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例模型

用例建模Use Case Modeling

微笑、不失礼 提交于 2019-12-03 09:27:54
一 、 对用例建模的理解: 用例是业务流程的抽象,由参与者发起,完成一个业务任务,并以参与者结束(参与者显示或隐式地承认业务任务的完成) 用例模型主要由以下模型元素构成: 参与者(Actor) 参与者是指存在于被定义系统外部并与该系统发生交互的人或其他系统,他们代表的是系统的使用者或使用环境。 用例(Use Case) 用例用于表示系统所提供的服务,它定义了系统是如何被参与者所使用的,它描述的是参与者为了使用系统所提供的某一完整功能而与系统之间发生的一段对话。 通讯关联(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通讯关联用于表示参与者和用例之间的对应关系,它表示参与者使用了系统中的哪些服务(用例),或者说系统所提供的服务(用例)是被哪些参与者所使用的。 这大三种模型元素在UML中的表述如下图所示。 用例图中涉及的关系有: 关联、泛化、包含、扩展。  1. 关联(Association)   表示参与者与用例之间的通信,任何一方都可发送或接受消息。   【箭头指向】:指向消息接收方   2. 泛化(Inheritance)   就是通常理解的继承关系,子用例和父用例相似,但表现出更特别的行为;子用例将继承父用例的所有结构、行为和关系。子用例可以使用父用例的一段行为,也可以重载它。父用例通常是抽象的。   【箭头指向】:指向父用例   3. 包含(Include)  

用例建模Use Case Modeling

。_饼干妹妹 提交于 2019-12-03 09:26:28
我的工程实践选题为ESP32低功耗的实现,本项目基于ESP32嵌入式开发平台. 以此题为例,在理解项目需求的基础上进行用例建模,抽取Abstract use case,画出用例图,并确定每一个用例的范围High level use case,对关键用例进一步进行Expanded use case分析。 一、用例建模简介 从用户的角度来看,他们并不想了解系统的内部结构和设计,他们所关心的是系统所能提供的服务,也就是被开发出来的系统将是如何被使用的,这就用例方法的基本思想。 1、用例模型主要由以下模型元素构成: (1)参与者(Actor) 参与者是指存在于被定义系统外部并与该系统发生交互的人或其他系统,他们代表的是系统的使用者或使用环境。 (2)用例(Use Case) 用例用于表示系统所提供的服务,它定义了系统是如何被参与者所使用的,它描述的是参与者为了使用系统所提供的某一完整功能而与系统之间发生的一段对话。 (3)通讯关联(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通讯关联用于表示参与者和用例之间的对应关系,它表示参与者使用了系统中的哪些服务(用例),或者说系统所提供的服务(用例)是被哪些参与者所使用的。 这三种元素在UML中的表述如下所示: 2、用例建模的主要步骤: 确定系统边界 确定参与者 找出所有的用例 确定每个用例的级别 撰写用例的文字描述

用例建模Use Case Modeling

守給你的承諾、 提交于 2019-12-03 09:22:28
一.用例建模的简单描述 用例是从外部用户和外围系统的角度,分析和考察待开发系统的行为,并通过参与者(可能是最终用户也可能是外围系统)与系统之间的交互关系描述系统对外提供的功能特性----这种参与者与系统功能特性间的交互关系就是用例。用例分析和用例建模就是通过对软件需求的调研,从具体的功能性需求中抽象出用例模型的工作过程。用例建模主要有两个产物。第一个是用例图,第二个产物就是用例描述。 用例建模具有以下的优点: 首先,用例模型是一种标准的语言,很容易成为开发人员之间交流和沟通的媒介,用例模型可以精确地定义软件需求,出现歧义的可能性很小,这可以保证用户和开发人员对需求理解的一致性。 其次,用例模型可以成为我们评估压法工作量的一个标准,特别是对于迭代式开发言。迭代式开发模型里,通常依据用例模型来划分软件的开发周期:优先级别高的用例会在早期的迭代周期中实现,而优先级别低的用例则被安排在后续的迭代周期中完成。可以通过限制每个迭代周期中的用例个数来保证迭代周期长度的合理性。 再次,用例模型在整个开发过程中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可以驱动软件的分析和设计逐步细化。 最后,测试过程中使用的测试用例-----特别是那些关注软件功能的测试用例---往往也是根据用例模型来确定的。 二.参与者、用例之间的关系 1.关联关系 这是最常使用的关系,用带箭头的实线来描述。 2.泛化关系

