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架构

一张图秒懂微服务网络架构

自古美人都是妖i 提交于 2019-12-04 15:05:49
一张图秒懂微服务网络架构 https://www.cnblogs.com/yuesf/p/11831234.html   最近参与了 公有云微服务项目 ,已经有一段时间未公开发表。通过这次改造公有云微服务项目的实践过程,分享一下公有云微服务网络架构,及服务部署方案。 每个平台的网络架构图都类似,但细节根据自有服务有组件又各不一样,别人的架构拿过来不一致适合你的架构,那么首先要了解每层架构及每个服务的职责,以及服务与服务之间的交互逻辑。我们根据私有云的架构迁移过来,保持了部分架构,补充了原来在私有云部署中公共组件部分。迁移到公有云后,一些公共组件由我们自己搭建并运维。整理总览图请看下图: 网络架构总览图 一、互联网层   外网层也是网络架构中最上一层,是指服务报露在互联网中使用的,通过IP或域名的方式访问服务。访问的域名通过解析服务器,解析到指定的互联网机器。 互联网机器一般是使用云服务的方式构建。 二、云服务平台层 云计算按照服务类型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将基础设施作为服务Iaas 将平台作为服务PaaS 将软件作为服务SaaS 按照云计算服务的部署方式和服务对象的范围可以将云计算分为三类,即公共云、私有云和混合云。 公共云:是由云服务提供商运营,为最终用户提供从应用程序、软件运行环境,到物理基础设施等各种各样的IT资源。在该方式下

一文详解微服务架构

帅比萌擦擦* 提交于 2019-12-04 13:33:49
本文将介绍微服务架构和相关的组件,介绍他们是什么以及为什么要使用微服务架构和这些组件。本文侧重于简明地表达微服务架构的全局图景,因此不会涉及具体如何使用组件等细节。 要理解微服务,首先要先理解不是微服务的那些。通常跟微服务相对的是单体应用,即将所有功能都打包成在一个独立单元的应用程序。从单体应用到微服务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是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本文将以一个网上超市应用为例来说明这一过程。 最初的需求 几年前,小明和小皮一起创业做网上超市。小明负责程序开发,小皮负责其他事宜。当时互联网还不发达,网上超市还是蓝海。只要功能实现了就能随便赚钱。所以他们的需求很简单,只需要一个网站挂在公网,用户能够在这个网站上浏览商品、购买商品;另外还需一个管理后台,可以管理商品、用户、以及订单数据。 我们整理一下功能清单: 网站 用户注册、登录功能 商品展示 下单 管理后台 用户管理 商品管理 订单管理 由于需求简单,小明左手右手一个慢动作,网站就做好了。管理后台出于安全考虑,不和网站做在一起,小明右手左手慢动作重播,管理网站也做好了。总体架构图如下: 小明挥一挥手,找了家云服务部署上去,网站就上线了。上线后好评如潮,深受各类肥宅喜爱。小明小皮美滋滋地开始躺着收钱。 随着业务发展…… 好景不长,没过几天,各类网上超市紧跟着拔地而起,对小明小皮造成了强烈的冲击。 在竞争的压力下

JVM性能调优详解

只谈情不闲聊 提交于 2019-12-04 13:11:59
JVM性能调优详解 https://www.cnblogs.com/secbro/p/11833651.html应该是 jdk8 以前的方法 貌似permsize 已经放弃这一块了. 前面我们学习了整个JVM系列,最终目标的不仅仅是了解JVM的基础知识,也是为了进行JVM性能调优做准备。这篇文章带领大家学习JVM性能调优的知识。 性能调优 性能调优包含多个层次,比如:架构调优、代码调优、JVM调优、数据库调优、操作系统调优等。 架构调优和代码调优是JVM调优的基础,其中架构调优是对系统影响最大的。 性能调优基本上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明确优化目标、发现性能瓶颈、性能调优、通过监控及数据统计工具获得数据、确认是否达到目标。 何时进行JVM调优 遇到以下情况,就需要考虑进行JVM调优了: Heap内存(老年代)持续上涨达到设置的最大内存值; Full GC 次数频繁; GC 停顿时间过长(超过1秒); 应用出现OutOfMemory 等内存异常; 应用中有使用本地缓存且占用大量内存空间; 系统吞吐量与响应性能不高或下降。 JVM调优的基本原则 JVM调优是一个手段,但并不一定所有问题都可以通过JVM进行调优解决,因此,在进行JVM调优时,我们要遵循一些原则: 大多数的Java应用不需要进行JVM优化; 大多数导致GC问题的原因是代码层面的问题导致的(代码层面); 上线之前

