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层

深度之眼PyTorch训练营第二期---13、hook函数与CAM可视化

好久不见. 提交于 2019-12-05 05:10:40
一、hook函数概念 hook函数机制:不改变主体,实现额外功能,像一个挂件,挂钩,hook 1、torch.Tensor.register_hook(hook) 功能:注册一个反向传播hook函数 仅一个输入参数,为张量的 梯度 计算图与梯度求导 2、torch.nn.Module.register_forward_hook 功能:注册module的前向传播hook函数 参数:   module:当前网络层   input:当前网络层输入数据   output:当前网络层输出数据 3、torch.nn.Module.register_forward_pre_hook 功能:注册module前向传播前的hook函数 参数: module:当前网络层   input:当前网络层输入数据 4、torch.nn.Module.register_backward_hook 功能:注册module反向传播的红藕库函数 参数:   module:   grad_input:当前网络层输入 梯度 数据   grad_output:当前网络层输出 梯度 数据 二、hook函数与特征图提取 三、CAM(class activation map,类激活图) Grad-CAM:CAM改进版,利用梯度作为特征图权重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cola-1998/p

Linux系统学习 五、网络基础—网络通信协议

不羁的心 提交于 2019-12-05 04:24:53
OSI/ISO七层模型和TCP/IP四层模型 网络层协议和IP划分 OSI的七层框架 物理层:设备之间的比特流的传输、物理接口、电气特性等。 数据链路层:成帧、用MAC地址访问媒介、错误检测与修正。 网络层:提供逻辑地址、选路。 传输层:可靠与不可靠的传输、传输前的错误检测、流量控。 会话层:对应用会话的管理、同步。 表示层:数据的表现形式、特定功能的实现(如:加密)。 应用层:用户接口。 TCP/IP协议4层模型 应用层:应用层对应于OSI模型的高层,为用户提供所需的各种服务。 传输层:传输层对应OSI参考模型的传输层,为应用层实体提供端到端的通信功能,保证了数据包的顺序传送以及数据的完整性。该层定义了两个主要的协议:传输控制协议(TCP)和用户数据协议(UDP), 网络互联层:网络互联层对应于OSI参考模型的网络层,主要解决主机到主机的通信问题。它所包含的协议设计数据包在整个网络上的逻辑传输。该层有三个主要协议:网络协议(IP)、互联网组管理协议(IGMP)和互联网控制报文协议(ICMP)。 网络接口层:网络接入层与OSI参考模型中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相对应。它负责监视数据在主机和网络之间的交换。事实上,TCP/IP本身并未定义该层的协议,而由参与互联的各网络使用自己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协议,然后与TCP/IP的网络接入层进行连接。地址解析(ARP)工作在此层

网络协议学习总结

蓝咒 提交于 2019-12-05 02:48:47
1.网络协议层 OSI 模型 TCP/IP 参考模型 设备 7 应用层 Application layer Http,SMTP,FTP,TelNet 应用层 HTTP,TFP,DNS 6 表示层 Representation layer   5 会话层 Session layer ASAP,WinSock 4 传输层 Transportation layer TCP,UDP 传输层 TCP,UDP,RTP,SCTP 3 网络层 Network layer IP 网络互链层 IP 2 数据链路层 Data link layer 以太网,令牌环 网络接口层 以太网, 1 物理层 Physics layer 线路,无线电,光纤 2.运行于TCP协议上的协议 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超文本传输协议:主要用于普通的浏览。 HTTPS-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Over Secure Socket Layer, or HTTP over SSL, 安全超文本传输协议: HTTP 协议的安全版本。 FTP- File Transfer Protocol, 文件传输协议:用于文件传输。 POP3-Post Office Protocol, Version 3, 邮局协议:收邮件用。 SMTP-Simple Mail