用例建模Use Case Modeling

守給你的承諾、 提交于 2019-12-03 09:18:46
一、什么是用例   用例(Use Case)是一种描述系统需求的方法,使用用例的方法来描述系统需求的过程就是用例建模。用例方法最早是由Iva Jackboson博士提出的,后来被综合到UML规范之中,成为一种标准化的需求表述体系。用例的使用在RUP中被推崇备至,整个RUP流程都被称作是"用例驱动"(Use-Case Driven)的,各种类型的开发活动包括项目管理、分析设计、测试、实现等都是以系统用例为主要输入工件,用例模型奠定了整个系统软件开发的基础。 二、用例图    本次用例建模采用的工程实践主题是“基于文本的对话机器人”,主要工作内容在于神经网络模型的选择与训练,参与者(Actor)与系统的交互的主要体现在与机器人的对话上。 1.获取训练数据:   通过Scrapy爬虫工具爬取字幕网站字幕文件,经过数据处理成适合训练的语料 2.模型训练:   使用经过处理的语料采用Bi-LSTM+Attention网络结构进行训练 3.模型测试:   对生成的模型进行问答测试,判断其训练程度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baozhw/p/11785222.html

用例建模Use Case Modeling

让人想犯罪 __ 提交于 2019-12-03 08:22:33
1.用例建模的概念 答:用例是软件工程或系统工程中对系统如何反应外界请求得描述,是一种通过用户的使用场景来获取需求的技术。每个用例提供了一个或多个场景,该场景说明了系统是如何和最终用户或其它系统互动的,也就是谁可以用系统做什么,从而获得一个明确的业务目标。用例是在不展示一个系统或子系统内部结构的情况下,对系统或子系统的某个连贯的功能单元的定义和描述。用例是一系列相关的成功或失败场景的集合,这些场景描述了一个参与者使用一个系统来支持一个目标。 2.用例有哪些形式 答:详述用例:所有的步骤和变化都写得很详细,并有补充部分,如先决条件和成功的保证。在以一种简短的格式确定并编写了许多用例之后,在第一个需求研讨会期间,会详细地编写一些具有体系结构重要性和高价值的用例。非正式用例:非正式的段落格式,包含多种场景的多个段落。简述用例:简短的一段概要,通常是成功的主场景,在早期的需求分析中,快速了解主题和范围,可能是需要几分钟来创建。 3.什么是用例图 答:用例图是由参与者(Actor),用例(Use Case),便捷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构成的用于描述系统功能的视图。用例是外部用户所能观察到的系统功能的模型图,用例图是系统的蓝图,用例图呈现了一些参与者,一些用例,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主要用于对系统,子系统或者类的功能行为进行建模。 4.用例图的基本符号和元素 答:参与者(Actor) 用例:

用例建模Use Case Modeling

房东的猫 提交于 2019-12-03 08:22:21
我的工程实践选题是开发一个电商平台网站,在这里我简单介绍一下用例建模的流程并结合我的工程实践来加以说明。 用例建模 需求建模 需求分析 确定功能性需求和非功能性需求 需求规约 形成需求规约文档使需求分析师和客户达成共识 用例 参与者 与系统交互的外部用户 主要和次要参与者 主要参与者:启动用例,系统必须响应主要参与者 次要参与者:除主要参与者 不同类型参与者 主要参与者:启动用例,系统必须响应主要参与者 次要参与者:除主要参与者 不同类型参与者 人类参与者 外部系统参与者 输入/输出设备参与者 计时器参与者 用例模型中文档化的用例 用例名称: 名称 概述: 用例描述 依赖: 是否依赖其他用例,即是否包含或扩展另一个用例 参与者: 主要和次要参与者 前置条件: 从用例角度开始时必须要的条件 主序列描述: 参与者和系统之间的交互序列,描述形式是参与者的输入和系统的响应 可替换序列描述: 主序列的可替换分支的叙述性描述,例如性能和安全性需求 后置条件: 用例终点处为真的条件。如客户资金已取出 未解决问题: 尚未解决问题   示例     用例名称: 下单请求     概述: 客户下单从在线购物系统中购买商品,需要验证信用卡可用     参与者: 客户     前置条件: 客户已选择一个或多个商品     主序列描述:     1.客户提出订单请求和客户账号ID来为购买付款     2

用例建模Use Case Modeling

本小妞迷上赌 提交于 2019-12-03 08:08:29
  此次分析竞赛网站的设计,主要功能在于提供给师生一个组织和开展学科竞赛和练习的平台。本文主要是分别从老师和学生的角度对该各自部分的功能模块建立系统模型,随后对老师和学生展开用例分析。   首先是老师可以管理学生的个人报名信息、可以发布和管理竞赛的各项信息、可以修改竞赛试题和发布竞赛结果、可以查看和监督每个学生的整体进度。学生可以自己登记报名信息、可以浏览和提交竞赛试题的个人解决方案、可以浏览整体上的竞赛结果。而管理员有管理试题、竞赛结果和学生信息的权利。 一、Abstract use case 注册和登录网站 学生填写报名信息 学生查看试题 学生提交个人解决方案 老师发布竞赛试题 老师修改及发布竞赛结果 管理员管理学生报名信息 竞赛网站用例图 二、High level use case 下面是对上图每个用例范围的High level use case展开分析: 1、网站登录 TUCBW 学生或者老师输入学号/工号和密码给网站进行登录 TUCEW 学生或者老师进入登录成功的界面或者收到登录失败的消息 2、学生填写报名信息 TUCBW 学生填写个人信息进行报名 TUCEW 学生收到报名成功的界面或者报名失败的提示 3、学生查看试题 TUCBW 学生打开试题连接查看试题 TUCEW 学生进入浏览试题/答题界面或者收到试题打开失败的提示 4、学生提交个人解决方案 TUCBW

