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c

IDEA 中 30 秒生成 Spring Cloud Alibaba 工程

拥有回忆 提交于 2020-04-29 12:33:24
作者 | 图恩 阿里云技术专家 如果你想使用 Spring Cloud Alibaba,那么你遇到的第一个问题一定是如何快速的创建一个脚手架工程。 近日, 阿里巴巴发布了 Spring 的国内脚手架定制版 Aliyun Java Initializer ,因为全中文界面和流畅速度,被广大开发者热传。Spring 脚手架为开发者提供了丰富的可选组件,并且可以选择多种打包方式,大大方便了开发人员的使用。Web 端 Spring 脚手架可以帮助用户快速上手,但很多开发者也面临一个问题:在 Web 版本 Spring 脚手架生成工程最终要导入 IDE 中,开发者需要进行 IDE 切换,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开发时间。 无需切换 IDE 为了更加贴近用户开发场景,提高开发效率,让开发者无需从 IDE 切换出去,通过插件功能 30 秒直接生成 Spring Cloud Alibaba 工程,自动导入。我们在本地 IDE 插件 Alibaba Cloud Toolit 中提供了与 Spring 脚手架定制版 Aliyun Java Initializer一样的功能,让你无需切换,30 秒一键生成 Spring Cloud Alibaba 工程。 Cloud Toolkit 四步创建 Spring Cloud Alibaba 框架 如果还没有安装过 Cloud Toolkit,可以在 IDEA

如何使用 Istio 进行多集群部署管理:单控制平面 VPN 连接拓扑

拈花ヽ惹草 提交于 2020-04-28 11:45:46
作者 | 王夕宁 阿里云高级技术专家 参与阿里巴巴云原生公众号文末留言互动,即有机会获得赠书福利! **导读:**本文摘自于由阿里云高级技术专家王夕宁撰写的《Istio 服务网格技术解析与实践》一书,在展望服务网格未来的同时,讲述了如何使用 Istio 进行多集群部署管理,来阐述服务网格对多云环境、多集群即混合部署的支持能力。 你只需开心参与阿里巴巴云原生公众号文末互动,我们负责买单!技术人必备书籍《Istio 服务网格技术解析与实践》免费领~ 服务网格作为一个改善服务到服务通信的专用基础设施层,是云原生范畴中最热门的话题。随着容器愈加流行,服务拓扑也频繁变动,这就需要更好的网络性能。服务网格能够通过服务发现、路由、负载均衡、心跳检测和支持可观测性,帮助我们管理网络流量。服务网格试图为无规则的复杂的容器问题提供规范化的解决方案。 服务网格也可以用于混沌工程 —— “一门在分布式系统上进行实验的学科,目的是构建能够应对极端条件的可靠系统”。服务网格能够将延迟和错误注入到环境中,而不需要在每个主机上安装一个守护进程。 容器是云原生应用的基石,通过应用容器化,使得应用开发部署更加敏捷、迁移更加灵活,并且这些实现都是基于标准化的。而容器编排则是更近一步,能够更加有效地编排资源、更加高效地调度利用这些资源。而到了云原生时代,在 Kubernetes 基础架构之上,结合 Istio 服务网格

当 RocketMQ 遇上 Serverless,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风格不统一 提交于 2020-04-27 11:27:12
作者 | 元毅 阿里巴巴高级开发工程师 阿里巴巴云原生公众号后台回复 Knative ,免费下载《Knative 云原生应用开发指南》电子书! 想必大家都比较了解 RocketMQ 消息服务,那么 RocketMQ 与 Serverless 结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我们今天介绍一下如何基于 RocketMQ + Knative 驱动云原生 Serverless 应用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介绍: 云原生与 Serverless Knative 简介 RocketMQSource 餐饮配送场景示例 云原生 先看一下 CNCF 对云原生的定义: 云原生技术有利于各组织在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等新型动态环境中,构建和运行可弹性扩展的应用。云原生的代表技术包括容器、服务网格、微服务、不可变基础设施和声明式 API。 这些技术能够构建容错性好、易于管理和便于观察的松耦合系统。结合可靠的自动化手段,云原生技术使工程师能够轻松地对系统作出频繁和可预测的重大变更。 其实云原生旨在以标准化云服务的提供方式衔接云厂商和客户。这种方式对于客户而言降低了上云和跨云迁移的成本,让客户始终保有和云厂商议价的能力;对云厂商而言,因为客户跨云迁移的成本低,所以只要能提供性价比更高的云服务,就能很容易的聚集大量用户。 Serverless Serverless(无服务器架构)是指服务端逻辑由开发者实现

Go 语言 2019 调查报告发布(内含 Go 语言图谱下载)

