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FS

kernel: blk_update_request: I/O error, dev fd0, sector 0

丶灬走出姿态 提交于 2020-05-03 21:14:14
原因:   拷贝文件时,vsphere虚拟机卡死,无法连接。   经检查控制台也无法登录。重启虚拟机然后报下图 然后执行journalctl显示如下 系统messages日志 原因查找中。。。 解决方案 重启后图1的位置输入如下两条命令 1 xfs_repair -L /dev/centos/root 2 3 init 6 然后进入虚拟机bios,关闭软盘 解决方法参考: https://community.oracle.com/message/14003871#14003871 https://www.cnblogs.com/awakenedy/articles/9156059.html 情况1: [sda] Assuming drive cache: write through Internal error xfs XFS_WANT_CORRUPTED_GOTO at line 1662 of file fs/xfs/libxfs/xfs_alloc.c Caller xfs_free_extent+0x130 [xfs] Internal error xfs_trans_cancel at line 990 of file fs/xfs/xfs_trans.c.Caller xlog_recover_process_efi +0x16b/0x190 [xfs]

Centos 7 启动错误:XFS_WANT_CORRUPTED_GOTO 修复

一笑奈何 提交于 2020-05-03 21:12:42
Centos 7 启动错误:XFS_WANT_CORRUPTED_GOTO 修复 参考源 如果出现以下报错 [sda] Assuming drive cache: write through Internal error xfs XFS_WANT_CORRUPTED_GOTO at line 1662 of file fs/xfs/libxfs/xfs_alloc.c Caller xfs_free_extent+0x130 [xfs] Internal error xfs_trans_cancel at line 990 of file fs/xfs/xfs_trans.c.Caller xlog_recover_process_efi +0x16b/0x190 [xfs] Corruption of in-memory data detected. Shutting down filesystem Please umount the filesystem and rectify the problem(s) Failed to recover EFIs Generating "/run/initramfs/rdsosreport.txt" 修复方法: 如果是LVM管理分区的 ls -l /dev/mapper xfs_repair /dev/mapper/cl_muban

MySQL性能测试 : 新的InnoDB Double Write Buffer

こ雲淡風輕ζ 提交于 2020-05-03 17:36:20
测试负载场景 配置信息 128G 缓冲池 64G 缓冲池 32G缓冲池 总结 附录 my.cnf 15.6.4 Doublewrite Buffer 原文链接:http://dimitrik.free.fr/blog/posts/mysql-80-perf-new-dblwr.html 作者:Dimitri 译者:孟维克 新的MySQL8.0.20版本重新设计了InnoDB Double Write(DBLWR),确实是一个大的历史烦人的事情。为什么在过去这么痛苦,让我们付出了这么多精力,我无法更好地解释,因为从2018年开始,我已经在下面一篇关于MySQL基于IO负载的文章中说过了。这个故事并不完整,因为它缺少2019年的那一篇(稍后再讲),但是如果你(重新)读过上面的这篇文章提到的内容,您会更好理解接下来的内容。 但至少现在这篇文章是关于好消息的——新的DBLWR以及它如何帮助解决历史上MySQL性能问题!由于一张图片胜过百万字,我将尽量节省三百万字(因为本文中有三张图片) 我会跳过所有的新的设计细节(我认为Sunny会更好的第一手解释所有的)——我只会提到以下内容: DBLWR不再是“系统表空间”的一部分,可以被放置在任何地方(如果您有可能使用不同的存储存放DBLWR文件,您完全可以摆脱DBLWR对您主存储的影响),但默认情况下,DBLWR和您的数据存储在相同的目录下。

Elasticsearch7.6.*写入调优配置

不羁的心 提交于 2020-04-30 17:12:05
写的虽然是写调优,除了一些index的设置外,其他平时都可以用... 安装配置阶段: 快速记录,忽略格式.. 1.调整内存占用. 修改config/jvm.options里的默认1g增大.自己看情况改 1 2 3 4 5 # Xms represents the initial size of total heap space # Xmx represents the maximum size of total heap space -Xms4g -Xmx4g 关于用到的垃圾回收器等等,分析gc日志前,建议先默认就可以里.默认也是配置CMS和G1这种高效的收集器. 2.在config/elasticsearch.yml添加一些设置. 当然也是要看自己情况选择设置. 1 2 3 4 indices.memory.index_buffer_size: 40% #写入线程个数,这里还可以配其他读查等,这也是老版本的bulk.size thread_pool.write.size: 5 thread_pool.write.queue_size: 1000    3.修改服务器一些默认参数 要能启动,机器上的一些默认限制会报错. vim /etc/security/limits.conf加:要切换用户生效 1 2 * soft nofile 65536 * hard nofile 65536

