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

基于朴素贝叶斯的定位算法

ε祈祈猫儿з 提交于 2020-01-24 03:53:12
LBS定位技术从方法上可分成三类:基于三角关系的定位技术、基于场景分析的定位技术、基于临近关系的定位技术(唐毅和杨博雄,2003)。 本博文首先对基于三角关系的定位技术进行了介绍,并对其中的应用最广泛的代表GPS进行阐述。 一、基于三角关系的定位方法 该技术的基本原理很简单,可以抽象成如下问题:已知A、B、C三个点的坐标,以及该三点至D点的距离(分别是d0,d1,d2),求D点的坐标。可以列出以下公式(式1),三个方程三个未知数,能求出唯一解。这种定位技术根据测量得出的数据,利用几何三角关系计算被测物体的位置,它是最主要的,也是应有最广的一种定位技术。 二、GPS GPS(全球定位系统)的空间部分使用24颗高度约2.02万千米的卫星组成卫星星座。卫星分布在六个中距离近圆形轨道面上(每轨道面四颗),轨道倾角为55度。卫星的分布使得在全球的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都可观测到四颗以上的卫星。 (1)为什么至少使用4颗卫星? GPS定位的基本原理即前面提到的三角关系法。接收机接收各个卫星Si发送的消息Mi,消息Mi不仅包含着卫星Si的空间坐标,还包括卫星发送消息的时间Ti。接收机在接收Mi后就可根据本地接收机的时间与卫星发送消息时间之差来计算距离di:di = c*T;其中c是光速,T是时间差。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包括大气、建筑物,时钟误差等等因素,光速c以及时间差T是具有误差的

车载导航系统中GPS的定位

最后都变了- 提交于 2020-01-24 03:43:29
首先购买的车载导航系统有GPS信号接受功能,能够接收GPS的经纬度信号,然后导航终端里面安装的导航地图能够非常详细的显示详细的经纬度坐标和地物信息.导航终端通过接收器接收到卫星24小时不间断发射的免费经纬度信号,然后通过软件系统把这些经纬度信号显示在安装的地图里相相应的经纬度位置,就产生了精确的定位信息.然后能够通过地图上显示的地物信息,知道自己眼下所处的详细位置. GPS 是美国从本世纪70年代開始研制。历时20年。耗资200亿美元,于1994年全面建成,具有在海、陆、空进行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 经近10年我国測绘等部门的使用表明,GPS以全天候、高精度、自己主动化、高效益等显著特点。赢得广大測绘工作者的信赖,并成功地应用于大地測量、project測量、航空摄影測量、运载工具导航和管制、地壳运动监測、project变形监測、资源勘察、地球动力学等多种学科,从而给測绘领域带来一场深刻的技术革命。   随着全球定位系统的不断改进。硬、软件的不断完好,应用领域正在不断地开拓,眼下已遍及国民经济各种部门。并開始逐步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GPS系统包含三大部分 :空间部分—GPS卫星星座;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 用户设备部分—GPS信号接收机。    2. 卫星及星座   由21颗工作卫星和3颗在轨备用卫星组成GPS卫星星座,记作(21+3

北斗卫星是如何实现手机定位的?

天大地大妈咪最大 提交于 2020-01-24 03:41:53
最近有网友在问,手机上的GPS、北斗定位是一个怎么样的原理,为什么地面上这么多设备只靠天上二十来个卫星就能实现准确定位,这么多定位请求能处理得完吗?这就涉及到全球卫星定位的原理啦,今天超能课堂就为大家讲一讲其中的奥妙。 网站劫持检测 1、检测网站是否被劫持 2、域名是否被墙 3、DNS污染检测 4、网站打开速度检测 5、网站是否被黑、被入侵、被改标题、被挂黑链 【深度检测】 1、可以检测多层js劫持、图片劫持、FLASH劫持、地区电信劫持、DNS劫持、域名被墙、DNS污染 2、可以获取严重占用加载时间的JS或者图片、css等html所用文件 3、不支持搜索引擎快照劫持检测 最长等待时间为10分钟。 此项选择考虑方向为:各大电信商链接检测网站速度有快慢。 最近有网友在问,手机上的GPS、北斗定位是一个怎么样的原理,为什么地面上这么多设备只靠天上二十来个卫星就能实现准确定位,这么多定位请求能处理得完吗?这就涉及到全球卫星定位的原理啦,今天 超能课堂 就为大家讲一讲其中的奥妙。 目前在天上运行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有很多个,例如最早美国人发明的GPS,中国的北斗、欧盟的伽利略、俄罗斯的格洛纳斯、日本的准天顶,它们都是目前可以商用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尽管它们提供的功能可能有所差别,比如中国北斗卫星系统提供了短信服务,但在卫星定位上,它们的本质原理都是共通的。 首先现在的 全球卫星其实都是无源

