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配置

Docker从入门到实践(3)

一个人想着一个人 提交于 2019-12-05 07:06:13
三、安装 Docker Docker 分为 CE 和 EE 两大版本。CE 即社区版(免费,支持周期 7 个月),EE 即企业版,强调安全,付费使用,支持周期 24 个月。 Docker CE 分为 stable test 和 nightly 三个更新频道。每六个月发布一个 stable 版本 ( 18.09 , 19.03 , 19.09 ...)。 官方网站上有各种环境下的 安装指南 ,这里主要介绍 Docker CE 在 Linux 、 Windows 10 和 macOS 上的安装。 Ubuntu 安装 Docker CE 准备工作 系统要求 卸载旧版本 使用 APT 安装 安装 Docker CE 使用脚本自动安装 启动 Docker CE 建立 docker 用户组 测试 Docker 是否安装正确 镜像加速 参考文档 Ubuntu 安装 Docker CE 警告:切勿在没有配置 Docker APT 源的情况下直接使用 apt 命令安装 Docker. 准备工作 系统要求 Docker CE 支持以下版本的 Ubuntu 操作系统: Disco 19.04 Cosmic 18.10 Bionic 18.04 (LTS) Xenial 16.04 (LTS) Docker CE 可以安装在 64 位的 x86 平台或 ARM 平台上。Ubuntu 发行版中,LTS

zookeeper原理 使用场景

不羁岁月 提交于 2019-12-05 04:20:01
ZooKeeper是 Hadoop Ecosystem中非常重要的组件,它的主要功能是为分布式系统提供一致性协调(Coordination)服务,与之对应的Google的类似服务叫Chubby。今天这篇文章分为三个部分来介绍ZooKeeper,第一部分介绍ZooKeeper的基本原理,第二部分介绍ZooKeeper提供的Client API的使用,第三部分介绍一些ZooKeeper典型的应用场景。 ZooKeeper基本原理 1. 数据模型 如上图所示,ZooKeeper数据模型的结构与Unix文件系统很类似,整体上可以看作是一棵树,每个节点称做一个ZNode。每个ZNode都可以通过其路径唯一标识,比如上图中第三层的第一个ZNode, 它的路径是/app1/c1。在每个ZNode上可存储少量数据(默认是1M, 可以通过配置修改, 通常不建议在ZNode上存储大量的数据),这个特性非常有用,在后面的典型应用场景中会介绍到。另外,每个ZNode上还存储了其Acl信息,这里需要注意,虽说ZNode的树形结构跟Unix文件系统很类似,但是其Acl与Unix文件系统是完全不同的,每个ZNode的Acl的独立的,子结点不会继承父结点的,关于ZooKeeper中的Acl可以参考之前写过的一篇文章《 说说Zookeeper中的ACL 》。 2.重要概念 2.1 ZNode 前文已介绍了ZNode

开源的自动化部署工具探索

落花浮王杯 提交于 2019-12-05 04:11:56
1 前言 即使是在传统的企业当中,日常的备份、服务器状态监控和日志,通过手动的方式来进行的效率也很低,是一种人力的浪费。因此,自动化早已是每个运维都必须掌握的看家本领。 在不同的企业中,自动化的规模、需求与实现方式都各不相同,因此在技术细节层面,运维之间很难将别的企业的方法整个套用过来。然而在很多情况下,自动化的思路是有共通之处的。 运维自动化前三阶段 ◆纯手工阶段:手工操作重复地进行软件部署和运维。 ◆脚本阶段:通过编写脚本、方便地进行软件部署和运维。 ◆工具阶段:借助第三方工具高效、方便地进行软件部署和运维。 这几个阶段是随着运维知识、经验、教训不断积累而不断演进的。而且,第2个阶段和第3个阶段可以说是齐头并进,Linux下的第三方工具虽说已经不少了,但是Linux下的脚本编写对运维工作的促进作用是绝对不可以忽视的。 在DevOps出现之前,运维工作者在工作中还是以这两种方式为主。 下面的研究,都是一些linux下开源的第三方工具,借助第三方工具高效、方便地进行软件部署和运维。 2 业界开源的自动化部署工具 2.1 chef Chef 是一款自动化服务器配置管理工具,可以对所管理的对象实行自动化配置,如系统管理,安装软件,基于ruby语言编写的。 2.1.1 Chef的架构 2.1.2 Chef的工作原理: Chef 由三大组件组成:Chef Server、Chef

