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组

Python time模块

只谈情不闲聊 提交于 2019-11-29 18:23:44
元组(struct_time)方式:struct_time元组共有9个元素,返回struct_time的函数主要有gmtime(), localtime(), strptime(). 下面列出这种方式元组中的几个元素. 索引(Index) 属性(Attribute) 值(Values) 0 tm_year(年) 比如2019 1 tm_mon(月) 1-12 2 tm_mday(日) 1-31 3 tm_hour(时) 0-23 4 tm_min(分) 0-59 5 tm_sec(秒) 0-61 6 tm_wday(weekday) 0-6(0表示周日) 7 tm_yday(一年中的第几天) 1-366 8 tm_isdst(是否是夏时令) 默认为-1 time模块的方法   * time.localtime([secs]): 将一个时间戳转换为当前时区的struct_time. secs参数未提供,则以当前时间为准.   * time.gmtime([secs]): 和localtime()方法相似. gmtime()方法是将一个时间戳转换为UTC时区(0时区)的struct_time.   * time.time(): 返回当前时间的时间戳   * time.mktime(t): 将一个struct_time转换为时间戳   * time.sleep(secs):

part3-1 Python列表和元组(列表和元组常用方法使用,序列封包和解包)

孤街浪徒 提交于 2019-11-29 18:22:39
Python中内置的三种常用数据结构:列表(list)、元组(tuple)和字典(dict)。这三种数据结构可用于保存多个数据项,可以保存大量数据。列表和元组是按顺序存放元素,每个元素有自己的索引,可通过索引访问元素,两者的区别在于,元组是不可修改的,列表可以修改。字典以 key-value(键值对)形式保存数据。这三种数据结构是编程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一、序列介绍序列是指一种包含多项数据的数据结构,序列包含的多个数据项(也叫成员)按顺序排列,可通过索引来访问成员。常见的序列类型有:字符串、列表、元组。字符串和元组序列类型是不可变的,一旦创建就不能修改其所包含的成员。列表是可变序列,程序可以修改列表序列中的元素。在实际运用时,如果保存固定个数的数据项,而不需要修改时,就应该使用元组。列表创建:使用方括号,元素之间用英文逗号分隔。也可将可迭代对象传递给内置函数list()来创建。元组创建:使用圆括号,元素之间用英文逗号分隔。也可将可迭代对象传递给内置函数tuple()来创建。二、 列表和元组的通用方法只要不涉及到改变元素的操作,列表和元组的用法是通用的。1、 通过索引使用元素列表和元组的索引都是从0开始,第1个元素的索引为0,第2个元素的索引为1,......,以此类推;还可以使用负数索引,倒数第1个元素的索引为-1,倒数第2个元素的索引为-2,......,以此类推

time模块&datetime模块

非 Y 不嫁゛ 提交于 2019-11-29 18:18:26
import time a=time.localtime(time.time()) #将时间戳转换为当前时区的元组 print(a) c=time.gmtime(time.time()) #把时间戳转换成0时区的元组默认当前时间 print(c) b=time.time() #获取一个当前时间的时间戳默认当前时间 print(b) d=time.mktime(a) #将一个时间元组转换为时间戳 print(d) e=time.sleep(1) #延时执行后面的语句,单位秒 print(e) f=time.asctime(a) #将一个时间元组转换成Sun Mar 10 12:22:332019这种形式,默认值time.localtime() print(f) j=time.ctime() #将时间戳转换为time.asctime()的形式默认为time.time() print(j) k=time.strftime("%Y-%m-%d %X",time.localtime(1552192726.5277603)) #拿到一个格式和一个时间元组转换为格式化时间字符串 print(k) g=time.strptime(k,"%Y-%m-%d %X") #获取一个格式化时间字符串,获取一个格式,转换为时间元组,视为strftime()的反操作 print(g) import