A-GPS学习笔记(二) 之SUPL

不羁岁月 提交于 2020-01-24 03:40:50
1. GNSS GNSS的全称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它是泛指所有的卫星导航系统,包括全球的、区域的和增强的,如美国的GPS、俄罗斯的Glonass、欧洲的Galileo、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以及相关的增强系统,如 美国的WAAS (广域增强系统)、 欧洲的EGNOS (欧洲静地导航重叠系统)和 日本的MSAS (多功能运输卫星增强系统)等,还涵盖在建和以后要建设的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国际GNSS系统是个多系统、多层面、多模式的复杂组合系统 2. 星历年历 星历表(英文为Ephemeris):星历表本来是用来记录天体特定时刻的位置的。而在GNSS中,星历表则记录了卫星的一些运行参数,它使得我们通过星历表就可以计算出任意时刻的导航卫星的位置和速度。下文我们将见到在GPS中,星历表包含了非常详细的卫星轨道和位置信息,所以其数据量较大,传输时间较长。为了克服这个问题,人们设计了星历表的简化集,即历书。 历书(英文为Almanac)/年历:历书也包含了卫星的位置等相关信息,不过它是星历数据的简化集,其精度较低。所以,历书数据量较小,传输时间较短。 3. GPS简介 GPS系统的构成 GPS系统=空间部分+控制部分+用户部分 1)空间部分 GPS空间部分主要由24颗GPS卫星构成,其中21颗工作卫星,3颗备用卫星

国内卫星通信技术发展及应用概述

↘锁芯ラ 提交于 2020-01-12 20:20:24
最近国内的卫星通信系统火了一把。1月11日,据媒体报道,中国首个自主建设的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正式上线,这套系统名为 天通系统 ,由中国电信运营,号段为1740,用户可以在线上或者部分线下营业厅办理此业务。 我国卫星通信现状 我国的卫星通信干线主要用于中央、 各大区局、 省局、 开放城市和边远城市之间的通信。 它是国家通信骨干网的重要补充和备份。 为保证地面网过负荷时以及非常时期(如地面发生自然灾害时) 国家通信网的畅通, 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我国边远省、 自治区(如西藏、 新疆) 的一些地区, 难以用扩展和延伸国家通信网的方法来进行覆盖。 对于这些地区的一些人口聚居的重镇或县城(也可用于海岛) 的用户, 我国是利用 VSAT 的方法将其接入地面公用网。 这对我国通信网的全国覆盖具有重要意义。 卫星专用网在我国发展很快, 目前银行、 民航、 石化、 水电、 煤碳、 气象、 海关、 铁路、 交通、 航天、 新华社、 计委、 地震局、 证券等均建有专用卫星通信网,大多采用 VSAT 系统, 全国已有几千个地球站。 我国需要建立卫星移动通信系统, 以支持位于地面移动通信网服务区以外用户的移动通信业务, 其终端应当是轻便和低成本的。卫星移动通信系统还用来为地面通信网未能覆盖的农村和边远地区提供基本的通信(话音和低速数据, 这对发展中国家更具有重要意义) 。 这里所指的“农村和边远地区”用户

