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层

哈工大 计算机网络 期末总结

ぐ巨炮叔叔 提交于 2019-12-06 21:11:34
零散知识点总结 概述 比特(bit), 字节(byte), 1 byte = 8 bit(空间上,位数上) kbps = 10 3 bps 时延带宽积中的时延是传播时延, 单向的, 不是RTT 传输层是 数据段 ; 网络层是 数据报 .数据链路层是 数据帧 计算机网络就是互连的、自治的计算机集合 计算机网络结构: 网络边缘, 接入网络, 网络核心 端到端层: 传输层以上层次 OSI各层次(共7个)功能: 物理层: 比特编码, 时钟同步.. 数据链路层: 组帧, 流量控制,差错控制,访问控制,物理寻址... 网络层: 逻辑寻址, 路由, 分组转发 传输层: 连接控制,差错控制, 连接控制, 分段与重组, SAP寻址 会话层 : 会话控制, 同步 (最薄的一层) 表示层 : 加密/解密, 压缩/解压缩. 数据表示转换. 应用层: 支持用户通过软件使用网络服务 完成路由选择功能的层次是: 网络层 多路复用技术: TDM,FDM,WDM,CDM 采用10Mbps的HFC接入Internet可能比2Mbps的ADSL接入还慢。 端到端原则:网络高层次的功能应尽可能的实现在网络边缘(终端设备),网络核心框架只提供最基本的标准的服务。 接入网络的方式: DSL. 电缆, FTTH, 拨号和卫星,以太网, wifi, 光纤。 常见的物理媒体: 双绞铜线, 同轴电缆, 光纤 ,陆地无线电信道

哈工大 计算机网络 期末总结

旧巷老猫 提交于 2019-12-06 21:10:31
零散知识点总结 概述 比特(bit), 字节(byte), 1 byte = 8 bit(空间上,位数上) kbps = 10 3 bps 时延带宽积中的时延是传播时延, 单向的, 不是RTT 传输层是 数据段 ; 网络层是 数据报 .数据链路层是 数据帧 计算机网络就是互连的、自治的计算机集合 计算机网络结构: 网络边缘, 接入网络, 网络核心 端到端层: 传输层以上层次 OSI各层次(共7个)功能: 物理层: 比特编码, 时钟同步.. 数据链路层: 组帧, 流量控制,差错控制,访问控制,物理寻址... 网络层: 逻辑寻址, 路由, 分组转发 传输层: 连接控制,差错控制, 连接控制, 分段与重组, SAP寻址 会话层 : 会话控制, 同步 (最薄的一层) 表示层 : 加密/解密, 压缩/解压缩. 数据表示转换. 应用层: 支持用户通过软件使用网络服务 完成路由选择功能的层次是: 网络层 多路复用技术: TDM,FDM,WDM,CDM 采用10Mbps的HFC接入Internet可能比2Mbps的ADSL接入还慢。 端到端原则:网络高层次的功能应尽可能的实现在网络边缘(终端设备),网络核心框架只提供最基本的标准的服务。 接入网络的方式: DSL. 电缆, FTTH, 拨号和卫星,以太网, wifi, 光纤。 常见的物理媒体: 双绞铜线, 同轴电缆, 光纤 ,陆地无线电信道

TCP/IP协议

眉间皱痕 提交于 2019-12-06 19:42:51
TCP/IP协议 TCP/IP: TCP/IP的全称为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是指能够在多个不同网络间实现信息传输的协议簇。TCP/IP协议从名字上面看是指TCP协议和IP协议,但是实际上不仅仅指的是TCP 和IP两个协议,而是指一个由FTP、SMTP、TCP、UDP、IP等协议构成的协议簇, 只是因为在TCP/IP协议中TCP协议和IP协议最具代表性,所以被称为TCP/IP协议。 TCP/IP协议简介: TCP/IP传输协议,即 传输控制/网络协议 ,也叫作网络通讯协议。它是在网络的使用中的最基本的通信协议。TCP/IP传输协议对互联网中各部分进行通信的标准和方法进行了规定。并且,TCP/IP传输协议是保证网络数据信息及时、完整传输的两个重要的协议。TCP/IP传输协议是严格来说是一个四层的体系结构,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和数据链路层都包含其中。每一层都有不同的传输协议 [2] TCP/IP协议是Internet最基本的协议,其中应用层的主要协议有Telnet、FTP、SMTP等,是用来接收来自传输层的数据或者按不同应用要求与方式将数据传输至传输层;传输层的主要协议有UDP、TCP,是使用者使用平台和计算机信息网内部数据结合的通道,可以实现数据传输与数据共享;网络层的主要协议有ICMP、IP、IGMP

