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输

计算机网络核心(1)

杀马特。学长 韩版系。学妹 提交于 2020-02-17 05:41:13
一、网络基础知识 1、OSI 开放式互联参考模型 当前市面上分别存在:四层、五层、七层协议,而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制定的 OSI 七层协议模型,是业界提出来的概念性框架: 先自上而下,后自下而上处理数据头部 从应用层开始,都会对传输的数据头部进行处理,加上本层的一些信息,最终,由物理层通过以太网、电缆等介质,将数据解析成比特流,在网络中传输。 数据传输到目标地址后,并自底而上的将先前对应的头部解析分离出来,这个就是网络数据处理的流程。 2、TCP/IP OSI 是一个定义良好的协议规范机制,并有许多可选部分完成类似的任务。它定义了开放系统的层次结构、层次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各层可包括的可能的任务,是作为一个框架来协调和组织各层所提供的服务。 但是 OSI 参考模型并没有提供一个可以实现的方法,而只是描述了一些概念,用来协调进程间通信标准的制定。所以,OSI 参考模型并不是一个标准,而是一个在自定标准时所使用的概念型框架。 实施的标准时 TCP/IP 四层架构参考模型,虽然 TCP/IP 协议并不完全符合 OSI 的七层参考模型,但我们依然可以将其理解为是对 OSI 的一种实现。 二、TCP的三次握手 1、TCP 报文头 1.1 Source Port 和 Destination Port 首先,Source Port 和 Destination Port

网络

与世无争的帅哥 提交于 2020-02-13 21:24:02
个人博客 http://www.milovetingting.cn 网络 前言 本文为学习Java相关知识所作笔记,参考以下资料: https://github.com/Snailclimb/JavaGuide ,感谢原作者的分享! 网络 7 层架构 7 层模型主要包括: 物理层:主要定义物理设备标准,如网线的接口类型、光纤的接口类型、各种传输介质的传输速率等。 它的主要作用是传输比特流(就是由 1、 0 转化为电流强弱来进行传输,到达目的地后在转化为1、 0,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模数转换与数模转换)。这一层的数据叫做比特。 数据链路层:主要将从物理层接收的数据进行 MAC 地址(网卡的地址)的封装与解封装。常把这一层的数据叫做帧。在这一层工作的设备是交换机,数据通过交换机来传输。 网络层:主要将从下层接收到的数据进行 IP 地址(例 192.168.0.1)的封装与解封装。在这一层工作的设备是路由器,常把这一层的数据叫做数据包。 传输层:定义了一些传输数据的协议和端口号(WWW 端口 80 等),如: TCP(传输控制协议,传输效率低,可靠性强,用于传输可靠性要求高,数据量大的数据), UDP(用户数据报协议,与 TCP 特性恰恰相反,用于传输可靠性要求不高,数据量小的数据,如 QQ 聊天数据就是通过这种方式传输的)。 主要是将从下层接收的数据进行分段进行传输

网络七层协议的通俗理解

大兔子大兔子 提交于 2020-02-12 13:28:39
网络七层协议的通俗理解 OSI七层模式简单通俗理解 这个模型学了好多次,总是记不住。今天又看了一遍,发现用历史推演的角度去看问题会更有逻辑,更好记。本文不一定严谨,可能有错漏,主要是抛砖引玉,帮助记性不好的人。总体来说,OSI模型是从底层往上层发展出来的。 这个模型推出的最开始,是是因为美国人有两台机器之间进行通信的需求。 需求1: 科学家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是,两个硬件之间怎么通信。具体就是一台发些比特流,然后另一台能收到。 于是,科学家发明了物理层: 主要定义物理设备标准,如网线的接口类型、光纤的接口类型、各种传输介质的传输速率等。它的主要作用是传输比特流(就是由1、0转化为电流强弱来进行传输,到达目的地后在转化为1、0,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数模转换与模数转换)。这一层的数据叫做比特。 需求2: 现在通过电线我能发数据流了,但是,我还希望通过无线电波,通过其它介质来传输。然后我还要保证传输过去的比特流是正确的,要有纠错功能。 于是,发明了数据链路层: 定义了如何让格式化数据以进行传输,以及如何让控制对物理介质的访问。这一层通常还提供错误检测和纠正,以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 需求3: 现在我能发正确的发比特流数据到另一台计算机了,但是当我发大量数据时候,可能需要好长时间,例如一个视频格式的,网络会中断好多次(事实上,即使有了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网络还是经常中断,只是中断的时间是毫秒级别的

