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组

python学习033-----python之字典(一):字典的创建

不羁岁月 提交于 2019-11-29 06:37:20
十余天未更新,今日继续。 1.字典: 为了检索更方便,我们现在引入 字典的概念 : 一般我们用小括号'()'来表示元组;用中括号'[]'来表示列表;用大括号'{}'来表示字典。要注意:元组和列表都是序列类型,而字典属于映射类型。(字典是python中唯一的一个映射类型) 一个字典元素分为两部分:"键(Key)"和"值(Value)",中间用冒号相连。 字典语法: 字典名 = { '键1' : '值1' , '键2' : '值2' , '键3' : '值3' , ...... } 索引语法: 字典名[键] 其中: 键可以是整型,也可以是变量,也可以是字符串类型等...... 例如: B = 'boy' dict1 = { 'A' : 'abandon', B : 'book', 3 : 'capital' } print( dict1[ 'A' ] ) #键为字符,输出为:abandon print( dict1[ B ] ) #键为变量,输出为:book print( dict1[ 'boy' ] ) #键为字符串,输出为:book print( dict1[ 3 ] ) #键为整型数,输出为:capital 我们还可以用其他方法进行字典的创建: 1.用元组创建一个字典: dict2 = dict( ( ('A', 'a'), ('B', 'b'), ('C', 'c') ) )

数据库基础知识

时间秒杀一切 提交于 2019-11-29 06:19:44
什么是元组,码,候选码,主码,外码,主属性,非主属性? 元组 :元组(tuple)是关系数据库中的基本概念,关系是一张表,表中的每行(即数据库中的每条记录)就是一个元组,每列就是一个属性。 在二维表里,元组也称为行。 码 :码就是能唯一标识实体的属性,对应表中的列。 候选码 :若关系中的某一属性或属性组的值能唯一的标识一个元组,而其任何、子集都不能再标识,则称该属性组为候选码。 主码 : 主码也叫主键。主码是从候选码中选出来的。 一个实体集中只能有一个主码,但可以有多个候选码。 外码 : 外码也叫外键。如果一个关系中的一个属性是另外一个关系中的主码则这个属性为外码。 主属性 : 候选码中出现过的属性称为主属性。 非主属性:不包含在任何一个候选码中的属性称为非主属性。 主键和外键有什么区别? 主键(主码) :主键用于唯一标识一个元组,不能有重复,不允许为空。一个表只能有一个主键。 外键(外码) :外键用来和其他表建立联系用,外键是另一表的主键,外键是可以有重复的,可以是空值。一个表可以有多个外键。 ER图 E-R图也称实体-联系图(Entity Relationship Diagram),提供了表示实体类型、属性和联系的方法,用来描述现实世界的概念模型。 它是描述现实世界关系概念模型的有效方法。 是表示概念关系模型的一种方式。 数据库范式了解吗? 1NF(第一范式) 属性

Python数据类型详解——元组

依然范特西╮ 提交于 2019-11-29 06:16:45
Python数据类型详解——元组 有时候我们的列表数据不想被别人修改时该怎么办? 此时,就可以使用 元组 来存放,元祖又称为只读列表,不能修改 定义方式 :与列表类似,将列表的 [] 换成 () 即可。 特性 : 1、可存放多个值 2、不可变 3、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定义元祖元素,下标从0开始顺序访问,有序 1、创建 # 第一种 ages = (213, 'L', 'Kwan', 21) # 第二种 ages = tuple((213, 'L', 'Kwan', 21)) 2、常用操作 ages = (213, 'L', 'Kwan', 21) # 索引 ages[0] ages[-1] ages[3] # 切片:跟列表的切片一样 # 循环:跟列表的循环一样 # 长度: len(ages) # 包含: 'L' in ages # 结果为True 100 in ages # 结果为False 注意:元组本身不可变,如果元组中还包含其它可变元素,这些可变元素可以改变。 ages = (213, 'L', 'Kwan', ['小明', 'YY'], 32) ages[3][0] = 'Kobe' print(ages)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元组只是存每个元素的内存地址,上面的 ['小明', 'YY'] 这个列表本身的内存地址存在元组里确实不可变

