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scode

windows下我的工作环境

隐身守侯 提交于 2019-12-01 10:00:00
目录 前言 需要的软件 环境 插件 快捷键 前言 为了更好地训练,所以机房把系统刷成了noi linux+win7 但是我理想的工作环境是 ubuntu16.04 及以上或 win10。 平时用noi linux是不可能的,平时不可能用noi linux的 所以就只好勉强用win7了。 需要的软件 火绒 当然是先把360干了然后换火绒。更加干净更加彻底的弹窗拦截,方便地修改hosts,同时病毒查杀方面也不差。 cmder window的cmd实在太难用了。powershell也很难用。cmder能支持大部分linux下的语法,能像 linux下那样有不同颜色的字,同时还内置了如 curl,颜值又高,为啥不用呢? 最后不要忘了在cmd中来一句 cmder /REGISTER ALL 。 typora && git 不多解释了,这都是生产力。 环境 这里主要指的是环境变量,当然把工作界面调成顺眼的也很重要。 为了更方便地使用,推荐把这些软件所在的位置放进环境变量里,可以在终端&cmder中直接命令行调用: g++(MinGW64\bin) git(Git\bin) typora(Typora\bin) Vim(Vim\vim81) cmder wget 同时也可以装 Github Desktop 和 VScode 。 插件 浏览器的插件当然仍然随自己喜好。 然后尝试着给vim8

把.Net开发环境迁移到Linux上去

本小妞迷上赌 提交于 2019-12-01 07:51:24
.Net Core发布之前,多年来,.Net程序员的开发环境都在Windows上。 三街第一帅的我,虽然上班的8小时一直在windows上撸C#,但是下班时间一般都在搞其他的乱七八糟的东西,比如写写小游戏啊。写点安卓或者IOS的APP啊。 本着一颗折腾的心。周末在家开始了再Ubuntu上搭建.Net Core的开发环境 想要搬移到ubuntu上去,一般常规是两种方法 1.使用jetbrains家族的.Net定制开发环境Rider。 Rider是一个跨平台的.Net集成开发环境,支持windows Linux macOS,基本上可以做到开箱即用。我在windows上使用发现了不少小问题。 Rider有两个非常不 友好 的地方 第一点就是收费。 太消耗硬件资源了,这也是jb家的ide的通病。当然大部分大佬都是四核16G+几百G的固态硬盘,跑Rider还是轻松加愉快。 对于新上手一个环境来说,还算是选择一个从0配置的方案比较好。也就是今天要介绍的vscode了 2.使用vscode+dotnet sdk自己动手搭建一个环境 环境准备:ubuntu 1604+vscode最新版 + dotnet sdk 2.2 1.安装.Net core的sdk 安装.Net core的sdk需要注册微软的密钥和源 wget -q https://packages.microsoft.com/config

VScode VUE+PYTHON习惯用的编辑器

烈酒焚心 提交于 2019-12-01 07:47:50
本人从事运维开发工作,经常要开发一些web系统工具,这就需要用到前后端开发。vscode是我用得最舒服的一种编辑器,前端后端都习惯在上面写,这里记录一些配置。 一,插件安装 目前我最主要用的是: (不够的可以自己搜索安装扩展,喜欢这种自定义插件方式) 二,代码格式化 对整个文档进行格式化: Option+Shift+F (win Alt+Shift+F ),vscode会根据你使用的语言,使用不同的插件进行格式化,记得要下载相应格式化的插件 对选中代码进行格式化: Cmd+K Cmk+F win( Ctrl+K Ctrl+F )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CGCong/p/11670263.html

