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层

MAC帧

亡梦爱人 提交于 2019-12-05 14:09:59
MAC帧是数据帧的一种。而所谓数据帧,就是数据链路层的协议数据单元,它包括三部分:帧头,数据部分,帧尾。其中,帧头和帧尾包含一些必要的控制信息,比如同步信息、地址信息、差错控制信息等;数据部分则包含网络层传下来的数据,比如ip数据包。 在发送端,数据链路层把网络层传下来得数据封装成帧,然后发送到链路上去;在接收端,数据链路层把收到的帧中的数据取出并交给网络层。不同的数据链路层协议对应着不同的帧,所以,帧有多种,比如PPP帧、MAC帧等,其具体格式也不尽相同。 MAC帧的帧头包括三个字段。前两个字段分别为6字节长的目的地址字段和源地址字段,目的地址字段包含目的MAC地址信息,源地址字段包含源MAC地址信息。第三个字段为2字节的类型字段,里面包含的信息用来标志上一层使用的是什么协议,以便接收端把收到的MAC帧的数据部分上交给上一层的这个协议。例如,当类型字段的值是0x0800时,就表示上层使用的是IP数据报;若类型字段的值为0x8137,则表示该帧是由Novell IPX 发过来的。 MAC帧的数据部分只有一个字段,其长度在46到1500字节之间,包含的信息是网络层传下来的数据。MAC帧的帧尾也只有一个字段,为4字节长,包含的信息是帧校验序列FCS(使用CRC校验)。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1819zzh/p/11926826.html

TCP/IP通信协议各层内容

笑着哭i 提交于 2019-12-05 11:44:54
应用层:应用层协议定义了互联网上常见的应用通信规范。每个应用层协议定义了客户端能够像服务器端发送哪些请求,服务器端能够向客户端返回哪些响应,这些请求报文和响应报文都有哪些字段,每个字段实现了什么功能,每个字段的各种取值所代表的意思。 传输层:传输层有TCP和UDP协议,TCP协议是可靠的传输方式,有丢包会重传;UDP是不可靠的传输方式,不检查丢包。 网络层:网络层协议负责再不同网段转发数据包,为数据包选择最佳转发路径,网络中的路由器负责在不同网段转发数据包,为数据包选择转发路径,因此我们称路由器工作在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协议负责把数据包从链路的一端发送到另一端。网络设备由网线或线缆连接,连接网络设备的这段网线或线缆称为一条链路。在不同的链路上传输数据有不同的机制和方法,也就是不同的数据链路层协议,比如以太网使用CSMA/CD协议,点到点链路使用PPP协议。 物理层:物理层定义网络设备接口有关的一些特性,进行标准化,比如接口的形状、尺寸、引脚数目和排列、固定和锁定装置、接口线缆的各条线上出现的电压范围等规定,可以认为是物理层协议。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ReaderinMarch-/p/11923088.html

网络

北城以北 提交于 2019-12-05 11:17:20
网络分为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我们接触更多是局域网,其分为接入层(星型网)、汇聚层(树型网)、核心层(分布式网络)。 OSI模型把网络通信的工作分为7层,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前四层也称为底层数据流,后四层称主机间数据传输。OSI模型层次间严格对等层通信,对等层相同协议。物理层是OSI分层结构体系中最重要、最基础的一层,定义:媒介类型、连接头类型和信号类型。工作在物理层,所有的设备都处于同一个冲突域和广播域,设备共享相同的宽带。;数据链路层在不可靠的物理介质上提供可靠的传输。组合比特成字节,字节成帧,使用MAC地址(48位)访问媒体,链路层的主要功能:实现系统实体间二进制信息块的正确传输,对帧的收发顺序的控制。工作在数据链路层,每个网段都是一个单独的冲突域,所有的网段处于同一个广播域;网络层也称通信子网层,是高层协议之间的界面层,用于控制通信子网的操作,是通信子网与资源子网的接口。 OSI模型层次间的关系(严格对等层通信)--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第七层,应用层 第六层,表示层 第五层,会话层 第四层,传输层 传输层功能:分割上层应用程序;建立端到端的连接;将数据段从一台主句传到另一台主机;保证数据传送的可靠性(TCP)-重传 第三层,网络层--Internet工程任务组(IETF) 网络层功能:IP

