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

Redis集群生产环境源码安装

狂风中的少年 提交于 2019-12-08 14:28:18
安装redis集群 根据各人单位生产环境用户搭建 一、安装环境 操作系统:centos7.6 关闭防火墙、关闭selinux redis1:192.168.26.128 redis2:192.168.26.129 二、用户环境 groupadd usr useradd -g usr -md /usr/users/sw sw cd /usr/users/sw/ mkdir app;mkdir backup cd app mkdir redis make /applog chown -R sw:usr /usr/users/sw chown -R sw:usr /applog 三、系统参数修改,有几个系统参数需要调整,否则,在启动redis时会有几个WARNING: 1.redis的配置文件中,默认的最大客户端连接数为10000,要求至少最大文件描述符要10032个,我 们一般系统都会设置为65535 vim /etc/security/limits.conf添加以下内容 * soft nproc 12000 * hard nproc 12000 * soft nofile 65535 * hard nofile 65535 * hard stack 10240 * soft stack 10240 * hard sigpending 127934 * soft sigpending

FusionCharts flash设置div的层次(swfobject对swf透明支持)。

南楼画角 提交于 2019-12-07 09:46:01
我不是做网页设计的,所以碰到这个问题时感觉好偏啊,不过,最后有幸解决了,高兴一下,也总结一下。 问题的情况是这样的,做了一个页面,页面中有一个日期选择的js,日期下面是FusionChartsFree 生成的flash图表,他们都是放在div标签里面的,在页面加载完成后,点击日期选择时,出现的日期图片被flash遮住了,没法选择。 我猜就是div有层次的问题,于是我就在网上查资料,有点收获,知道div层次是可以用z-index 来设置的。但是对这两个div ,我怎么设置就没效果,日期依然在flash下面。正当我准备放弃的时候,突然想到是不是flash有些特殊呢,然后我又在网上搜了一下,发现了这篇文章 引用 <param name="WMODE" value="transparent"> <param name="wmode" value="Opaque"> <param name="wmode" value="Window"> NOTE: 支持其它浏览器(firefox opera etc.) 则使用 <embed wmode="transparent" />在embed节点中加入wmode值. window 模式 默认情况下的显示模式,在这种模式下flash player有自己的窗口句柄,这就意味着flash影片是存在于Windows中的一个显示实例

Python基础系列讲解-自动控制windows桌面

断了今生、忘了曾经 提交于 2019-12-06 15:41:34
原链接: https://zhuanlan.zhihu.com/p/73001806 在使用PC时与PC交互的主要途径是看屏幕显示、听声音,点击鼠标和敲键盘等等。在自动化办公的趋势下,繁琐的工作可以让程序自动完成。比如自动化测试、自动下单交易等。很多软件除了可以GUI方式操作外还可以用CLI接口操作,不过当一些软件未提供CLI接口时,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我们还可以用程序控制桌面上的窗口、模拟点击鼠标或按下键盘等动作来释放自己。 pywin32是一个Python库,它为Python提供访问Windows API的扩展,提供了齐全的windows常量、接口、线程以及COM机制等等,安装后会自带一个pythonwin的IDE。接下来主要介绍下如何通过Python去操作windows桌面软件。 1、打开软件或文件 ,比如打开一个谷歌浏览器,或者打开一个word文件,如下所示: win32api.ShellExecute(1, 'open', r'C:Program Files (x86)GoogleChromeApplicationchrome.exe', '', '', 1) win32api.ShellExecute(1, 'open', r'C:UsersJayDesktopEnvironment Guider.docx', '', '', 1) win32api

【实战演练】Packet Tracer玩转CCNA实验02-VLAN基本配置

别说谁变了你拦得住时间么 提交于 2019-12-06 09:56:27
【实战演练】Packet Tracer玩转CCNA实验02-VLAN基本配置 实验1(配置vlan access): 搭建拓扑图 配置命令 结果验证 理论解释 实验2(配置vlan trunk): 结果验证 理论解释(选修) #本文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 一般教程第一课都讲交换机/路由器的操作系统(IOS)的基本操作,例如介绍普通模式、特权模式,修改密码等。 我们反其道而行之,先动手做VLAN的划分操作,先讲实操,再说概念。 实验1(配置vlan access): 搭建拓扑图 实验需求:实验的拓扑如上图,PC1、PC2、PC3、PC4连接同一台交换机,PC1、PC3的人属于同一个部门(如销售部),PC2、PC4的人属于同一个部门(财务部),由于安全要求,希望销售部的员工之间可以互访,财务部的员工之间可以互访,但是跨部门员工之间不能互访。 配置命令 先通过拖动的方式,拖动一台交换机,4台PC,并且通过自动连线的方式连接PC与交换机。 然后通过选择设置,显示端口标签,方便查看PC与交换机的连接端口。 点击交换机,选择CLI标签,可以输入命令,命令如下。 Switch>en Switch#conf t Switch(config)#vlan 10 Switch(config-vlan)name xiaoshou Switch(config-vlan)vlan 20 Switch

【实战演练】Packet Tracer玩转CCNA实验05-SVI实现VLAN间通信

邮差的信 提交于 2019-12-06 09:55:44
【实战演练】Packet Tracer玩转CCNA实验05-SVI实现VLAN间通信 命令配置 验证测试 #本文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 上一节讲的,是使用路由器来实现VLAN间的通信。但是,能够实现路由功能(VLAN间通信)的不止路由器,还有三层交换机。 像前面几节说的,只工作在二层,不能提供跨三层通信的设备,叫做二层交换机。 而既可以做二层转发,又可以做三层路由的,叫三层交换机。在packet tracer里面,交换机里面的3560-24PS就是三层交换机。 使用之前的拓扑进行修改,修改后的网络拓扑如下: 命令配置 L3SW: Switch>en Switch#conf t Switch#host L3SW L3SW(config)#int fa0/1 L3SW(config-if)#sw mo access L3SW(config-if)#sw mo trunk L3SW(config-if)#sw trunk allow vlan all L3SW(config)#vtp domain CCNA L3SW(config)#vtp password cisco L3SW(config)#vtp mode server L3SW(config)#vtp version 2 L3SW(config)#vlan 10 L3SW(config-vlan)#name

ACL访问控制列表——命名访问控制列表(实操!!!)