给你一囗甜甜゛ 提交于 2020-04-26 11:36:09
<关注公众号,回复 Go 即可下载清晰知识图谱> 对 Go 语言感兴趣但又不知从何学起的同学,可以参考一下 Go 语言系列文章: 为什么你要选择 Go? Go 面向失败编程 带着服务器编程金刚经走进 2020 年 敢问路在何方? Go 官方博客近日公布了 2019 年 Go 语言调查报告。本次调查收到的回复达到 10,975 份,约为去年的两倍。这些受访者的反馈意见将被选取用于改进 Go 语言的发展。 以下是 2019 年度的调查报告摘要: 此调查中,受访者的受众特征与 Stack Overflow 的受访者相似,因此这些结果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代表更广泛的 Go 开发人员; 大多数受访者每天都要用到 Go 语言,并且该数字在逐年上升; Go 的使用仍集中在技术公司,但它同时也被用于越来越多的行业,例如金融和媒体; Go 最常见的用途仍然是编写 API/RPC 服务和 CLI 工具; 模块在 Go 生态系统中的使用率很高,与此同时,围绕软件包管理的一些问题仍然存在; 有待改进的重点领域包括 debug、模块和云服务的体验; VS Code 和 GoLand 依然最受开发者欢迎,有 3/4 的受访者都喜欢它们。 有关调查报告的详细内容请继续往下阅读。 开发者背景 调查结果显示,在工作中使用 Go 语言的受访者比例与去年相当,均为 72%,这一数值几乎每年都在增长。在工作之余使用 Go

K8s 从懵圈到熟练-集群伸缩原理

这一生的挚爱 提交于 2020-04-24 13:33:40
作者 | 声东 阿里云技术专家 <关注公众号,回复 排查 即可下载电子书> 《深入浅出 Kubernetes》一书共汇集 12 篇技术文章,帮助你一次搞懂 6 个核心原理,吃透基础理论,一次学会 6 个典型问题的华丽操作!以下内容节选自本书: 阿里云 K8s 集群的一个重要特性,是集群的节点可以动态的增加或减少。有了这个特性,集群才能在计算资源不足的情况下扩容新的节点,同时也可以在资源利用率降低的时候,释放节点以节省费用。 这篇文章,我们将讨论阿里云 K8s 集群扩容与缩容的实现原理。理解实现原理,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们就可以高效地排查并定位原因。 虽然我们的讨论是基于1.12.6 版本的,但是理论上后续版本与这篇文章所述集群伸缩原理出入不大。 节点增加原理 阿里云 K8s 集群可以给集群增加节点的方式有,添加已有节点,集群扩容,和自动伸缩。其中,添加已有节点又可分为手动添加已有节点和自动添加已有节点。节点的增加涉及到的组件有,节点准备,弹性伸缩(ESS),管控,Cluster Autoscaler 以及调度器。 手动添加已有节点 节点准备,其实就是把一个普通的 ECS 实例,安装配置成为一个 K8s 集群节点的过程。这个过程仅靠一条命令就可以完成。这条命令使用 curl 下载 attach_node.sh 脚本,然后以 openapi token 为参数,在 ECS 上运行。

国产数据库存储引擎X-Engine的科研之路

旧城冷巷雨未停 提交于 2020-04-21 18:58:57
X-Engine是阿里云RDS MySQL 的存储引擎之一,基于Log-structured Merge Tree (LSM-tree),较基于 B-tree 一族的其它存储引擎而言年轻很多,所以在实践中遇到问题也更多,对研究的需求也更大。 LSM-tree是1996 年美国计算机科学家 Patrick O'Neil 等人提出的一种数据结构,和 B-tree 相比,它拥有更快的写入性能和层次化的存储结构,能够同时利用好 DRAM 内存的高性能和持久化存储的高容量。尤其是 LSM-tree 的分层存储结构,可以天然地利用数据局部性将热数据和冷数据区别开,方便压缩算法有的放矢,有机会在降低整体成本的情况下,实现同样优秀的性能。但是,与几乎所有的计算机数据结构和系统设计一样,有得必有失。LSM-tree 难以避免的在读性能、I/O 写放大和空间效率上面对挑战。 01、写路径上的罗生门 首先,LSM-tree 使用了能够支持快速写入的 copy-on-write (CoW)方式来存储新增数据。顾名思义,假如要使用 CoW 来更新一条记录,不需要定位存储引擎中该条记录的地址并将它读取出来,只需要直接将我要更新的内容(例如,key = 100, value = value +100)写入内存和日志(直接写磁盘)即可。 这样整个写入操作就像记日记一样

