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Sphere

vsphere client和vsphere web client的区别

半腔热情 提交于 2020-12-09 03:13:53
vsphere client是一个运行在windows桌面上的客户端,在linux环境下无法运行,在vsphere5.0以后,VMware在逐渐弱化vsphere client的作用,现在很多高级功能(如增强型vMotion)只能在web client里实现。 VMware的设计趋势是用web client取代vsphere client,故本例采用web client进行管理 详细区别请见 http://server.zol.com.cn/431/4312982_all.html vcenter管理对象 其逻辑结构如下图 登录vsphere web client 浏览器要求 web client官方支持IE,Firefox,Chrome,版本要求如下 本例使用Firefox浏览器 登录 在浏览器地址栏输入https://vcenter服务器的ip地址:9443,注意此处前缀必须是https(加密的http链接),后面是安装vcenter时默认web client端口号9443,即可进入登录界面 由于VMware采用的是自己的安全证书,不被浏览器识别,这里添加例外即可 下载浏览器插件进行安装,下载完成后是这个文件 安装好后再次登录 登录名是安装vcenter时设置的SSO帐号 administrator@vsphere.local 密码:Admin_123 然后就进入了web

1.7 软件定义数据中心的五大关键技术之一(软件定义计算)

房东的猫 提交于 2020-12-08 08:50:50
SDDC(Software-Defined Data Center,软件定义数据中心)从功能架构上可分为以下五大关键技术,分别为: 1.软件定义计算 2.软件定义存储 3.软件定义网络 4.云操作系统 5.IT基础设施 本章节我们重点讲解 软件定义计算 。 软件定义计算(SDC,Software Defined Compute): 实现硬件资源与计算能力的解耦合,将计算能力以资源池的形式提供给用户并根据应用需要灵活地进行计算资源调配。服务器虚拟化是SDC的核心技术之一,其在一台物理主机上虚拟出多个虚拟机,各个虚拟机之间相互隔离,并同时运行相互独立的操作系统。但SDC 不仅仅实现了服务器虚拟化,还将这种能力扩展到物理服务器及应用容器,通过相关管理、控制软件实现物理服务器、虚拟机以及容器的统一管理、调度与能力提供。 服务器虚拟化技术相对成熟,目前市场上存在多种商用及开源解决方案。现有商用产品在性能、基础功能方面差异日渐缩小,可供选择的产品范围扩大,呈现多种解决方案并存的格局。其主要差异体现在虚拟化管理层的能力上,后续该技术将围绕自动化运维、廉价、易扩展的存储、灵活智能的网络承载、灵活便捷的容灾等方面进一步优化。而实现物理机、虚拟机、应用容器统一管理与能力提供的技术与产品尚处于 探索阶段 。 视频教学课程链接地址(适用于网络工程师、系统工程师、虚拟化工程师) 视频课程 链接地址

1.4 软件定义数据中心的概念

空扰寡人 提交于 2020-12-03 12:38:05
软件定义的数据中心并不是有远见的IT管理人员的一个乌托邦(空想)的目标; 他们似乎注定要在不久的将来成为 标准 。大多数调查受访者所在的企业均已经采用了软件定义的基础设施(软件定义 网络 、软件定义 存储 、软件定义 计算 )。 软件定义数据中心就是在各种底层硬件架构上面加载了一个 虚拟的基础设施层 。软件提供了让数据中心适配新形势和新应用所需的一切,管理了从存储到交换机乃至安全等方方面面。 虚拟化一切 ,底层硬件的任何变化都与上层应用无关,有了这个基础,可伸缩性和性能问题可以迎刃而解,包含有大量遗留资产的数据中心因此可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实现动态化。 所以软件定义数据中心就是把数据中心所有的传统、物理、硬件的资源进行虚拟化、软件化。 VMware 对其描述为: “一个统一的数据中心平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自动化、灵活性和效率,并转变IT交付的方式。汇集和汇总计算、存储、网络、安全性等可用性服务,并交付软件,通过智能化的策略驱动的软件进行管理。” 软件定义数据中心将不再需要IT技术人员来操纵孤立的服务器,网络和存储,硬件将响应供应请求。相反,配置自动进行定义的规则和框架,政策和服务水平协议(SLA),通过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调用自动化和业务流程引擎,并从一个集中的环境内配置适当的资源。 视频教学课程链接地址 视频课程 链接地址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视频课程专题 https:/