Python日记,

牧云@^-^@ 提交于 2019-11-29 04:59:19
---恢复内容开始--- 1、字符串   2、数字  3、列表  4、元组  5、字典  6、集合 可变不可变:   可变:列表、字典   不可变:字符串、数字、元组 访问顺序:   直接访问:数字   顺序访问:字符串、列表、元组   映射:字典 存放元素个数:   容器型:列表、元组、字典、   原子:数字、字符串 1、 2、 3、 4 5、 6、集合:不同元素、无序、不可变类型 {1,2,3}   s = set('hello') >>> s={'h', 'e', 'l', 'o'}     s = set( ['alex' ,'alex' , 'sb']) >>>s = { 'sb' , 'alex' }   集合的内置方法   1,add   s.add(...) 添加元素   2,clear  s.clear() 清空集合   3,copy  s.copy() 赋值集合   4,pop   s.pop() 随即删除   5,remove s.remove(...) 删除指定内容,没有内容会报错   6,discard s.discard(...)删除指定内容,没有内容不会报错   7,intersection s.intersection( s1) == s & s1 求交集   8,union   s.union(s1) == s | s1 求并集   9

学习笔记(2019.9.3)

南楼画角 提交于 2019-11-29 04:41:01
学习笔记都是本人学到的东西,整理在这里, 来源太杂 就不注出处了,但 并非原创,向所有原作者表示感谢 。 数据库表和视图 : 1、视图是已经编译好的 sql语句 。而表不是 2、视图没有实际的物理记录。而表有。 3、表是内容,视图是窗口 4、表只用物理空间而视图不占用物理空间,视图只是逻辑概念的存在,表可以及时四对它进行修改,但视图只能有创建的语句来修改 5、表是内模式,视图是外模式 6、视图是查看数据表的一种方法,可以查询数据表中某些字段构成的数据,只是一些 SQL语句 的集合。从安全的角度说,视图可以不给用户接触数据表,从而不知道表结构。 7、表属于全局模式中的表,是实表;视图属于局部模式的表,是虚表。 8、视图的建立和删除只影响视图本身,不影响对应的基本表。 数据库的运算方式: 一、传统的 集合运算 1、并(UNION) 设有两个关系R和S,它们具有相同的结构。R和S的并是由属于R或属于S的 元组 组成的集合,运算符为∪。记为T=R∪S。 2、差(DIFFERENCE) R和S的差是由属于R但不属 于S的 元组 组成的集合,运算符为-。记为T=R-S。 3、交(INTERSECTION) R和S的交是由既属于R又属于S的 元组 组成的集合,运算符为∩。记为T=R∩S。 R∩S=R-(R-S)。 二、选择运算 从关系中找出满足给定条件的那些元组称为选择。其中的条件是以

初识基础数据类型 list,tuple

跟風遠走 提交于 2019-11-29 03:24:48
列表 ​ 列表 list 可变(支持索引),有序( 原地修改 ) ​ 需要存储大量的数据,且需要这些数据有序的时候。 ​ 列表有索引,切片和步长.索引和字符串不一样,列表可以通过索引修改,字符串因为不可变,如果也通过索引修改会报错 增 append 追加 insert 插入 insert(位置,插入内容) 位置:新内容在此位置之前 extend 迭代添加 删 ​ remove 通过元素名称删除 ​ pop 通过索引删除元素(默认删除最后一个:"弹出") ​ clear 清空列表 ​ del (del 列表名[索引或切片或步长]) 改 ​ 通过索引修改 ​ 通过切片修改:默认步长为1,修改的内容必须是可迭代对象,修改的内容可多可少 ​ 通过步长修改:步长不为1时,必须一一对应 查 ​ for循环和索引,还有index 列表名.index(元素名称)---print显示索引 其他方法: 通过元素查找索引 列表名.index(元素) 排序,默认是升序 列表名.sort() 降序 列表名.sort(reverse=True) 反转,将源数据进行反转 列表名.reverse() 人工降序 先升序,再反转 不修改源数据进行反转 lst1 = lst[::-1] 元组 ​ 元组 tuple 不可变,有序 元组就是不可变的列表 ​ 元组的方法: - 统计 count(元素名称) - 获取索引

python入门(三)列表、元组、range()、字典

≯℡__Kan透↙ 提交于 2019-11-29 01:47:14
列表(list) 列表简介:列表(list)是处理一组有序项目的数据结构。用方括号[]表示。可以进行添加,删除,替换,搜索操作。是可变的数据类型。列表可以嵌套和支持索引。 name=[12,"哈哈"]#定义一个列表 print(id(name[0]))#id获取对象的内存地址 s="alex" s="wusir" s[0]="b"#报错 字符串是不可变的量 列表的增:append、insert、extend append:在列表末尾添加一个元素 name=[12,"哈哈"] name.append(True)#在列表的末尾添加一个元素 print(name) 结果为:12 哈哈 True insert:指定索引进行插入 name=[12,"哈哈"] name.insert(0,True)#insert(索引,要添加的元素);写上要添加的位置(索引值)和要添加的元素 print(name) 结果为: True 12 哈哈 extend:在列表末尾追加可迭代对象中的元素来扩展列表 name=[12,"哈哈"] name.extend("1123")#extend()方法中填写可迭代对象( 可迭代对象:字符串、列表、元祖、字典;不可迭代对象:数字和布尔型) print(name) 结果为:"12" "哈哈" "1" "1" "2" "3" name.extend([11,22])

