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do

Ubuntu16.04   

喜欢而已 提交于 2020-03-21 23:01:09
转自:https://www.cnblogs.com/java-synchronized/p/6935711.html 12点多了,擦!做个码农真不容易呀! 系统: Ubuntu16.04    安装:FTP 步骤:   1.不管有没有一上来我先卸载:   sudo apt-get purge vsftpd   2.再安装: sudo apt-get install vsftpd   3.创建ftp用户:          创建用户目录 sudo mkdir /home/uftp         创建用户 sudo useradd -d /home/uftp -s /bin/bash uftp         修改密码 sudo passwd uftp#这里会提示你输入二次密码   4配置vsftpd.conf :          sudo gedit /etc/vsftpd.conf 配置内容:         userlist_deny=NO userlist_enable=YES #允许登录的用户 userlist_file=/etc/allowed_users seccomp_sandbox=NO #默认ftp下载目录 local_root=/home/uftp/ local_enable=YES #设置文件上传 write_enable=YES #使用utf8 utf8

Docker(五):镜像

爷,独闯天下 提交于 2020-03-21 22:34:45
一,什么是镜像? Docker的镜像文件是由文件系统叠加而成的。最底端是一个引导文件系统,即bootfs。Docker用户几乎永远没有机会和引导文件有什么交互,实际上,当一个容器启动之后,容器就会被移动到内存中,而创建容器镜像文件中的引导文件系统就会被卸载。 Docker镜像的第二层是root文件系统rootfs,位于引导文件系统之上,rootfs可以是一种或者多种操作系统的文件系统(比如说Debian或者Ubuntu的文件系统)。在传统的Linux引导过程中,root文件系统最先会以只读的方式加载,当引导完成并完成了完整性检查之后,才会切换到读写模式。但是在Docker里,root的文件系统只能为只读状态,并且Docker利用联合加载(union mount)技术又会在root文件系统上加载更多的只读文件系统。联合加载是指一次同时加载多个文件系统,但是外面只能看到一个文件系统。联合加载会将各层文件系统叠加在一起,这样最终的文件系统会包含所有底层的文件和目录。Docker将这样的文件系统称为镜像。一个镜像可以放在另一个镜像的顶部,位于下部的镜像称之为父镜像,可以以此类推,直到最底部,最底部的镜像是基础镜像。最后,当从一个镜像启动容器时,Docker会在该镜像的最顶层加载一个读写文件系统。我们想在Docker中运行的程序就是在这个读写层中执行的。

nvidia-docker+cuda8.0+ubuntu16.04

 ̄綄美尐妖づ 提交于 2020-03-21 22:34:08
nvidia-docker安装 如果之前安装过docker1.0版本,需要先删掉该版本和之前创建的容器 docker volume ls -q -f driver=nvidia-docker | xargs -r -I{} -n1 docker ps -q -a -f volume={} | xargs -r docker rm -f sudo apt-get purge -y nvidia-docker 添加代码仓库 curl -s -L https://nvidia.github.io/nvidia-docker/gpgkey | \ sudo apt-key add - distribution=$(. /etc/os-release;echo $ID$VERSION_ID) curl -s -L https://nvidia.github.io/nvidia-docker/$distribution/nvidia-docker.list | \ sudo tee /etc/apt/sources.list.d/nvidia-docker.list sudo apt-get update 安装docker 2 sudo apt-get install -y nvidia-docker2 sudo pkill -SIGHUP dockerd   拉取镜像 sudo nvidia

基于 debootstrap 和 busybox 构建 mini ubuntu

无人久伴 提交于 2020-03-21 22:33:02
基于 debootstrap 和 busybox 构建 mini ubuntu 最近的工作涉及到服务器自动安装和网络部署操作系统,然后使用 ansible 和 saltsatck 进行配置并安装 openstack 。 难点在于服务器的自动安装,由于不单只是通过 PXE 安装服务器,还需要能够安装时进行分区、配置网卡等工作,因此需要在开始安装前,必须先收集服务器的硬件信息。 调研了一下目前的开源项目中,提供此类功能的有 tinycorelinux 、 puppet razor-el-mk 可做类似的工作。tinycorelinux 是个很好的工具,整个系统在 PXE 之后在内存中执行,可在里面加上简单的 agent 完成任务报告的工作;razor 是 puppet 绑定在一起用的,el-mk 基于 centos ,它在里面装了 razor 的 agent,使用 facter 进行硬件信息收集。 这些方案的基本思路都是相通的,首先通过 PXE 下载 microkernel ,然后直接在内存中执行,启动网卡,运行 agent 并向服务器汇报信息,并接收来自服务器的命令。基本的技术原理都是 PXE + linux initramfs ,根据不同的需要向 initramfs 中加硬件驱动。 仔细研究了一下之后,发现用 debootstrap + busybox 工具做这样的小系统会更加简单

Kubernetes集群实践(08)升级集群

余生颓废 提交于 2020-03-21 22:00:59
ECK在集群上还没部署多久还没有正式投入使用,试用阶段也发现了不少问题,现在马上要正式的部署了,想着在正式部署的时候把k8s集群升级。看了些资料,由于我的集群只有一个master节点虽然很强大,一台HUAWEI Taishan2280v2 服务器配双路鲲鹏920(单路48核,所以物尽其用,跑了master节点,traefik和kubernetes-dashboard,nexus没有arm64的镜像,很可惜),但终归是个单点。因此,在没有什么负载的情况下把升级工作做了。 集群升级分为Kubernetes编排引擎升级和Docker容器运行引擎升级 Kubernetes升级 Kubernetes升级强烈建议参考官方文档,看英文没有问题,下面的可以忽略了,我这里可以看作个人翻译笔记。我的环境是离线升级,对应的rpm包和docker镜像包提前准备好了,具体方法可以参看本系列的前面3个章节。 官方文档地址: https://kubernetes.io/docs/tasks/administer-cluster/kubeadm/kubeadm-upgrade/ 主节点升级 升级第1个控制节点(主节点) 1.升级kubeadm # replace x in 1.17.x-0 with the latest patch version sudo um install -y kubeadm-1.17

