胜任,于是引入域名系统(DNS)来解决主机名称和 IP 地址的映射。 局域网中常用来表示 IP 地址的名称更多称为主机名,而互联网上用来表示 IP 地址的名称更多称为域名。核心内容都相同,都是解决名称和 IP 地址间的映射。 Java 中提供了很多互联网主机名称和地址操作相关的接口,现在来看看 JDK 内部对域名解析相关功能的实现。其实,InetAddress 类内部存在一个 NameService 内部接口用于实现域名及IP的映射。 对于 JDK 主要使用了两种映射解析方案,一种是 hosts 文件机制,另外一种是操作系统自带的解析方案。 相关类 [Java] 纯文本查看 复制代码 ? 1 2 3 --java.lang.Object --java.net.InetAddress$HostsFileNameService --java.net.InetAddress$PlatformNameService

初学Nslookup

。_饼干妹妹 提交于 2020-02-07 06:33:14
Nslookup 是一个监测网络中 DNS 服务器是否能正确实现域名解析的命令行工具。它在 Windows NT/2000/XP 中均可使用 , 但在 Windows 98 中却没有集成这一个工具。 Nslookup 必须要安装了 TCP/IP 协议的网络环境之后才能使用。 现在网络中已经架设好了一台 DNS 服务器,主机名称为 linlin , 它可以把域名 www.company.com 解析为 192.168.0.1 的 IP 地址,这是我们平时用得比较多的正向解析功能。 检测步骤如下: 与运行 cmd 后在 C:">  的后面键入 Nslookup www.company.com , “ 回车 ” 之后即可看到如下结果:    Server: linlin    Address: 192.168.0.5    Name: www.company.com    Address: 192.168.0.1   以上结果显示,正在工作的 DNS 服务器的主机名为 linlin ,它的 IP 地址是 192.168.0.5 ,而域名 www.company.com 所对应的 IP 地址为 192.168.0.1 。那么,在检测到 DNS 服务器 linlin 已经能顺利实现正向解析的情况下,它的反向解析是否正常呢 ? 也就是说,能否把 IP 地址 192.168.0.1

DNS报文分析

烂漫一生 提交于 2020-02-07 03:06:44
所查询的网址为 login.live.com 。 首先是对查询报文的分析 以太网帧头部、IP报头头部和UDP头部略去,从ID字段开始。 ID字段:ID字段就是对报文的一个编号,没有太多的含义。 标识字段:格式如下,下方数字表示bit个数, 对于本报文来说就是0x0100,即 0 0000 0 0 1 0 000 0000 . QR:0表示查询报文,1表示响应报文 Opcode:通常值为0(标准查询),其他值为1(反向查询)和2(服务器状态请求) AA:表示授权回答(authoritative answer) TC:表示可截断的(truncated) RD:表示期望递归 RA:表示可用递归 随后3bit为保留字段, 必须为0 Rcode:返回码,通常为0(没有差错)和3(名字差错) 问题数:此例中为1 回复数:此例中为0,因为是查询报文,自然没有回复。 权威记录个数: 域名DNS分两种,一种是权威域名服务器,域名注册商的服务器都为权威域名服务器;另 一种就是缓存DNS服务器,比如各地ISP上网设置的DNS服务器,它的作用主要是把域名解析结果缓存到本地,方便你查询。还是因为是查询报文,本例中也为0. 额外记录个数:一些额外的记录,具体是什么,我也不太清楚。本例为0,原因同上。 QNAME 地址字段:要查询的网址。地址是变长的字符串,格式为第一个字节为长度,后跟字符,以0结尾。 查询类型

python -- DNS处理模块dnspython

好久不见. 提交于 2020-02-06 16:34:10
简介 dnspython – 是python实现的一个DNS工具包,利用其查询功能来实现dns的服务监控及解析结果的校验 安装dnspython pip install dnspython 使用 常见的DNS解析类型包括A、MX、NS、CNAME (1)A记录的查询,实例如下: import dns.resolver domain = raw_input('Please input an domain: ') A = dns.resolver.query(domain, 'A') for i in A.response.answer: for j in i.items: print j.address 运行输入:www.baidu.com,输出结果如下: (2)MX记录 domain = raw_input('Please input an domain: ') MX = dns.resolver.query(domain, 'MX') for i in MX: print 'MX preference =', i.preference, 'mail exchanger =', i.exchange 运行输入:163.com,输出结果如下: (3)NS记录 print '*************NS****************' domain = raw_input(

DNS域名解析服务(bind)

