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日志

LINUX系统日志的清除

只谈情不闲聊 提交于 2019-12-17 00:33:59
维护系统很长时间,第一次遇见系统日志把var空间占满了,经过查找资料解决。 主要的日志子系统: 1.连接时间日志--由多个程序执行,把记录写入到/var/log/wtmp和/var/run/utmp,login等程序更新wtmp和utmp文件,使系统管理员能够跟踪谁在何时登录到系统。 2.进程统计--由系统内核执行。当一个进程终止时,为每个进程往进程统计文件(pacct或acct)中写一个纪录。进程统计的目的是为系统中的基本服务提供命令使用统计。 3.错误日志--由syslogd(8)执行。各种系统守护进程、用户程序和内核通过syslog(3)向文件/var/log/messages报告值得注意的事件。另外有许多UNIX程序创建日志。像HTTP和FTP这样提供网络服务的服务器也保持详细的日志。 常用的日志文件如下: access-log         纪录HTTP/web的传输    acct/pacct         纪录用户命令    aculog           纪录MODEM的活动    btmp            纪录失败的纪录    lastlog           纪录最近几次成功登录的事件和最后一次不成功的登录    messages          从syslog中记录信息(有的链接到syslog文件)    sudolog          

Go实现海量日志收集系统(二)

天大地大妈咪最大 提交于 2019-12-16 23:33:26
一篇文章主要是关于整体架构以及用到的软件的一些介绍,这一篇文章是对各个软件的使用介绍,当然这里主要是关于架构中我们agent的实现用到的内容 关于zookeeper+kafka 我们需要先把两者启动,先启动zookeeper,再启动kafka 启动ZooKeeper:./bin/zkServer.sh start 启动kafka:./bin/kafka-server-start.sh ./config/server.properties 操作kafka需要安装一个包:go get github.com/Shopify/sarama 写一个简单的代码,通过go调用往kafka里扔数据: package main import ( "github.com/Shopify/sarama" "fmt" ) func main() { config := sarama.NewConfig() config.Producer.RequiredAcks = sarama.WaitForAll config.Producer.Partitioner = sarama.NewRandomPartitioner config.Producer.Return.Successes = true msg := &sarama.ProducerMessage{} msg.Topic = "nginx_log"

如何查看系统日志

梦想的初衷 提交于 2019-12-16 06:59:21
1、dmesg简介 ‘dmesg’命令设备故障的诊断是非常重要的。在‘dmesg’命令的帮助下进行硬件的连接或断开连接操作时,我们可以看到硬件的检测或者断开连接的信息。‘dmesg’命令在多数基于 Linux 和 Unix 的操作系统中都可以使用。在引导过程中以及系统运行时,内核会将各种消息写入内核环形缓冲区。这些消息包括有关系统操作的各种信息。内核环形缓冲区是物理内存的一部分,用于保存内核的日志消息。它具有固定的大小,这意味着一旦缓冲区已满,较旧的日志记录将被覆盖。 dmesg 命令行实用程序用于在 Linux 和其他类似 Unix 的操作系统中打印和控制内核环形缓冲区。对于检查内核启动消息和调试与硬件相关的问题很有用。 2、demsg日志 内核参数 kernel.dmesg_restrict 指定非特权用户是否可以使用 dmesg 查看来自内核日志缓冲区的消息。要删除限制,请将其设置为零: [root@VM_0_11_centos ~]# sysctl -a | grep dmesg kernel.dmesg_restrict = 0 dmesg 从 /proc/kmsg 虚拟文件中读取内核生成的消息。该文件提供了到内核环形缓冲区的接口,并且只能由一个进程打开。如果系统上正在运行 syslog 进程,并且你尝试使用 cat 或 less 命令读取文件,则命令将挂起。

[SQL]~ETL讲解

我的未来我决定 提交于 2019-12-16 04:52:45
ETL讲解(很详细!!!) ETL是将业务系统的数据经过抽取、清洗转换之后加载到数据仓库的过程,目的是将企业中的分散、零乱、标准不统一的数据整合到一起,为企业的决策提供分析依据。 ETL是BI项目重要的一个环节。 通常情况下,在BI项目中ETL会花掉整个项目至少1/3的时间,ETL设计的好坏直接关接到BI项目的成败。   ETL的设计分三部分:数据抽取、数据的清洗转换、数据的加载。在设计ETL的时候我们也是从这三部分出发。数据的抽取是从各个不同的数据源抽取到ODS(Operational Data Store,操作型数据存储)中——这个过程也可以做一些数据的清洗和转换),在抽取的过程中需要挑选不同的抽取方法,尽可能的提高ETL的运行效率。ETL三个部分中,花费时间最长的是“T”(Transform,清洗、转换)的部分,一般情况下这部分工作量是整个ETL的2/3。数据的加载一般在数据清洗完了之后直接写入DW(Data Warehousing,数据仓库)中去。   ETL的实现有多种方法,常用的有三种。一种是借助ETL工具(如Oracle的OWB、SQL Server 2000的DTS、SQL Server2005的SSIS服务、Informatic等)实现,一种是SQL方式实现,另外一种是ETL工具和SQL相结合。前两种方法各有各的优缺点,借助工具可以快速的建立起ETL工程