Python列表和元组

孤者浪人 提交于 2019-11-29 00:59:50
最近都在用Python写一些脚本,用到一些基础的数据结构,今天来聊一聊Python中最常见的两种数据结构:列表(list)和元组(tuple),这两种数据结构到底有哪些区别呢? 一、共同点 1、列表和元组,都是一个可以放置任意数据类型的有序集合。 比如: l = [1, 2, 'hello', 'world'] # 列表中同时含有int和string类型的元素 l [1, 2, 'hello', 'world'] tup = ('jason', 22) # 元组中同时含有int和string类型的元素 tup ('jason', 22) 2、列表和元组都支持负数索引 ,-1表示最后一个元素,-2表示倒数第二个 元素,以此类推。 l = [1, 2, 3, 4] l[-1] 4 tup = (1, 2, 3, 4) tup[-1] 4 3、列表和元组都支持切片操作 。比如: list = [1, 2, 3, 4] l[1:3] # 返回列表中索引从1到2的子列表 [2, 3] tup = (1, 2, 3, 4) tup[1:3] # 返回元组中索引从1到2的子元组 (2, 3) 4、列表和元组都可以随意嵌套 。比如: l = [[1, 2, 3], [4, 5]] # 列表的每一个元素也是一个列表 tup = ((1, 2, 3), (4, 5, 6)) #

python2.7_数据类型总结

我怕爱的太早我们不能终老 提交于 2019-11-28 23:49:50
数据结构总结 数值类型:int,long,float,complex,bool 数据类型:str(字符串),list(列表),tuple(元组),set(集合) 1.可变数据类型:list, dict(字典), set 数据一旦发生变化,不会在内存中开辟一个新的存储空间来存储新的对象 如set集合 a = { 1 , 2 , 3 , 9 ,( 'a' , 'A' )} print type( a ) print id( a ) ##创建好的集合id是不会因为数据的改变而变化的 a .pop() print a print id( a ) 列表: list1 = [1,2,3,4,5] list1[0]=10 print list1 输出为: [10, 2, 3, 4, 5] 字典 dict = { 'A' : 1 , "B" : 2 } print dict d1 = dict.update(c= 3 ) print d1 ##印不出数据 dict = { 'A' : 1 , "B" : 2 } print dict dict.update(c= 3 ) print dict ##此时就没问题 2.不可变类型:tuple,str 数据一旦发生变化,就会在内存中开辟一个新的存储空间用于存储新的对象,原来的变量名会指向一个新的存储地址,如元组t和t1 例如元组: tuple1 = (

python:python基础语法三,列表、元组、字典、集合

邮差的信 提交于 2019-11-28 23:45:08
python基础语法 文章目录 python基础语法 列表(list) 列表简介 切片 列表修改元素 列表的方法 遍历列表 序列(sequence) 序列的基本操作 range()函数 EMS(Employee Manager System 员工管理系统) 练习 元组 tuple 可变对象 字典(dict) 遍历字典 集合(set) 集合的创建 集合的运算 列表(list) - 列表是Python中的一个对象 - 对象(object)就是内存中专门用来存储数据的一块区域 - 之前我们学习的对象,像数值,它只能保存一个单一的数据 - 列表中可以保存多个有序的数据 - 列表是用来存储对象的对象 - 列表的使用: 1.列表的创建 2.操作列表中的数据 列表简介 # 创建列表,通过[]来创建列表 my_list = [] # 创建了一个空列表 # print(my_list , type(my_list)) # 列表存储的数据,我们称为元素 # 一个列表中可以存储多个元素,也可以在创建列表时,来指定列表中的元素 my_list = [10] # 创建一个只包含一个元素的列表 # 当向列表中添加多个元素时,多个元素之间使用,隔开 my_list = [10,20,30,40,50] # 创建了一个保护有5个元素的列表 # 列表中可以保存任意的对象 my_list = [10,'hell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