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FS

linux下给U盘分区&制作文件系统

被刻印的时光 ゝ 提交于 2020-04-27 23:01:00
这几天读到TLCL-Storage Media一节,不由的想要折腾一下U盘,一直以来U盘只是被拿来暂存数据,其内部有没有文件系统,数据怎么管理,那是从来也不清楚,本文就依葫芦画瓢,折腾下手中的Kingston U盘 注:本文非教程,仅学以致乐。 初探 先看看U盘接受windows格式化以后的样子,这应该是我们对付U盘最常用的一招:一言不合,格之。 不同于Ubuntu/Win等桌面发行版本,服务器型(非图形化的系统?)的linux系统通常不主动挂载U盘,因此当U盘插入树莓派后,命令行是不会有任何提示的,那我们如何知道U盘是否被系统所识别呢? 那就只能查看系统日志信息了,当有硬件设备被系统识别时,是会在日志中留下痕迹的,两种查看方式: 直接翻看最末尾的日志缓存 使用日志命令查看最后输出的信息 可以看到,系统识别出来了Kingston U盘,并识别为文件sda,该文件内只有一个磁盘分区为sda1. 除了查看日志以外,由于插入的是USB设备,还可以使用lsusb/lsblk来查看设备信息,U盘拔插前后,会发现 是新增的blk,对应的就是Kingston U盘。 图中的sda只是系统识别到的一个设备文件,但并没有挂载在系统的目录树中,默认不可访问,我们可以使用fdisk来详细的查看sda的文件信息。 采用dos分区表,即MBR,文件系统为fat32,单个分区,最小扇区为512字节。 创建分区

虚拟机下添加新的磁盘空间LVM盘

半城伤御伤魂 提交于 2020-04-27 22:23:23
1. 在虚拟机下添加新的磁盘空间(扩容原虚拟机磁盘) 2. 查看磁盘 #fdisk -l,并使用fdisk对新增硬盘部分进行分区。 3. fdisk *具体路径*,然后按照正常增加分区进行操作(n>p>空闲分区数字)。最后t修改具体partition number为8e,(并且更改分区为8e(linux LVM分区)) 4. 重启linux服务器 5. 创建物理卷 #pvcreate /dev/sda* #创建PV 6. 查看物理卷 # 7. 将新的物理卷加入到已有逻辑卷中#vgextend /dev/VolGroup* /dev/sda* #将新建的PV增加到VG中 8. 查看卷空间 #vgdisplay 9. 查看分区 #lvdisplay 10. 开始扩容 #lvextend -L +*G /dev/VolGroup*/* #扩容LV 不要超过增加的硬盘容量限制。可以使用(lvextend -l +100%FREE 'lvname')分配全部空间。 11. 使扩容生效#resize2fs /dev/VolGroup*/* #更改文件系统,只对Ext文件系统有效。 12. 查看是否生效 #df -h 注1:需要确认原分区路径具体位置。/dev/*/VolGroup*/*,可能是记录不一致(/dev/mapper/下)。这个是原来LV具体地址,可以使用fdisk -l查询 注2

Linux LVM磁盘分区管理

痴心易碎 提交于 2020-04-27 21:20:31
目录: 一、 创建和挂载LVM 二、 扩容LVM分区 三、 Parted格式化2TB以上的磁盘 Linux LVM(Logical Volume Manager)逻辑卷管理是在Linux2.4内核以上实现的磁盘管理技术。 一、创建和挂载LVM 1、 创建分区   fdisk /dev/sdb  # 创建LVM分区 [root@servera ~]# fdisk /dev/ sdb Command (m for help): n  # add a new partition Partition type p primary ( 0 primary, 0 extended, 4 free ) e extended (container for logical partitions) Select (default p): p  # 主分区 Partition number ( 1 - 4 , default 1 ):    # 回车 First sector ( 2048 - 10485759 , default 2048 ):    # 回车 Last sector, +sectors or +size{K,M,G,T,P} ( 2048 - 10485759 , default 10485759 ):    # 回车 Created a new partition 1 of

