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untu

在Ubuntu16.04下搭建samba,实现linux与windows之间的资源共享

廉价感情. 提交于 2021-01-20 02:20:12
转载于http://www.linuxdiyf.com/linux/24260.html 1、开始需要我们做的是先在我们的ubuntu下安装好samba: 安装samba:sudo apt-get install samba 安装smbclient:sudo apt-get install smbclient 2、修改配置文件 vi /etc/samba/smb.conf 编辑smb.conf 文件 在配置文件的最末尾加上: [share] comment = Shared Folder require password path = /home/share public = yes writable = yes valid users = share create mask = 0777 directory mask = 0777 force user = nobody force group = nogroup available = yes browseable = yes 保存后重新启动samba:sudo /etc/init.d/samba restart 3、设置用户和密码 sudo smbpasswd -a share 接着俺提示输入密码。(前提是添加了此用户:useradd share) 否则系统在没有此用户的前提下按默认操作是会报如下错的:

Zabbix4.0国内下载源

谁说我不能喝 提交于 2021-01-20 02:16:53
国内zabbix源总结 目前发现的有以下几个站点: 1.阿里巴巴开源镜像站(推荐使用) 地址:https://mirrors.aliyun.com/zabbix/ 2.华为开源镜像站(推荐使用) 地址:https://mirrors.huaweicloud.com/zabbix/ 3.清华大学开源软件镜像站 地址:https://mirror.tuna.tsinghua.edu.cn/zabbix/ 4.上海大学开源镜像站 地址:https://mirrors.shu.edu.cn/zabbix/ RHEL7/CentOS7 cat <<EOF > /etc/yum.repos.d/zabbix.repo [zabbix] name=Zabbix Official Repository - \$basearch baseurl=https://mirrors.aliyun.com/zabbix/zabbix/4.0/rhel/7/\$basearch/ enabled=1 gpgcheck=1 gpgkey=file:///etc/pki/rpm-gpg/RPM-GPG-KEY-ZABBIX-A14FE591 [zabbix-non-supported] name=Zabbix Official Repository non-supported - \$basearch

linux查看系统版本命令

女生的网名这么多〃 提交于 2021-01-20 02:15:50
**一、查看Linux系统发行版本 ** 命令1: lsb_release -a 该命令适用于所有Linux系统,会显示出完整的版本信息,包括Linux系统的名称,如Debian、Ubuntu、CentOS等,和对应的版本号,以及该版本的代号,例如在Debian 8中将会显示代号jessie。 $ lsb_release -a``No LSB modules are available. ``Distributor ID: Debian ``Description: Debian GNU``/Linux` `8.0 (jessie) ``Release: 8.0 ``Codename: jessie 命令2: cat /etc/issue 该命令适用于所有Linux系统,显示的版本信息较为简略,只有系统名称和对应版本号。 $ ``cat` `/etc/issue``Debian GNU``/Linux` `8 \n \1 命令3: cat /etc/redhat-release 该命令仅适用于Redhat系列的Linux系统,显示的版本信息也较为简略。 $ ``cat` `/etc/redhat-release``CentOS release 6.0 (Final) **二、查看Linux内核版本 ** 命令1: uname -a $ ``uname` `-a``Linux

华为MDC通过网卡转发接入外网

空扰寡人 提交于 2021-01-19 19:35:22
华为MDC通过网卡转发接入外网 由于产品文档不算详细,故在配置MDC联网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问题,现将本人的详细解决方法做如下记录。 目录 华为MDC通过网卡转发接入外网 上位机配置 上位机配置端口转发 上位机配置SNAT转发 MDC配置 MDC配置DNS服务器 MDC配置默认路由 注意事项 后续 前提条件: 1.你的上位机ubuntu系统须为 16.04版本; 2.你的上位机要通过网线和MDC主机连接,且你能通过SSH连接MDC; 3.你的上位机可以通过 WIFI连接外网。 4. 所有的命令都在su管理员权限下运行。 上位机配置 确认你的上位机已经通过WIFI连接外网,且可以访问外网。 上位机配置端口转发 执行以下命令,打开.conf文件, sudo vi / etc / sysctl . conf Vi命令的使用可以百度,这里只简单介绍需要用到的命令,vi打开文件后,按i键进入编辑,插入代码: net . ipv4 . ip_forward=1 sysctl - p / etc / sysctl . conf 然后按 ESC 退出插入模式, Shift 加 : 键同时按,此时下方会出现命令行,输入 wq! 强制保存并退出。 上位机配置SNAT转发 查看你的对外通讯网卡: ifconifg 如上图 wlp2s0 这个网卡为我对外通讯的网卡,如果不知道你的对外通讯的网卡是哪一个

在ubuntu16.04上搭建samba文件共享服务器

一曲冷凌霜 提交于 2021-01-19 17:59:15
需求: 有两个用户abo和abu; 有三个文件夹: /samba_workspace/abo/ : 用户abo可访问,拥有读写权限 /samba_workspace/abu/ : 用户abu可访问,拥有读写权限 /samba_workspace/share/ : 用户abo,abu均可访问,均拥有读写权限 步骤 安装samba apt-get install samba 创建共享文件夹 mkdir -p /samba_workspace/abo mkdir -p /samba_workspace/abu mkdir -p /samba_workspace/share 新增用户 useradd abu -s /sbin/nologin useradd abo -s /sbin/nologin 修改共享文件夹的所有者 chown -R abo:abo /samba_workspace/abo/ chown -R abu:abu /samba_workspace/abu/ chown -R abo:abo /samba_workspace/share/ //先将share的所有者设为abo,然后再用setfacl赋予abu读写权限 setfacl -R -m u:abu:rwx /samba_workspace/share/ 向samba新增用户 smbpasswd -a abo /