视频CDN缓存

落爺英雄遲暮 提交于 2020-02-11 01:43:06
文章目录 视频特点 视频参数 码率调整 什么是码率调整 码率自适应技术 视频传输 基于HTTP的流媒体传输 CDN cache服务器 什么是CDN CDN形象比喻 CDN 文件系统&&缓存机制 视频+cache CDN实施技术 用户访问网站步骤 video quality delivered by individual CDNs can vary substantially across clients (e.g., across different ISPs or content providers) and also across time (e.g., flash crowds) [39, 37]. Similarly,because the video player has only a few seconds worth of buffering and the bandwidth could fluctuate significantly, we need to make quick decisions (e.g., future bitrates) based on the current client buffer level and bandwidth so that the buffer does not drain out [27]. 视频特点 -变化不大

TCP/IP

旧城冷巷雨未停 提交于 2020-02-09 09:45:23
课时一 一、计算机网络协议 负责在网络上建立通信通道和控制通过通道信息的规则 协议依赖于网络体系结构,由硬件和软件共同实现 二、计算机网络协议的组成 语意:信息的含义 语法:如何表征信息 定时:确定通信速度的匹配和时序 三、开放系统互联基本参考模型OSI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四、网络协议的概念 网络协议:计算机网络和分布系统中互相通信的对等实体之间交换信息时必须遵守的规则的集合 网络体系结构:指通信系统的整体的一个设计方法,也是计算机之间相互通信的层次、以及各层中的协议和层次之间的接口的集合,它为网络硬件、软件、协议、 存取控制和网络拓扑提供标准 SNA:IBM公司独立开发的适合于自己公司的网络体系结构 System Network Architecture DNA:DEC公司独立开发的适合于自己的网络体系结构,Data Network Architecture OSI/RM:由ISO(国际标准化组织)统一规定的参考模型,Open Standard Interconnection (开放互联系统参考模型) 课时二 OSI七层参考模型:(逻辑结构)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OSI七层参考模型的缺点: OSI实现其来非常复杂,且运行效率低 OSI标准的制定周期太长,因而使得按OSI标准生产的设备无法及时进入市场

为什么静态域与网络传输无关

有些话、适合烂在心里 提交于 2020-02-09 07:26:36
首先静态域与网络传输没有关系,静态域不可以被序列化,也不会在网络中被传输。我们先通过一个例子验证这个问题,后面再分析静态域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存在。 以下是一个socket通信过程,Client端负责实例的构造和发送,Server端负责监听和接收来自端口的实例,User类拥有静态变量和成员变量,这里将User的实例作为目标进行传输。 import java.io.*; import java.net.Socket; /** * User: zzzz76 * Date: 2018-07-07 */ public class Clien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 User.setTag("client"); for (int i = 0; i < 5; i++) { Socket socket = null; BufferedOutputStream bos = null; ObjectOutputStream oos = null; try { socket = new Socket("localhost", 10000); bos = new BufferedOutputStream(socket.getOutputStream()); oos = new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第一章笔记

半世苍凉 提交于 2020-02-08 17:34:53
1 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 1.1 什么是因特网 1.1.1 具体构成描述 桌面PC,工作站等所有的这些计算设备称为 主机 或者 端系统 ; 端系统通过 通信链路 和 分组交换机 连接到一起。通信链路由不同的物理媒体组成,包括电缆,光纤等,不同的链路以不同的 传输速率 (bit/s或bps)传输数据; 因特网部件都要运行一系列的 协议 ,协议控制因特网中信息的接收和发送;其中 TCP 和 IP 是因特网中最为重要的两个协议,IP协议定义了在路由器和端系统之间发送和接收分组的格式。 1.1.2 服务描述 与因特网相连的端系统提供了一个 API ,该API规定了运行在一个端系上的软件请求因特网基础设施向运行在另一个端系统上的特定目的地软件交付数据的方式。因特网API是一套发送软件必须遵循的规则集合,因此因特网能够将数据交付给目的地。 1.1.3 什么是协议 在因特网中,凡是涉及到两个或多个远程通信实体的所有活动都受到协议的制约; 一个 协议 定义了在两个或者多个通信实体之间交换报文格式和次序,以及报文发送和接收一条报文或者其他事件采取的动作。 1.2 网络边缘 1.3 网络核心 网络核心 ,即由互联因特网端系统的分组交换机和链路构成的网状网络; 存储转发机制 是指在交换机能够开始向输出链路传输该分组的第一个比特之前,必须接收到整个分组,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时延称为 存储转发时延 ; 排队时延