VMware exsi虚拟机磁盘扩容

坚强是说给别人听的谎言 提交于 2020-04-24 05:55:22
创建Linux时分配磁盘空间随着使用的增加,使用率逐渐升高,需要对/root进行扩容,此时需要在添加或者扩展一下磁盘。 查看Linux版本信息 [root@localhost ~]# cat /etc/redhat- release CentOS Linux release 7.3 . 1611 (Core) 注意:扩容磁盘的方式分为 [添加磁盘]、[扩展磁盘] ; 扩展磁盘需要在此虚拟机停止的状态下进行,同时扩展的数字是扩展后的预期大小,比如之前是100G,希望扩展300G,那么我们应该输入400G。 1、VMware修改硬盘大小   关闭客户机   右键需要扩容的服务器——设置——硬件——磁盘——实用工具——扩展 2、确认状态   扩展后,重新启动linux,使用df -kh命令发现磁盘目录大小没有变化   # df -kh   使用fdisk确认磁盘空间是否已经扩展   # fdisk -l   可以看到“Disk /dev/sda: 400 GB”,已经扩展了300G空间。   建议通过 ls /dev/ 命令查找到新添加的挂载盘,然后对新增加的盘进行分区操作。 3、扩展分区   # fdisk /dev/sda 输入 p ,查看已分区数量(如果之前扩容过,一般分区有三个sda1,sda2,sda3,如果未扩容过只有前两个) 输入 n ,新增加一个分区 输入 p

centos7 挂载未分配的硬盘空间

折月煮酒 提交于 2020-04-24 05:54:42
=============================================== 2019/7/28_第1次修改 ccb_warlock =============================================== 最近在做提供虚拟机的工作时发现,vcenter的模板虽然可以快速创建出和模板一模一样的虚拟机,但是由于对硬盘的配置每个人的要求不同,vmware只支持扩大硬盘配置。 故在做模板时,硬盘设计的小些,然后根据每个人不同的需求再做磁盘的扩容就好了。 一、场景 虚拟机初始硬盘:16G 虚拟机扩容后硬盘:50G 需求:将扩容的34G空间增加到文件系统/dev/mapper/centos-root中 二、 扩容文件系统 2.1 确认硬盘空间 # 查看文件系统的硬盘使用 df -h # 查看硬盘数量和分区情况 fdisk -l 2.2 对未分配的空间进行分区 # 创建新分区 fdisk /dev/sda 1)输入“n”,回车;(n:新建分区) 2)不用输入,回车;(p:主分区) 3)下面几个选项不用输入,回车; 4)输入“t”,回车;接着不用输入,回车;(t:设置分区号) 5)输入“L”,回车;接着输入“8e”,回车;(8e:指定分区格式为Linux LVM) 6)输入“w”,回车;(w:保存修改) 2.3 重启虚拟机 reboot 2.4

VM虚拟机扩展硬盘容量

自古美人都是妖i 提交于 2020-04-23 14:28:45
VM虚拟机扩展硬盘容量 第一步,关闭系统,给虚拟机硬盘增加空间。 第二步,启动系统。查看硬盘大小和分区情况。 第三步,分区。 第四步,格式化分区。 第五步,挂载。 第六步,开机自动挂载。 第一步: 当前硬盘大小: 扩展到80GB: 点击扩展: 第二步: parted –l命令查看硬盘空间和分区情况(也可以使用fdisk -l),注意使用root权限 可以看到硬盘空间为85.9GB(至于为什么不是80GB我也不太清楚,可能是按1000而不是1024换算的吧)但是只有60多GB被分区,也就是还有20GB没有被分区,这就是下一步的工作。 第三步: fdisk命令对未分区的磁盘空间分区。 m命令查看帮助,n命令增加一个新的分区,选择p主分区,之后都选择默认。最后用w命令保存结果。有时w时,可能没有成功,需要再执行partprobe命令更新分区表。 再用parted -l查看分区结果 可以看到已经多了一个大小为21.5GB的分区。 第四步,格式化分区: 创建分区后,新的分区还没有自己的文件系统,这时候需要将其格式化。 使用mkfs命令: 可以使用df –T命令查看其它分区的文件系统,我的CentOS7采用xfs文件系统,所以命令是mkfs.xfs。 第五步,挂载: 新分区,并格式化后的分区要进行挂载,使用mount命令。 注意要先创建/home/han/new_disk目录。

