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素

Android设计中的.9.png与Android Studio中的设置

自作多情 提交于 2019-12-01 16:39:50
在Android的设计过程中,为了适配不同的手机分辨率,图片大多需要拉伸或者压缩,这样就出现了可以任意调整大小的一种图片格式“.9.png”。这种图片是用于Android开发的一种特殊的图片格式,它的好处在于可以用简单的方式把一张图片中哪些区域可以拉伸,哪些区域不可以拉伸设定好,同时可以把显示内容区域的位置标示清楚。 本文结合一些具体的例子来看下.9.png的具体用法。 首先看下普通的.png资源与.9.png的资源区别: 普通的png资源就不多介绍了,可以明显看到.9.png的外围是有一些黑色的线条的,那这些线条是用来做什么的呢?我们来看下放大的图像: 放大后可以比较明显的看到上下左右分别有一个像素的黑色线段,这里分别标注了序号。简单来说,序号1和2标识了可以拉伸的区域,序号3和4标识了内容区域。当设定了按钮实际应用的宽和高之后,横向会拉伸1区域的像素,纵向会拉伸2区域的像素。如下图: 拉伸的含义应该比较容易理解,但是内容区域的标注有什么意义呢?我们来看下图: 这里程序设置的文字垂直居中,水平居左的对齐方式。对齐方式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对于这种大圆角同时又有些不规则边框的的图形来说,错误的标注方式会让排版看起来很混乱。所以我们需要修正内容区域的线段位置和长度。 把横向的内容区域缩短到圆角以内,纵向的内容区域控制在输入框的高度以内,这样文字就可以正常显示了。 这里还有一种特殊情况

css中的像素在iphone6 plus与iphone6渲染的不同效果

可紊 提交于 2019-12-01 15:47:57
最近做项目中,遇到了一个问题,就是UE拿着一张图片来问我,为什么iphone6下面的一个图片,在iphone6 plus下看起来更大。于是我好说歹说,让他接受了这种变化,但是其实这种变化的原理,还是得深究的。 1. 什么是PPI 首先要了解一个名词:PPI,百度百科上这么解释道: Pixels Per Inch也叫像素密度,所表示的是每平方英寸所拥有的像素数量。 分享我们已知的一些参数: 机型 物理分辨率 逻辑分辨率 iphone5 640×1136 320×568 iphone6 750×1334 375×667 iphone6 plus 1080×1920 414×736 从上方我们可以看出,iphone5/iphone6的物理分辨率,是逻辑分辨率的2倍。而且,开发移动端的同学应该也知道,一般UE会给我们一张图,让后在我们开发的时候,让我们去除2。 也就是说,其实UE是按照物理分辨率去设计的,而我们呢,是按照逻辑分辨率去写代码的。所以,我们需要对于UE图上的单位进行除2。 然而,6plus比较神奇的打破了这个规律,它的物理分辨率,是逻辑分辨率的2.6倍左右,于是乎,难不成让UE去按照1080*1920做个图,然后,我们拿到的数都除以2.6?要死了...要死了...要死了... 善良的苹果公司,考虑到了我们的感受,于是,我们的射鸡湿,假装iphone6 plus的分辨率是:

Android度量单位说明(DIP,DP,PX,SP)

心已入冬 提交于 2019-12-01 13:38:06
(一)概念 dip: device independent pixels(设备独立像素). 不同设备有不同的显示效果,这个和设备硬件有关,一般我们为了支持WVGA、HVGA和QVGA 推荐使用这个,不依赖像素。 px: pixels(像素). 不同设备显示效果相同,一般我们HVGA代表320x480像素,这个用的比较多。 pt: point,是一个标准的长度单位,1pt=1/72英寸,用于印刷业,非常简单易用; sp: scaled pixels(放大像素). 主要用于字体显示best for textsize。 (二)换算(以 sp 和 pt 为例) 通过查看TextView 等类的源码 case COMPLEX_UNIT_PX: return value; case COMPLEX_UNIT_SP: return value * metrics.scaledDensity; case COMPLEX_UNIT_PT: return value * metrics.xdpi * (1.0f/72); -------------------------- scaledDensity = DENSITY_DEVICE / (float) DENSITY_DEFAULT; xdpi = DENSITY_DEVICE; -------------------------- DENSITY

[FCN]Fully Convolutional Networks for Semantic Segmentation学习

帅比萌擦擦* 提交于 2019-12-01 12:27:19
论文翻译 又是一个看不懂原文,又看不懂翻译的论文。 semantic segmentation 图像语义分割 就是预测每个像素所属的对象类别 语义分割是指像素级地识别图像,即标注出图像中 每个像素所属的对象类别 。下图为语义分割的一个实例,其目标是预测出图像中每一个像素的类标签。 图片中每一个像素都有了预测结果。粉红色区域的像素,预测结果是人。等。 简单来说,分割的目标一般是将一张RGB图像(height*width*3)或是灰度图(height*width*1)作为输入,输出的是分割图,其中每一个像素包含了其类别的标签(height*width*1). 为了清晰起见,使用了低分辨率的预测图,但实际上分割图的分辨率应与原始输入的分辨率相匹配。 要与实例分割区分 根据我的理解,实例分割,上图就应该把三个人分别标注出来,有甲乙丙三个人。但是图像语义分割就没有必要分得清楚了,只要告诉我们这三个地方都是人就行了。 曾经流行图像块分类(patch classification) 语义分割任务最初流行的深度学习方法是图像块分类(patch classification),即 利用像素周围的图像块 对每一个像素进行独立的分类。使用图像块分类的主要原因是分类网络通常是 全连接层 (full connected layer),且要求 固定尺寸 的图像. 反卷积(backwards