阿里巴巴微服务架构演进

人盡茶涼 提交于 2019-12-04 09:14:00
阿里巴巴服务化架构演进 单一应用架构 All In One 整个网站几个应用 前台 web + 后台 ops + tasks 业务 web + service/dao 各自开发 一起集成发布 技术战:Webx、Spring Ibatis、Jboss、Oracle 存在的问题:合并时经常代码冲突、发布相互制约效率低下、应用代码庞大臃肿维护困难。 垂直应用架构 按应用拆分 Service / DAO / Impl 都以二方库 jar 包的形式提供出去 代码拆分,独立部署,流程隔离,技术栈没有太大变化 应用相互之间直接依赖二方库 问题: 升级困难,要全网推动 数据库连接池压力大 分布式服务架构 API 与实现分离 使用 RPC 进行通信,服务端升级方便 各种服务中心出现,会员中心,商品中心,交易中心等 技术栈: Ali-tomcat Pandora Dubbo HSF 存在的问题: 依赖冲突 中间件升级困难 应用配置服务 应用开发效率低下 微服务架构 拥抱微服务,提升开发体验和效率 应用更轻量、开发更简单 配置 编码 开发 调试 部署 技术栈: Pandora Boot Spring Boot 容器隔离Pandora 为什么需要隔离? Pandora的容器架构如下: Pandora 结构与部署形式: 与应用 tgz 包部署在一起 应用可单独升级 pandora.sar 应用容器识别

ASP.NET Core 企业开发架构概述

泪湿孤枕 提交于 2019-12-04 08:20:32
企业开发框架包括垂直方向架构和水平方向架构。垂直方向架构是指一个应用程序的由下到上叠加多层的架构,同时这样的程序又叫整体式程序。水平方向架构是指将大应用分成若干小的应用实现系统功能的架构,同时这样的系统叫做分布式系统。在架构上java和.net世界都有优秀的框架支持构建垂直和水平方向架构。ASP.Net Core非常轻量且具有很高的性能,不仅适合做整体式程序,也非常适合做分布式系统。随着微服务的兴起,各种语言的混合应用是个趋势。 一、 垂直方向架构 1. 多层架构 分层架构通过程序包或者程序的隔离构建松耦合的应用。我们以最近流行的洋葱架构模型进行分析,如图 1.1 领域模型 包括领域实体/存储接口/服务接口,是整个程序的核心。 贫血模型 如果把大量的业务逻辑委托给服务接口实现者,领域模型显得很瘦小,就可以称之为贫血模型。这种模型下的领域对象仅仅表示“状态”。“行为”(也称为逻辑、过程)放在了N层结构的Logic/Service/Manager层中。优点是易于理解和实现,缺点是随着业务发展模型会难以表达业务领域。目前不少业内软件架构是这种模式。 贫血模型的简单图示: 充血模型 如果在领域模型中实现主要的业务逻辑,把不方便实现的业务(比如汇率结算,地理坐标解析等)委托给服务接口实现者,此时领域模型显得粗壮,就可以称之为充血模型。这种模型下的领域对象既表示“状态”又有”行为“

