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例说明
本实例介绍如何优化Tomcat服务器,如果用户并发量小,系统可能不会出问题,但是并发量大时,系统反应速度迅速下降,由于不了解原因,拼命地在自己应用中寻找问题,从而浪费了宝贵的时间。
设计过程
- 屏蔽DNS查询
- Web应用程序可以通过Web容器提供的getRemoteHost()方法获得访问Web应用客户的IP地址和名称,但是这样会消耗Web容器的资源,并且还需要通过IP地址和DNS服务器反查用户的名字,因此当系统上线时,可以将这个属性关闭,从而减少资源消耗。那么Web容器也就只能记录下IP地址,修改的属性为enableLookups="false"。
- 调整线程数
- Tomcat通过线程池来为用户访问提供相应,对于上线的系统初步估计用户并发数量之后,在调整线程池容量。例如,用户的并发数量在100左右时,可以设置minProcessors=“100”,maxProcessors=“100”。将最大和最小设置为一样的,线程池不会再释放空闲的线程,当用户访问突然增加时,不需要再消耗系统资源去创建新的线程。
- 调整最大连接数
- 这个其实最复杂,即使用户并发量大,但是系统反应速度快,也没必要把这个值设置太高,高了系统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去切换线程,但是如果设置的太低也会造成应用无法满足用户并发需求。因此设置这个最好能够结合整个系统的跟踪和调优,使系统达到最好的平稳状态,一般设置为maxProcessors的1.5倍即可。
- 调整网络超时
- 主要是HTTP协议也有个连接过程,客户端连接到服务器上之后,如果长时间没有得到处理就会倍释放。如果服务器处理速度较慢,但是希望每个用户都能得到有效处理,或者网络环境不好,需要保证用户不会因为超时而中断,也可以把时间加长。但是一般设置成connectionTimeout=“30000”即可。太长对系统来说价值不大,反而会浪费系统资源在无谓的长连接上。
- 具体配置如下
- minProcessors:最小空闲链接线程数,用于提高系统处理性能,默认值为10
- maxProcessors:最大链接线程数,及并发处理的最大请求数,默认值为75
- acceptCount:允许的最大连接数,应大于等于maxProcessors,默认值为100
- enableLookups:是否反查域名,取值为true或false,为了提高处理能力,应设置为false
- connectionTimeout:网络连接超时,单位为毫秒。设置为0表示永不超时,但是这样存在隐患,通常可设置为20000毫秒。
来源:https://www.cnblogs.com/cglib/p/120107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