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函数

Python3定时器任务代码

浪尽此生 提交于 2019-11-30 06:27:34
使用threading写的一个定时器任务demo: import time import sys import signal import datetime import threading #定时器 def schedule_update(): t = threading.Timer(0, event_func) t.setDaemon(True) t.start() #执行函数 def event_func(): now_time = datetime.datetime.now().strftime('%Y-%m-%d %H:%M:%S') print(now_time) exec_update() #update_openvas_dbs_from_cache() interval_time = delay_time() t = threading.Timer(interval_time, event_func) t.setDaemon(True) t.start() #取时间点 def delay_time(): # now time now_time = datetime.datetime.now() # tomorrow time next_time = now_time + datetime.timedelta(days=+1) next_year = next

excel pandas 简单数据预处理

你说的曾经没有我的故事 提交于 2019-11-30 06:07:12
#coding:utf-8 import pandas as pd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scipy.interpolate import lagrange#拉格朗日函数 data=pd.read_excel('./data/test_1.xlsx') a = data[:1] print(a) #自定义列向量插值函数 def ploy(s,n,k=6): y=s[list(range(n-k,n))+list(range(n+1,n+1+k))]#取数 y=y[y.notnull()] return lagrange(y.index,list(y))(n) def time_split(str_time): #函数描述:对字符串形式的时间信息进行划分,结果为int64形式的整数年、月、日,时、分、秒 normal_int_time = [] time_str = str_time.split(" ") day_time = time_str[0].split("/") secend_time = time_str[1].split(".") secend_time = secend_time[0].split(":") for t in day_time: normal_int_time.append(np.int64(t)) for t in

QuantLib 金融计算——收益率曲线之构建曲线(4)

两盒软妹~` 提交于 2019-11-30 05:55:15
目录 QuantLib 金融计算——收益率曲线之构建曲线(4) 概述 三次样条函数与期限结构 knots 的选择 实现三次样条函数 实现拟合方法 测试 参考文献 如果未做特别说明,文中的程序都是 C++11 代码。 QuantLib 金融计算——收益率曲线之构建曲线(4) 本文代码对应的 QuantLib 版本是 1.15。相关源代码可以在 QuantLibEx 找到。 概述 QuantLib 中提供了用 三次 B 样条 函数拟合期限结构的功能,但是,并未提供使用 三次样条 函数拟合期限结构的功能。本文展示了如何在 QuantLib 的框架内实现三次样条函数,并拟合期限结构。 示例所用的样本券交易数据来自专门进行期限结构分析的 R 包—— termstrc 。具体来说是数据集 govbonds 中的 GERMANY 部分,包含 2008-01-30 这一天德国市场上 52 只固息债的成交数据。 注意:为了适配 QuantLib,实际计算中删除了两只债券的数据,以保证所有样本券的到期时间均不相同。样本券数据在《收益率曲线之构建曲线(3)》的 附录 中列出。 三次样条函数与期限结构 用三次样条函数拟合期限结构,实质上是用若干三次样条函数的组合近似贴现因子曲线的形状, \[ d(t,\beta) = 1 + \sum_{l=1}^n \beta_l c_l(t) \] 贴现因子 \(d

性能计数器及性能分析方法

依然范特西╮ 提交于 2019-11-30 02:49:02
操作系统计数器可用来监控操作系统级别上的系统性能表现。 3.1.1windows操作系统的主要计数器 参考《软件性能测试过程详解与案件剖析》第三章,3.1小节 3.1.2Unix/Linux操作系统的主要计数器 参考《软件性能测试过程详解与案件剖析》第三章,3.1小节 3.1.3内存分析方法 内存分析用于判断系统有无遇到内存瓶颈,是否需要通过增加内存等手段提高系统性能表现。 内存分析的主要方法和步骤: (1)查看Memory/Available Mbytes指标(Linux 是Free(KB)) 该计数值是描述系统可用内存的直接指标,在对系统进行操作系统级别的内存分析时,首先通过该指标建立一个初步印象,了解性能测试过程中系统是否仍然有足够的内存可用。 如果该指标数据比较小,系统可能出现了内存方面的问题,这时需要继续依据以下步骤进一步的分析 (2)注意Pages/sec、Pages Read/sec 和 Page Faults/sec(Linux是(page)si和(page)so) 操作系统经常会利用磁盘交换的方式提高系统可用的内存量或内存的使用效率。windows和Linux都提供了类似的方法来支持磁盘交换计数,而这3个指标直接反应了操作系统进行磁盘交换的频度。 如果Pages/sec的计数持续高于几百?很可能会有内存方面的问题产生,但Pages

时间获取函数

血红的双手。 提交于 2019-11-30 02:18:07
目录 time函数 clock_gettime函数 gettimeofday函数 由Linux内核提供的基本时间是自1970-01-01 00:00:00 +0000 (UTC)这一特定时间以来经过的秒数,这种描述是以数据类型time_t表示的,我们称其为日历时间。 获得日历时间的函数有3个:time、clock_gettime和gettimeofday。 time函数 #include <time.h> //成功返回日历时间,出错返回-1;若time非NULL,则也通过其返回时间值 time_t time(time_t *time);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time.h> void print_time() { time_t seconds = time(NULL); printf("seconds = %ld\n", seconds); } int main() { print_time(); return 0; } clock_gettime函数 clock_gettime函数可用于获取指定时钟的时间,返回的时间通过struct timespec结构保存,该结构把时间表示为秒和纳秒。 #include <time.h> struct timespec { time_t tv_sec; /*