一张图秒懂微服务网络架构

拜拜、爱过 提交于 2019-12-04 06:12:09
摘自: https://www.cnblogs.com/yuesf/p/11831234.html 一张图秒懂微服务网络架构   最近参与了 公有云微服务项目 ,已经有一段时间未公开发表。通过这次改造公有云微服务项目的实践过程,分享一下公有云微服务网络架构,及服务部署方案。 每个平台的网络架构图都类似,但细节根据自有服务有组件又各不一样,别人的架构拿过来不一致适合你的架构,那么首先要了解每层架构及每个服务的职责,以及服务与服务之间的交互逻辑。我们根据私有云的架构迁移过来,保持了部分架构,补充了原来在私有云部署中公共组件部分。迁移到公有云后,一些公共组件由我们自己搭建并运维。整理总览图请看下图: 网络架构总览图 一、互联网层   外网层也是网络架构中最上一层,是指服务报露在互联网中使用的,通过IP或域名的方式访问服务。访问的域名通过解析服务器,解析到指定的互联网机器。 互联网机器一般是使用云服务的方式构建。 二、云服务平台层 云计算按照服务类型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将基础设施作为服务Iaas 将平台作为服务PaaS 将软件作为服务SaaS 按照云计算服务的部署方式和服务对象的范围可以将云计算分为三类,即公共云、私有云和混合云。 公共云:是由云服务提供商运营,为最终用户提供从应用程序、软件运行环境,到物理基础设施等各种各样的IT资源。在该方式下

微服务解决方案

◇◆丶佛笑我妖孽 提交于 2019-12-04 06:04:55
一、微服务架构演进过程 近年来我们大家都体会到了互联网、移动互联带来的好处,作为IT从业者,在生活中时刻感受互联网好处的同时,在工作中可能感受的却是来自自互联网的一些压力,那就是我们传统企业的IT建设也是迫切需要转型,需要面向外部客户,我们也需要应对外部环境的快速变化、需要快速创新,那么我们的IT架构也需要向互联网企业学习作出相应的改进,来支撑企业的数字化转型。 我们再看一下应用架构的演进过程,回忆一下微服务架构是如何一步一步进化产生的,最早是应用是单块架构,后来为了具备一定的扩展和可靠性,就有了垂直架构,也就是加了个负载均衡,接下来是前几年比较火的SOA,主要讲了应用系统之间如何集成和互通,而到现在的微服务架构则是进一步在探讨一个应用系统该如何设计才能够更好的开发、管理更加灵活高效。 微服务架构的基本思想就是“围绕业务领域组件来创建应用,让应用可以独立的开发、管理和加速”。 二、微服务架构的好处 我们总结了四个方面的优点,分别如下: 是每个微服务组件都是简单灵活的,能够独立部署。不再像以前一样,应用需要一个庞大的应用服务器来支撑。 可以由一个小团队负责更专注专业,相应的也就更高效可靠。 微服务之间是松耦合的,微服务内部是高内聚的,每个微服务很容易按需扩展。 微服务架构与语言工具无关,自由选择合适的语言和工具,高效的完成业务目标即可。 看到这里,大家会觉得微服务架构挺不错

一张图秒懂微服务网络架构

℡╲_俬逩灬. 提交于 2019-12-04 04:29:35
  最近参与了 公有云微服务项目 ,已经有一段时间未公开发表。通过这次改造公有云微服务项目的实践过程,分享一下公有云微服务网络架构,及服务部署方案。 每个平台的网络架构图都类似,但细节根据自有服务有组件又各不一样,别人的架构拿过来不一致适合你的架构,那么首先要了解每层架构及每个服务的职责,以及服务与服务之间的交互逻辑。我们根据私有云的架构迁移过来,保持了部分架构,补充了原来在私有云部署中公共组件部分。迁移到公有云后,一些公共组件由我们自己搭建并运维。整理总览图请看下图: 网络架构总览图 一、互联网层   外网层也是网络架构中最上一层,是指服务报露在互联网中使用的,通过IP或域名的方式访问服务。访问的域名通过解析服务器,解析到指定的互联网机器。 互联网机器一般是使用云服务的方式构建。 二、云服务平台层 云计算按照服务类型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将基础设施作为服务Iaas 将平台作为服务PaaS 将软件作为服务SaaS 按照云计算服务的部署方式和服务对象的范围可以将云计算分为三类,即公共云、私有云和混合云。 公共云:是由云服务提供商运营,为最终用户提供从应用程序、软件运行环境,到物理基础设施等各种各样的IT资源。在该方式下,云服务提供商需要保证所提供资源的安全性和可能性等非功能性需求,而最终用户不关心具体资源由谁提供、如何实现等问题。 私有云:是由企业自建自用的云计算中心,相对于公共云

