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学

小波变换网文精粹:小波:看森林,也看树木(一)

给你一囗甜甜゛ 提交于 2019-12-05 19:14:23
英文原名:Wavelets: Seeing the forest and the trees 转: https://blog.csdn.net/deepdsp/article/details/7253400 原:http://yswhu.bokee.com/viewdiary.10391865.html 一、前言 在1998年11月15日这一天,Walt Disney Pictures 和 Pixar Animation Studios一起发布了一部全部由计算机漫画而制的电影,名字叫《一只甲壳虫的生活》(A Bug’s life),这是Disney和Pixar的第二次合作,跟三年前制片人Toy Story的突破一样,它开创了一个新的视角。一位评论家说:“《一只甲壳虫的生活》有许多漂亮的视觉创新,有错综复杂的细节,会使得大人们跟小孩子一样,从开始到结束都在观看;而且还从一些新的、迄今没有的柔和光谱中折射出的搞笑颜色。” 只有最懂计算机图形学的常看电影的人才会提出许多数学建模的想法,这会使得在生动的蚂蚁故事中有可能发展所有特性,更不用说它们的许多结构,它们的无数的表情,还有它们跳跃、迁徙和围绕在一起鸣叫的方式。尽管这也出现了,一种特殊的建模技术使得它在电影中首次应用。一种计算机漫画方法是充分利用了一种叫做 小波 的数学程序的聚集性。 思考小波的一种方法是考虑我们的眼睛是怎样看世界的

微信不是互联网,互联网也不是微信。

耗尽温柔 提交于 2019-11-30 18:17:00
微信不是互联网。 互联网也不是微信。 冯大辉先生在「互联网消息」知识星球圈子也说: 朋友圈里热转的各种长网文,十篇有九篇是洗稿,洗的方式不同而已。 剩下一篇是抄袭。 注意,这里用了“网文”,整个微信订阅号的内容大抵如此。 多少是为了阅读量而写字,多少又是为了传递知识与信息,表达观点,输出价值而写? 我个人之愚见认为是少数。 这个时代,若是没有强信息甄别能力,一个人极大可能表现出来的状态就是: 我以为我知道了,我以为我学到了,我不知道我不知道。 微信不是互联网,还和其生态内的创作者头上始终高悬着一把剑有关。 因此,微信不是互联网,但微信或许是,中文互联网的代表。 互联网不是微信,有机会再讲。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geek3/p/11634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