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lc

【转帖】SK海力士进军PCIe 4.0 SSD:密度世界第一、轻松32TB

偶尔善良 提交于 2020-04-08 15:06:27
SK海力士进军PCIe 4.0 SSD:密度世界第一、轻松32TB https: // www.cnbeta.com/articles/tech/964713.htm 硬件突飞猛进。。 SK海力士今天正式发布了最新款的企业级SSD PE8000系列,包括PE8010、PE8030、PE8111三款型号,这也是其首款PCIe 4.0 SSD,无论存储密度、容量还是性能都是世界一流的,甚至是超一流的。 PE8010、PE8030都配备了SK海力士自产的96层堆叠4D TLC NAND闪存颗粒,搭配自研主控,最大容量8TB,兼容U.2、U.3接口,其中PE8010面向读取密集型应用,PE8030则为读写混合应用而优化。 性能方面,持续读写速度最高均可达8.3GB/s、3.7GB/s,随机读写速度最高则可达1100K IOPS、320K IOPS。 相比于去年的上代产品,持续读取性能提升103%,随机写入性能提升357%,另外最大功耗为17W。 PE8111则是针对读取密集型负载的超大容量版本,应用了世界第一的128层堆叠4D TLC NAND闪存颗粒,单颗容量1Tb(128GB),相比于上一代的512Gb颗粒只需一半数量的闪存芯片就可以达成同等容量,同样数量闪存芯片则容量轻松翻番。 PE8111现有最大容量为16TB,E1.L接口形态,同时正在开发32TB版本。 它特别针对OCP

\in works, while \subseteq gives a “identifier undefined” error

喜你入骨 提交于 2020-01-15 07:44:13
问题 I have the following spec: ------------------------------ MODULE Group ------------------------------ CONSTANTS People VARIABLES members Init == members \subseteq People Next == members' = members Group == Init /\ [][Next]_members ============================================================================= (I simplified this spec to the point where it's not doing anything useful.) When I try to run it through TLC, I get the following error: In evaluation, the identifier members is either

SSD固态硬盘的性能与可靠

落爺英雄遲暮 提交于 2019-12-12 12:23:17
【推荐】2019 Java 开发者跳槽指南.pdf(吐血整理) >>> SSD 按一个电容存储的比特数 SLC ( Single-Level Cell ) MLC( Multi-Level Cell ) TLC(`Triple-Level Cell) QLC( Quad-Level Cell ) 存储的比特数越多,能表示的数据(电压)越多,需要电压计更高精度的控制,因此读写速度有一定程度的降低。 SSD写基本原理 SSD数据的 写入 叫作 Program ,先去 擦除 ( Erase ),然后再写入。 而机械硬盘,是通过覆盖(Overwrite)来进行的。 读写 的基本单位是 页 ( Page ,一般是4KiB),但是 擦除 的基本单位是 块 ( Block ,是页的倍数)。 而机械硬盘读写基本单位是扇区(Sector,现在一般是4KiB)。 删除一个页的数据,一般只做标记不擦除,只有一整块都是删除标记,则会被擦除。 SSD使用寿命 SSD使用寿命,其实是每一个块( Block )的擦除的次数。 目前SLC 的芯片,可以擦除的次数大概在 10 万次,MLC 就在 1 万次左右,而TLC 和 QLC 就只在几千次了。 SSD的控制器FTL FTL ( Flash-Translation Layer ,闪存转换层),实现名为 磨损均衡 ( Wear-Leveling )的技术

5分钟了解单片机数据、地址、控制总线结构

冷暖自知 提交于 2019-12-10 09:04:28
一、总线概述 计算机系统是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各器件要与微处理器相连,且必须协调工作,所以在微处理机中引入了总线的概念,各器件共同享用总线,任何时候只能有一个器件发送数据(可以有多个器件同时接收数据) 。 计算机的总线分为控制总线、地址总线和数据总线等三种。而数据总线用于传送数据,控制总线用于传送控制信号, 地址总线则用于选择存储单元或外设。 二、单片机的三总线结构 51系列单片机具有完善的总线接口时序,可以扩展控制对象,其直接寻址能力达到64k( 2的16次方) 。在总线模式下,不同的对象共享总线,独立编址、分时复用总线,CPU 通过地址选择访问的对象,完成与各对象之间的信息传递。 单片机三总线扩展示意如图1 所示。 1、数据总线 51 单片机的数据总线为P0 口,P0 口为双向数据通道,CPU 从P0 口送出和读回数据。 2、地址总线 51 系列单片机的地址总线为16 位。 为了节约芯片引脚,采用P0 口复用方式,除了作为数据总线外,在ALE 信号时序匹配下,通过外置的数据锁存器,在总线访问前半周期从P0口送出低8位地址,后半周期从P0 口送出8 位数据。 高8位地址则通过P2 口送出。 3、控制总线 51 系列单片机的控制总线包括读控制信号P3.7 和写控制信号P3.6 等,二者分别作为总线模式下数据读和数据写的使能信号。 三、单片机总线时序分析 51 单片机总线时序如图2