计算机网络-网络层-路由算法

时间秒杀一切 提交于 2019-12-05 00:06:31
计算机网络-网络层-路由算法 最优化原则 1.最佳路径的每一部分也是最佳路径 如果路由器J在从路由器I到K的最优路径上,那么从J到K的最优路径必定沿着同样的路由路径 2.通往路由器的所有最佳路径的并集是一棵称为汇集树 3.路由算法的目的 为所有路由器找出并使用汇集树 最短路径路由 Dijkstra算法 1.每个节点用从源节点沿已知最佳路径到该节点的距离来标注,标注分为临时性标注和永久性标注 2.初始时,所有节点都为临时性标注,标注为无穷大 3.将源节点标注为0,且为永久性标注,并令其为工作节点 4.检查与工作节点相邻的临时性节点,若该节点到工作节点的距离与工作节点的标注之和小于该节点的标注,则用新计算得到的和重新标注该节点 5.在整个图中查找具有最小值的临时性标注节点,将其变为永久性节点,并成为下一轮检查的工作节点 6.重复第四、五步,直到目的节点成为工作节点 泛洪算法 描述 一种将数据包发送到所有网络节点的简单方法,每个节点通过将其发送到所有其他链接之外来泛洪在传入链接上接收到的新数据包,它属于静态算法 问题 重复的数据包,由于循环可能会无限多 节点需要跟踪已泛洪的数据包以阻止洪泛 即使在跳数上使用限制也会成倍爆炸 两种解决措施 每个数据包的头中包含一个跳计数器,每经过一跳后该计数器减1,为0时则丢弃该数据包 记录哪些数据包已经被扩散了,从而避免再次发送这些数据包。方法: 1

TCP/IP协议概要--01

自闭症网瘾萝莉.ら 提交于 2019-12-04 21:14:31
学习一下tcp/ip协议,还是很枯燥,哎。。。。。 图片的是从下到上对TCP/IP的协议进行描述的。主要是的描述每一层协议的特点 该层对应的是最底层的数据链路层,即图中的以太网驱动程序那一层。 该层是数据链路层的上一层网络层 该层是网络层的上一层传输层 该层是传输层的上一层应用层 该图是描述各层中主要的协议及每个协议的职责 描述顺序依旧是从底到上 链路层的相关协议: 网络层的相关协议: 传输层的相关协议: 应用层的相关协议: 好了就到这里了,这是简要,希望对大家有用,当然对我是有用的。。。当个键盘侠啦,谢谢!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baimeishaoxia/p/11884389.html

计算机网络

余生长醉 提交于 2019-12-04 20:41:10
1. 在浏览器中输入url地址 ->> 显示主页的过程,整个过程会使用哪些协议 image.jpeg 总体来说分为以下几个过程: DNS解析 TCP连接 发送HTTP请求 服务器处理请求并返回HTTP报文 浏览器解析渲染页面 连接结束 在浏览器中输入网址之后执行会发生什么? DNS解析,找到对应ip地址 客户端发起http/https请求,然后交给传输层 传输层将请求分成报文段,添加目标源和端口,并随机用一个本地接口封装进报头,然后交给网络层。 网络层加上双方的ip地址信息,并负责路由分发。 链路层中,包通过链路层发送到路由器,通过邻居协议查找给定IP地址的MAC地址,然后发送ARP请求查找目的地址,如果得到回应后就可以使用ARP的请求应答交换的IP数据包进行传输了,然后发送IP数据包到达服务器的地址。 各种协议与HTTP协议之间的关系一般面试官会通过这样的问题来考察你对计算机网络知识体系的理解。 图片来源:《图解HTTP》 Image.png 2.TCP/IP协议层 image.png image.png image.jpeg 1.1 应用层 应用层(application-layer)的任务是通过应用进程间的交互来完成特定网络应用。应用层协议定义的是应用进程(进程:主机中正在运行的程序)间的通信和交互的规则。对于不同的网络应用需要不同的应用层协议。在互联网中应用层协议很多

《浏览器工作原理与实践》<02>TCP协议:如何保证页面文件能被完整送达浏览器?