趣味GPS

痞子三分冷 提交于 2020-01-11 12:52:17
作者:Vamei 出处:http://www.cnblogs.com/vamei 欢迎转载,也请保留这段声明。谢谢! 简介 GPS的全称是全球定位系统(the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它属于美国政府,并由洛杉矶的联合项目办公室(JPO, Joint Program Office)管理。 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为了确定卫星的位置,多个地面基站同时观测卫星发出的电波,并据此计算从基站到卫星的距离。这个想法很快被美国人发展下去: 既然多个地面基站可以确定空中的卫星位置,那么空中的多个基站也就可以确定地面上的位置了。GPS卫星组成的网络就构成这样的一个空中基站网络。地面上的使用者只需要接收来自多个GPS卫星的信号,就可以计算出自己所在的位置。第一颗GPS卫星发射于1978年2月22日,最早的GPS系统只进行二维定位,但很快,GPS系统允许包括高度在内的三维定位。 出埃及记,上帝是GPS? GPS产生的初期主要是由美国国防部赞助。显而易见,这样一个全天候,不受天气干扰的全球定位系统,有着极为重要的军事意义。GPS系统第一次大显身手也是在海湾战争。当时的GPS系统还没有完成,所以美国空军调整了GPS卫星的轨道,以便更好的服务于海湾地区。有一些部队,比如坦克部队,并没有使用过GPS接收器,甚至于用胶布把GPS接收器固定在车内。即使如此

GPS时钟系统(GPS时钟同步系统-GPS时间同步系统)

我的未来我决定 提交于 2020-01-08 13:08:36
GPS时钟系统(GPS时钟同步系统-GPS时间同步系统) GPS时钟系统(GPS时钟同步系统-GPS时间同步系统) 技术交流-岳峰-15901092122;QQ-522508213; yf_cs@163.com GPS 时间同步系统 是针对计算机、自动化装置等进行校时而研发的高科技产品,GPS时间同步系统通过接收北斗卫星、GPS、CDMA、PTP、B码等外部时间基准信号,GPS时间同步系统通过智能时间源控制算法,实现多时间源的智能切换,输出高精度、可靠的时间信号和时间信息。 ◆GPS时间同步系统利用卫星双向授时功能,方便构建全电力系统的全网时间同步网络,实现全网时间同步。 ◆GPS时间同步系统利用卫星双向通信功能,可以构建中心主站系统对各厂站时间同步系统的集中监测和远程维护,提高设备的运行可靠性。 ◆GPS时间同步系统采用表面贴装技术生产,以高速芯片进行控制,无硬盘和风扇设计,精度高、稳定性好、功能强、无积累误差、不受地域气候等环境条件限制、性价比高、操作简单、全自动智能化运行,免操作维护,适合无人值守。 ◆GPS时间同步系统有标准RS232、RS422/485、1PPS/PPM/PPH、IRIG-B、DCF77、NTP/SNTP网络对时等接口形式,可以适应各种不同设备的对时需要,广泛应用于电力、金融、通信、交通、广电、安防、石化、冶金、水利、国防、医疗、教育、IT等领域。

北斗时钟同步系统(北斗时钟系统-北斗授时系统)

荒凉一梦 提交于 2020-01-08 05:05:43
北斗时钟同步系统(北斗时钟系统-北斗授时系统) 北斗时钟同步系统(北斗时钟系统-北斗授时系统) 技术交流-岳峰-15901092122; yf_cs@163.com ;Q-522508213; 时钟同步系统 是针对计算机、自动化装置等进行校时而研发的高科技产品,时钟同步系统通过接收北斗卫星、GPS、CDMA、PTP、B码等外部时间基准信号,时钟同步系统通过智能时间源控制算法,实现多时间源的智能切换,输出高精度、可靠的时间信号和时间信息。 ◆时钟同步系统利用卫星双向授时功能,方便构建全电力系统的全网时间同步网络,实现全网时间同步。 ◆时钟同步系统利用卫星双向通信功能,可以构建中心主站系统对各厂站时间同步系统的集中监测和远程维护,提高设备的运行可靠性。 ◆时钟同步系统采用表面贴装技术生产,以高速芯片进行控制,无硬盘和风扇设计,精度高、稳定性好、功能强、无积累误差、不受地域气候等环境条件限制、性价比高、操作简单、全自动智能化运行,免操作维护,适合无人值守。 ◆时钟同步系统有标准RS232、RS422/485、1PPS/PPM/PPH、IRIG-B、DCF77、NTP/SNTP网络对时等接口形式,可以适应各种不同设备的对时需要,广泛应用于电力、金融、通信、交通、广电、安防、石化、冶金、水利、国防、医疗、教育、IT等领域。 ★时钟同步系统主要用途 ◆