一张图秒懂微服务网络架构

ⅰ亾dé卋堺 提交于 2019-12-04 04:16:25
  最近参与了 公有云微服务项目 ,已经有一段时间未公开发表。通过这次改造公有云微服务项目的实践过程,分享一下公有云微服务网络架构,及服务部署方案。 每个平台的网络架构图都类似,但细节根据自有服务有组件又各不一样,别人的架构拿过来不一致适合你的架构,那么首先要了解每层架构及每个服务的职责,以及服务与服务之间的交互逻辑。我们根据私有云的架构迁移过来,保持了部分架构,补充了原来在私有云部署中公共组件部分。迁移到公有云后,一些公共组件由我们自己搭建并运维。整理总览图请看下图: 网络架构总览图 一、互联网层   外网层也是网络架构中最上一层,是指服务报露在互联网中使用的,通过IP或域名的方式访问服务。访问的域名通过解析服务器,解析到指定的互联网机器。 互联网机器一般是使用云服务的方式构建。 二、云服务平台层 云计算按照服务类型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将基础设施作为服务Iaas 将平台作为服务PaaS 将软件作为服务SaaS 按照云计算服务的部署方式和服务对象的范围可以将云计算分为三类,即公共云、私有云和混合云。 公共云:是由云服务提供商运营,为最终用户提供从应用程序、软件运行环境,到物理基础设施等各种各样的IT资源。在该方式下,云服务提供商需要保证所提供资源的安全性和可能性等非功能性需求,而最终用户不关心具体资源由谁提供、如何实现等问题。 私有云:是由企业自建自用的云计算中心,相对于公共云

从RDBMS到NoSQL的架构演化

白昼怎懂夜的黑 提交于 2019-12-04 03:22:22
1. 从RDBMS到NoSQL的架构演化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大机遇,为什么用nosql 1 单机MySQL的美好年代 在90年代,一个网站的访问量一般都不大,用单个数据库完全可以轻松应付。 在那个时候,更多的都是静态网页,动态交互类型的网站不多。 上述架构下,我们来看看数据存储的瓶颈是什么? 1.数据量的总大小 一个机器放不下时 2.数据的索引(B+ Tree)一个机器的内存放不下时 3.访问量(读写混合)一个实例不能承受 如果出现了上述1 or 3个上述瓶颈,架构开始演化到下一个阶段: 2 Memcached(缓存)+MySQL+垂直拆分 后来,随着访问量的上升,几乎大部分使用MySQL架构的网站在数据库上都开始出现了性能问题,web程序不再仅仅专注在功能上,同时也在追求性能。程序员们开始大量的使用缓存技术来缓解数据库的压力,优化数据库的结构和索引。开始比较流行的是通过文件缓存来缓解数据库压力,但是当访问量继续增大的时候,多台web机器通过文件缓存不能共享,大量的小文件缓存也带了了比较高的IO压力。在这个时候,Memcached就自然的成为一个非常时尚的技术产品。 Memcached作为一个独立的分布式的缓存服务器,为多个web服务器提供了一个共享的高性能缓存服务,在Memcached服务器上,又发展了根据hash算法来进行多台Memcached缓存服务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