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

世界史上最成功的12大王朝 中国占两个。

冷暖自知 提交于 2020-03-11 15:59:40
乾坤斗转星移,人间沧海桑田,千年挥手过,何辈最风流? 以下来自世界各国的12个王朝是一位学者认为世界历史上最成功的王朝,排列以时间为顺序,成功指数和影响指数以10分为满分,是作者个人的判断。 1、古埃及 第十八王朝(公元公元前1570—1304年) 延续时间267年,杰出帝王:雅赫摩斯、图特摩斯三世 成功指数:8,影响指数:8 在古埃及的31个王朝中,第十八王朝是延续时间最长,版图最大,国力最鼎盛的一个朝代。它使埃及从喜克索斯人入侵中的四分五裂中崛起,不但恢复了统一,而且开始了大规模的向外扩展运动,它的势力范围,南达埃塞俄比亚,北到巴勒斯坦、叙利亚,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帝国,第一次将西亚北非诸文明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个王朝,还发生了世界历史上第一次有记载的宗教改革,还诞生了世界历史上第一位女帝王。 2、波斯帝国 阿黑门尼德王朝(公元前550—330年) 延续时间221年,杰出帝王:居鲁士、大流士、薛西斯 成功指数:9,影响指数:9 一个伊朗高原上的部落联盟奇迹般崛起,以迅雷不济掩耳之势席卷了文明地带的近一半人口,成为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大帝国。作为世界性大帝国中的“第一个”,它的政治制度都是在没有借鉴的情况下创设的,却又如此成功。从行省制度,到军区制度,到发达的全国交通网络,到统一的度量衡,还有“大一统、小自治”的统治精神,都深刻地影响了以后的大帝国。 3、印度

《最后的皇朝——革命前夜的大清王朝》的优秀读后感范文2700字

生来就可爱ヽ(ⅴ<●) 提交于 2019-12-05 01:10:30
《最后的皇朝——革命前夜的大清王朝》的优秀读后感范文2700字: 这本书,是近几年看的书里面,写得最有画面感的一部,可以说,非常棒。想想吧,一本书,能让你的脑海里面显现出一幅一幅场景,而且宛如电影里的蒙太奇手法,穿插其中、并行不悖,以时间轴的同一个节点的前后、左右进行泼墨,让你知道前因、后果,其他的场景正在发生些什么。最真实、最小说的记录片式手法,用书本和文字,帮助我们还原了整个历史事件的部分,就像看电影一样。 没错,这么玩的这位作家,其实是位纪录片导演——现任故宫博物院影视研究所所长、北京作协理事的任勇。 任老师的这部《最后的皇朝——革命前夜的大清王朝》,其实早在2011年就已经由三联书店出版过,当时的名字叫做《辛亥年》,随后,他总撰稿的同名电视纪录片《辛亥年》也同步播出了。但随着近几年的回味以后,他花了几年的时间,对那本书进行了更有意思的重写,随即诞生了这一本——《最后的皇朝》。 与《明朝那些事儿》之类的快速历史科普有点不一样,《最后的皇朝》有些类似《万历十五年》,它就写了一年——辛亥年,严格一些来讲,那一个甲子的辛亥年,是1911年2月18日-1912年2月18日,稍微宽泛一点,本书写了1912年2月12日隆裕皇后颁布退位诏书的前数年和后一年,试图用详实而客观的史实,还原这个“最后的皇朝”努力、挣扎、沉沦、终结的最后一段过程。 本书以1911年正月,自哈尔滨肇始

探讨高中历史时空观念素养的提升路径/高中历史论文

这一生的挚爱 提交于 2019-12-01 10:51:20
探讨高中历史时空观念素养的提升路径/高中历史论文   摘 要:时空观念素养是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之一,时空观念也是历史学科本质的体现。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是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为此,本文从核心素养教学的角度探讨了高中历史教学中时空观念素养的提升路径,希望能对高中历史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中历史;时空观念;提升路径   引 言   历史是一门以时间、年代为线索来讲述史实、揭示社会发展规律的学科。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让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发生背景、脉络、结果和影响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所以,在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提出后,如何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也成为广大教师关注的一个话题。那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时空观念素养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以时空为线索,深入讲解历史知识   人类有着漫长的发展历史,人类历史发展整体是不断前进的,但是历史的反复性、复杂性也是客观存在的。在历史教学与研究中,时间是最重要的一条线索。教师要以时间为主线,引导学生不断丰富自己的认知和经验,进而逐层逐步帮助学生构建历史思维和认知,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但是,结合实际来看,在高中历史学习过程中,许多学生在历史时空常识、特定历史时间与对应史事的记忆方面,都存在一定的不足

《最后的皇朝——革命前夜的大清王朝》的优秀读后感范文2700字

冷暖自知 提交于 2019-11-29 07:03:55
《最后的皇朝——革命前夜的大清王朝》的优秀读后感范文2700字: 这本书,是近几年看的书里面,写得最有画面感的一部,可以说,非常棒。想想吧,一本书,能让你的脑海里面显现出一幅一幅场景,而且宛如电影里的蒙太奇手法,穿插其中、并行不悖,以时间轴的同一个节点的前后、左右进行泼墨,让你知道前因、后果,其他的场景正在发生些什么。最真实、最小说的记录片式手法,用书本和文字,帮助我们还原了整个历史事件的部分,就像看电影一样。 没错,这么玩的这位作家,其实是位纪录片导演——现任故宫博物院影视研究所所长、北京作协理事的任勇。 任老师的这部《最后的皇朝——革命前夜的大清王朝》,其实早在2011年就已经由三联书店出版过,当时的名字叫做《辛亥年》,随后,他总撰稿的同名电视纪录片《辛亥年》也同步播出了。但随着近几年的回味以后,他花了几年的时间,对那本书进行了更有意思的重写,随即诞生了这一本——《最后的皇朝》。 与《明朝那些事儿》之类的快速历史科普有点不一样,《最后的皇朝》有些类似《万历十五年》,它就写了一年——辛亥年,严格一些来讲,那一个甲子的辛亥年,是1911年2月18日-1912年2月18日,稍微宽泛一点,本书写了1912年2月12日隆裕皇后颁布退位诏书的前数年和后一年,试图用详实而客观的史实,还原这个“最后的皇朝”努力、挣扎、沉沦、终结的最后一段过程。 本书以1911年正月,自哈尔滨肇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