三维地图漫游用例建模

天涯浪子 提交于 2019-12-03 07:59:38
一、建模背景   (1)工程实践项目需求   我的工程实践课题是基于室内地图数据,运用OpenGL渲染手段,构建并渲染三维空间模型,进一步可应用到虚拟现实的交互游戏场景。   (2)用例建模意义    用例方法完全是站在用户的角度上(从系统的外部)来描述系统的功能的。在用例方法中,我们把被定义系统看作是一个黑箱,我们并不关心系统内部是如何完成它所提供的功能的。   用例方法首先描述了被定义系统有哪些外部使用者(抽象成为Actor),这些使用者与被定义系统发生交互;针对每一参与者,用例方法又描述了系统为这些参与者提供了什么样的服务(抽象成为Use Case),或者说系统是如何被这些参与者使用的。所以从用例图中,我们可以得到对于被定义系统的一个总体印象。 二、用例建模   (1)用例图   下面是针对我的工程实践进行的用例建模。   (2)内容解释   用例图中主要设计到的内容有:   1、 参与者(Actor) 是指存在于被定义系统外部并与该系统发生交互的人或其他系统,他们代表的是系统的使用者或使用环境。   2、 用例(Use Case) 用于表示系统所提供的服务,它定义了系统是如何被参与者所使用的,它描述的是参与者为了使用系统所提供的某一完整功能而与系统之间发生的一段对话。   3、 通讯关联(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金融文本挖掘中的针对业务的用例建模

帅比萌擦擦* 提交于 2019-12-03 07:53:34
金融文本挖掘中的针对业务的用例建模 在对金融文本数据进行挖掘时,我们需要先获取金融的文本数据,经小组讨论决定,通过分布式爬虫来获取新浪新闻, 这是第一阶段。 第二价段是对数据进行清洗,将得到的文本数据进行处理,包括分词、主题提取、实体识别、实体抽取、关系抽取、属性提取、实体关系处理。 第三阶段是数据准备,主要内容是知识生成、知识图谱融合(基于词向量)、知识链接与推理。 最后是利用数据准备的特征来构建隐因子模型。 作为开发者来说,即该项目的业务项目主要是上述的几个阶段。 但对于使用该模型的用户来说该业务是给用户提供一个基于客观事件的知识推理的金融模型, 对用户的客观实体的输入给出一些可能与之有关的一些结果。 开发者用例建模 用户用例建模 High Level Use Case 所谓的高级用例用来描述用户用例的开始与结束等方面更为具体的细节。 在这里我们选取一个用例来做进一步的分析 Expanded Use Case 扩展用例则是用来描述参与者和系统如何交互以完成业务任务的这样一个过程。 我们依然使用用户用例来进行分析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ASE265/p/11783911.html

用例建模Use Case Modeling

老子叫甜甜 提交于 2019-12-03 07:51:07
一、什么是用例 用例是相关的场景(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的)的集合,用来描述一个希望使用这个系统来达成某个目的的参与者。 二、用例和场景 1、什么是场景 所谓场景,就是参与者和系统的交互过程,由若干行为和会话组成的特定序列构成,也被称为用例的实例。 2、用例和场景的关系 用例事实上就是一系列场景的集合(a collection of scenarios),例如:主场景(primary scenario,也称为基本流),正零路径(plus zero,基本流加上零)或者是其他备选流(alternate scenario,基本流加上其他的信息流)。 主场景就是最常用的一个业务场景,反映的是用户最为基本的目的,简单的说就是这个系统所实现的基本业务。 三、用例的形式 Brief(high level):一段总结,通常是主要的成功场景的建立,只需要几分钟的时间 Casual(简便格式):不是很正式的形式,并且包括了不同的场景 Fully:完整的场景建立,完整的步骤以及用例的细节,以及一些可能发生的情况的应对以及如何确保一个成功的场景 四、 对于复杂业务编制完整用例的困难 对于复杂的业务来说,参与者(actor)的相对较多,系统交互也会非常复杂,需要考虑的备选流(alternate scenarios)也非常复杂,这将会是一个非常庞大,场景(scenario)众多的用例,因此对于这样的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