Bayer Pattern——RGGB

|▌冷眼眸甩不掉的悲伤 提交于 2019-12-01 10:08:18
原博客地址: https://blog.csdn.net/joe9280/article/details/46952947 参考:https://blog.csdn.net/wgx571859177/article/details/79772626 1. 硬件上 私以为对CCD的原理有大致了解可以帮助我们对Beyer Pattern有更好的了解。我们知道镜CCD(Charge-coupled Device)通过滤镜将普通的入射光分为红绿蓝RGB三个分量。很容易联想到普通的图片每个像素点都包含RGB三个分量的信息,这很容易误导我们认为CCD也接收了每个像素点的三个通道的信息。然而并不是,原理图如下,每一个像素点CCD都只接收了RGB三个分量中的一个分量。一般而言是按照“RG/GB”的方式排列(对照图可以了解RG/GB其实是一个正方形的两行这么排列的)。 2. 算法上 Bayer彩色滤波阵列是当前最为流行的彩色图像数字获取形式。三个颜色滤波的形式如下: 一半的像素点为绿色(G),四分之一的像素点分别是红色(R)和蓝色(B)。 为了获得色彩信息,彩色图像传感器覆盖有红色、绿色或者蓝色的滤镜,这种滤镜以相同的模式重复出现(上图中为RG/GB,也可以看做GR/BG)。滤镜的排列模式可以不一样,但是普遍使用的Bayer Pattern是2*2的阵列。 3. Bayer format to

屏幕尺寸、分辨率等

大城市里の小女人 提交于 2019-12-01 05:13:19
项目中有遇到一个关于大屏幕适配的问题, 本来以为大屏幕的分辨率会很高,结果却只有 960 很是奇怪 尺寸 英寸 常用的长度单位 有xxx英寸 英寸转化为厘米为 1英寸(inch)= 2.54厘米(cm) 而我们说的手机是xxx英寸的 这个长度指的是手机屏幕对角线的长度 你可以直接用尺子量出几厘米然后将其转化为英寸的单位 分辨率 手机的分辨率一般是xxx px 比如iPhone5的分辨率是 320px 这里px是像素 因此分辨率的单位就是像素 比如我们平时使用的设计稿为 750px 这里就是在有750个像素中的UI设计 屏幕像素密度 屏幕像素密度,即每英寸屏幕所拥有的像素数,英文简称PPI 注意 每英寸并不是每平方英寸的简称 这个英寸跟之前手机屏幕的尺寸一样,也是对角线的长度 屏幕像素密度就是一个对角线长度为1英寸的正方形内所拥有的像素数 屏幕像素密度,分辨率,屏幕尺寸的关系是什么 像素的大小是固定的吗 iPhone 华为荣耀6手机参数 手机型号 实际尺寸 屏幕分辨率 屏幕像素密度PPI iPhone7 plus 5.5英寸 1920 * 1080 px 401 PPI 华为荣耀 5.2英寸 1920 * 1080 px 424 PPI 这两个手机的分辨率都是1920px*1080px。 但是,苹果手机的屏幕尺寸比华为荣耀7大了0.3英寸。而苹果手机的屏幕像素密度(PPI

屏幕尺寸、分辨率等

余生长醉 提交于 2019-12-01 05:09:53
项目中有遇到一个关于大屏幕适配的问题, 本来以为大屏幕的分辨率会很高,结果却只有 960 很是奇怪 尺寸 英寸 常用的长度单位 有xxx英寸 英寸转化为厘米为 1英寸(inch)= 2.54厘米(cm) 而我们说的手机是xxx英寸的 这个长度指的是手机屏幕对角线的长度 你可以直接用尺子量出几厘米然后将其转化为英寸的单位 分辨率 手机的分辨率一般是xxx px 比如iPhone5的分辨率是 320px 这里px是像素 因此分辨率的单位就是像素 比如我们平时使用的设计稿为 750px 这里就是在有750个像素中的UI设计 屏幕像素密度 屏幕像素密度,即每英寸屏幕所拥有的像素数,英文简称PPI 注意 每英寸并不是每平方英寸的简称 这个英寸跟之前手机屏幕的尺寸一样,也是对角线的长度 屏幕像素密度就是一个对角线长度为1英寸的正方形内所拥有的像素数 屏幕像素密度,分辨率,屏幕尺寸的关系是什么 像素的大小是固定的吗 iPhone 华为荣耀6手机参数 手机型号 实际尺寸 屏幕分辨率 屏幕像素密度PPI iPhone7 plus 5.5英寸 1920 * 1080 px 401 PPI 华为荣耀 5.2英寸 1920 * 1080 px 424 PPI 这两个手机的分辨率都是1920px*1080px。 但是,苹果手机的屏幕尺寸比华为荣耀7大了0.3英寸。而苹果手机的屏幕像素密度(PPI