北斗校时器(北斗卫星校时器-北斗卫星同步时钟)

时光毁灭记忆、已成空白 提交于 2020-01-07 22:13:47
北斗校时器(北斗卫星校时器-北斗卫星同步时钟)北斗校时器(北斗卫星校时器-北斗卫星同步时钟) 技术咨询:岳峰 15901092122; yf_cs@163.com ;Q-522508213; 北斗卫星校时器 是针对计算机、自动化装置等进行校时而研发的高科技产品, 北斗卫星校时器 从北斗卫星上获取标准的时间信号,将这些信号通过各种接口传输给自动化系统中需要时间信息的设备(计算机、保护装置、故障录波器、事件顺序记录装置、安全自动装置、远动RTU),这样就可以达到整个系统的时间同步。北斗卫星校时器通过接收北斗卫星、GPS卫星、CDMA、PTP、B码等外部时间基准信号,北斗卫星校时器通过智能时间源控制算法,实现多时间源的智能切换,输出高精度、可靠的时间信号和时间信息。 ◆ 北斗卫星校时器利用卫星双向授时功能,方便构建全电力系统的全网时间同步网络,实现全网时间同步。 ◆ 北斗卫星校时器利用卫星双向通信功能,可以构建中心主站系统对各厂站时间同步系统的集中监测和远程维护,提高设备的运行可靠性。 ◆ 北斗卫星校时器采用表面贴装技术生产,以高速芯片进行控制,无硬盘和风扇设计,精度高、稳定性好、功能强、无积累误差、不受地域气候等环境条件限制、性价比高、操作简单、全自动智能化运行,免操作维护,适合无人值守。 ◆ 北斗卫星校时器有标准RS232、RS422/485、1PPS/PPM/PPH、IRIG-B

跨年夜,“牧星人”守护实践二十号卫星完成第四次变轨

大城市里の小女人 提交于 2020-01-02 22:44:24
  吕炳宏 田枝 科技日报记者 付毅飞   “能赶在跨年前帮助实践二十号卫星再进一步,看着卫星距离目标轨道越来越近,真的很开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工程师宋超注视着大屏上缓慢变化的状态曲线感叹道。   2019 年 12 月 31 日晚,距离 2020 年到来还有不到 5 小时,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指挥控制大厅灯火通明。宋超正在与同事们实施实践二十号卫星的第四次变轨任务。他们坐在电脑前,全神贯注地注视着大屏幕上的卫星状态数据。   4 天前,搭载着实践二十号卫星的“胖五”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上演“王者归来”。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牧星人”们仍不敢掉以轻心。“对我们而言,完成发射只是第一步。”高级工程师朱永杰说。在他们心中,将卫星从发射预定轨道精确变轨至距离地球约 3.6 万公里的地球同步轨道,完成定点、开通载荷,与完成“胖五”发射任务同样重要。“这个阶段就像是在产房里精心呵护刚刚出生的婴儿。卫星成功定点,达到最佳工作状态之前的这段时间,每天都是不眠之夜。”朱永杰表示。   在轨道计算机房,工程师李锦源和同事们作为实施轨控任务的智囊团,早在发射前便通过多种方法,仿真计算了火箭将卫星送到不同远地点的 10 余种预案。现在他们要做的,是立足卫星当前的轨道状态,计算出最节省燃料的变轨策略,确保卫星准确完成变轨的同时,尽可能地延长卫星的工作寿命。   李锦源介绍,此次卫星入轨的超同步地球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