函数基础小结

ぐ巨炮叔叔 提交于 2019-11-29 17:22:28
函数的定义 def 函数名(): code return 返回值 定义函数的三种方法 有参函数 无参函数 空函数 函数返回值 return 终止函数 返回值 可以返回多个值, 以元组形式存储 默认返回None Nonetype .... 函数调用 函数名() 函数的参数 形参 描述意义 位置形参 一个一个从左到右 默认形参 默认值, 默认形参必须放在位置形参的后面 实参 具有具体的值 位置实参 一个一个从左到右传值给形参 关键字实参 键值对的形式传给形参 ; 关键字实参必须放在位置实参的后面 可变长参数 * 形参 接收多余的位置实参,以元组的形式存储 实参 打散元组,以位置实参的形式传参给形参 ** 形参 接收多余的关键字实参,以字典的形式存储 实参 **{'a':1} --> a=1 打散字典,以关键字实参的形式传给形参(形参必须得有这个key的形参名) 函数对象 引用 函数的参数 函数的返回值 容器类元素 函数对象 是 函数名 == 变量名 函数的嵌套 def f1(): def f2(): pass 名称空间和作用域 内置 全局 局部 执行顺序: 内置 --> 全局 --> 局部 查找顺序: 当前 --> 局部 --> 全局 --> 内置 全局作用域: 局部作用域 全局作用域(x=1)和局部作用域的(x=3)毫无关联 局部作用域1的(x=1)和局部作用与2的(x=3)毫无关联

元组---戴上枷锁的列表

≯℡__Kan透↙ 提交于 2019-11-29 17:17:28
元组(tuple) 元组不能被修改   定义:   tuple1 = ()    tuple2 = (1,)   tuple3 = (1, 2.1, "adf")   注意: 定义单个元素时最后的 逗号分隔符不能省,如 >>> tuple2 = (1) >>> type(tuple2) <class 'int'> 也可以不加圆括号定义元组 >>> temp = 1,2,3,4 >>> type(temp) <class 'tuple'>   例子: >>> 8 * (8) 64 >>> 8 * (8 , ) (8, 8, 8, 8, 8, 8, 8, 8)   元组切片: >>> temp = ("c++", "python", "c") >>> temp = temp[:1] + ("java",) + temp[1:] >>> temp ('c++', 'java', 'python', 'c') ("java",)后面的逗号不可省,省后("java")类型为 str 非 tuple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GuoYuying/p/11524098.html

MySQL的分页技术总结

∥☆過路亽.° 提交于 2019-11-29 17:04:23
版权声明:此文章转载自ITeye。 如需转载请联系听云College团队成员阮小乙,邮箱:ruanqy#tingyun.com 方法1: 直接使用数据库提供的SQL语句 ---语句样式: MySQL中,可用如下方法: SELECT * FROM 表名称 LIMIT M,N。 ---适应场景: 适用于数据量较少的情况(元组百/千级)。 ---原因/缺点: 全表扫描,速度会很慢且 有的数据库结果集返回不稳定(如某次返回1,2,3,另外的一次返回2,1,3)。Limit限制的是从结果集的M位置处取出N条输出,其余抛弃。 方法2: 建立主键或唯一索引, 利用索引(假设每页10条) ---语句样式: MySQL中,可用如下方法: SELECT * FROM 表名称 WHERE id_pk > (pageNum* 10 ) LIMIT M。 ---适应场景: 适用于数据量多的情况(元组数上万)。 ---原因: 索引扫描,速度会很快。有朋友提出因为数据查询出来并不是按照pk_id排序的,所以会有漏掉数据的情况,只能方法3。 方法3: 基于索引再排序 ---语句样式: MySQL中,可用如下方法: SELECT * FROM 表名称 WHERE id_pk > (pageNum*10) ORDER BY id_pk ASC LIMIT M。 ---适应场景: 适用于数据量多的情况(元组数上万).

一张图认识Python(附基本语法总结)

南楼画角 提交于 2019-11-29 16:29:05
一张图带你了解Python,更快入门, 一张图认识Python(附基本语法总结) Python基础语法总结: 1.Python标识符 在 Python 里,标识符有字母、数字、下划线组成。 在 Python 中,所有标识符可以包括英文、数字以及下划线(_),但不能以数字开头。 Python 中的标识符是区分大小写的。 以下划线开头的标识符是有特殊意义的。以单下划线开头 _foo 的代表不能直接访问的类属性,需通过类提供的接口进行访问,不能用 from xxx import * 而导入; 以双下划线开头的 foo 代表类的私有成员;以双下划线开头和结尾的 foo 代表 Python 里特殊方法专用的标识,如 init__() 代表类的构造函数。 2.Python有五个标准的数据类型 Numbers(数字) String(字符串) List(列表) Tuple(元组) Dictionary(字典) Python支持四种不同的数字类型: int(有符号整型) long(长整型[也可以代表八进制和十六进制]) float(浮点型) complex(复数) python的字串列表有2种取值顺序: 从左到右索引默认0开始的,最大范围是字符串长度少1 从右到左索引默认-1开始的,最大范围是字符串开头 List(列表) 是 Python 中使用最频繁的数据类型。