面阵和线扫工业相机选型

女生的网名这么多〃 提交于 2019-12-01 04:26:53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snowbird13/article/details/64919984 一. 面阵相机和镜头选型 已知:被检测物体大小为A*B,要求能够分辨小于C,工作距为D 解答: 1. 计算短边对应的像素数 E = B/C,相机长边和短边的像素数都要大于E; 2. 像元尺寸 = 物体短边尺寸B / 所选相机的短边像素数; 3. 放大倍率 = 所选相机芯片短边尺寸 / 相机短边的视野范围; 4. 可分辨的物体精度 = 像元尺寸 / 放大倍率 (判断是否小于C); 5. 物镜的焦距 = 工作距离 / (1+1 / 放大倍率) 单位:mm; 6. 像面的分辨率要大于 1 / (2*0.1*放大倍率) 单位:lpmm ; 以上只针对镜头的主要参数进行计算选择,其他如畸变、景深环境等,可根据实际要求进行选择。 *针对速度和曝光时间的影响,物体是否有拖影 已知:确定每次检测的范围为80mm*60mm,200万像素 CCD 相机(1600*1200),相机或物体的运动速度为12m/min = 200mm/s 。 曝光时间计算: 1. 曝光时间 < 长边视野范围 / (长边像素值 * 产品运动速度) 2. 曝光时间 < 80 mm / (1600

布局的几种方式(静态布局、自适应布局、流式布局、响应式布局、弹性布局)

时光怂恿深爱的人放手 提交于 2019-12-01 02:32:41
前言 当为大量用户设计网站时,设计人员必须考虑到访问者的差异: 屏幕分辨率, 浏览器的选择, 是否在浏览器最大化状态, 浏览器的额外工具栏的开启(历史记录,书签等), 操作系统和硬件。 我们知道css中有各类布局,从发展至今包括 固定布局、静态布局、栅格布局、流体布局、自适应布局、响应式布局、弹性布局,但是概念总是模糊不清,最近在看一本很喜欢的书,决定要把css布局整理一下 固定布局 概念 即传统Web设计,页面的大小采用固定的宽度 , 固定布局拥有固定的外表使用绝对长度单位(px、pt、mm、cm、in) 布局特点 因为使用的是绝对长度单位,页面元素的位置不会移动,所以无论访问者的屏幕分辨率多大(不管浏览器尺寸具体是多少)都会和其他访问者看到相同尺寸的页面, 网页布局始终按照最初写代码时的布局来显示。 常规的pc网站都是静态、 布局的,也就是设置了min-width,这样的话,如果小于这个宽度就会出现滚动条, 如果大于这个宽度则内容居中外加背景, 这种设计常见于pc端。 总体框架 这些内部组件尺寸分别设置为520 , 200和 200像素。 960像素宽已成为现代网页设计的标准,因为大多数网站的用户浏览被假定为 1024 × 768分辨率或更高。 优点 固定宽度的布局更易于使用以及制定设计页面。 每一个浏览器显示的宽度都是相同的,因此少了很多关于图像,表格

X-Height

跟風遠走 提交于 2019-11-30 18:49:46
术语x-height是指给定字体中,任何给定尺寸下小写字母x的高度。 它提供了一种描述任意字体一般比例的方法。 在印刷中,x-height是一行文字的基线与小写字母(即不包括上升笔画或下降笔画)的主体顶部之间的距离。x-height更精准的定义是基准线(baseline)与字体中小写字母的中线(mean line)之间的距离。这是字体中字母x的高度(术语的来源),也是字母v,w和z的高度。 (由于过冲[overshoot],弧形的字母,例如a,c,e,m,n,o,r,s和u倾向于略微超过x高度。) 作为字体最重要的尺寸之一,x-height用于定义小写字母与大写字母的相对高度。 x高度是字体识别性和可读性的一个因素。 在网页设计中使用 在计算机技术中,x-height的一种使用方式是作为网页中的度量单位。 在CSS和LaTeX中,x-height称为ex。 但是,在对象的尺寸标注中使用ex比在跨浏览器中使用em更加不稳定。 例如,Internet Explorer中计算ex尺寸正好为em的一半,而Mozilla Firefox计算ex的尺寸更接近字体的实际x-height,并相对于字体的当前像素高度进行了四舍五入。因此,如果确定的值四舍五入到最接近的整数,那么ex与em的确切比率也可以根据浏览器的字体大小而变化。 例如,浏览器在10像素高的字体上计算x-height的45%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