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科班生网络通信必会知识点归纳
一、 网络模型 网络模型分两种,一种是OSI模型,一种是TCP/IP模型,后者应用更加广泛。这里也主要介绍TCP/IP模型。 (一)TCP/IP模型 首先分为4层,从上到下依次是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 OSI模型中将网络分为: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TCP/IP的应用层是OSI模型中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的集合,而物理层由于不是我们经常考虑的问题,所以TCP/IP模型没有把物理层算上。 1、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的核心是以太网协议。以太网协议规定一组电信号是一个数据包,叫一个振,每个帧(frame)分为标头(head)和数据(data),标头包含一些说明性东西,比如发送者,接收者,和数据类型之类的。例如一个电脑发个数据包出去,会广播给局域网(子网)内所有电脑设备的网卡,然后每台设备都从数据包获取接收者的mac地址与自己网卡的mac地址比对,如果一样就说明这是发给自己的数据包。 2、网络层 定义了一套IP协议,有IPV4和IPV6,以IPV4为例,由32个二进制数字组成,用4个10进制数字表示。 IP地址分为三类: A类:第一个字节为网络号,后三个字节为主机号。该类IP地址的最前面为“0”,所以地址的网络号取值于1~126之间。一般用于大型网络。 B类:前两个字节为网络号,后两个字节为主机号。该类IP地址的最前面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