POSIX 共享内存和 系列函数

*爱你&永不变心* 提交于 2021-01-19 03:25:39
在 前面 介绍了system v 共享内存的相关知识,现在来稍微看看posix 共享内存 和系列函数。 共享内存简单来说就是一块真正的物理内存区域,可以使用一些函数将这块区域映射到进程的地址空间进行读写,而posix 共享内存与system v 共享内存不同的是它是用虚拟文件系统(tmpfs)实现的,已经挂载在/dev/shm 下面。man 7 shm_overview 下面来看系列函数, 编译时候加上 -lrt 选项,即连接librt 库 (实时库) 功能:用来创建或打开一个共享内存对象 原型 int shm_open(const char *name, int oflag, mode_t mode); 参数 name:共享内存对象的名字, 必须以/打头,并且后续不能有其它/ ,形如/somename长度不能超过NAME_MAX(255) oflag:与open函数类似,可以是O_RDONLY、O_RDWR,还可以按位或上O_CREAT、O_EXCL、O_TRUNC等。 mode:此参数总是需要设置,如果oflag没有指定了O_CREAT,可以指定为0 返回值:成功返回非负整数文件描述符;失败返回-1 注意,不存在所谓的shm_close 函数,可以直接使用close 来关闭文件描述符。 功能:修改共享内存对象大小,shm_open不像shmget一样可以设置共享内存的大小

基于Ubuntu20.10学习python虚拟环境搭建

北城以北 提交于 2021-01-18 18:26:58
在工程开发前,往往需要解决模块的版本问题,比如projectA需要用到Python2.7+flash0.10 和projectB需要用到Python3+flask1.0,创建Python的虚拟环境就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从而 实现环境独立,套件升级并不会影响其他应用。​​​​​​​ ​​​​​​​ 环境安装 在ubuntu的terminal下执行以下命令,进行虚拟环境安装: # virtualenv 用于创建虚拟环境 sudo pip install virtualenv # virtualenvwrapper 提供了高效的执行命令 sudo pip install virtualenvwrapper 安装结束后,可能会出现mkvirtualenv not foud错误,需要配置以下: # 在terminal下执行 # 1.创建用于放置虚拟文件的隐藏目录virtualenvs mkdir $HOME/.virtualenvs # 2. 打开~/.bashrc添加如下内容 export WORKON_HOME=$HOME/.virtualenvs source /usr/local/bin/virtualenvwrapper.sh # 3. 保存退出2后,回到terminal执行 source ~/.bashrc 执行后可以在Home下看到如下图(ctrl+h显示隐藏文件):

logrotate定时每秒按指定大小切割日志

半世苍凉 提交于 2021-01-18 10:57:01
logrotate定时每秒按指定大小切割日志 方案说明 logrotate方案配置 循环切割脚本 crontab定时任务 运行结果 方案说明 系统:Ubuntu Server 20.04 方案:在crontab中添加一个每分钟都执行的脚本,此脚本每秒使用logrotate切割日志文件 以JAVA项目为例,在JAR包同级目录下有如下文件↓↓↓↓ logrotate方案配置 test-logrotate文件 /root/Desktop/test/nohup.d/nohup.out { size = 5M rotate 10 copytruncate notifempty } 说明:用此配置切割/root/Desktop/test/nohup.d/目录下的nohup.out文件;当nohup.out大小>=5M时,执行一次切割,最多保留10份(一次切割生成一份新的日志文件,命名为nohup.out.x,x的取值范围为1-10);切割完毕后清空nohup.out;如果nohup.out是空的,则不切割。 注意:logrotate只能通过size判断文件大小是否满足切割,至于切割后的文件大小无法保证。对于如上配置,如果初始的nohup.out大小为500M,logrotate判断大于5M需要切割,切割出来的新文件大小还是500M。如果日志文件增长过快,比如达到了20M/S

在启用uefi引导的电脑上安装ubuntu20.04

倖福魔咒の 提交于 2021-01-18 06:28:40
新入手一台thinkpad t14s,第一时间干掉了预装的win10家庭版,安装上ubuntu20.04 注意事项 分区格式 uefi引导模式一般的分区格式是GPT格式而不是MBR格式,推荐使用GPT esp分区 默认情况下,windows采用uefi启动的电脑上会默认存在一个uefi专用的分区的(fat32格式,标志是boot,hidden,esp),这个分区叫ESP分区,对于linux来说,这个ESP分区260M就足够用了,如果已经存在这个分区,最好先备份,然后ubuntu可以直接使用它。其默认的挂载点是/boot/efi,这个分区不要动它,其余分区随便搞 如果ubuntu安装在GPT分区并且没有找到efi分区,会提示创建efi分区 grub安装位置 如果使用了uefi,可以直接指向/boot/efi 推荐开启uefi模式 开启了uefi模式就不用再设置/boot分区了,如果ubuntu仍然要你指定/boot分区,说明启动方式设置的是BIOS模式引导 开启uefi后启动速度非常快 需要关闭secret boot 不然virtualbox虚拟机没法启动 我的分区方案 /efi 260M //如果电脑之前装过windows10,会存在一个efi分区,留着就好 /home 总容量的20%,这个分区放代码和文档 /opt 总容量的30%,这个分区上放杂七杂八的软件和虚拟机 /

How to install 32 bit glibc on 64 bit ubuntu

一世执手 提交于 2021-01-18 04:29:50
问题 I am trying to learn the C Calling conventions in assembly language. To do so, I made a simple program using the puts function from the C standard library. I assembled and linked the program with the following commands :- nasm -f elf file.asm gcc -m32 file.asm -o file The nasm produces the right object file but when running the gcc to link the object files, I am getting error. Looking at the error I have figured it out that I don't have the 32 bit version of glibc on my system. How can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