阿里云Serverless工作流正式商用,轻松拥有云上自动生产线

雨燕双飞 提交于 2020-04-21 16:15:37
Serverless工作流来了! 发布会传送门 抢先了解Serverless技术干货 4月,阿里云Serverless工作流正式商业化,这是一款用于协调多个分布式任务执行的全托管 Serverless 云服务。产品致力于简化开发和运行业务流程所需要的任务协调、状态管理以及错误处理等繁琐工作,让用户聚焦业务逻辑开发。 每家企业都会遇到工作流,诸如企业内部审批、采购订单、ETL、自动化运维等日常企业事务。而对于大数据AI、基因、音视频等行业,更离不开多媒体视频转码审核、大数据处理、机器学习流水线、基因测序工作流等任务。 Serverless工作流,将流程逻辑与任务执行分开,支持不同架构、不同网络环境、不同语言编写的应用,提供全面的服务编排能力、完善的流程状态管理和可视化监控、运维全托管式省心服务。同时,将成本降低到20CU,支持异步方式的无限长时间调用,为广大企业用户提供了高容错、高可维护性和高观测性,解锁复杂和冗长,让用户聚焦业务逻辑的开发。 据悉,著名无人驾驶企业图森未来,基于Serverless工作流产品实现了自动化的数据处理平台,结合使用消息服务打通云上云下数据,优化原有的本地任务流,高效管理任务的生命周期及数据共享。 "Serverless 工作流是阿里云 Serverless 产品体系中的关键一环。" 阿里云 Serverless产品负责人杨皓然表示,“ 通过

不了解前端的生产方式?近10年回顾+展望都在这了

£可爱£侵袭症+ 提交于 2020-04-15 13:21:25
【推荐阅读】微服务还能火多久?>>> 作者|李帅(卓风) 出品|阿里巴巴新零售淘系技术部 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一直在思考该用什么的方式能讲清楚前端为什么要向智能化方向切换的理由,真的反复思考很久,后来决定还是以我做前端的过去 10 年的所见所闻来做个解答吧,这样让大家也都更有些体感。 起源 这段是我跟前端的结缘,想必很多人也跟我一样,懵懵懂懂地就撞入了前端这个行业。 ▐ 一脚入坑 我接触前端,那还是 2010 年的时候,在那个时候最火的是 网络三剑客 —— Adobe Dreamweaver、Adobe Flash、Adobe Fireworks。 这三款软件都很热门,第一款可以通过可视化编辑器拖拖拽拽、填填配配就可以搞定一张网页,虽然上手起来概念众多、也挺难用的,但至少是那个时代做网页最牛逼的软件了; 第二款是做 Flash 的,配备一门 ActionScript 的语言,当时网 来源: oschina 链接: https://my.oschina.net/u/4365283/blog/3235417

直播预约 | 在生产环境中,阿里云如何构建高性能云原生容器网络?

蓝咒 提交于 2020-04-15 12:52:41
【推荐阅读】微服务还能火多久?>>> 作者 | 溪恒 阿里云技术专家 首次 SIG-Cloud-Provider-Alibaba 召开后,我们收到了很多开发者 PR、Issue 以及对于 Roadmap 提出的建议。本次直播为网研会第 2 期,我们邀请了阿里云技术专家 溪恒探讨《在生产环境中,阿里云如何构建高性能云原生容器网络?》 识别上方二维码,立即预约直播 容器网络会成为实现云原生化的绊脚石吗? 随着云原生计算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应用负载都部署在 Kubernetes 之上,Kubernetes 已成为云原生计算的基石、成为用户和云计算新的交互界面。 网络作为应用最基础的依赖之一,在应用云原生化中是必不可少的基础组件,也是很多开发者在云原生化时最担心的地方,容器网络究竟会不会成为阻碍云原生化实现的绊脚石?很多开发者会面对如下问题: 容器网络跟原有机器网络不在一个平面,应用不能 来源: oschina 链接: https://my.oschina.net/u/4308645/blog/3235372

细化 Flutter List 内存回收,解决大 Cell 问题

微笑、不失礼 提交于 2020-04-14 18:25:22
【推荐阅读】微服务还能火多久?>>> 作者|王乾元(神漠) 出品|阿里巴巴新零售淘系技术部 前言 何谓大 Cell 问题?在基于 Native List 的渲染方案中,都会遇到大 Cell 问题。比如 Weex 业务中,经常出现页面内存飙高,排查后发现多为前端写法导致的一个大 Cell 中存在过多图片,导致内存过高。 在 Flutter 里同样有这个问题,本质原因都是因为 List 进行回收的单位是 Cell,而不是 Cell 中的图片。在浏览器体系下,不存在这个问题,想必是浏览器进行了额外的运算,可以正确回收出屏的图片。 在开发 Flutter 版本淘宝商品详情页面时,我们同样遇到了大 Cell 的问题。一个商品的详情由多张图片拼接而成,这些图片尺寸未知,需要进行高度自适应,图片被放在同一个 Cell 中。发现列表滚动到特定位置,大量图片同时加载并生成纹理,内存突然飙高。 该问 来源: oschina 链接: https://my.oschina.net/u/4330619/blog/3234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