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组

Python学习_5_元组_字典

|▌冷眼眸甩不掉的悲伤 提交于 2019-12-23 01:59:12
# tuple元祖# 元组被称为只读列表,即数据可以被查询,但不能被修改,所以,列表的切片操作同样适用于元组。# 元组写在小括号(())里,元素之间用逗号隔开。# 虽然tuple的元素不可改变,但它可以包含可变的对象,比如list列表。# 构造包含 0 个或 1 个元素的元组比较特殊,所以有一些额外的语法规则:tup1 = () # 空元组tup2 = (20,) # 一个元素,需要在元素后添加逗号#作用:#对于一些数据我们不想被修改,可以使用元组;#另外,元组的意义还在于,元组可以在映射(和集合的成员)中当作键使用——而列表则不行;元组作为很多内建函数和方法的返回值存在。print(tup2)a = tuple()print(a)print(tup1)b = [1, 2, 3, 4]print(b[1:2])c = (1, 2, 3, 4)print(c[1:2])d = "j", "l"print(d[0:1]) # 字典# 字典是python中唯一的映射类型,采用键值对(key-value)的形式存储数据。# python对key进行哈希函数运算,根据计算的结果决定value的存储地址.# 所以字典具有两个特点:# 1.是无序存储的# 2.key必须是可哈希的。可哈希表示key必须是不可变类型,如:数字、字符串、元组。# 字典(dictionary

python基础--列表,元组

◇◆丶佛笑我妖孽 提交于 2019-12-23 01:56:10
list1 = [1,2,3,4,5,6]list2 = ['wang','cong']# 1对列表中的元素取值(通过索引)print(list1[3]) # 4print(list2[1]) # cong# print(list1[6]) # 超过索引值则报错# 列表可以嵌套列表,元组,字符串,字典,数字,# 然后可以通过索引取值print(list2[1][3]) # g# len:计算出列表的长度print(len(list2))# max 返回列表元素的最大值# min 返回列表元素的最小值# 注意:这里所比较的原则需要注意# index 从列表中找出某个值第一个匹配项的索引位置print(list1.index(5))# print(list1.index(10)) 若不存在则报错#count:统计某个元素在列表中出现的次数# 若不存在则报错# 2 列表可以进行修改,原地修改list1[2] = 10print(list1) # [1, 2, 10, 4, 5, 6]# 列表为可变类型,跟字符串不同\# list2[1][2] = 'o' 报错,因为字符串不可变# append:在列表的末尾添加新的对象# extend:在列表的末尾一次性追加另一个序列的多个值list3 = []list3.append('wangcomg')print(list3)list3 = [

python的列表 元组 字典

人盡茶涼 提交于 2019-12-23 01:54:22
列表和元组都是序列,是数据元素的集合,数据元素可以是数值、字符串,布尔值、对象等。 一、列表:用方括号定义[] 1 空列表 names = [] 2 带值的列表 names = ["bill","mary","john"] 3 带值的列表,值可以是字符串、布尔值、数字、列表 values = ["bill",Ture,False,10,[1,2,3,4,5]] 4 输出列表 print(names) 5 循环输出列表中的每个值 for value in values: print(value) 列表的函数: list = [1,2,3,4] list = [1,2,3,4] list.append('abc') #在列表末尾添加新的对象 list.cmp(list1, list2) #比较两个列表的元素 list.remove(obj) #该方法没有返回值但是会移除列表中的某个值的第一个匹配项。 list.pop() #移除列表中的一个元素(默认最后一个元素),并且返回该元素的值 del list1[2] #删除列表中的元素 list.count('1') #统计某个元素在列表中出现的次数 list.sort() #对原列表进行排序 列表的操作:通过索引获取序列的值。索引从0开始。与Java不同,索引可以是负数。 1 通过索引取列表的值 从左到右0到100;从右到左:-1到-100