CentOS7.3学习笔记总结(二十七)

僤鯓⒐⒋嵵緔 提交于 2020-04-30 14:57:54
由 GNU 组织开发的一款功能强大的磁盘分区和分区大小调整工具,与 fdisk 不同,它支持调整分区的大小,它可以处理最常见的分区格式,包括: ext2 、 ext3 、 fat16 、 fat32 、 NTFS 、 ReiserFS 、 JFS 、 XFS 、 UFS 、 HFS 以及 Linux 交换分区。 语法: parted( 选项)(参数) 选项 -h :显示帮助信息; -i :交互式模式; -s :脚本模式,不提示用户; -v :显示版本号。 参数 设备:指定要分区的硬盘所对应的设备文件; 实例 1 : ( 交互式 ) 1、 查看需要分区的磁盘 2、 执行分区命令,定义 分区表格式,输入 mklabel gpt 3、 分区 退出时,提示信息 : 需要更新 /etc/fstab. 4、 然后格式化, parted 不支持 ext4 ,如果需要此格式,格式化时指定此格式。 5、 删除分区 实例 2 :(命令行) 将磁盘格式变成gpt的格式 parted /dev/sdb mklabel gpt 分第一个主分区1000MB parted /dev/sdb mkpart primary 0 1000 分第二个主分区1000MB parted /dev/sdb mkpart primary 1001 2000 查看分区 parted /dev/sdb p

CentOS 7 静默安装 Oracle 11g 11.2.0.2 数据库系统(四)

*爱你&永不变心* 提交于 2020-04-28 16:06:59
Oracle DataBase 安装后的配置、建库与故障排查: [root@oracle11g ~]# ls -F anaconda-ks.cfg zabbix-release-3.4-1.el7.centos.noarch.rpm zabbix-release-4.0-1.el7.noarch.rpm src/ zabbix-release-3.4-2.el7.noarch.rpm [root@oracle11g ~]# cd /d data/ dev/ [root@oracle11g ~]# cd /data/ [root@oracle11g data]# ls -F app/ database/ etc/ log/ oracle/ oraInventory/ [root@oracle11g data]# [root@oracle11g data]# cd .. [root@oracle11g /]# ll total 20 lrwxrwxrwx. 1 root root 7 Apr 23 2019 bin -> usr/bin dr-xr-xr-x. 5 root root 4096 Apr 22 11:04 boot drwxr-xr-x 8 root root 89 Apr 22 11:18 data drwxr-xr-x 21 root root 3220 Apr 22

Linux磁盘管理及LVM讲解(week2_day2)--技术流ken

本小妞迷上赌 提交于 2020-04-28 09:01:37
硬盘接口 从整体的角度上,硬盘接口分为IDE、SATA、SCSI和SAS四种,IDE接口硬盘多用于家用产品中,也部分应用于服务器,SCSI接口的硬盘则主要应用于服务器市场,而SAS只在高端服务器上,价格昂贵。 硬盘种类 SATA硬盘:用SATA接口的硬盘又叫串口硬盘,是以后PC机的主流发展方向,因为其有较强的纠错能力,错误一经发现能自动纠正,这样就大大的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安全性。新的SATA 使用了差动信号系统"differential-signal-amplified-system"。这种系统能有效的将噪声从正常讯号中滤除,良好的噪声滤除能力使得SATA只要使用低电压操作即可,和 Parallel ATA 高达5V的传输电压相比,SATA 只要0.5V(500mv) 的峰对峰值电压即可操作于更高的速度之上。"比较正确的说法是:峰对峰值'差模电压'"。一般转速可达7200转/分。 SCSI硬盘:SCSI硬盘即采用SCSI接口的硬盘。 优点:SCSI接口具有应用范围广、多任务、带宽大、CPU占用率低,以及热插拔等。它由于性能好、稳定性高,因此在服务器上得到广泛应用。缺点:由于SCSI硬盘价格非常昂贵,所以一般的PC是不会使用SCSI硬盘。 一般转速可达10000转/分。 SAS硬盘:SAS(Serial Attached SCSI)即串行连接SCSI,是新一代的SCSI技术

Linux系统磁盘管理之LVM逻辑卷管理器----------(If 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