IBM Developer:Java 9 新特性概述

萝らか妹 提交于 2019-12-16 00:54:24
Author: 成富 Date: Dec 28, 2017 Category: IBM-Developer (20) Tags: Java (27) 原文地址:https://www.ibm.com/developerworks/cn/java/the-new-features-of-Java-9/index.html Java 9 正式发布于 2017 年 9 月 21 日 。作为 Java8 之后 3 年半才发布的新版本,Java 9 带来了很多重大的变化。其中最重要的改动是 Java 平台模块系统的引入。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新的特性。本文对 Java 9 中包含的新特性做了概括性的介绍,可以帮助你快速了解 Java 9。 Java 平台模块系统 Java 平台模块系统,也就是 Project Jigsaw,把模块化开发实践引入到了 Java 平台中。在引入了模块系统之后,JDK 被重新组织成 94 个模块。Java 应用可以通过新增的 jlink 工具,创建出只包含所依赖的 JDK 模块的自定义运行时镜像。这样可以极大的减少 Java 运行时环境的大小。这对于目前流行的不可变基础设施的实践来说,镜像的大小的减少可以节省很多存储空间和带宽资源。 模块化开发的实践在软件开发领域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Java 开发社区已经使用这样的模块化实践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主流的构建工具,包括

Linux文件系统管理

爱⌒轻易说出口 提交于 2019-12-15 16:51:15
(整理自《鸟哥的Linux私房菜》书籍) 1. 文件系统特性 我们都知道磁盘分区完毕后还需要进行格式化(format),之后操作系统才能够使用这个文件系统。 为什么需要进行『格式化』呢?这是因为每种操作系统所设定的文件属性/权限并不相同, 为了存放这些文件所需的数据,因此就需要将分区槽进行格式化,以成为操作系统能够利用的文件系统格式(filesystem)。 一个可被挂载的数据为一个文件系统而不是一个分区槽。 文件系统是如何运作的? 这与操作系统的文件数据有关。较新的操作系统的文件数据除了文件实际内容外, 通常含有非常多的属性,例如 Linux 操作系统的文件权限(rwx)与文件属性(拥有者、群组、时间参数等)。 文件系统通常会将这两部份的数据分别存放在不同的区块,权限与属性放置到 inode 中,至于实际数据则放置到 data block 区块中。还有一个超级区块 (superblock) 会记录整个文件系统的整体信息,包括 inode 与 block 的总量、使用量、剩余量等。 每个 inode 与 block 都有编号,至于这三个数据的意义可以简略说明如下: • superblock:记录此 filesystem 的整体信息,包括 inode/block 的总量、使用量、剩余量, 以及文件系统的格式与相关信息等; • inode:记录文件的属性,一个文件占用一个 inode

JVM调优

喜欢而已 提交于 2019-12-15 03:13:19
1、JVM调优目标:使用较小的内存占用来获得较高的吞吐量或者较低的延迟。 程序在上线前的测试或运行中有时会出现一些大大小小的JVM问题,比如cpu load过高、请求延迟、tps降低等,甚至出现内存泄漏(每次垃圾收集使用的时间越来越长,垃圾收集频率越来越高,每次垃圾收集清理掉的垃圾数据越来越少)、内存溢出导致系统崩溃,因此需要对JVM进行调优,使得程序在正常运行的前提下,获得更高的用户体验和运行效率。 这里有几个比较重要的指标: 内存占用:程序正常运行需要的内存大小。 延迟:由于垃圾收集而引起的程序停顿时间。 吞吐量:用户程序运行时间占用户程序和垃圾收集占用总时间的比值。 当然,和CAP原则一样,同时满足一个程序内存占用小、延迟低、高吞吐量是不可能的,程序的目标不同,调优时所考虑的方向也不同,在调优之前,必须要结合实际场景,有明确的的优化目标,找到性能瓶颈,对瓶颈有针对性的优化,最后进行测试,通过各种监控工具确认调优后的结果是否符合目标。 2、JVM调优 (1)调优可以依赖、参考的数据有系统运行日志、堆栈错误信息、gc日志、线程快照、堆转储快照等。 ①系统运行日志:系统运行日志就是在程序代码中打印出的日志,描述了代码级别的系统运行轨迹(执行的方法、入参、返回值等),一般系统出现问题,系统运行日志是首先要查看的日志。 ②堆栈错误信息:当系统出现异常后,可以根据堆栈信息初步定位问题所在