Centos7调整XFS格式的LVM大小

夙愿已清 提交于 2020-04-18 02:08:37
参考文章: [centos7]——调整XFS格式的LVM大小 1. 查看容量 [root@app1 ~]# df -h Filesystem Size Used Avail Use% Mounted on /dev/mapper/centos-root 8.0G 7.0G 1020M 88% / devtmpfs 607M 0 607M 0% /dev tmpfs 616M 0 616M 0% /dev/shm tmpfs 616M 8.6M 608M 2% /run tmpfs 616M 0 616M 0% /sys/fs/cgroup /dev/mapper/centos-home 9.0G 36M 9.0G 1% /home /dev/sda2 1014M 131M 884M 13% /boot 2. 备份 [root@app1 ~]# xfsdump -f /home.xfsdump /home xfsdump: using file dump (drive_simple) strategy xfsdump: version 3.1.4 (dump format 3.0) - type ^C for status and control ============================= dump label dialog =====================

linux-磁盘分区策略之逻辑卷lvm

穿精又带淫゛_ 提交于 2020-04-18 02:07:18
参考文章: LVM逻辑卷管理器 linux-磁盘分区策略之逻辑卷lvm LVM管理 关于centos7下扩充和减小xfs逻辑分区大小的问题 前言 linux在安装的时候就会涉及到分区的问题,可是如果分区太小了,后期要调整比较麻烦,lvm就是为了解决这种问题,可以实现动态扩容,不需要重新格式化磁盘进行分区了。 注意事项 xfs 在线扩容,使用xfs_growfs: 使用 resize2fs或xfs_growfs 对挂载目录在线扩容 resize2fs 针对文件系统ext2 ext3 ext4 xfs_growfs 针对文件系统xfs 示例 把/dev/centos/home下的50G变为8G: 1.增加 1.1 去掉挂载 umount /home 1.2 减小home, lvreduce -L 8G /dev/centos/home 或 -42G 1.3 扩容/dev/centos/root lvextend -L 42G /dev/centos/root xfs_growfs /dev/centos/root 2.减小 xfs是不支持减少的,无法使用lvreduce,但无法使用resize2fs,会报错:Couldn't find valid filesystem superblock。 意思是减少后的逻辑分区需要通过mkfs.xfs命令重新格式化一下。 点赞 收藏 分享 文章举报

20180926 磁盘格式化、磁盘挂载、增加swap空间

倖福魔咒の 提交于 2020-04-14 16:56:04
【推荐阅读】微服务还能火多久?>>> 磁盘格式化 查看当前操作系统支持的文件系统格式 : [root@centos01 ~]# cat /etc/filesystems ext4 ext3 ext2 nodev proc nodev devpts iso9660 vfat hfs hfsplus 磁盘格式化 # mkfs.ext4 等价于 mke2fs -t ext4 [root@centos01 ~]# mke2fs -t xfs -b 2048 /dev/sdb1 mke2fs 1.42.9 (28-Dec-2013) Your mke2fs.conf file does not define the xfs filesystem type. Aborting... # 使用mke2fs格式化为xfs不行,可以换为mkfs.xfs命令 [root@centos01 ~]# mkfs.xfs /dev/sdb1 meta-data=/dev/sdb1 isize=256 agcount=4, agsize=131072 blks = sectsz=512 attr=2, projid32bit=1 = crc=0 data = bsize=4096 blocks=524288, imaxpct=25 = sunit=0 swidth=0 blks naming =version

计算机领域中随处可见的抽象

血红的双手。 提交于 2020-04-13 15:54:33
【今日推荐】:为什么一到面试就懵逼!>>> 想要管理多种具体的东西,那么需要遵守每种东西的规范。如果想要提供一种通用模式来对这些具体的东西统一管理,需要使用一种古老的技术:抽象。 抽象是将多种具体的东西(管理时需要遵守的规范)的共同点抽取出来,放入到更高一层的抽象层。在抽象层不定义或少量定义具体的规范细则,而是让下层更具体的东西遵守抽象出来的规则去各自实现。之后只需通过这个抽象层中的通用规范就能管理所有具体的事物(即面向对象范畴中的多态概念,事实上面向对象的本质就是抽象),并且随时可以添加新事物到这个抽象层之下,扩展性和适应性大大增强。 所以,抽象的两个要点: 从多个具体事物中抽取出共同点,放入抽象层 ; 具体事物遵守抽象层的规则,各自实现细节 ; 比如,各种类型的文件系统(ext2、xfs、fat、zfs等)的特性都不一样,但主要功能都一样:读、写。操作系统希望以一种更通用的方式去管理这些不同的文件,可以在这些文件系统的更高一层提供一个抽象文件系统,这个抽象文件系统中定义读和写的规范,同时要求各种具体的文件系统按照这个规范去实现读和写的操作。以后就可以在操作系统上使用多种文件系统,不管使用何种文件系统,都可以直接通过这个抽象的文件系统来调用。 再继续往下,还有抽象层。文件系统可以指定读写功能,从何处读写?可以是各种类型的块设备,比如IDE磁盘、SATA磁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