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道带宽

计算机网络知识点总结

ぃ、小莉子 提交于 2020-01-07 18:50:14
1.在网络核心部分实现分组交换的核心设备是路由器。 2.网络协议是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它包括:语法、语义、同步。 (1)语法:即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 (2)语义:即需要发出何种信息,完成何种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响应; (3)同步:即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 3.网络时延:总时延=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排队时延。 (1)发送时延:也叫传输时延,指的是主机或者路由器发送数据帧所需要的时间。公式:发送时延=数据帧长度 / 发送速率。 (2)传播时延:是电磁波在信道中传播一定的距离需要花费的时间。传播时延=信道长度 / 电磁波在信道上的传播速率。 (3)处理时延:主机或者路由器在收到分组时要花费一定的时间进行处理,比如分析分组的首部、从分组中提取数据部分、进行差错检验或者查找恰当的路由,会产生处理时延。 (4)排队时延:分组在网络中传输时经过路由器在输入队列中排队等待处理、在输出队列中排队等待转发,从而产生了排队时延。 4.协议与服务: (1)协议:协议是控制对等实体之间通信的规则,是水平的; (2)服务:服务是下层通过层间接口向上层提供的功能,是垂直的; (3)两者的区别:协议的实现保证了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要实现本层的协议还需要使用下层提供的服务。 5.常用的编码:不归零制、归零制、曼彻斯特编码、差分曼彻斯特编码 (1)不归零制:正电平代表1

802.11ac知识整合

守給你的承諾、 提交于 2020-01-07 06:27:06
802.11ac知识整合 一、802.11ac简介   IEEE 802.11工作组在2013年发布了802.11ac的标准,802.11ac(VHT,Very High Throughput)是基于5G频段的802.11n(HT, High Throughput)技术的演进版本,通过物理层、MAC层一系列技术更新实现对1Gbps以上传输速率的支持,它的最高速率可达6.9Gbps,并且支持诸如MU-MIMO这样高价值的技术。   802.11ac是802.11n的继承者。它采用并扩展了源自802.11n的空中接口(air interface)概念,包括:更宽的RF带宽(提升至160MHz),更多的MIMO空间流(增加到 8),下行多用户的 MIMO(最多至4个),以及高密度的调变(达到 256QAM)。   2013年推出的第一批802.11ac产品称为Wave1,2016年推出的较新的高带宽产品称为Wave2。 二、名词解释   VHT(Very High Throughput):极高吞吐量,即采用802.11ac引入的调制编码方式传输,提高了传输速率   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多载波调制   MCS(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调制编码表,就是规定了空间流数目、编码

数据链路层——习题

旧街凉风 提交于 2020-01-06 20:27:37
3-01 数据链路 ( 即逻辑链路 ) 与链路 ( 即物理链路 ) 有何区别 ? “ 电路接通了 ” 与 ” 数据链路接通了 ” 的区别何在 ? 答:链路是从一个结点到相邻结点的一段物理通路,中间没有任何其他的交换结点。 数据链路:在物理链路上添加了控制协议,对数据的传输进行控制,把视线协议的硬件和软件添加到物理链路上就形成了数据链路。 3-02 数据链路层中的链路控制包括哪些功能 ? 试讨论数据链路层做成可靠的链路层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 答: 封装成帧:添加帧定界符,接收端可以知道接受的帧是否完整。 流量控制:接收方在缓冲区快满的时候通知发送方让他降低发送速度,避免缓冲区溢出发生丢包现象。 差错检验:帧检验序列FCS。 将数据和控制信息区分 开 透明传输:无论什么样的比特组合都能够按照原样没有查错地通过数据链路层。 链路层的优点和缺点取决于所应用的环境:对于干扰严重的信道,可靠的链路层可以将重传范围约束在局部链路,防止全网络的传输效率受损; 对于优质信 道,采用可靠的链路层会增大资源开销,影响传输效率。 3-03 网络适配器的作用是什么 ? 网络适配器工作在哪一层 ? 答:(1)进行串行到并行的转换 (2)对数据进行缓存 (3)对计算机的操作系统安装设备驱动程序 网络适配器(网卡)工作在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在数据链路层负责CSMA/CD协议

计算机网络第五版(谢希仁)读书笔记(一)