Python 基础 3 - 元组

人走茶凉 提交于 2019-11-29 15:06:36
元组与列表区别 Python 元组与列表类似,不同之处在于列表可以修改,元组不可以修改 元组用小括号 () 定义,列表用方括号 [] 定义 元组不可修改,列表可修改 元组创建 只需要在小括号 () 内添加内容并用逗号 , 分隔开,如下示例 emp_tup = ('张三','李四','王五') print(emp_tup) # 运行结果:('张三', '李四', '王五') 注意: 当元组只有一个元素时,需要在元素后面添加都要 , 如果不在后面加上逗号 , 会被当做运算符处理,如下示例是正确的做法。 emp_tup = ('张三',) print(emp_tup) # 运行结果:('张三',) 元组取值 元组和列表一样,使用上下标取值 emp_tup = ['张三','李四','王五','赵六'] print(emp_tup[2]) # 运行结果: 王五 emp_tup = ['张三','李四','王五','赵六'] print(emp_tup[-1]) # 运行结果: 赵六 元组修改 元组不可修改,但可以对元组进行拼接 num1 = (10,20,30) num2 = (40,50,60) num_all = num1 + num2 print(num_all) # 运行结果:(10, 20, 30, 40, 50, 60) 元组转列表 num = (10,20,30) num

自学Python编程的第四天----------来自苦逼的转行人

限于喜欢 提交于 2019-11-29 15:02:10
2019-09-14  21:15:24 今天是学习Python的第四天,也是写博客的第四天 今天的内容是有关'列表'、'元组'、'range'的用法 列表:增删改查、列表的嵌套 元组:元组的嵌套 range:range的具体用法 好了,进行日常的记录.加油! ======我======是======一======条======快======乐======的======分======割======线 一.重要知识点 1. list(增删改查) 列表可以装大量的数据. 不限制数据类型. 表示方式:[] 方括号中的每一项用逗号隔开 列表和字符串一样.也有索引和切片 常用的功能: 1. 增: append() 2. 删:remove() 3. 改: 索引修改 4. 查: for循环 常用方法: 1. len() 2. count() 3. sort() 排序 2. list的嵌套 降维操作 3. tuple 元组 当元组只有一个元素是要使用一个逗号,不然不是元组 不可变的列表. 只读列表. 有索引和切片. 不可变的是它内部子元素. 如果子元素是列表. 列表中的元素是可以变的. 4. range() 数数 有一个参数:结束为止 两个参数: 1. 起始位置, 2.结束位置 三个参数: 1. 起始位置, 2. 结束位置. 3.步长二.错误总结 1.continue的作用 # 11.写代码

学习新时代编程语言Rust-7复合基本数据类型

我只是一个虾纸丫 提交于 2019-11-29 14:25:06
在上几期中我们学习了 Rust 提供的4中基本单量类型:整数、浮点数、布尔及字符基本数据类型,学习了 if 表达式用于使用条件控制代码流程,我们还编写了一个计算程序用于练习。如果你在完成练习的过程中遇到问题,欢迎通过平台给我们留言。接下来我们开始学习 Rust 提供的复合基本数据类型,也就是可以表示多条数据的类型。 在 Rust 中提供了俩种复合基本类型:第1个大家在数学课上应该都接触过就是数组(Array),第二个在数学课上应该没接触过叫元组(Tuple); 我们先来认识下 Rust 中的数组,在 Rust 中可以是使用中括号括表示一个数组像这样: let a = [1, 2, 3, 4, 5]; 中括号里的元素用逗号分隔,这样就声明了一个数组类型的变量a,它的值为包含1 ,2,3,4,5 的数组。 我们也可以在变量a的后面使用冒号声明a的类型如: let a:[i32; 5] = [1,2 ,3,4,5] 其中 i32 表示数组里包含的元素的类型,5表示数组的长度也就是这个数组可以存放的元素条数。从这个定义形式我们可以看出,1.数组里的元素类型必须一致,要么都是 i32, 要么都是字符串。2.数组的长度是在创建数组时已经固定的。我们在编写代码的时候很多时候并不知道需要存储的元素的个数,怎么办呢?这个时候我们可以使用 Vector, 在编写计算程序的时候使用了一个 Vec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