Deadly 提交于 2019-12-04 20:35:06
前言: 在衡量 Web 页面性能的时候有一个重要的指标叫“ FP(First Paint) ”,是指从页面加载到首次开始绘制的时长。这个指标直接影响了用户的跳出率,更快的页面响应意味着更多的 PV、更高的参与度,以及更高的转化率。那什么影响 FP 指标呢?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网络加载速度。 一个数据包的“旅程” 下面我将分别从 “数据包如何送达主机”“主机如何将数据包转交给应用”和“数据是如何被完整地送达应用程序” 这三个角度来为你讲述数据的传输过程。 互联网,实际上是一套理念和协议组成的体系架构。其中,协议是一套众所周知的规则和标准,如果各方都同意使用,那么它们之间的通信将变得毫无障碍。 互联网中的数据是通过数据包来传输的。如果发送的数据很大,那么该数据就会被拆分为很多小数据包来传输。比如你现在听的音频数据,是 拆分成一个个小的数据包 来传输的,并不是一个大的文件一次传输过来的。 1. IP:把数据包送达目的主机 数据包要在互联网上进行传输,就要符合网际协议(Internet Protocol,简称 IP)标准。互联网上不同的在线设备都有唯一的地址,地址只是一个数字,这和大部分家庭收件地址类似,你只需要知道一个家庭的具体地址,就可以往这个地址发送包裹,这样物流系统就能把物品送到目的地。 计算机的地址就称为 IP 地址,访问任何网站实际上只是你的计算机向另外一台计算机请求信息。

面试 网络编程

放肆的年华 提交于 2019-12-04 16:04:37
就是用来实现网络互连的不同计算机上运行的程序间可以进行数据交换 如今,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学习、工作、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我们利用计算机可以和亲朋好友网上聊天,也可以玩网游、发邮件等等,这些功能实现都离不开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实现了不同计算机之间的通信,这必须依靠编写网络程序来实现。 下面,我们将教大家如何编写网络程序。 在学习编程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关于网络通信的一些概念。 1、什么是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计算机系统。 从其中我们可以提取到以下内容: 1. 计算机网络的作用 :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 2.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a) 计算机硬件 : 计算机 (大中小型服务器,台式机、笔记本等)、 外部设备 (路由器、交换机等)、 通信线路 (双绞线、光纤等)。 b) 计算机软件 : 网络操作系统 (Windows 2000 Server/Advance Server、Unix、Linux等)、 网络管理软件 (WorkWin、SugarNMS等)、 网络通信协议 (如TCP/UDP协议)。 3. 计算机网络的多台计算机是具有独立功能的 ,而不是脱离网络就无法存在的。 2、什么是网络通信协议?

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

淺唱寂寞╮ 提交于 2019-12-04 15:30:31
Hub:工作在物理层 所有设备都处于同一个冲突域 所有设备都处于同一个广播域 设备共享相同的带宽 交换机/网桥:工作在数据链路层 每个网段都是一个单独的冲突域 所有的网段处于同一个广播域 交换机工作原理: 每个网段都是一个单独的冲突域,广播包将被转发到所有的网段上。 路由器:工作在网络层 逻辑寻址 选择最佳路径 控制广播 控制组播 流量管理 连接到广域网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SsShirley/p/11871572.html

大话OSI七层协议

岁酱吖の 提交于 2019-12-04 11:49:39
大白话OSI七层协议 互联网的本质就是一系列的网络协议,这个协议就叫OSI协议(一系列协议),按照功能不同,分工不同,人为的分层七层。实际上这个七层是不存在的。没有这七层的概念,只是人为的划分而已。区分出来的目的只是让你明白哪一层是干什么用的。 每一层都运行不同的协议。协议是干什么的,协议就是标准。实际上还有人把它划成五层、四层。 七层划分为: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五层划分为: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四层划分为: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网络接口层。 每层运行常见的物理设备 一、物理层 物理层功能:主要是基于电器特性发送高低电压(电信号),高电压对应数字1,低电压对应数字0 物理层字面意思解释:物理传输、硬件、物理特性。在深圳的你与北京的朋友聊天,你的电脑必须要能上网,物理体现是什么?是不是接一根网线,插个路由器,北京的朋友那边是不是也有根网线,也得插个路由器。也就是说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必须要有底层物理层方面的连通,就类似于你打电话,中间是不是必须得连电话线。 中间的物理链接可以是光缆、电缆、双绞线、无线电波。中间传的是电信号,即010101...这些二进制位。 底层传输的010010101001...这些二进制位怎么才能让它有意义呢? 要让这些010010101001...有意思,人为的分组再适合不过了,8位一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