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宅家促生“囤货经济”,北美零售业极限应考
云栖号资讯:【 点击查看更多行业资讯 】 在这里您可以找到不同行业的第一手的上云资讯,还在等什么,快来! 疫情之下,美国零售业同样遭遇冰火两重天的困境。 危机产生和意识到危机产生是两件事情。就在美国对着中国的疫情发展“隔岸观火”的两个月后的3月初,美国民众突然发现自己身边开始出现新冠病毒感染,这才意识到危机的到来。 随着疫情的持续蔓延和恶化,美国民众同样出现了恐慌性购物的“应激反应”。 标志性的场所就是药店和超市,一开始是口罩、消毒用品很快售罄,紧跟着就是超市的卫生用品被疯狂抢购;再然后就是超市食品专柜被“抢空”。据报道,有些民众连冷战时期的末日堡垒都开始重新启用了。 为此,沃尔玛在3月中旬宣布,计划在5月底前雇佣15万名新员工在超市、俱乐部和配送中心临时工作,以满足因新冠病毒大流行而出现的消费者的“囤货”需求。 几乎同时,大型电商亚马逊也宣布,近期内计划在全美雇佣10万名员工,以应对新冠疫情下的订单激增和线下配送人手不足的问题,以帮助人们实现居家购物。 而与人潮涌动的大型超市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线下百货零售业务。受疫情影响,除了人们生活日常必需的食品、药品以及加油站等的线下实体店还在正常营业外,其他的百货零售业务几乎全军覆没。 苹果、耐克等大型连锁门店已宣布无限期关闭美国及其他国家的门店,美国各州也在要求各类服务性质的商店暂停营业。3月底,美国零售巨头梅西百货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