NAS OMV系统处理系统盘空闲空间过大问题

浪子不回头ぞ 提交于 2019-12-05 03:05:11
进入 gparted 官网,下载 Download gparted-live-1.0.0-5-amd64.iso 将该文件拷贝至U盘,重启OMV系统 -----> 设置为U盘启动 ,进入后选择默认设置,选择需要使用的语言29和30均为中文。直接回车进去系统 进入系统后选择要划分的系统硬盘,选中整个磁盘空间 在快捷访问栏选择 “调整大小/移动” 在对话窗口中 新的大小(MiB) 输入分配的系统空间大小。 然后,磁盘中会出现未配置的剩余空间,选中未配置空间 ,点击新增 ----> 使用默认配置即可 选择"Add" ,最后选择应用(Apply)等待配置完成。后拔掉U盘重启SNA系统即可完成系统盘空间分配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summer-snails/p/11900801.html

191119随笔记

梦想与她 提交于 2019-12-05 02:18:27
一.软件架构的演进 1.单体结构 前端+中间件业务逻辑层+数据库层 2.分布式应用 中级架构,分布式应用 中间层分布式+数据库分布式 解决了高并发问题,降低了耦合度,责任清晰,扩展方便,部署方便,提高代码的复用性。 系统交互要使用远程通信,接口开发增大工作量 3.微服务架构 中间层分解,将系统拆分为很多的小应用(微服务) 4.Serverless架构 二.23种设计模式(日记中有) 三.今日份Java问题 1.JDK、JRE、JVM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JDK、JRE包含的主要结构有哪些 2.为什么要配置path环境变量,如何配置 3.常见的几个命令行操作有哪些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codekaterina/p/11891995.html

python虚拟环境

China☆狼群 提交于 2019-12-05 01:52:16
# 建议使用pip3安装到python3环境下 pip3 install virtualenv pip3 install virtualenvwrapper-win # 配置环境变量: # 控制面板 => 系统和安全 => 系统 => 高级系统设置 => 环境变量 => 系统变量 => 点击新建 => 填入变量名与值 变量名:WORKON_HOME 变量值:自定义存放虚拟环境的绝对路径 eg: WORKON_HOME: C:\Virtualenvs # 同步配置信息: # 去向Python3的安装目录 => Scripts文件夹 => virtualenvwrapper.bat => 双击 # 在终端工作的命令 # 1、创建虚拟环境到配置的WORKON_HOME路径下 # 选取默认Python环境创建虚拟环境: -- mkvirtualenv 虚拟环境名称 # 基于某Python环境创建虚拟环境: -- mkvirtualenv -p python2.7 虚拟环境名称 -- mkvirtualenv -p python3.6 虚拟环境名称 # 2、查看已有的虚拟环境 -- workon # 3、使用某个虚拟环境 -- workon 虚拟环境名称 # 4、进入|退出 该虚拟环境的Python环境 -- python | exit() # 5、为虚拟环境安装模块 -- pip或pip3

/etc下的10个重要文件

妖精的绣舞 提交于 2019-12-04 23:52:36
文件路径信息 文件作用说明 文件配置信息 文件配置相关命令 备 注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网卡配置文件 配置参数 systemctl 、ifup ifdown nmtui nmcli /etc/resolv.conf DNS服务配置文件 nameserver ping 域名 /etc/hosts 本地解析文件 ping dig nslookup /etc/hostname 主机名称文件 hostname hostnamectl /etc/rc.local 开机运行命令 文件权限必须为执行权限 /etc/fstab 开机自动挂载存储 df fdisk parted fask 挂载概念 文件系统 mkfs mount umount /etc/profile 设置环境变量/别名 $PATH alias unalias 全局配置 局部配置 /etc/inittab 系统运行级别文件 init runlevel systemctl 关注系统7个运行级别 /etc/motd 登录系统后提示信息 /etc/issue 登录系统前提示信息 来源: 51CTO 作者: 江微雨u 链接: https://blog.51cto.com/14624609/2456150