假如想象 提交于 2020-01-05 04:07:44
摘要: 本文是针对计算机网络(第五版)第一章的读书笔记。主要讨论了什么是网络、网络的作用、和网络的分类以及网络的一些性能指标。 目录 1.1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时代的作用 1.2 因特网概述 1.3 因特网的组成 1.5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6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 1.7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 1.1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时代的作用: 网络是指“三网”,即电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和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向用户提供的最重要的功能 : 连通性 ——计算机网络使上网用户之间都可以交换信息,好像这些用户的计算机都可以彼此直接连通一样。 共享 ——即资源共享。可以是信息共享、软件共享,也可以是硬件共享。 1.2 因特网概述 网络 (network)由若干 结点 (node)和连接这些结点的 链路 (link)组成。 互联网是“ 网络的网络 ”(network of networks)。 连接在因特网上的计算机都称为 主机 (host)。 “结点” 在网络中的 node 的标准译名是“结点”而不是“节点”。 但数据结构的树(tree)中的 node 应当译为“节点”。 网络与因特网 网络把许多计算机连接在一起。 因特网则把许多网络连接在一起。 因特网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是从 单个网络 ARPANET 向互联网发展的过程。 1983 年 TCP/IP 协议成为 ARPANET 上的标准协议 。

5G NR 频率 带宽 栅格

痴心易碎 提交于 2019-12-29 21:53:43
信道带宽 综述 从BS的角度看,在相同的频谱内,支持不同的UE信道带宽,用于发送和接收。可以支持在BS信道带宽内将多个载波传输到相同的UE (即CA)或不同的UE。 从UE的角度看,UE配置了一个或多个BWP/载波,每一个BWP/载波都有它自己的UE信道带宽。UE不需要知道BS的信道带宽,也不需要知道BS如何分配带宽给不同的UE。 UE信道带宽的配置是灵活的,但是只能完全在BS信道带宽内。 信道带宽、保护频带以及最大传输带宽之间的关系如下: 图 1 对于一个NR信道的信道带宽和最大传输带宽配置的定义 最大传输带宽配置 表 1 FR1的传输带宽配置 表 2 FR2的传输带宽配置 最小保护带和传输带宽配置 最小保护带的计算公式如下 (CHBW * 1000 (kHz) - RB value * SCS * 12) / 2 - SCS/2 如果多个参数集(numerology)复用于同一个符号,而这个符号用来传输SSB,那么载波两边的保护带,和相邻的信道带宽一样。 对于FR1,多个参数集(numerology)复用于同一个符号,带宽>50M,那么邻接15kHz SCS的最小保护带应该和给30kHz SCS定义的的最小保护带一样。 对于FR2,多个参数集(numerology)复用于同一个符号,带宽>200M,那么邻接60kHz SCS的最小保护带应该和给120kHz

计算机网络 第一章

时光怂恿深爱的人放手 提交于 2019-12-28 05:55:49
目录 1.1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时代的作用 1.2互联网概述 互联网结构发展的三个阶段: 互联网的标准化工作 1.3互联网的组成 1.3.1互联网的边缘部分 C/S方式 P2P方式 1.3.2互联网的核心部分 电路交换 分组交换 分组交换过程 分组交换的优点 分组交换的缺点 1.4计算机网络的类别 按照网络的作用范围分类 按照网络的使用者分类 接入网AN 1.5计算机网络的性能 1.5.1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功能 1.5.2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7个) 速率 带宽 吞吐量 时延 时延带宽积 往返时间RTT 利用率 1.5.3计算机网络的非性能指标 1.6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1.6.1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形成 1.6.2 协议与划分层次 1.6.3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 1.6.4 实体、协议、服务和服务访问点 本章重要概念 1.1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时代的作用 互联网具有的两个重要基本特点:连通性和共享 1.2互联网概述 互联网结构发展的三个阶段: 1.从单个网络ARPANET向互联网发展的过程 2.建成了三级结构的互联网 3.逐渐形成多层次ISP结构的互联网 互联网的标准化工作 制定互联网的正式标准要经过三个阶段 (1)互联网草案 (2)建议标准 (3)互联网标准 1.3互联网的组成 (1)边缘部分:用户直接使用 (2)核心部分:为边缘部分提供服务 边缘部分的主机是为用户进行信息处理的