因特网协议栈中的层

♀尐吖头ヾ 提交于 2019-12-06 19:41:04
人们已经进行了一些讨论关于如何将 TCP/IP参考模型 映射到到 OSI模型 。由于 TCP/IP 和 OSI 模型组不能精确地匹配,还没有一个完全正确的答案。 另外, OSI模型 下层还不具备能够真正占据真正层的位置的能力;在传输层和网络层之间还需要另外一个层(网络互连层)。特定网络类型专用的一些协议应该运行在网络层上,但是却运行在基本的硬件帧交换上。类似协议的例子有 地址解析协议 和 生成树协议 (用来保持冗余 网桥 的空闲状态直到真正需要它们)。然而,它们是本地协议并且在网络互连功能下面运行。不可否认,将两个组(更不用说它们只是运行在如 ICMP 等不同的互连网络协议上的逻辑上的网络层的一部分)整个放在同一层会引起混淆,但是OSI模型还没有复杂到能够做更好的工作。 下面的图表试图显示不同的TCP/IP和其他的协议在最初 OSI模型 中的位置: 7 应用层 例如 HTTP 、 SMTP 、 SNMP 、 FTP 、 Telnet 、 SIP 、 SSH 、 NFS 、 RTSP 、 XMPP 、 Whois 、 ENRP 6 表示层 例如 XDR 、 ASN.1 、 SMB 、 AFP 、 NCP 5 会话层 例如 ASAP 、 TLS 、 SSH 、ISO 8327 / CCITT X.225、 RPC 、 NetBIOS 、 ASP 、 Winsock 、 BSD

TCP/IP协议栈的网络层的主要功能是通过( )来完成的。

自闭症网瘾萝莉.ら 提交于 2019-12-06 19:36:21
TCP/IP协议栈的网络层的主要功能是通过( )来完成的。 正确答案: A 你的答案: A (正确) IP协议 TCP协议 以太网协议 IGP协议 添加笔记 收藏 纠错 TCP/IP协议栈(分为4层,不同于OSI,他将OSI中的会话层、表示层规划到应用层) 应用层 FTP SMTP HTTP ... 传输层 TCP UDP 网络层IP ICMP IGMP(都是I开头的,表示internet) 网络接口层 ARP RARP 以太网 令牌环 FDDI ... 来源: CSDN 作者: chengonghao 链接: https://blog.csdn.net/chengonghao/article/details/51901692

TCP/IP协议栈的层次及各层次的任务

╄→гoц情女王★ 提交于 2019-12-06 19:33:32
一、TCP/IP协议栈的层次 TCP/IP协议栈参考模型分为五个层次: 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链路层和物理层。 二、协议栈各层次的主要任务 ① 应用层:是网络应用程序及其应用层协议存留的层次。该层包括了所有与网络相关的高层协议,如文件传输协议(FTP)、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远程终端协议(Telent)、简单邮件传送协议(SMTP)、因特网中继聊天(IRC)等。 ② 传输层:使源端主机和目标端主机上的对等实体可以进行会话。该层有两种服务质量不同的协议:传输控制协议(TCP)和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③ 网络层:通过路径选择把分组发往目标网络或主机,进行网络拥塞控制以及差错控制,是整个TCP/IP协议栈的核心。 ④ 链路层:负责网络层和物理层之间的通信,将网络层接收到的数据分割成特定的可被物理层传输的帧,并让物理层进行实际的数据传送。 ⑤ 物理层:将帧中的一个个比特从一个节点移动到下一个节点。该层的协议仍与链路相关,并进一步与链路的实际传输媒体相关。 来源: CSDN 作者: L_YY 链接: https://blog.csdn.net/qq_35535992/article/details/52684650

计算机网络基础

邮差的信 提交于 2019-12-06 16:47:02
网络层次划分 为了使不同计算机厂家生产的计算机能够相互通信,以便在更大的范围内建立计算机网络,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1978年提出了“ 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 ” 即著名的OSI/RM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Reference Model)。 它将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通信协议划分为七层 自下而上依次为: 物理层(Physics Layer) 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 网络层(Network Layer) 传输层(Transport Layer) 会话层(Session Layer) 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 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 其中第四层完成数据传送服务, 上面三层面向用户。 除了标准的OSI七层模型以外,常见的网络层次划分还有TCP/IP四层协议以及TCP/IP五层协议 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图所示: OSI七层网络模型 TCP/IP协议是互联网基础协议,没有它就根本不可能上网 任何和互联网有关的操作都离不开TCP/IP协议 。 不管是OSI七层模型还是TCP/IP的四层、五层模型,每一层中都要自己的专属协议,完成自己相应的工作以及与上下层级之间进行沟通。 由于OSI七层模型为网络的标准层次划分,所以我们以OSI七层模型为例从下向上进行一一介绍。 物理层 物理层

