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网络基础知识
神经网络出现了很多年了,它曾经沉寂,但如今他又火热起来,尤其是卷积神经网络(CNN)在图像识别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和不可替代的优势。 首先从简单的神经网络说起: M-P模型: 它是首个通过模仿神经元而形成的模型。在模型中,多个输入xi(i=1,…,n),对应一个输出y。让每个输入xi乘以对应的权重wi,然后相加求和得到y结果之和如果大于阈值h,则输出1,否则就输出0。 上述的f(x)就是激活函数,就是看输入x能不能激活f,使其输出对应的值。 上面对应的是多输入单输出,当然也有单输入单输出,但是用处相对较小。 但是这种简单的输入输出并不能解决我们遇到的问题,我们需要他自己有学习功能,自己调整参数wi。为什么要调整参数wi呢?因为常常输出的y并不是我们想要得到的准确值。为此我们需要修改参数wi,使其输出我们想要的值。因此我们想要的值(设为target),与输出的值之间就会有一个误差E,E=target-y。这就是实际输出和期望输出之间的误差。而我们可以通过误差修正学习,修改参数wi,h。 wi=wi+α(target-y)xi h=h-α(target-y)。 α是学习率,后边会讲。α越大,学习速度越快,修改参数wi的速度越快。α越小,学习速度越慢,修改参数wi的速度越慢 多层感知器 上面的例子已经具有了初步的功能,但是要是解决更加复杂的问题,还是不行。多层感知器应运而生。 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