.NET Core前后端分离快速开发框架(Core.3.0+AntdVue)

喜欢而已 提交于 2019-12-04 19:49:11
.NET Core前后端分离快速开发框架(Core.3.0+AntdVue) 目录 引言 简介 环境搭建 开发环境要求 基础数据库构建 数据库设计规范 运行 使用教程 全局配置 快速开发 管理员登录 系统用户管理 系统角色管理 权限管理 接口秘钥管理 系统日志 单库事务 跨库事务 读写分离分库分表 常见疑问 如何进行联表查询 如何切换数据库类型 如何使用多个数据库 引言 时间真快,转眼今年又要过去了。回想今年,依次开源发布了 Colder.Fx.Net.AdminLTE(254Star) 、 Colder.Fx.Core.AdminLTE(335Star) 、 DotNettySocket(82Star) 、 IdHelper(47Star) ,这些框架及组件都是本着以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态度,力求提高开发效率(我自己都是第一个使用者),目前来看反响不错。但是随着前端和后端技术的不断变革,尤其是前端,目前大环境已经是前后端完全分离为主的开发模式,在这样的大环境和必然趋势之下,传统的MVC就显得有些落伍了。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款前后端分离的.NET开发框架就显得尤为必要,由此便定了框架的升级目标: 前后端分离 。 首先后端技术的选择,从目前的数据来看,.NET Core的发展远远快于.NET Framework,最简单的分析就是Colder.Fx.Core

PXE自动安装Linux系统

天涯浪子 提交于 2019-12-04 18:21:32
PXE自动安装Linux系统 一.什么是PXE PXE全称是:Preboot Excution Environment 预启动执行环境是由Intel公司研发的基于Client/Server的网络模式,支持远程主机通过网络从远端服务器下载映像,并由此支持通过网络启动操作系统 PXE可以引导和安装Windows,linux等多种操作系统。 二.PXE自动安装Linux系统的大致流程 1.环境准备 2.安装所需的必要软件包并开启对应的服务 3.准备安装源 4.准备自动应答文件,并放到可以被访问到的地方 5.配置DHCP服务并启动 6.将必要的文件复制到相关目录 7.修改启动菜单,以及一些其他的配置文件 8.启动测试. 三.安装过程 1.准备VM虚拟机和一个镜像文件centos6. 2. .(1).安装并配置HTTP # yum install httpd –y # rpm -qa|grep httpd 开启服务并设置开机启动 # /etc/init.d/httpd start # chkconfig --level 35 httpd on 复制光盘全部内容至http 的根目录/var/www/html/ 下 # cp -r /mnt/cdrom/ /var/www/html/ HTTP部分设置完毕。 (2). 安装tftp-server # yum install tftp-server

Ubuntu12.04下eclipse提示框黑色背景色的修改方法

浪尽此生 提交于 2019-12-04 15:27:37
Ubuntu12.04下eclipse提示框黑色背景色的修改方法 2012-05-10 17:37 4901人阅读 评论 (3) 收藏 举报 eclipse ubuntu windows vim eclipse提示框的背景颜色使用的是系统的提示框颜色配置,在windows下为黄色,但在Ubuntu12.04(gnome)下却是黑色, 造成提示内容很难看清。在eclipse中我们是无法修改这个颜色的配置的,只能通过修改系统的颜色配置。在ubuntu11.10以前,我们是可以能过 自定义系统外观来修改这一颜色的配置的,但自ubuntu11.10以后,就没有相关的操作界面了,只能通过修改配置文件的方式实现了。这个文件位于 /usr/share/themes/下对应的主题文件夹下,如你使用Radiance主题,就进入到/usr/share/themes /Radiance/目录下, cd /usr/share/themes/Radiance 打开gtk-2.0/gtkrc文件, sudo vim gtk-2.0/gtkrc 修改第一行的tooltip_fg_color和tooltip_bg_color两个属性的值,如果没有改属性,可以自行添加,其值仿照windows的默认值,分别设定位: tooltip_fg_color:#000000 tooltip_bg_color:#f2ed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