WebSphere Liberty Profile: Context Root Not Found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3 01:23:02
可以将文章内容翻译成中文,广告屏蔽插件可能会导致该功能失效(如失效,请关闭广告屏蔽插件后再试): 问题: I can't seem to get this working locally, even though the same WAR works on a remote server. When I go to visit my application locally, I get the "Context Root Not Found" error. The Liberty profile version is 8.5.5.5. Here are the relevant files: server.xml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server description="tlc server"> <!-- Enable features --> <featureManager> <feature>jsp-2.2</feature> <feature>ssl-1.0</feature> <feature>localConnector-1.0</feature> <feature>restConnector-1.0</feature> <feature>json-1.0</feature> <feature>jaxrs-1

深入浅出计算机组成原理学习笔记:SSD硬盘(上)-如何完成性能优化的KPI?(第46讲)

…衆ロ難τιáo~ 提交于 2019-11-28 05:22:34
一、引子 随着3D垂直封装技术和QLC技术的出现,今年的“618”,SSD硬盘的价格进一步大跳水,趁着这个机会,我把自己电脑上的仓库盘,从HDD换成了SSD硬盘。我的个人电脑彻底摆脱了机械硬盘。 随着智能手机的出现,互联网用户在2008年之后开始爆发性增⻓,大家在网上花的时间也越来越多。这也就意味着,隐藏在精美App和网页之后的服务端数据请求量,呈数量级的上升。 无论是用10000转的企业级机械硬盘,还是用Short Stroking这样的方式进一步提升IOPS,HDD硬盘已经满足不了我们的需求了。上面这些优化措施, 无非就是,把IOPS从100提升到300、500也就到头了。 于是,SSD硬盘在2010年前后,进入了主流的商业应用。我们在第44讲看过,一块普通的SSD硬盘,可以轻松支撑10000乃⾄20000的IOPS。那个时候,不少互联网公司想要完成性能优化的KPI, 最后的解决放案都变成了换SSD的硬盘。如果这还不够,那就换上使用PCI Express接口的SSD。 不过,只是简单地换⼀下SSD硬盘,真的最⼤限度地⽤好了SSD硬盘吗?另外,即便现在SSD硬盘很便宜了,一部分公司的批量数据处理系统,仍然在⽤传统的机械硬盘,这又是为什么呢 那么接下来这两讲,就请你和我一起来看一看, SSD硬盘的工作原理,以及怎么最大化利用SSD的工作原理,使得访问的速度最快,硬盘的使⽤寿命最长。

Nand flash 三种类型SLC,MLC,TLC

╄→尐↘猪︶ㄣ 提交于 2019-11-27 08:14:58
从前,大家谈TLC色变;如今,TLC攻占SSD半壁江山。是的,这个世界就是这么奇妙。 虽然TLC早已占据主流地位,但传言多了、百度多了,不少消费者还是抱有“怕”的态度,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TLC。 转载: http://diy.pconline.com.cn/750/7501340.html TLC是什么? 固态硬盘就是靠NAND Flash闪存芯片存储数据的,这点类似于我们常见的U盘。NAND Flash根据存储原理分为三种,SLC、MLC、TLC。 SLC = Single-Level Cell,即1 bit per cell,1个存储器储存单元可存放1 bit的数据,只存在0和1两个充电值。以此类推,TLC = Triple-Level Cell,即3 bit per cell,1个存储器储存单元可存放3 bit的数据。 单位容量的存储器,可以存储更多的数据,所以TLC每百万字节生产成本是最低的。 TLC工作原理: 小编尽量用通俗语言解释。根据NAND的物理结构,NAND是通过绝缘层存储数据的。当你要写入数据,需要施加电压并形成一个电场,这样电子就可以通过绝缘体进入到存储单元,此时完成写入数据。如果要删除存储单元(数据),则要再次施加电压让电子穿过绝缘层,从而离开存储单元。 所以,NAND闪存在重新写入新数据之前必须要删除原来数据。 由于TLC的1个存储器储存单元可存放3

testlink+jenkins+python api接口测试环境搭建

给你一囗甜甜゛ 提交于 2019-11-26 07:33:17
前提: 1、安装Testlink 2、安装Jenkins 3、安装python 获取testlink个人密钥 Testlink相关配置与用例管理 为了批量设置接口ip,端口(主要是这两个),协议信息(仅用于展示),需要对项目,计划,套件等必要的配置,以及客户端环境变量配置 a)API相关配置 如下,登陆Testlink,进入用户管理-查看用户,如下 点击目标用户(例中为admin),打开如下界面 点击生成新的密钥,如下 或者是点击“编辑用户按钮”按钮进入界面 在运行python脚本端进行环境变量的配置,如下: 1、新建系统环境变量“TESTLINK_API_PYTHON_DEVKEY”,变量值为上述秘钥 2、新建“TESTLINK_API_PYTHON_SERVER_URL”系统环境变量,变量值为“ http://{host}/testlink/lib/api/xmlrpc/v1/xmlrpc.php”,其中host为testlink的访问地址 测试是否生效: C:\Users\laiyu>python Python 3.3.2 (v3.3.2:d047928ae3f6, May 16 2013, 00:03:43) [MSC v.1600 32 tel)] on win32 Type "help", "copyright", "credits" or "license" f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