网络基础

孤人 提交于 2019-12-05 11:16:38
网络的定义:   计算机网络,就是把地理分散的计算机与外设利用通信线路互连成一个系统,从而使众多的计算机可以方便地交互信息,共享资源。 网络的分类:    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 网络拓朴结构:         现代通信网络主要用的是接入网(星型网),汇聚网(树状网),核心网(分布式网)三种 数据的传输方式的分类:      按照数据传输的顺序分:串行传输、并行传输   按照数据传输同步方式分:同步传输、异步传输   按照数据传输的流向和时间顺序分:单工、半双工、全双工 OSI参考模型:    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segment),网络层(packet),数据链路层(frame),物理层(bit); 物理层的定义:    媒介(光纤、铜线),连接头,信号类型(光、电) Hub(集线器):   工作在物理层   所有的设备都处于同一个冲突域、广播域;设备共享相同的带宽 数据链路层的作用:   物理源地址和物理目的地址,定义网络拓扑结构,帧的顺序控制,流控(能发送接收) MAC地址:   长度是48比特,前24位叫做组织唯一标志符,区分了不同的厂家,后24位是由厂家自己分配的。 交换机/网桥:   工作在数据链路层   每个网段都是一个单独的冲突域,所有的网段都处于同一个广播域,独享带宽 网络层的功能:    提供编制方案 、提供路由 路由器:

【计算机网络】-网络层-Internet的网络层

半城伤御伤魂 提交于 2019-12-05 11:04:24
【计算机网络】-网络层-Internet的网络层 Internet是一组相互连接的网络或者自治系统的集合 Internet 1.存在几个主要骨干网络,骨干网络是由高带宽的线路和快速路由器构成 2.这些骨干网络中最大的一个称为一级网络,每个骨干网都与它连接,进而达到其他骨干网 3.连接在骨干网络上的是ISP 4.ISP为家庭和企业、数据中心和服务器托管设施,以及区域(中级)网络提供接入Internet服务 5.连接在区域网络上是更多ISP、许多大学和公司局域网和其他边缘网络 Internet是相互连接的许多网络 IP(Internet Protocol) 将整个Internet粘合在一起的是IP(Internet Protocol) IP协议设计之初就考虑了网络互联的需求 IP的任务 提供一种尽力投递的(best-efforts,即不提供任何保证)方法将数据报从源端传输到目标端,它不关心源机器和目标机器是否在同样的网络中,也不关心它们之间是否还有其他网络 IPv4协议头部的各个字段信息 IPv4头部: 各个字段的含义: 版本域与头部长度 版本号(version) 4bits,IPv4协议填4,IPv6协议填6 头部长度(IHL) 4bits,单位为4字节,取值范围5-15(确省值为5,即标准头标长20字节),指示IP包头的长度 服务类型(TOS)域 总长度域、标识域 总长度域

网络OSI七层架构与TCP四层架构的应用与区别

这一生的挚爱 提交于 2019-12-05 10:54:57
1.OSI七层网络模型介绍   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开放系统互连)七层网络模型称为开放式系统互联参考模型 ,是一个逻辑上的定义,一个规范,它把网络从逻辑上分为了7层。每一层都有相关、相对应的物理设备,比如路由器,交换机。   OSI七层模型是一种框架性的设计方法,建立七层模型的主要目的是为解决异种网络互连时所遇到的兼容性问题,其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帮助不同类型的主机实现数据传输。它的最大优点是将服务、接口和协议这三个概念明确地区分开来,通过七个层次化的结构模型使不同的系统不同的网络之间实现可靠的通讯。 OSI七层结构图: 各层简介: 物理层(Physical Layer) :主要定义物理设备标准,如网线的接口类型、光纤的接口类型、各种传输介质的传输速率等。它的主要作用是传输比特流(就是由1、0转化为电流强弱来进行传输,到达目的地后在转化为1、0,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数模转换与模数转换),这一层的数据叫做比特,单位是bit比特。 数据链路层(Datalink Layer) :定义了如何让格式化数据以进行传输,以及如何让控制对物理介质的访问,这一层通常还提供错误检测和纠正,以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交换机(二层)、网桥设备在这一层。数据链路层协议的代表包括:PPP、STP、帧中继等。 网络层(Network Layer)