day06 字典、元组、set的方法及常用操作

走远了吗. 提交于 2019-12-23 01:52:08
今日内容:   1、深浅拷贝   2、元组   3、字典   4、set 1、深浅拷贝 # 1、值拷贝 # 采用赋值的方法进行 # 只会将堆区容器变量与栈区的绑定关系进行复制 # 2、浅拷贝 # 会将堆区与栈区的绑定关系,以及容器类型中包含的每个元素的id进行复制 # 使用方法为 容器类型.copy() # 3、深拷贝 # 会将绑定关系、容器类型、每个元素的值重新复制然后开辟空间进行存储 # 使用方法为: from copy import deepcopy deepcopy(原容器) 2、元组 """ 元组的基本操作及常用方法 """ """ 基本操作 """ # 1、定义 t1 = (1,5,8,7,6,[10,20,40,50,30],"a","b","c") # 2、索引取值 print(t1[5]) # [10, 20, 40, 50, 30] # 3、切片 print(t1[6::1]) # ('a', 'b', 'c') # 4、遍历 for i in t1: print(i,end=' ') # 1 5 8 7 6 [10, 20, 40, 50, 30] a b c print() # 5、计算长度 print(len(t1)) # 6、拼接 print(t1 + (100,200)) # (1, 5, 8, 7, 6, [10, 20, 40, 50, 30],

scala

余生颓废 提交于 2019-12-22 20:55:22
Scala 多范式编程语言 运行流程 类Java,先用scalac编译为.class字节码文件,然后再用scala执行出结果,也可用Scala直接运行,不会产生字节码文件,Scala也是依靠jvm来进行编译的 main入口函数 Scala为了简化编程过程,main入口函数和Java的入口函数类似,Scala中是以object伴生对象来代替class,Scala中的所有都是public的,所以不用再次声明public,Scala中用def模拟静态语法,Scala中注重完全面向对象,所以是先声明参数名,再定义参数类型:参数名:参数类型。Java中的定义参数为:参数类型:参数名,返回值类型用unit代替void,用=连接方法体 def Main (参数名:参数类型(可省略)):unit = {方法体} Scala中的变量 可以用val或var定义,var的值可变,val的值不可变(不可变是因为用final定义的字符串是存放的地址不可变,但是内容可变,用反射可以绕过编译流程,改变字符串内容,大多数情况下Scala中的变量用val定义) Scala中类型 Scala中的函数类型可以省略,因为Scala是强类型转换,所以定义的类型是不可变的,Scala中不存在基本类型,但是Scala中分为值类型和引用类型,Scala中的值类型和Java中的基本类型用法是相同的且均有8个

Swift 基本语法1

跟風遠走 提交于 2019-12-22 14:07:13
一、Swift简介 2010年的夏天,苹果公司的开发人员Chris Lattne接到了一个特别的任务,为OS X 和iOS平台开发下一代的编程语言,也就是Swift。 苹果公司于2014年WWDC(苹果开发者大会)发布的新开发语言Swift,可与Objective-C共同运行于Mac OS和iOS平台,用于搭建基于苹果平台的应用程序。 2015年的WWDC开发者大会上,苹果公司推出了Swift2.0版本,并且Swfit完全开源。 自从Swift发布以来,在http://www.tiobe.com中的排行一直处于上升的状态。 二、声明变量和常量 在Swift中使用“let”修饰一个常量,使用“var”修饰一个变量; let修饰常量的值是不可以更改的; var修饰的变量的值是可以更改的; 在声明常量和变量的时候可以使用表情符号、中文等命名常量名和变量名。 Swift里不会自动给常量变量赋初始值,也就是说常量变量不会有默认值,所以定义常量的时候一定要给定初始值 Swift定义变量或者常量的时候,需要标识出变量或者常量的类型,如果不标识,会根据初始值自动推断。 因为swift是强类型语言,所以不同类型的变量不能相加,如果想要相加,可以强制类型转换 1、声明常量变量 1 // MARK: - 定义常量变量:变量类型的隐式转换 2 3 // 在Swift中如果不给定变量常量的类型

Flask笔记:视图函数/方法返回值(HTML模板/Response对象)