状态类

淺唱寂寞╮ 提交于 2019-11-29 21:43:45
先定义一个State 基类, 按照上面说的状态需要的三个操作分别定义函数(startup, update, cleanup)。在 init 函数中定义了上面说的三个变量(next,persist,done),还有start_time 和 current_time 用于记录时间。 class State(): def __init__(self): self.start_time = 0.0 self.current_time = 0.0 self.done = False self.next = None self.persist = {} @abstractmethod def startup(self, current_time, persist): '''abstract method''' def cleanup(self): self.done = False return self.persist @abstractmethod def update(sefl, surface, keys, current_time): '''abstract metho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看一个状态类LoadScreen的具体实现,这个状态的显示效果如图3。 startup

c/c++日期时间处理函数小结

你说的曾经没有我的故事 提交于 2019-11-29 21:31:45
日期时间处理函数: 日期时间转为字符串 strftime / std::put_time 字符串解析成日期时间 strptime / std::get_time 时间结构转换:time_t->tm localtime : time_t -> tm 时间结构转换:tm->time_t mktime : tm -> time_t 来源: https://my.oschina.net/chuqq/blog/3107056

day5

戏子无情 提交于 2019-11-29 21:08:10
阅读目录 认识模块 什么是模块 模块的导入和使用 常用模块一 collections模块 时间模块 random模块 os模块 sys模块 序列化模块 re模块 常用模块二 hashlib模块 configparse模块 logging模块 认识模块    返回顶部 什么是模块 什么是模块? 常见的场景:一个模块就是一个包含了python定义和声明的文件,文件名就是模块名字加上.py的后缀。 但其实import加载的模块分为四个通用类别:    1 使用python编写的代码(.py文件)   2 已被编译为共享库或DLL的C或C++扩展   3 包好一组模块的包   4 使用C编写并链接到python解释器的内置模块 为何要使用模块? 如果你退出python解释器然后重新进入,那么你之前定义的函数或者变量都将丢失,因此我们通常将程序写到文件中以便永久保存下来,需要时就通过python test.py方式去执行,此时test.py被称为脚本script。 随着程序的发展,功能越来越多,为了方便管理,我们通常将程序分成一个个的文件,这样做程序的结构更清晰,方便管理。这时我们不仅仅可以把这些文件当做脚本去执行,还可以把他们当做模块来导入到其他的模块中,实现了功能的重复利用, 返回顶部 模块的导入和使用 模块的导入应该在程序开始的地方 更多相关内容 https://www.cnblogs

day4

此生再无相见时 提交于 2019-11-29 21:05:47
阅读目录 函数名的本质 闭包 装饰器 迭代器和生成器 迭代器 生成器函数 生成器表达式 匿名函数 递归函数 内置函数 回到顶部 函数名的本质 函数名本质上就是函数的内存地址 1.可以被引用 def func(): print('in func') f = func print(f) View Code 2.可以被当作容器类型的元素 def f1(): print('f1') def f2(): print('f2') def f3(): print('f3') l = [f1,f2,f3] d = {'f1':f1,'f2':f2,'f3':f3} #调用 l[0]() d['f2']() 函数被当作容易类型的元素 3.可以当作函数的参数和返回值 第一类对象(first-class object)指 1.可在运行期创建 2.可用作函数参数或返回值 3.可存入变量的实体。 第一类对象 *不明白?那就记住一句话,就当普通变量用 回到顶部 闭包函数 def func(): name = 'eva' def inner(): print(name) 闭包函数定义: 内部函数包含对外部作用域而非全剧作用域名字的引用,该内部函数称为闭包函数 #函数内部定义的函数称为内部函数 由于有了作用域的关系,我们就不能拿到函数内部的变量和函数了。如果我们就是想拿怎么办呢?返回呀!

Python每隔一秒钟打印当地时间

℡╲_俬逩灬. 提交于 2019-11-29 20:41:27
import threading,time global t def sayHello(): print time.strftime('%Y-%m-%d %H:%M:%S',time.localtime(time.time())) t=threading.Timer(1.0,sayHello) t.start() t=threading.Timer(1.0,sayHello) t.start() 分析一下以上程序,其实,第二个 t=threading.Timer(1.0,sayHello) t.start() 仅仅是为了进入sayHello函数,进入该函数之后,sayHello自己就进入了一个无限循环过程,重复每隔一秒钟运行自己,这样便有了计时器的感觉。 所以程序可以这样写: import threading,time global t def sayHello(): print time.strftime('%Y-%m-%d %H:%M:%S',time.localtime(time.time())) t=threading.Timer(1.0,sayHello) t.start() # t=threading.Timer(1.0,sayHello) # t.start() sayHello() 来源: http://www.cnblogs.com/wangjiyu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