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云

MD5碰撞后时代,MD5还有存在的意义吗?

[亡魂溺海] 提交于 2020-01-03 16:37:46
MD5是一种HASH函数,又称杂凑函数,由32位16进制组成,在信息安全范畴有广泛和首要运用的暗码算法,它有类似于指纹的运用。在网络安全协议中, 杂凑函数用来处理电子签名,将冗长的签名文件紧缩为一段一起的数字信息,像指纹辨别身份相同保证正本数字签名文件的合法性和安全性。在前面提到的SHA- 1和MD5都是现在最常用的杂凑函数。经过这些算法的处理,初始信息即使只更动一个字母,对应的紧缩信息也会变为大相径庭的“指纹”,这就保证了经过处理 信息的唯一性。为电子商务等提供了数字认证的可能性。   安全的杂凑函数在设计时有必要满意两个请求:其一是寻找两个输入得到相同的输出值在计算上是不可行的,这便是我们一般所说的抗磕碰的;其二是找一个输 入,能得到给定的输出在计算上是不可行的,即不可从效果推导出它的初始状况。现在运用的首要计算机安全协议,如SSL,PGP都用杂凑函数来进行签名,一 旦找到两个文件可以发作相同的紧缩值,就可以假造签名,给网络安全范畴带来无量危险。   MD5便是这样一个在国内外有着广泛的运用的杂凑函数算法,它曾一度被认为是非常安全的。但是MD5也不会完全不重复,从概率来说16的32次 方遍历后至少出现两个相同的MD5值,但是16的32次方有多大?3402823669209384634633746074317.7亿,就算全世界最 快的超级计算机也要跑几十亿年才能跑完。可是

SHA-1算法

蓝咒 提交于 2019-12-06 16:56:59
SHA-1(英语:Secure Hash Algorithm 1,中文名:安全散列算法1)是一种 密码散列函数 , 美国国家安全局 设计,并由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NIST)发布为联邦数据处理标准(FIPS)。SHA-1可以生成一个被称为消息摘要的160 位 (20 字节 )散列值,散列值通常的呈现形式为40个 十六进制 数。 介绍 SHA-1(英语:Secure Hash Algorithm 1,中文名:安全散列算法1)是一种 密码散列函数 , 美国国家安全局 设计,并由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NIST)发布为联邦数据处理标准(FIPS)。SHA-1可以生成一个被称为消息摘要的160 位 (20 字节 )散列值,散列值通常的呈现形式为40个 十六进制 数。 [1] SHA-1已经不再视为可抵御有充足资金、充足计算资源的攻击者。2005年,密码分析人员发现了对SHA-1的有效攻击方法,这表明该算法可能不够安全,不能继续使用,自2010年以来,许多组织建议用 SHA-2 或SHA-3来替换SHA-1。 Microsoft 、 Google 以及 Mozilla 都宣布,它们旗下的浏览器将在2017年前停止接受使用SHA-1算法签名的 SSL证书 。 2017年2月23日,CWI Amsterdam与 Google 宣布了一个成功的SHA-1碰撞攻击,发布了两份内容不同但SHA

枯燥高深的哈希函数分析

与世无争的帅哥 提交于 2019-12-04 23:53:22
今天看到一篇报道王小云的文章,描述了她是如何破解MD5和SHA-1这两大哈希函数的。 其中王小云提到自己做 哈希函数分析 10年,心里就是下定决心要做这方面的研究,自然而然也就获得了成功。 在我看来,密码学作为区块链技术的基础,是非常高深,同时也是非常枯燥的。各种各样的区块链上层应用让我觉得丰富多彩,但是唯独密码学这项底层技术如同一座大山一般令我无法翻越。要研究这些必须要能静下心来。 我曾和SimpleChain团队专门研究密码学的同学交流,从大佬那学到不少。 大佬表示,很多密码学的技术都是基于最基础的密码学知识,例如哈希算法、椭圆曲线等等。如果能过对其中一些关键的算法步骤手算推导,加深对基础的理解,很多复杂的技术就能很快吸收掌握。 所以,学习技术还是要从最基础的一步步开始啊。 来源: https://my.oschina.net/u/4090317/blog/3131245

【转帖】她破解哈希函数算法:坚持10年做一件事一定能做成

大兔子大兔子 提交于 2019-12-04 18:21:29
她破解哈希函数算法:坚持10年做一件事一定能做成 https://www.cnbeta.com/articles/tech/911577.htm 山大出身。。 今年9月7日,2019未来科学大奖揭晓,这项设立4年的大奖迎来首位女性得主——密码学家王小云。在信息时代,金融服务、网络安全等背后都离不开密码系统的“护航”。在大众眼中,密码带着神秘色彩,王小云破解和设计密码的经历则更为传奇。 MD5和SHA-1曾是最先进的国际通用密码,被专家认为需要运算100万年才有可能破解。2004年和2005年,这两大“固若金汤”的算法被王小云先后破解,在国际密码学界引发强烈“地震”。 2005年,王小云和国内专家设计了我国首个哈希函数算法标准SM3。如今,SM3已为我国多个行业保驾护航。 11月16日傍晚,梳着干练短发、带着典型学者风采的王小云出现在2019未来科学大奖周。问及此次获奖的感受,这位低调的科学家表示,她非常感谢大家对她的支持和关爱,希望大家更多关注和支持密码科技事业和这个领域年轻的人才。 王小云在未来科学大奖周接受媒体采访。新京报记者 张璐 摄 从小对数理化兴趣浓厚 1966年,王小云出生于山东诸城一个教师家庭。她的父亲毕业于诸城师范学校的数学与化学班,受父亲影响,王小云从小就对数理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由于高考数学成绩优异,她报考了山大数学系。当时,山大数学系师资力量雄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