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derr

python之sys模块详解

戏子无情 提交于 2020-02-12 00:20:29
sys模块功能多,我们这里介绍一些比较实用的功能,相信你会喜欢的,和我一起走进python的模块吧! sys模块的常见函数列表 sys.argv : 实现从程序外部向程序传递参数。 sys.exit([arg]) : 程序中间的退出,arg=0为正常退出。 sys.stdout.write('please:'):标准输出,引出进度条的例子 sys.getrecursionlimit() :获取最大递归层数 sys.setrecursionlimit(1200):设置最大递归层数 sys.getdefaultencoding() : 获取系统当前编码,一般默认为ascii。 sys.setdefaultencoding() : 设置系统默认编码,执行dir(sys)时不会看到这个方法,在解释器中执行不通过,可以先执行reload(sys),在执行 setdefaultencoding('utf8'),此时将系统默认编码设置为utf8。(见设置系统默认编码 ) sys.getfilesystemencoding() : 获取文件系统使用编码方式,Windows下返回'mbcs',mac下返回'utf-8'. sys.path : 获取指定模块搜索路径的字符串集合,可以将写好的模块放在得到的某个路径下,就可以在程序中import时正确找到。 sys.platform : 获取当前系统平台

解决粘包-简单版本

喜你入骨 提交于 2020-02-03 17:29:32
服务端:import socketimport subprocessimport struct#简易版缺点:struct 的数据i需要在4以内,如果发送的数据较大,会超过I,无法发送。因此需要优化#创建套接字server = socket.socket(socket.AF_INET,socket.SOCK_STREAM)server.bind(('192.168.43.177',8093))server.listen(5)while True: conn,addr = server.accept() while True: try: cmd = conn.recv(8086) if not cmd :break obj = subprocess.Popen(cmd.decode('utf-8'),shell = True, stdout = subprocess.PIPE, stderr = subprocess.PIPE) stdout = obj.stdout.read() stderr = obj.stderr.read() #3.把命令的结果返回给客户端 #第一步:制作固定长度的报头 total_size = len(stdout)+len(stderr) header = struct.pack('i',total_size) print(stdout) conn

20145227&20145201 《信息安全系统设计基础》实验五

有些话、适合烂在心里 提交于 2020-02-02 04:40:58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BESTI) 实 验 报 告 课程:信息安全系统设计基础 班级:1452 姓名:(按贡献大小排名)鄢曼君 李子璇 学号:(按贡献大小排名)20145227 20145201 成绩: 指导教师:娄嘉鹏 实验日期:2016.11.3 实验密级:无 预习程度:已预习 实验时间:10:00-12:30 仪器组次: 必修/选修:必修 实验序号:05 实验名称:简单嵌入式WEB服务器实验 实验目的与要求: 1、掌握在ARM开发板实现一个简单的WEB服务器的过程。 2、看懂代码,在宿主机和实验箱中实现。 实验仪器: 名称 型号 数量 arm UP-TECH 1 pc Windows XP 1 虚拟机 redhat 1 实验原理 1、在Linux PC上,利用arm-linux-gcc编译器,可编译出针对Linux ARM平台的可执行代码。 2、了解多线程程序设计的基本原理。 3、学习pthread库函数的使用。 实验内容与步骤 1、开发环境的配置同实验一。 2、将实验代码拷贝到共享文件夹中。 3、编译应用程序 进入07_httpd文件夹,运行 make 产生可执行文件httpd,然后分别输入 armv4l-unknown-linux-gcc -o ../bin/httpd httpd.o copy.o -lpthread armv4l-unknown-linux-gcc -o

信息安全系统设计基础实验五:通讯协议设计

旧时模样 提交于 2020-02-02 01:08:52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BESTI) 实 验 报 告 课程:信息安全系统设计基础 班级:52.53 姓名:王思亓 赵阳林 学号:20135205 20135334 成绩: 指导教师:娄嘉鹏 实验日期:2015.11.24 实验密级: 预习程度: 实验时间:15:30—18:00 仪器组次: 必修/选修:必修 实验序号: 实验名称:通讯协议设计 实验目的与要求: 1、掌握在ARM开发板实现一个简单的WEB服务器的过程。 2、学习在ARM开发板上的SOCKET网络编程。 3、学习Linux下的signal()函数的使用。 实验仪器: ARM机 1台 PC机 1台 REDHAT 1台 一、实验内容 1.阅读理解源码 进入07_httpd所在的目录,使用vi编辑器理解源代码。 2.编译应用程序 使用gcc编译器,分别对文件夹下的copy.c和httpd.c进行编译,出现copy和httpd的可执行文件。 3.下载调试 使用NFS服务方式将HPPTD下载到开发板上,并拷贝测试用的网页进行调试 4.本机测试 在台式机的浏览器中输入http://192.168.0.121,观察在客户机的浏览器中的链接请求结果和在开发板服务器上的打印信息。 二、实验代码理解 httpd.c代码分析 / * httpd.c: A very simple http server * Copyfight (C) 2003

python中的deamon进程

﹥>﹥吖頭↗ 提交于 2020-01-31 04:06:07
python官方说python进程是系统的原生进程,线程也是系统的原生线程。最近需要在linux下设置python deamon进程 #!/usr/bin/python # -*- coding: utf-8 -*- # Daemon.py # # Created on: 2011-8-29 # Author: roberts import sys, os, time, atexit from signal import SIGTERM class Daemon: """ A generic daemon class. Usage: subclass the Daemon class and override the _run() method """ def __init__(self, pidfile, stdin='/dev/null', stdout='/dev/null', stderr='/dev/null'): self.stdin = stdin self.stdout = stdout self.stderr = stderr self.pidfile = pidfile def _daemonize(self): """ do the UNIX double-fork magic, see Stevens' "Advanced Programming in