计算机网络

牧云@^-^@ 提交于 2019-12-06 16:36:12
五层协议: 应用层:通过应用进程间的交互来完成特定的网络应用。应用层协议定义的是应用 进程间通信和交互的规则 ;这里进程指的是正在运行的程序 。进程指的 是主机正在运行的程 序。 运输层:负责向 两台主机中进程之间的通信提供通用的数据服务。 一台主机之间同时运行多个进程,因此运输层之间分用和复用的功能。 网络层:负责为分组交换网上的不同主机提供通信服务。在发送数据时,网络层把传输层产生的报文段或封装成分组或者包进行传送用户数据。因为在网络层主要应用的是IP协议,所以分组也叫作IP数据包。 数据链路层:两个相邻节点传输数据时,数据链路层将网络层传下来的IP数据报组装成帧。 物理层传输:物理层传输的单位是比特。 网络层: 地址解析协议‘(ARP) 网络控制报文协议ICMP 网络组管理协议 IGMP 网络层以上使用的中间设备叫做网关 虚拟互联网络:逻辑互联网络,利用IP协议可以将性能各异的网络在网络层上看上去是一个网络 互联网可有多种网络异构而成 只包含一种线路的网络称为:无编号网络,现在也常常不分配网络地址 MAC帧在传送时使用的原地址和目的地址都是硬件地址,就是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使用的 脱去MAC的首部和尾部,此找到头部的和尾部的IP地址:放在IP数据报的头部 ARP: 知道机器的IP地址,需找到相对应的硬件地址。从网络层使用的IP地址,解析出在数据链路层使用的硬件地址

ipv4枯竭和ipv6的启用

巧了我就是萌 提交于 2019-12-06 16:21:05
IPv4是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4的缩写,中文翻译为互联网通信协议(TCP/IP协议)第四版,通常简称为网际协议版本4。 IPv4使用32位(4字节)地址,因此地址空间中只有4,294,967,296(2^32) 个地址。 IPv4地址可被写作任何表示一个32位整数值的形式,但为了方便人类阅读和分析,它通常被写作点分十进制的形式,即四个字节被分开用十进制写出,中间用点分隔。 所以,通常IPv4地址的地址格式为nnn.nnn.nnn.nnn,如:192.168.1.255 因为在点分十进制的表达形式下,共有4个字节的IP地址被分位四段,每一段就有一个字节,而一个字节有8位,那么,8位能表示的数字范围是 0 - 255。 所以,一个IPv4的地址,格式为nnn.nnn.nnn.nnn,其中 0<=nnn<=255,而每个 n 都是十进制数。可省略前导零。 所以,一个IPv4的地址,格式为nnn.nnn.nnn.nnn,其中 0<=nnn<=255,而每个 n 都是十进制数。可省略前导零。 IPv4报文格式 我们知道,在TCP/IP 五层协议模型中,一次网络请求要先后经过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而在请求过程中,一个请求数据也会从应用层到物理层经过层层包装,每一层把上一层的数据报文包装后加上一层头部信息之后再传给下一层。 所以

4、知识盲点

↘锁芯ラ 提交于 2019-12-06 09:19:05
疑点 1、负载均衡的实现理解 https://juejin.im/entry/5af135416fb9a07ab77427b5 2:DNS 等效于 IP + 端口 一个域名系统DNS对应的是IP+端口号,IP和不同的端口号可对应不同的DNS,这样可以实现一个主机部署多个网站,不过端口号是封装在传输层TCP/UDP协议中,在网络层才会套上IP地址。 原理: 域名系统是要根据域名找到对应的服务器上的对应的应用程序,不同的应用进程对应着不同的端口号,因此DNS对应的是IP+端口; 不同主机之间的交流其实是对应主机上的不同进程之间的交流,这一点要在传输层进行体现,因此端口号被封装在TCP/UDP中; 网络层的目的是找到对应的主机,因此IP地址被封装在网络层中,生成IP数据报。 3:交换机、网桥等在局域网中出现的设备对应的是最后两层(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因此也称其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的设备 原理: 当数据不需要经过路由器的时候,只在局域网内部传输,实现局域网各个设备之间的互联,那么不需要利用IP地址(但是在之前还是需要查路由表来确定两个主机是同一局域网,还要通过ARP来找到目的主机的IP地址对应的MAC地址),利用MAC地址就行,然后通过交换机、网桥等设备将数据通过数据链路层传到目的主机。 ARP是解决同一局域网上的主机或路由器的IP地址和硬件地址映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