谁说我不能喝 提交于 2020-02-06 16:13:36
DNS(Domain Name System,域名系统): 用于管理和解析域名与IP地址对应关系的技术。 简单来说,就是能够接受用户输入的域名或IP地址,然后自动查找与之匹配(或者说具有映射关系)的IP地址或域名,即将域名解析为IP地址(正向解析),或将IP地址解析为域名(反向解析)。 DNS共分为下面三种类型的服务器: 主服务器:在特定区域内具有唯一性,负责维护该区域内的域名与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 从服务器:从主服务器中获得域名与IP地址的对应关系并进行维护,以防主服务器宕机等情况。 缓存服务器:通过向其他域名解析服务器查询获得域名与IP地址的对应关系,并将经常查询的域名信息保存到服务器本地,以此来提高重复查询时的效 DNS域名解析服务采用分布式的数据结构来存放海量的“区域数据”信息,在执行用户发起的域名查询请求时,具有递归查询和迭代查询两种方式 递归查询:DNS服务器在收到用户发起的请求时,必须向用户返回一个准确的查询结果。如果DNS服务器本地没有存储与之对应的信息,则该服务器需要询问其他服务器,并将返回的查询结果提交给用户。 迭代查询:DNS服务器在收到用户发起的请求时,并不直接回复查询结果,而是告诉另一台DNS服务器的地址,用户再向这台DNS服务器提交请求,这样依次反复,直到返回查询结果。 BIND(Berkeley Internet Name Domain):

在Azure Storage托管HTTP静态网站

笑着哭i 提交于 2020-02-06 15:37:25
本文演示了在Azure Storage托管HTTP静态网站。 注意:HTTP已经不建议使用。 本案例实战视频请参考: 通过存储托管静态网站http.mp4 创建Azure StorageV2 存储账户 账户类型选择“StorageV2(通用版V2)”; 本例中,需要禁用安全传输,禁用后,可以通过HTTP而不是强制使用HTTPS即可访问; 其余值保持默认即可。 启用Storage Account静态网站功能 启用静态网站功能,并输入索引文件名称,通常来讲,我们会命名为index.html。 本案例中,我们准备了一个静态页面index.html, 该页面只有一行内容: <h1>Hello World!</h1> 实际上Storage上的静态网站支持 CSS/JS等。 可以设置404页面或为空。 保存完成后可以查看到自动创建了一个$web的容器,同时可以看到静态网站的访问终结点. 上传静态网站 将准备好的index.html文件上传到$web容器中。 上传完成后,可以使用默认的主终结点访问网站: 设置域名解析 本例中我们将设置将web.5gn.link CNAME到 seanyutest.z1.web.core.chinacloudapi.cn/。 登录域名控制台,本例中我们的域名在阿里云, 添加CNAME记录: 其中记录值即在上一步中访问的地址,或者可以在如下页面查询到: 这里注意的是

运维之道 | DNS 服务搭建及主从配置、配置宿主机DNS解析及验证httpd域名

人走茶凉 提交于 2020-02-06 06:02:30
前言 在互联网上通信需要借助于IP地址进行访问,但人类对于数字的记忆能力远不如文字,那么将IP地址转换成容易记忆的文字是个好办法,可是计算机只能识别0、1代码,这时就需要一种机制来解决IP地址与主机名的转换问题,DNS全称为 Domain Name System,即域名系统 ,其作用就是将我们经常使用的"网址"解析为IP地址,联机分布式数据库系统,DNS大多数名字在本地解析,仅少量需要在网上通讯,所以效率高。 1、DNS服务器的作用 正向解析 :根据主机名称(域名)查找对应的IP地址 反向解析 :根据IP地址查找对应的主机域名 2、DNS系统的分布式数据结构 3、DNS查询步骤 第一步 :客户机访问某个网站,请求域名解析,首先查找本地HOSTS文件,如果有对应域名、IP记录,直接返回给客户机。如果没有则将该请求发送给本地的域名解析服务器; 第二步 :本地DNS域名解析服务器能够解析客户端发来的请求,服务器直接将答案返回给客户机。 第三步 :本地DNS服务器不能解析客户端发来的请求,分为两种解析方法: 递归查询 :大多数客户机向DNS服务器解析域名的方式; 递归查询就是 :如果主机所询问的 本地域名服务器不知道被查询的域名的IP地址 ,那么 本地域名服务器就以DNS客户的身份 , 向其它根域名服务器继续发出查询请求报文 (即替主机继续查询),而不是让主机自己进行下一步查询。因此,

DNS配置文件

前提是你 提交于 2020-02-05 06:48:11
主服务器:在特定区域内具有唯一性,负责维护该区域内的域名与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 从服务器:从主服务器中获得域名与IP地址的对应关系并进行维护,以防主服务器宕机等情况 缓存服务器:通过向其他域名解析服务器查询获得域名与IP地址的对应关系, 并将经常查询的域名信息保存到服务器本地,以此来提高重复查询时的效率 主配置文件(/etc/named.conf):参数用来定义bind服务程序的运行 区域配置文件(/etc/named.rfc1912.zones):用来保存域名和IP地址对应关系的所在位置 数据配置文件目录(/var/named):该目录用来保存域名和IP地址真实对应关系的数据配置文件 #安装bind服务 yum install -y bind-chroot #bind服务程序的名称为named,在/etc目录中找到该服务程序的主配置文件named.conf ll /etc/named* vim /etc/named.conf listen-on port 53 { any; }; allow-query { any; }; #更改以上两项内容为any分别: #表示服务器上的所有IP地址均可提供DNS域名解析服务, #以及允许所有人对本服务器发送DNS查询请求 options { listen-on port 53 { any; }; listen-on-v6 port 53 {

使用BIND搭建内部DNS服务

我与影子孤独终老i 提交于 2020-02-03 17:30: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