第二章物理层

最后都变了- 提交于 2019-12-27 12:33:19
**#重点内容 (一)通信基础 1、信道、信号、带宽、码元、波特、速率、信源与信宿等基本基础概念 2、奈奎斯特定理与香农定理 3、编码与调制 4、数据报与虚电路 (二)传输介质 1、双绞线、同轴 2、物理层接口的特性 (3)物理层设备 1、中继器 2、集线器 ** 一、物理层基本概念 物理层的主要任务描述为确定与传输媒体的接口的一些特性 机械特性 ——指明接口所用接线器的形状和尺寸、引线数目和排序、固定和锁定装置等等 电气特性 ——指明在接口电缆的各条线上出现的电压的范围 功能特性 ——指明某条线上出现的某一电平的电压表示何种意义 规程特性 ——指明对于不同功能的各种可能事件的出现顺序 二、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 一个数据通信系统可划分为三大部分,即源系统(或发送端、发送方)、传输系统(或传输网络)和目的系统(或接收端、接收方) 源点(source) :源点设备产生要传输的数据,例如,从PC的键盘输入汉字,PC产生输出的数字比特流。源点又称为源站,或信源 发送器 :通常,源点生成的数字比特流要通过发送器编码后才能够在传输系统中进行传输。典型的发送器就是调制器。现在很多PC·使用内置的调制解调器(包含调制器和解调器),用户在PC外面看不见调制调解器 接收器 :接受传输系统传送过来的信号,并把它转换为能够被目的设备处理的信息。典型的接收器就是调解器,它把来自传输线路上的模拟信号进行调解

计算机网络复习笔记1

不问归期 提交于 2019-12-22 18:59:51
复习内容: 1、第一章 概述 2、第二章 物理层 3、第三章 数据链路层 参考:计算机网络(第7版) - 谢希仁 - 电子工业出版社 一、第一章 概述 1、什么是计算机网络 P4 百度解释: 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 信息传递的计算机系统 计算机网络是由若干结点和连接这些结点的链路组成 计算机网络向用户提供的两个最重要的功能: 连通性 共享 2、计算机网络发展 P5 三大阶段: 第一阶段:从单个网络 ARPANET 向互联网发展的过程。1983 年 TCP/IP 协议成为 ARPANET 上的标准协议。 第二阶段:建成三级结构的因特网:主干网、地区网和校园网(或企业网)。 第三阶段:形成多层次的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 因特网服务提供者)结构的因特网 Internet 和 Internet 的区别: internet:通用名词,它泛指由多个计算机网络互连而成的网络。 Internet:专用名词,它指当前全球最大的、开放的、由众多网络相互连接而成的特定计算机网络,它采用 TCP/IP 协议族作为通信的规则,且其前身是美国的 ARPANET 3、CS架构和P2P简介 P11 客户服务器方式(C/S方式)

计算机网络第七版谢希仁知识点总结

て烟熏妆下的殇ゞ 提交于 2019-12-21 14:17:54
1.专有名词: 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Interest Service Provider) 互联网交换点 IXP (Internet eXchange Point) 广域网WAN(Wide Area Network) 城域网MAN(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 局域网LAN(Local Area Network) 个人区域网PAN(Personal Area Network) 传输控制协议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 协议数据单元PDU(Protocol Data Unit) 点对点协议PPP(Point-to-Point Protocol) 网络控制协议NCP(Network Control Protocol) 链路控制协议LCP(Link Control Protocol) 逻辑链路控制LLC(Logical Link Control) 媒体接入控制MAC(Media Access Control) CSMA/CD协议(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Detection) 循环冗余校验CRC(Cyclic Redundancy Check ) 帧校验序列FCS(Frame Check

什么是信道复用?频分复用与时分复用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早过忘川 提交于 2019-12-18 14:30:59
信道复用 频分复用   频分复用(FDM,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就是将用于传输信道的总带宽划分成若干个子频带(或称子信道),每一个子信道传输1路信号。频分复用要求总频率宽度大于各个子信道频率之和,同时为了保证各子信道中所传输的信号互不干扰,应在各子信道之间设立隔离带,这样就保证了各路信号互不干扰(条件之一)。频分复用技术的特点是所有子信道传输的信号以并行的方式工作,每一路信号传输时可不考虑传输时延,因而频分复用技术取得了非常广泛的应用。频分复用技术除传统意义上的频分复用(FDM)外,还有一种是正交频分复用(OFDM)。   1.1传统的频分复用   传统的频分复用典型的应用莫过于广电HFC网络电视信号的传输了,不管是模拟电视信号还是数字电视信号都是如此,因为对于数字电视信号而言,尽管在每一个频道(8 MHz)以内是时分复用传输的,但各个频道之间仍然是以频分复用的方式传输的。   1.2正交频分复用   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实际是一种多载波数字调制技术。OFDM全部载波频率有相等的频率间隔,它们是一个基本振荡频率的整数倍,正交指各个载波的信号频谱是正交的。   OFDM系统比FDM系统要求的带宽要小得多。由于OFDM使用无干扰正交载波技术,单个载波间无需保护频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