阿里云ubuntu 创建svn服务器

随声附和 提交于 2020-03-21 16:52:35
1.SubVersion服务安装 sudo apt-get install subversion sudo apt-get install libapache2-svn 2.服务器配置 2.1相关用户、组的设定 将自己和“www-data”(Apache 用户)加入组subversion中 sudo addgroup subversion sudo usermod -G subversion -a www-data 看下结果: cat /etc/group|grep subversion 这里注意,需要注销然后再登录以便您能够成为 subversion 组的一员,然后就可以执行签入文件(Check in,也称提交文件)的操作了 仓库位置我们就放在/home/svn下吧( 注意,在阿里云里数据最好放在数据盘里,不要放在系统盘,系统盘太小 ): sudo mkdir /home/svn 2.2配置subversion 编辑/etc/subversion/config 文件,修改相关设置(笔者基本上是默认设置,没做任何修改) ### Section for configuring miscelleneous Subversion options. [miscellany] global-ignores = *.o *.lo *.la *.al .libs *.so *.so.[0-9]*

Ubuntu 下通过 ppa 安装 RabbitVCS

妖精的绣舞 提交于 2020-03-21 15:53:50
第一步:将rabbitvcs的添加到源里面。(次操作会提示是否要添加到源里面,点击ENTER添加,Ctrl+C不添加),这里选择ENTER方便更新。 sudo add-apt-repository ppa:rabbitvcs/ppa 第二步:根据第一步的情况来是否跳过该步骤,如果第一步出现导入key,那第二步可以跳过,否则需要导入key sudo apt-key adv --keyserver keyserver.ubuntu.com --recv-keys 34EF4A35 第三步:执行更新源 sudo apt-get update 第四步:安装依赖库 sudo apt-get install python-nautilus python-configobj python-gtk2 python-glade2 python-svn python-dbus python-dulwich subversion meld 第五步:安装RabbitVCS sudo apt-get install rabbitvcs-cli rabbitvcs-core rabbitvcs-gedit rabbitvcs-nautilus3 第六步:下载安装thunarx-python及rabbitvcs-thunar 下载:http://ppa.launchpad.net/nilarimogard

centos7下安装gitlab

天涯浪子 提交于 2020-03-21 14:00:36
centos7下安装gitlab 1、首先按官网提示先安装依赖,然后执行下面命令添加yum源,选择gitlab-ce社区版 curl -s https://packages.gitlab.com/install/repositories/gitlab/gitlab-ce/script.rpm.sh | sudo bash 2、更新本地yum缓存 sudo yum makecache 3、安装gitlab-ce sudo yum install -y gitlab-ce 以上,即可安装完成。 sudo gitlab-ctl start # 启动所有 gitlab 组件; sudo gitlab-ctl stop # 停止所有 gitlab 组件; sudo gitlab-ctl restart # 重启所有 gitlab 组件; sudo gitlab-ctl status # 查看服务状态; sudo gitlab-ctl reconfigure # 启动服务; sudo vim /etc/gitlab/gitlab.rb # 修改默认的配置文件; gitlab-rake gitlab:check SANITIZE=true --trace # 检查gitlab; sudo gitlab-ctl tail # 查看日志 1、首先按官网提示先安装依赖,然后执行下面命令添加yum源

阿里的分布式持续集成系统-reliable

本秂侑毒 提交于 2020-03-21 11:35:14
3 月,跳不动了?>>> CI,Continuous Integration,持续集成,是一种软件开发实践,即团队开发成员经常集成它们的工作,通过每个成员每天至少集成一次,也就意味着每天可能会发生多次集成。每次集成都通过自动化的构建(包括编译,发布,自动化测试)来验证,从而尽早地发现集成错误。 持续集成工具有很多,用过jinkens、瓦力,今天看到了阿里的reliable,挺有兴趣的,研究了一下,记录之。 **说明一下我的环境:阿里云centos7 x64 ** reliable官方主页: reliable-master 依赖环境:Node.js、MongoDB(数据存储)、Redis(缓存), Docker reliable是运行在docker中的,使用docker-compose可以直接下载各个已经配置好的组件,无需自己安装了。所以只需要安装docker和docker-compose即可。 1、docker vim /etc/yum.repos.d/docker.repo #写入以下内容 [dockerrepo] name=Docker Repository baseurl=https://yum.dockerproject.org/repo/main/centos/$releasever/ enabled=1 gpgcheck=1 gpgkey=https://yum

centos 安装 docker-compose

我的梦境 提交于 2020-03-21 11:33:52
3 月,跳不动了?>>> 我使用这玩意就没安装成功过,索性自个直接下载在上传上去 1.下载 docker-compose 使用工具上传至服务器,然后更改文件名 sudo mv docker-compose-Linux-x86_64 /usr/local/bin/docker-compose sudo chmod +x /usr/local/bin/docker-compose 查看docker-compose的版本 docker-compose -v 来源: oschina 链接: https://my.oschina.net/u/4188716/blog/3207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