谁说胖子不能爱 提交于 2020-04-28 07:46:33
LVM逻辑卷管理器 简介 LVM 的产生是因为传统的分区一旦分区好后就无法在线扩充空间,也存在一些工具能实现在线扩充空间但是还是会面临数据损坏的风险;传统的分区当分区 空间时,一般的解决办法是再创建一个更大的分区将原分区卸载然后将数据拷贝到新分区,但是在企业的生产系统往往不允许停机或者允许停机的时间很短,LVM就能很好的解决在线扩充空间的问题,而且不会对数据造成影响。 逻辑卷是一种device mapper技术,即可以将一个或者多个底层块设备组织成一个逻辑设备,从而提供 动态改变大小 , 不停机情况下添加磁盘 , 快照以及备份 等功能,使得对于磁盘的管理更加方便。 Logical Volume Manager (LVM),逻辑卷管理LVM是一个多才多艺的硬盘系统工具,无论在Linux或者其他类似的系统,都是非常的好用。传统分区使用固定大小分区,重新调整大小十分麻烦,但是LVM可以创建和管理“逻辑”卷,而不是直接使用物理硬盘,可以让管理员弹性的管理逻辑卷的扩大缩小,操作简单,而不损坏已存储的数据。可以随意将新的硬盘添加到LVM,以直接扩展已经存在的逻辑卷,LVM并不需要重启就可以让内核知道分区的存在。 逻辑卷组成结构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整个逻辑卷的体系分为3个层次: 底层的 PV 中层的 VG 最外层的 LV 最底层的PV作为整个逻辑卷体系的最底层

学习笔记:CentOS7学习之十六:LVM管理和ssm存储管理器使用

痞子三分冷 提交于 2020-04-28 07:34:48
[TOC] 学习笔记:CentOS7学习之十六:LVM管理和ssm存储管理器使用 <font face="华文楷体" size="4" color="red">本文用于记录学习体会、心得,兼做笔记使用,方便以后复习总结。内容基本完全参考学神教育教材,图片大多取材自学神教育资料,在此非常感谢MK老师和学神教育的优质教学。希望各位因学习需求而要进行转载时,能申明出处为学神教育,谢谢各位!</font> 16.1 LVM的工作原理 **实战场景:**对于生产环境下的服务器来说,如果存储数据的分区磁盘空间不够了怎么办? **解决方案:**使用LVM在线动态扩容 LVM( Logical Volume Manager)逻辑卷管理,是在磁盘分区和文件系统之间添加的一个逻辑层,来为文件系统屏蔽下层磁盘分区布局,提供一个抽象的盘卷,在盘卷上建立文件系统。管理员利用LVM可以在磁盘不用重新分区的情况下动态调整文件系统的大小,并且利用LVM管理的文件系统可以跨越磁盘,当服务器添加了新的磁盘后,管理员不必将原有的文件移动到新的磁盘上,而是通过LVM可以直接扩展文件系统跨越磁盘 它就是通过将底层的物理硬盘封装起来,然后以逻辑卷的方式呈现给上层应用。在LVM中,其通过对底层的硬盘进行封装,当我们对底层的物理硬盘进行操作时,其不再是针对于分区进行操作,而是通过一个叫做逻辑卷的东西来对其进行底层的磁盘管理操作

centos7下LVM挂载和扩容

丶灬走出姿态 提交于 2020-04-28 07:34:34
说明:此操作在centos7下进行,如果是centos6发行版,需要注意格式化LV的文件系统类型(centos7.0开始默认文件系统是xfs,centos6是ext4)、最后一步写入系统的类型 查看当前磁盘 [root@fsddxtclgj9vm900419 ~]# df -Th Filesystem Type Size Used Avail Use% Mounted on /dev/mapper/centos-root xfs 44G 3.7G 41G 9% / devtmpfs devtmpfs 7.8G 0 7.8G 0% /dev tmpfs tmpfs 7.8G 0 7.8G 0% /dev/shm tmpfs tmpfs 7.8G 777M 7.0G 10% /run tmpfs tmpfs 7.8G 0 7.8G 0% /sys/fs/cgroup /dev/vda1 xfs 1014M 179M 836M 18% /boot tmpfs tmpfs 1.6G 36K 1.6G 1% /run/user/0 tmpfs tmpfs 1.6G 40K 1.6G 1% /run/user/1001 查看块分区 [root@fsddxtclgj9vm900419 ~]# lsblk NAME MAJ:MIN RM SIZE RO TYPE MOUNTPOINT v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