java 性能问题排查与性能优化

帅比萌擦擦* 提交于 2019-12-14 13:39:56
1. 代码相关 遇到性能问题,首先应该做的是检查否与业务代码相关——不是通过阅读代码解决问题,而是通过日志或代码,排除掉一些与业务代码相关的低级错误。 性能优化的最佳位置,是应用内部。 譬如,查看业务日志,检查日志内容里是否有大量的报错产生,应用层、框架层的一些性能问题,大多数都能从日志里找到端倪(日志级别设置不合理,导致线上疯狂打日志);再者,检查代码的主要逻辑,如 for 循环的不合理使用、NPE、正则表达式、数学计算等常见的一些问题,都可以通过简单地修改代码修复问题。 **别动辄就把性能优化和缓存、异步化、JVM 调优等名词挂钩,复杂问题可能会有简单解,「二八原则」在性能优化的领域里里依然有效。**当然了,了解一些基本的「代码常用踩坑点」,可以加速我们问题分析思路的过程,从 CPU、内存、JVM 等分析到的一些瓶颈点优化思路,也有可能在代码这里体现出来。 下面是一些高频的,容易造成性能问题的编码要点。 1)正则表达式非常消耗 CPU(如贪婪模式可能会引起回溯),慎用字符串的 split()、replaceAll() 等方法;正则表达式表达式一定预编译。 2)String.intern() 在低版本(Java 1.6 以及之前)的 JDK 上使用,可能会造成方法区(永久代)内存溢出。在高版本 JDK 中,如果 string pool 设置太小而缓存的字符串过多

Oracle体系结构和用户管理

隐身守侯 提交于 2019-12-14 05:54:23
博文结构 Oracle数据库体系结构 Oracle物理结构 Oracle逻辑结构 Oracle内存结构 Oracle进程结构 创建用户并授权 一.oracle体系结构概述 Orcale体系结构 Oracle体系结构包含一系列组件。 如图显示了Oracle体系结构中的主要组件,包括实例、用户进程、服务器进程、数据文件及其他文件,如参数文件、口令文件 和归档日志文件等. 从图中可以看出,实例和数据库是Oracle数据库体系结构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最重要的 两个概念, DBA -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维护实例和数据库本身的正常工作。 1.实例 Oracle实例是后台进程和内存结构的集合,必须启动实例才能访问数据库中的数据。Oracle 实 例启动时,将分配- -个系统全局区(SGA) 并启动一系列Oracle后台进程。Oracle 实例有两种类型: 单进程实例和多进程实例。单进程Oracle实例使用一个进程执行Oracle的全部操作,在单进程环境下 的Oracle实例仅允许- -个用户可存取。多进程Oracle实例(又称多用户Oracle)使用多个进程来执行 Oracle的不同部分,对于每个连接的用户都有一个进程。 2.数据库 数据库是数据的集合,物理上是指存储数据库信息的一组操作系统文件,每个数据库有-个逻 辑结构和一个物理结构。物理结构是指构成数据库的一组操作系统文件

linux系统mysql主从配置

蹲街弑〆低调 提交于 2019-12-13 07:39:58
##linux系统mysql主从配置 mysql主从配置的流程大体如图: 1)master会将变动记录到二进制日志里面; 2)master有一个I/O线程将二进制日志发送到slave; slave有一个I/O线程把master发送的二进制写入到relay日志里面; 4)slave有一个SQL线程,按照relay日志处理slave的数据; 二、操作步骤 按照原理,我们开启mysql主从复制,我们大体需要做以下操作: 1)开启master的二进制日志 2)开启slave的二进制日志 3)将slave指向master 4)开始复制 三、开启master二进制日志 1)编辑mysql的配置文件,使用命令: vim /etc/my.cnf 2)添加二进制日志配置,开启二进制(master-bin只是日志文件名称,可以自己指定) log-bin=master-bin server-id=1 注意:server-id是要指定的,不然会报错,每一台指定一个唯一标识符 四、授权 我们需要给slave配置一个用户/密码的权限 mysql>GRANT REPLICATION SLAVE ON . TO ‘用户名’@‘slave数据库的IP地址’ IDENTIFIED BY ‘密码’; 这行命令的意思是:允许在某个IP地址的某个用户以某个密码对当前数据库的所有库和所有表进行复制操作 注意:以上配置了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