服务器虚拟化

怎甘沉沦 提交于 2020-12-02 08:19:51
微信公众号:网络民工 关注!!!了解更多内容 任何技术的产生,都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与实际需求。自从云计算这个概念提出来以后,云计算凭借其系统利用率高,人力、管理成本低,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强的方面已经表现出了优势。所以,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部署云桌面,云服务器了。而要部署云服务,就必须大量地部署虚拟机。简单来理解,云计算的基本技术模式就是虚拟化。 而服务器虚拟化的广泛部署,又极大增加了数据中心的计算密度。由于虚拟机是要基于物理设备上运行的,有时候虚拟机需要从一台物理设备迁移到另一台物理设备。虚拟机的迁移必须要满足这迁移前和迁移后的物理服务器在同一个网段,也就是同一个二层网络中。所以,为了让虚拟机能够在网络中不受限迁移,二层网络也必须做得足够大。但是有网络基础的人都知道,二层网络大了,不仅MAC地址的数量空前增加,而且二层环路带来的风险也会变大。于是,这又为数据中心网络带来了新的挑战:一个二层网络,必须支持上千台服务器和网络交换机稳定高效的运行。 Trill技术,只是一个基本的二层网络的基本技术,但是要解决MAC地址空间巨大、传统VLAN隔离能力有限的问题,VXLAN技术才应运而生。那么,VXLAN到底是什么东西?VXLAN和传统VLAN有什么联系和区别?VXLAN和SDN之间又有什么关系?我们在剩下的章节里面慢慢地说。 本文核心知识点 VXLAN的概念和封装格式; VTEP、EV.P

关于Starwind模拟的iSCSI磁盘添加不上的问题分段检查要点

随声附和 提交于 2020-11-30 14:56:29
遇到发现VMware ESXi主机安装好了!也能成功的使用Vsphere Client进行管理了,下一步就是配置使用网络存储了; 添加发现不了存储设备,那么是一个典型的技术问题,像类似于这样的技术有很多,于是我们有一种通用的方法论来解决这样的问题: 1. 要解决问题,必须找到原因。 2. 如果无法立即找到原因,就将事件解构(分解),请确保100%分解,缩小问题的范围,反复如些直到找到原因。 3. 只有原因明确了,问题基本就解决了90%。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将问题分为三部分: 1) 可能是ESXi主机的问题。 2) 可能是网络的问题。 3)可能是存储的问题。 分析我们的问题: 结合我们前面的操作,ESXi主机安装虚拟机、上网等实验都没有问题,它出问题的可能性相对较小;网络的使用也一直正常,出问题的可能性也比较小,怀疑Starwind软件摸拟的iSCSI存储的问题可能性比较大,那怎么办呢? 通常我们会使用替换法或排除法来进行验证,比如说换一台确认没有问题的主要或iSCSI客户端来连它,看看它好不好使,( 一定要确保换的这一台主机或客户端是正常的 ),如果它有问题,就先解决它的问题,确认它没问题了,就排除了是它引发故障的原因,我们来验证一下。 1. 首先你要确认,Starwind现在是否已经准备好了没有?(举个栗子:房子盖好了没,装修好了没?房子在没盖好,装修好之前是不能住的。) 2

VMware认证架构与体系解析

南楼画角 提交于 2020-11-24 12:36:05
   Vmware 虚拟化技术的优势已经得到了业界的普遍认可,越来越多的企业使用虚拟化技术来降低成本、控制服务器数量的剧增并提高其运营效率。它的普及和推广成为信息化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而VMware技术人员也越来越紧缺, VMware认证 是检验是否具有操作VMWare的专业能力的标准之一。    1. VCP认证 相当基础,都必须参加培训    VMware认证 专家( VCP )是VMware公司独家推出的虚拟化认证基础培训:VMware Certified Professional(VCP)。VCP是一种必需的认证,因为它是其他 VMware认证 的基础,成为VCP证明你具有操作vSphere的基础能力,并且一般是那些想从事与vSphere相关好工作人们的必需条件。过去,VMware只有一种认证:VMware认证资格(VCP),成为VCP是很基础的;你不得不参加被认可的培训班之后通过考试。假如你以足够高的分数通过VCP考试,将会有资格成为VMware Certified Instructor(VCI)。    2.如何获得 VCP认证 (一般流程)   现在有更多的 VMware认证 ,因此你可能怀疑,哪一种VMware认证对于我来说是最适合的,为了帮助你做决定,这里覆盖了各种的认证和需求,并且它们会完善你的IT职业生涯

混合云基础架构成本浅谈

吃可爱长大的小学妹 提交于 2020-11-22 04:32:53
随着云计算的快速发展,国内公有云代表阿里云日趋加强的影响力推动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上云。 不过,公有云的革命者,希望这个市场的计算需求是纯粹的,希望客户将自己的基础设施都放在自己的纯云平台上。让计算真的像水和电一样流到千家万户,这不~IBM出手了! IBM 334亿美元收购红帽 进军混合云 呵呵,理想是丰满的,但是现实有时会略显骨感。尽管云先行者们教育市场多年,也有超重量级的客户选择了完全公有云化。但是依然有众多传统客户选择了两条腿走路,一些业务在公有云上,一些业务在自己的私有云上,形成混合云架构。大部分用户将其定义为双态IT,比如一些新型互联网业务放在公有云上,而另一些传统关键性业务则以私有云承载。 今天主要浅谈一下公有云+私有云+ 云桌面 ,三合一的混合云基础架构成本分析,以便在企业上云时有一个更清晰的成本观念。 云桌面的成本之前禹龙云有介绍过(云桌面的成本核算方法)大家可以看看。今天重点简述一下私有云+公有云的成本核算。 公有云的定价是差不多的,主要是你选择的服务商不同,主要包括计算服务器比如阿里云的ECS,对象存储,应用防火墙等。 所以我们核算的成本对比主要是私有云,即针对本地数据中心的基础架构(IAAS),从禹龙云多年的行业经验来说,目前主要有几种部署方式,我们一一分析各个部署结构的成本差异。 我们列举两种目前主流私有云基础架构来做成本对比: 一、服务器虚拟化

