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知识点总结
1.在网络核心部分实现分组交换的核心设备是路由器。 2.网络协议是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它包括:语法、语义、同步。 (1)语法:即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 (2)语义:即需要发出何种信息,完成何种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响应; (3)同步:即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 3.网络时延:总时延=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排队时延。 (1)发送时延:也叫传输时延,指的是主机或者路由器发送数据帧所需要的时间。公式:发送时延=数据帧长度 / 发送速率。 (2)传播时延:是电磁波在信道中传播一定的距离需要花费的时间。传播时延=信道长度 / 电磁波在信道上的传播速率。 (3)处理时延:主机或者路由器在收到分组时要花费一定的时间进行处理,比如分析分组的首部、从分组中提取数据部分、进行差错检验或者查找恰当的路由,会产生处理时延。 (4)排队时延:分组在网络中传输时经过路由器在输入队列中排队等待处理、在输出队列中排队等待转发,从而产生了排队时延。 4.协议与服务: (1)协议:协议是控制对等实体之间通信的规则,是水平的; (2)服务:服务是下层通过层间接口向上层提供的功能,是垂直的; (3)两者的区别:协议的实现保证了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要实现本层的协议还需要使用下层提供的服务。 5.常用的编码:不归零制、归零制、曼彻斯特编码、差分曼彻斯特编码 (1)不归零制:正电平代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