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极客时间之高并发系统设计40问 后感
文章目录 个人感受 个人解毒(du) 基础篇 (6讲) 01高并发系统:它的通用设计方法是什么? 02 | 架构分层:我们为什么一定要这么做? 03 | 系统设计目标(一):如何提升系统性能? 04 | 系统设计目标(二):系统怎样做到高可用? 05 | 系统设计目标(三):如何让系统易于扩展? 07 | 池化技术:如何减少频繁创建数据库连接的性能损耗? 08 | 数据库优化方案(一):查询请求增加时,如何做主从分离? 09 | 数据库优化方案(二):写入数据量增加时,如何实现分库分表? 10 | 发号器:如何保证分库分表后ID的全局唯一性? 11 | NoSQL:在高并发场景下,数据库和NoSQL如何做到互补? 演进篇 · 缓存篇 (6讲) 12 | 缓存:数据库成为瓶颈后,动态数据的查询要如何加速? 13 | 缓存的使用姿势(一):如何选择缓存的读写策略? 14 | 缓存的使用姿势(二):缓存如何做到高可用? 15 | 缓存的使用姿势(三):缓存穿透了怎么办? 16 | CDN:静态资源如何加速? 加餐 | 数据的迁移应该如何做? 演进篇 · 消息队列篇 (6讲) 17 | 消息队列:秒杀时如何处理每秒上万次的下单请求? 18 | 消息投递:如何保证消息仅仅被消费一次? 19 | 消息队列:如何降低消息队列系统中消息的延迟? 演进篇 · 分布式服务篇 (9讲) 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