我是研究僧i 提交于 2019-12-06 09:32:40
命名访问控制列表可灵活的调整策略,前提是在标准访问列表以及扩展访问列表的基础上,可以使用no+ACL号删除策略.也可以使用ACL号+permit+ip追加ACL策略 实验环境 一台二层交换机 一台三层交换机 四台pc机 实验需求 允许vlan10中pc2可以访问pc1 拒绝vlan10中其他访问pc1 允许其他网段中的主机访问pc1 实验拓扑图 1,配置sw二层交换机 sw#conf t ##全局模式 sw(config)#vlan 10,20 ##创建vlan10,20 sw(config-vlan)#ex sw(config)#do show vlan-sw b ##查看vlan sw(config)#int range fa1/1 -2 ##进入接口f1/1和f1/2 sw(config-if-range)#sw mo acc ##创建接入链路 sw(config-if-range)#sw acc vlan 10 ##将接口放到vlan10中 sw(config-if-range)#ex sw(config)#int f1/3 ##进入f1/3接口,创建接入链路放到vlan20中 sw(config-if)#sw mo acc sw(config-if)#sw acc vlan 20 sw(config-if)#int f1/0 ##进入f1/0中创建trunk链路 sw

linux kernel switch driver(android headset device detection)

左心房为你撑大大i 提交于 2019-12-06 05:24:49
总结下linux kernel switch driver。 这里的switch driver是为监听CPU gpio口状态变化的,switch可以理解为gpio口状态变化。 switch driver是因android引入的。 下面以耳机接入为例说下androd系统中耳机接入检测的过程 kernel/arch/arm64/boot/dts/xxx.dts switch_gpio { compatible = "mstar,switch-gpio"; switch-name = "h2w"; switch-gpio = <66>; switch-inverse = <0>; }; 上面的switch-gpio是想要监听的CPU gpio index,用来告诉switch driver要监听的gpio口 解析上述dts switch_gpio section是在kernel switch driver中: drivers/switch/switch_gpio.c static int gpio_switch_probe(struct platform_device *pdev) { struct gpio_switch_platform_data *pdata = pdev->dev.platform_data; struct gpio_switch_data *switch

2019 SDN上机第4次作业

白昼怎懂夜的黑 提交于 2019-12-05 03:04:35
用Python脚本搭建如下拓扑: from mininet.topo import Topo class Mytopo(Topo): def __init__(self): Topo.__init__(self) sw=self.addSwitch('s1') h1=self.addHost('h1') h2=self.addHost('h2') h3=self.addHost('h3') self.addLink(sw,h1) self.addLink(sw,h2) self.addLink(sw,h3) topos = {'mytopo': (lambda:Mytopo())}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xzhcode/p/11900775.html

调用API函数ShowWindow()来隐藏窗口

◇◆丶佛笑我妖孽 提交于 2019-12-04 16:18:20
只需要将相应代码复制即可。 代码如下: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windows.h> int main() { HWND hDos; //声明窗口句柄变量 hDos=GetForegroundWindow(); //得到窗口句柄 ShowWindow(hDos,SW_HIDE); //隐藏窗口 //中间代码 ShowWindow(hDos,SW_SHOW);//显示窗口 return 0; }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zpchcbd/p/11873201.html

容器云技术选择之kubernetes和swarm对比

大城市里の小女人 提交于 2019-12-04 15:58:41
swarm和k8s本质都是容器编排服务。它们都能把底层的宿主机抽象化,然后将应用从以构建好的镜像开始,最终以docker的方式部署到宿主机上。 应该选择哪种方案作为我们的容器云服务呢? 我觉得k8s(kubernetes简称)跟swarm的比较好比MySQL和SQL Server的比较,前者轻量级、实施快、以实现核心功能为重,比较适合小规模部署,后者则是企业级、功能全、支撑场景多,适合做企业级docker云方案。 如下我对两者做出的一些对比: 设计理念有区别 swarm偏重的是容器的部署,而k8s更高一层:应用的部署。k8s对容器的所有操作都渗透着为应用而服务的理念,比如pod是为了让联系紧密但又不适合部署在一起的应用分别部署在不同docker里面,但docker之间共享volume和network namespace方式,以便实现紧密地“交流”,在比如service是为了隐藏pod(容器的集合,下文会介绍到)的网络细节,让pod提供固定的访问入口,从而方便地让其他应用访问等。 另外,k8s特别擅长大规模docker的管理。为了解决复杂场景下应用的部署,k8s的组件要比swarm多得多,即便似乎功能类似的组件,k8s很多时候都在场景支持上要优化swarm,以调度为例,swarm只有三种调度策略:宿主机负载、宿主机运行容器的多寡、随机指定宿主机,但K8s除此之外,策略更加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