STDIN_FILENO与stdin的区别

霸气de小男生 提交于 2020-01-30 11:08:31
STDIN_FILENO与stdin的区别: STDIN_FILENO: 1). 数据类型:int 2).层次:系统级的API,是一个文件句柄,定义在<unistd.h>中。 3).相应的函数:open(),close(),read(),write(),lseek()等系统级别的函数。 stdin: 1).**数据类型:FILE *** 2).层次:c语言的提供的标准输入流。c语言标准库封装系统函数实现。高级的输入输出函数。可在<stdio.h>中找到外部声明。 3).相应的函数:fopen(),fclose(),fread(),fwrite(),fseek()等c语言标准函数。 < unistd . h > /* Standard file descriptors. */ # define STDIN_FILENO 0 /* Standard input. */ # define STDOUT_FILENO 1 /* Standard output. */ # define STDERR_FILENO 2 /* Standard error output. */ < stdio . h > /* Standard streams. */ extern struct _IO_FILE * stdin ; /* Standard input stream. */ extern

Linux 2>&1的意思

我怕爱的太早我们不能终老 提交于 2020-01-30 00:55:15
2>&1的意思是将标准错误(2)也定向到标准输出(1)的输出文件中。 我们来具体了解下:Linux 中三种标准输入输出,分别是STDIN,STDOUT,STDERR,对应的数字是0,1,2。 STDIN就是标准输入,默认从键盘读取信息;STDOUT是标准输出,默认将输出结果输出至终端,也就是显示器之类的东西;STDERR是标准的错误信息,默认也会显示在终端上。由于STDOUT与STDERR都会默认显示在终端上,为了区分二者的信息,就有了编号的0,1,2的定义,用1表示STDOUT,2表示STDERR。 从command>/dev/null说起 其实这条命令是一个缩写版,对于一个重定向命令,肯定是 a > b 这种形式,那么 command > /dev/null 难道是command充当a的角色,/dev/null充当b的角色。这样看起来比较合理,其实一条命令肯定是充当不了a,肯定是command执行产生的输出来充当a,其实就是标准输出stdout。所以 command > /dev/null 相当于执行了 command 1 > /dev/null 。执行command产生了标准输出stdout(用1表示),重定向到/dev/null的设备文件中。 说说2>&1 通过上面 command > /dev/null 等价于 command 1 > /dev/null ,那么对于 2>

标准输入输出重定向

£可爱£侵袭症+ 提交于 2020-01-30 00:47:16
程序会在运行中输出日志,并是通过java的日志类进行输出的。而如果关掉SSH运行程序,就会丢失这些信息。直观的解决办法是将输出到控制台的日志重定向到文件中,于是我将命令改为:sh auto.sh > console.txt &。不过事实并没像我想的那样,console.txt虽然被创建了,而日志并没有写在其中。后来请教Robert Chen,他让我用sh auto.sh >console.txt 2>&1 & 命令试一下,我输入了这个隐晦的命令之后,原本输出到控制台的日志内容终于被重定向到console.txt了。 下面来详细分析一下这条命令: sh auto.sh 运行shell脚本 >console.txt 将标准输出重定向到console.txt文件中 其实操作系统有三个常用的流: 0:标准输入流 stdin 1:标准输出流 stdout 2:标准错误流 stderr 一般当我们用 > console.txt,实际是 1>console.txt的省略用法;< console.txt ,实际是 0 < console.txt的省略用法。 java的日志类默认是输出到system.err中,所以要想将日志内容重定向到console.txt,需要将stderr重定向到console.txt. 将stderr重定向到console.txt的命令是 2 < console.txt。

How do you print to stderr in R?

怎甘沉沦 提交于 2020-01-27 03:53:24
问题 How do you print to stderr in R ? This would especially useful for scripts written in Rscript . 回答1: Actually the following works for me: write("prints to stderr", stderr()) write("prints to stdout", stdout()) 回答2: Here's a more flexible version for debugging/verbose use in Rscript. Not only it prints to stderr as you ask, but it also allows you to pass variable number of arguments, types etc, like printf does. v <- function(...) cat(sprintf(...), sep='', file=stderr()) Now one can do things

使用Python调用系统命令

[亡魂溺海] 提交于 2020-01-25 15:00:55
os.system() 该函数返回命令执行结果的返回值,system()函数在执行过程中进行了以下三步操作: 1、fork一个子进程; 2、在子进程中调用exec函数去执行命令; 3、在父进程中调用wait(阻塞)去等待子进程结束。 返回0表示命令执行成功,其他表示失败。 注意:使用该函数经常会莫名其妙地出现错误,但是直接执行命令并没有问题,所以一般建议不要使用。 用法:os.system("command") os.popen() 这种调用方式是通过管道的方式来实现,函数返回是 file read 的对象,对其进行读取read、readlines等操作可以看到执行的输出。 注意:如果命令执行失败,就读取不到内容。 用法:os.popen("command") subprocess.Popen() subprocess模块被推荐用来替换一些老的模块和函数,如:os.system、os.spawn*、os.popen*等 subprocess模块目的是fork一个新的进程并与之通信,最常用是定义类Popen,使用Popen可以创建进程,并与进程进行复杂的交互。其函数原型为: class subprocess.Popen(args, bufsize=0, executable=None, stdin=None, stdout=None, stderr=None, preexec_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