结合工程实践选题调研分析同类软件产品

余生颓废 提交于 2019-12-01 06:18:49
我的工程实践选题是:物联网组网智能分析引擎。项目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爬取现有的物联网设备组网的数据,使用数据挖掘方法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为开发新型物联网设备提供参考和依据。 老实说,一开始选择这个题目的时候我是拒绝的,因为此前我对于物联网这三个字背后的含义实在了解甚少,但选题形势激烈的外在压力和心底尚存的一丝挑战欲的内在动力,两者结合促使我最后选择了这个题目。然而本篇博客的主要目的,是分析关于实践选题领域的同类软件产品,但据我了解,此类软件出名的还真是一个都没有。那么,换个角度,项目的前后端开发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那么这里我就以典型的IDE作为对象进行论述,所选取的软件有:VSCode,Eclipse,Idea。 下面以问题-回答的形式,来谈谈我对于这些软件产品的理解。 问题1 问: 这些软件的开发者是怎么说服你(陌生人)成为他们的用户的?他们的目标都是盈利么?他们的目标都是赚取用户的现金么?还是别的? 答:(1)首先,一个软件要说服我成为他们的用户甚至为之付费,无非这样几个原因:或是产品的本身质量过硬,在业界堪称“一哥一姐”,让我用起来顺畅无比无法自拔;或者是软件的UI设计极其前卫,让我使用起来体验很好,使用之余又能够提升前端设计的“审美感”。看起来我的要求也不算高,然而,这几年我用过的IDE虽赶不上我走过的桥,但也为数不少了,最后让我沿用至今的还是耐看扩展性极强的VSCode

win10下VSCode+CMake+Clang+GCC环境搭建

淺唱寂寞╮ 提交于 2019-12-01 06:12:22
win10下VSCode+CMake+Clang+GCC环境搭建 win10下VSCode+CMake+Clang+GCC环境搭建 安装软件 VSCode插件安装 新建文件夹, 开始撸代码 main.cpp CMakeList.txt 配置 c_cpp_properties.json 配置调试文件 launch.json 配置CMake 编译和调试 打算用C/C++把基本的数据结构与算法实现一遍, 为考研做准备, 因为只是想实现算法和数据结构, 就不太想用VisualStudio, 感觉VSCode不错, 遂在网上找了一些教程, 结合自己的需求, 配置一下开发环境. 安装软件 CMake CMake是一个跨平台的自动化建构系统,它使用一个名为 CMakeLists.txt 的文件来描述构建过程; 官网 下载安装, 傻瓜式操作; 记得把安装目录下的bin文件添加到系统环境变量, 这个可以在安装的时候勾选, 勾选了就不用自己添加了; 检测是否安装成功: MinGW MinGW即Minimalist GNU For Windows,是将GNU开发工具移植到Win32平台下的产物,是一套Windows上的GNU工具集。简单说,MinGW是一个编译环境; 相当于linux下的GCC; 官网下载链接 ; 安装好将安装目录下的bin文件夹的路径添加到环境变量: Clang 类似GCC的编译器,

结合工程实践选题调研分析同类软件产品

荒凉一梦 提交于 2019-12-01 05:29:25
工程实践题目为面向主题的搜索引擎开发,由于涉及到前端界面编写,以及Java爬数据和数据管理,因此分别涉及到的软件如下: 前端界面:Atom、Vscode和SublimeText Java编译器:Eclipse和IntelliJ IDEA 数据库:MySQL、Oracle....etc 最终决定使用Vscode+Eclipse+MySQL 这些软件的开发者是怎么说服你(陌⽣⼈)成为他们的⽤户的?他们的⽬标都是盈利么?他们的⽬标 都是赚取⽤户的现⾦么?还是别的? 这些软件是如何到你⼿⾥的(邮购,下载,互相拷⻉、在线使用……) 这些软件有Bug 么?⼜是如何更新新版本的? 此类软件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同⼀类型的软件之间是如何竞争的? 发展趋势如何? 列举你在使⽤上述软件时观察到的“特殊”现象,它们和硬件有什么不同?这些能说明软件的某些本质特 性么? 你个⼈第⼀次⽤此类软件是什么时候,你当时是⼏年级,班主任叫什么?在哪⾥,什么状态,当时的 软件是如何得到的(买的正版,盗版,下载?) 你是如何精通这类软件的?它给你什么好处,坏处? 你现在还⽤它么,或者是同类软件的不同品牌,为何? 这种软件再过10年,20年还会存在么,为什么? 由于是私下完成工程实践的,所以IntelliJ IDEA和Oracle等收费软件率先就被排除了。 虽然网上有破解版,但是明明有免费的软件,能省去一大堆的繁琐步骤