【计算机网络】网络层

为君一笑 提交于 2019-12-05 10:07:05
计算机网络 网络层 该层涉及的 IP ARP ICMP IGMP RIP OSPF BGF NAT CIDR 该层涉及的格式: IP分组的格式 功能 核心网络提供尽力而为的IP分组传输服务。 无连接的、尽最大努力交付的。 不提供服务质量的承诺。 网络互联。 IP协议 概述 IP地址 IP分组格式 ARP 网络划分 子网掩码 功能 组成 CIDR无类别域间路由选择 路由聚合 路由器 路由器工作过程 每条路由包括:目的网络地址、子网掩码、下一跳 最长前缀匹配 AS 自治系统 路由表的动态计算(路由选择) RIP OSPF BGF NAT 网络地址转换 NAT至少有一个有效的外部全球IP地址 到达有NAT功能的默认网关,该网管会把所有向外传送的IP分组的源IP地址,改为自己对外的IP地址,同时会生成“状态表”中的一项。 “连接”---源IP(内部),目的IP(外),标识 (列了大纲,会补充更新哒~~)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christy99cc/p/11920898.html

OSI网络模型

久未见 提交于 2019-12-05 09:14:31
开放系统互联(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OSI)模型代表了基于层次的网络框架。 三层交换机:指的是OSI模型中的第三层 物理层:OSI模型中的物理层被传输介质占据,例如电缆的规格和相关的信号协议 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在给定的物理介质上传输数据,并负责传输过程的错误检查和恢复。物理硬件地址的定义也在这一层,例如以太网卡的介质访问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地址 网络层:她负责逻辑寻找与数据路由。IP协议就是网络层的协议,这意味着IP地址和子网掩码都有网络层使用,在逻辑上和物理上分隔的网络之间传递数据 传输层:是能够建立可靠性的重要一层,传输层包括TCP和UDP 会话层:绘画在两个端点之间建立 表示层,主要负责与应用层进行通信,还定义使用加密方式 表示层:负责向用户和应用程序显示数据。 面向连接和无连接的协议 在OSI模型的某些层中,协议可以根据他们是否面向连接来定义。这个定义参考了协议所提供的包括错误控制,流控制,数据分片和数据重组等功能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linerbaby/p/11918535.html

IP心得体会12

微笑、不失礼 提交于 2019-12-05 07:20:24
OSI参考模型 物理层的作用:定义媒介类型、连接头类型、信号类型。 Hub:工作在物理层 1.所有的设备都处于同一个冲突域 2.所有的设备都处于同一个广播域 3.设备共享相同的宽带 数据链路层的作用:物理源地址和物理目的地址、服务访问点与上层协议关联、定义网络拓扑结构、帧的顺序控制,流控。 交换机/网桥:工作在数据链路层:1.每一个网段都是单独的冲突域 2.所有的网段都属于同一个广播域 交换机工作原理:每一个网段都是一个单独的冲突域、广播包将被转发到所有的网段上。 网络层的作用:提供编制方案,提供路由。 ip地址=网络地址+主机地址 网络层地址由两部分组成: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网络地址是全局唯一的。 路由器:工作在网络层 传输层的作用:分割上层数据、流量控制、面向连接与非面向连接、在应用程序之间建立端到端的连接。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zx99/p/11913424.html

网络基础

心已入冬 提交于 2019-12-05 06:33:33
网络的定义:   计算机网络,就是把地理分散的计算机与外设利用通信线路互连成一个系统,从而使众多的计算机可以方便地交互信息,共享资源。 网络的分类:    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 网络拓朴结构:         现代通信网络主要用的是接入网(星型网),汇聚网(树状网),核心网(分布式网)三种 数据的传输方式的分类:      按照数据传输的顺序分:串行传输、并行传输   按照数据传输同步方式分:同步传输、异步传输   按照数据传输的流向和时间顺序分:单工、半双工、全双工 OSI参考模型:    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segment),网络层(packet),数据链路层(frame),物理层(bit); 物理层的定义:    媒介(光纤、铜线),连接头,信号类型(光、电) Hub(集线器):   工作在物理层   所有的设备都处于同一个冲突域、广播域;设备共享相同的带宽 数据链路层的作用:   物理源地址和物理目的地址,定义网络拓扑结构,帧的顺序控制,流控(能发送接收) MAC地址:   长度是48比特,前24位叫做组织唯一标志符,区分了不同的厂家,后24位是由厂家自己分配的。 交换机/网桥:   工作在数据链路层   每个网段都是一个单独的冲突域,所有的网段都处于同一个广播域,独享带宽 网络层的功能:    提供编制方案 、提供路由 路由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