网络编程

左心房为你撑大大i 提交于 2020-02-08 14:04:18
主要内容 软件架构CS/BS 网络通信三要素 TCP通信 Socket套接字 ServerSocket 学习目标 [ ] 能够辨别UDP和TCP协议特点 [ ] 能够说出TCP协议下两个常用类名称 [ ] 能够编写TCP协议下字符串数据传输程序 [ ] 能够理解TCP协议下文件上传案例 第一章 网络编程入门 1.1软件结构 C/S结构 :全称为Client/Server结构,是指客户端和服务器结构。常见程序有QQ、迅雷等软件。 B/S结构 :全称为Browser/Server结构,是指浏览器和服务器结构。常见浏览器有谷歌、火狐等。 两种架构各有优势,但是无论哪种架构,都离不开网络的支持。 网络编程 ,就是在一定的协议下,实现两台计算机的通信的程序。 1.2 网络通信协议 网络通信协议: 通过计算机网络可以使多台计算机实现连接,位于同一个网络中的计算机在进行连接和通信时需要遵守一定的规则,这就好比在道路中行驶的汽车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一样。在计算机网络中,这些连接和通信的规则被称为网络通信协议,它对数据的传输格式、传输速率、传输步骤等做了统一规定,通信双方必须同时遵守才能完成数据交换。 TCP/IP协议: 传输控制协议/因特网互联协议(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是Internet最基本、最广泛的协议

网络编程入门

故事扮演 提交于 2020-02-08 04:26:10
软件结构 C/S结构:全称为Client/Servers结构,是指客户端和服务结构。常见程序有QQ、迅雪等软件。 B/S结构:全称为 Browser/ Servers结构,是指浏览器和服务结构。常见浏览器有谷歌、火狐等。 两种架构各有优势,但是无论哪种架构,都离不开网络的支持。网络编程,就是在一定的协议下,实现两台计算机的通信的程序。 网络通信协议 网络通信协议 通过计算机网络可以使多台计算机实现连接,位于同一个网络中的计算机在进行连接和通信时需要遵守一定的规则,这就好比在道路中行驶的汽车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一样。在计算机网络中,这些连接和通信的规则被称为网络通信协议,它对数据的传输格式、传输速率、传输步骤等做了统一规定,通信双方必须同时遵守才能完成数据交换。 TCP/IP协议 传输控制协议/因特网互联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是Internet最基本、最广泛的协议。它定义了计算机如何连入因特网,以及数据如何在它们之间传输的标准。它的内部包含一系列的用于处理数据通信的协议,并采用了4层的分层模型,每一层都呼叫它的下一层所提供的协议来完成自己的需求。 上图中,TCP/IP协议中的四层分別是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和链路层,每层分別负责不同的通信功能。 链路层:链路层是用于定义物理传输通道

网络知识

一世执手 提交于 2020-02-07 03:11:54
网络知识开篇介绍 运维网络知识结构 基础部分 网络通讯原理 路由(IP地址 路由表 路由协议) 交换(MAC地址 mac表 广播域与冲突域) OSI7层模型 网络通讯数据包分装过程 进阶部分 TCP/IP模型(TCP/IP协议簇) TCP三次握手/四次挥手状态集转换 深入部分 IP地址分类 IP地址子网划分原理 DNS协议原理 ARP协议原理 操作部分 与系统相关网络操作命令 网络知识学习路径 路由交换部分 网络安全部分 网络运营商部署部分 无线网络技术 语音网络技术 网络基础知识概念 网络通讯原理 到底什么是网络:实现通讯的技术 网络诞生第一步:网络主机 至少两台有通讯需求的主机才能构建网络 网络诞生第二步:硬件网卡 主机之间实现网络通讯需要有硬件支持,网卡就是实现通讯的硬件 网络诞生第三步:传输介质 实现网络通讯还需要有传输介质,常见的传输介质为网线、管线、wifi无线等 网络诞生第四步:数据传输 通过网卡将计算机可以识别的二进制信息转换为电压信息进行传输 调制解调的过程 网络诞生第五步:传输问题 通过网卡和传输介质,定义1个bit传输的单位时间,从而分辨连续相同的信号 网络诞生第六步:传输依赖 在网络数据传输过程中,影响传输速率主要是通讯双方的网卡和传输介质 网络拓扑架构构建   以上就是一个网络拓扑图 网络拓扑==网络设备连接图   做网络拓扑图有助于我们检查问题、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