只谈情不闲聊 提交于 2019-12-22 06:14:16
返回HTML模板: 使用“from flask import render_template”,在函数中传入相对于文件夹“templates”HTML模板路径名称字符串即可(默认模板路径),flask会自动到项目根目录的“templates”文件夹(创建flask项目时,PyCharm会自动创建两个空文件夹,其中一个就是“templates”)下寻找对应的HTML文件。 默认模板路径: 项目根目录下的templates文件夹。 自定义模板路径: 如果不想使用默认的模板路径,即项目根目录的templates文件夹,可以在实例化flask时指定参数template_folder的值,以指定默认模板的路径。 模板传参: 如果需要给HTML模板传参,则在“render_template”中使用变量名或字典进行传参即可(在Python2中,如果涉及中文,需要使用Unicode字符串)。    返回Response对象: 视图函数返回响应Response给浏览器,一般来说只能是字符串和固定格式的元组,当然也可以自定义,但无论是返回哪种数据格式,最终都是被包装成一个Response对象返回给浏览器的。返回的是字符串时,其实也是被包装成Response对象返回给浏览器的。也可以是一个固定格式的元组:(Response, status, headers),即响应体、状态码和头信息的元组

Python数据清洗基本流程

无人久伴 提交于 2019-12-22 05:39:42
# -*- coding: utf-8 -*- """ Created on Wed Jul 4 18:40:55 2018 @author: zhen """ import pandas as pd import numpy as np # 创建空的df,保存测试数据 test_df = pd.DataFrame({'K1':['C1','C1','C2','C3','C4','C2','C1'],'K2':['A','A','B','C','D',np.NaN,np.NaN]}) # 按K1列进行分组,组内进行unique操作(去除重复元素,返回元组或列表) test_df_unique = pd.DataFrame(test_df. groupby (['K1'])['K2']. agg('unique') ) # 自定义函数判断元组中是否含有nan def has_nan(list):   flag = False   for x in list:     if x is np.NaN:       flag = True       break   return flag # 自定义函数判断元组中是否不含有nan def no_nan(list):   flag = True   for x in list:     if x is np.NaN:       flag

Python中函数的参数传递与可变长参数

女生的网名这么多〃 提交于 2019-12-22 00:29:21
1.Python中也有像C++一样的默认缺省函数 1 def foo(text,num=0): 2 print text,num 3 4 foo("asd") #asd 0 5 foo("def",100) #def 100 定义有默认参数的函数时,这些默认值参数位置必须都在非默认值参数后面。 调用时提供默认值参数值时,使用提供的值,否则使用默认值。 2.Python可以根据参数名传参数 1 def foo(ip,port): 2 print "%s:%d" % (ip,port) 3 4 foo("192.168.1.0",3306) #192.168.1.0:3306 5 foo(port=8080,ip="127.0.0.1") #127.0.0.1:8080 第4行,没有指定参数名,按照顺序传参数。 第5行,指定参数名,可以按照参数名称传参数。 3.可变长度参数 1 #coding:utf-8 #设置python文件的编码为utf-8,这样就可以写入中文注释 2 def foo(arg1,*tupleArg,**dictArg): 3 print "arg1=",arg1 #formal_args 4 print "tupleArg=",tupleArg #() 5 print "dictArg=",dictArg #[] 6 foo("formal_args")

Python for循环及基础用法详解

心已入冬 提交于 2019-12-21 20:28:09
这篇文章为大家介绍python for 循环,它常用于遍历字符串、列表、元组、字典、集合等序列类型,逐个获取序列中的各个元素 Python 中的循环语句有 2 种,分别是 while 循环和 for 循环,前面章节已经对 while 做了详细的讲解,本节给大家介绍 for 循环,它常用于遍历字符串、列表、元组、字典、集合等序列类型,逐个获取序列中的各个元素。 for 循环的语法格式如下: for 迭代变量 in 字符串|列表|元组|字典|集合: 代码块 格式中,迭代变量用于存放从序列类型变量中读取出来的元素,所以一般不会在循环中对迭代变量手动赋值;代码块指的是具有相同缩进格式的多行代码(和 while 一样),由于和循环结构联用,因此代码块又称为循环体。 for 循环语句的执行流程如图 1 所示。 图 1 for 循环语句的执行流程图 例如: name = '张三' #变量name,逐个输出各个字符 for ch in name: print(ch) 运行结果为: 张 三 可以看到,使用 for 循环遍历 “张三” 字符串的过程中,迭代变量 ch 先后被赋值为‘张’和‘三’,并代入循环体中运行,只不过例子中的循环体比较简单,只有一行输出代码。 for 进行数值循环 在使用 for 循环时,最基本的应用就是进行数值循环。比如说,想要实现从 1 到 100 的累加,可以执行如下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