VSCode 使用Settings Sync同步配置(最新版教程,非常简单)

落爺英雄遲暮 提交于 2019-12-01 04:56:19
安装Settings Sync 点击VSCode的插件栏搜索Settings Sync然后安装 安装完之后会弹出一个登陆界面,这里点击login with github 点击后会自动弹出一个登陆页面,登上你的github账户即可 如果你之前有用过setting sync的话,这里会自动显示你最近使用的的gist id (貌似vscode insiders支持更好一点) 如果没有自动添加gist id的话就手动点击插件的设置添加gist 这里如果你是在vscode insider下面第一次使用这个软件,不用去创建什么gits Tonken,直接F1或者ctrl + shift + p搜索sync 再选择 Sync: Upload / Update Settings 后会直接生成一个gits id(记得存好这个id 将来可能用的是) 然后会自动上传你当前的插件及设置信息,点开插件栏选择此插件的设置就可以看到自动生成的gits id了,保存好这个id 在其他的的电脑上就可以使用这个id同步设置了, 如果你不是很熟练使用这个的话,或者插件更新的不频繁的话,我个人建议关掉自动同步,自己手动上传和下载设置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duanlibo/p/11656270.html

vsCode 搭建Java开发环境

强颜欢笑 提交于 2019-12-01 02:54:57
1.安装扩展 Java Extension Pack Spring Boot Extension Pack 2.配置Maven 打开设置 搜索maven 找到并打开 在 settings.json 中编辑 添加: "workbench.iconTheme": "vscode-icons", "workbench.startupEditor": "newUntitledFile", "java.errors.incompleteClasspath.severity": "ignore", "java.home":"C:\\Program Files\\Java\\jdk1.8.0_131", "maven.executable.path": "D:\\maven\\maven3.3.9\\bin\\mvn.cmd", "java.configuration.maven.userSettings": "\\maven\\maven3.3.9\\conf\\settings.xml", "maven.terminal.useJavaHome": true, "maven.terminal.customEnv": [ { "environmentVariable": "JAVA_HOME", "value": "C:\\Program Files\\Java\\jdk1.8.0_131"

vscode前端插件(我的标配)

久未见 提交于 2019-12-01 01:56:17
前言   今天给我的vscode编辑汉化了一下)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要汉化一下。。。   但是汉化后 我的vue文件木有高亮了,2333(只好一顿操作 再安装插件 还要去百度找 自己留存)   汉化后 是所有的插件都没得了 2333 我的插件列表 1、 Beautify(美化代码); 2、HTML CSS Support (让 html 标签上写class 智能提示当前项目所支持的样式); 3、Path Intellisense (文件路径自动补全); 4、Npm Intellisense (require 时的包提示); 5、 Atuo RenameTag (修改 html 标签,自动帮你完成尾部闭合标签的同步修改) 6、 Atuo close Tag (输入标签后自动闭合); 7、filesize (在底部状态栏显示当前文件大小,点击查看创建、修改时间); 8、 vetur (语法高亮、智能感知、Emmet等) 9、CSS Peek 追踪至样式表中 CSS 类和 ids 定义的地方。当你在 HTML 文件中右键单击选择器时,选择“ Go to Definition 和 Peek definition ”选项,它便会给你发送样式设置的 CSS 代码。 10、 HTML Boilerplate 在空文件中输入 html,并按 Tab 键,即可生成干净的文档结构。 11、Color

在vscode中使用字体Cascadia Code

江枫思渺然 提交于 2019-11-30 23:39:34
下载字体 下载地址: github: https://github.com/microsoft/cascadia-code/releases 安装字体(windows10) 设置 > 个性化 > 字体 将下载的字体拖拽到指定的位置即可 *在vscode中设置 首选项 > 打开设置(json) > 用json方式打开,配置如下: "editor.fontFamily": "'Cascadia Code', Consolas, 'Courier New', monospace", "editor.fontLigatures": true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snail0404/p/116448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