为Active Directory与DNS配置网络负载平衡

左心房为你撑大大i 提交于 2020-11-15 12:56:05
Windows网络负载平衡(NLB)支持单播、多播、IGMP多播等三种方式。采用单播模式的NLB配置简单,可以跨网段访问,但会出现端口泛洪的问题,因此一般不用此工作模式。采用多播模式的NLB配置,如果不对交换机进行配置,只能同网段访问,其他网段无法访问。本文介绍了vSphere虚拟化环境中,在虚拟机中配置NLB的内容,同时介绍了对应物理交换机的配置。 在企业中使用Active Directory及DNS的时候,如果用户数量较多,需要配置多台Active Directory与DNS服务器,每台Active Directory与DNS的服务器有一个IP地址,多台服务器就有多个IP地址。用户配置的时候需要添加多个,或者分部门指定使用不同的服务器,这样管理起来不够方便。另外,Active Directory服务器默认配置一个域名(例如msft.com),如果单位有多个域名,例如msft.com.cn、msft.net、msft.com、msft.cn等,如果有多个DNS服务器,在其中一个DNS服务器修改了信息,还需要在其他DNS服务器中手动修改。本节介绍使用Active Directory、DNS与Windows网络负载平衡(NLB)解决这些问题。 用户当前环境,DNS服务器都部署在虚拟化环境中,当前虚拟化环境拓扑与连接示意如图1所示。 图1 虚拟化架构 在图1的拓扑中

dell R520 esxi 6.5

拈花ヽ惹草 提交于 2020-11-15 11:13:50
【 描述 】vmware已被dell收购。要安装虚拟化,建议服务器用dell 系列,高大上用 R730 。其4块集成网卡,需求基本够用。 多网卡实现虚拟机能够访问多个网段。 安装DELL OEM定制版本。省去个别驱动安装。ESXi安装文件是300多M,定制版本只是添加了一些驱动程序,激活方式、序列号,与其它的版本相同的。 本文通过实施是,公司有台dell R520 自带2个集成网卡,分别连电信和联通,由于项目需求增加一块Realtek 8168网卡连接内网。安装完成后通过putty进入母机,安装Realtek r8168驱动。dell R730带4个集成网卡,用DELL OEM定制esxi 6.5就没有这么麻烦了。 一块网卡系统不识别的话,需要将驱动集成到系统镜像里,多个网卡可以后续安装驱动。 一、下载镜像 个别台式机器没有网卡驱动,会报下图错误。解决办法:其实通过 VMware-PowerCLI 和 ESXi-Customizer-PS 可以完美解决问题,这种方式是选择相应的ESXI版本和对应的网卡驱动后直接生成一个完整的ISO镜像文件,可以把这个ISO镜像文件直接写入U盘在物理机进行安装。 登录DELL支持网站(链接地址为http://www.dell.com/support/home/),在"搜索栏"中输入"esxi 6.5 download”,如下图。

到底选openstack还是vmware?

你说的曾经没有我的故事 提交于 2020-11-12 13:55:47
VMware软件套件是自底向上的架构,下端边界为虚拟机管理器。像VMware的vSphere和vCloud director产品都是依赖于免费的ESX(i) 虚拟机管理器, ESX(i)虚拟机管理器为他们提供了非常优秀的部署架构 。本身VMware的软件套件也是经过全面测试过的,并且都有单一部署框架。总的来说,VMware的产品由于其架构的健壮性,很多高规格用户在多数据中心规模的环境中都有使用。换句话说,VMware的软件系统是封闭的,并且软件的发展路线是完全遵循VMware自己的发展目标,用户或消费者在此方面没有任何控制权。 OpenStack作为一个开源系统,没有任何一家单独的公司在控制OpenStack的发展路线。本身OpenStack是年轻的,还不满三周岁,但是他却具有巨大的市场动力,与此同时,很多大公司都在支持OpenStack发展。有了如此多公司的资源投入,OpenStack的发展是多元化的。然而这也带来了问题,就是OpenStack部署和架构的实施和维护成本较比VMware有了陡然提高,与此同时,由于相对快速的版本更新速度,技术支持文档不能跟上产品的脚步。 这篇文章写得不错,从多个角度作了对比分析,希望对你帮助 VMware在设计方面稍占优势,这源于它优秀的文档资料以及便捷易用的部署和管理接口。OpenStack在这个方面也在紧追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