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系统

2019-2020-19网络空间安全导论2427 第七周学习总结

两盒软妹~` 提交于 2019-12-05 03:11:31
第十二章 信息系统 12.1 信息管理 1.信息系统(unformation system):帮助我们组织和分析数据的软件。 2.三种最流行的一般应用信息系统是电子表格、数据库管理系统和电子商务。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面向大量常常被搜索的数据,并将其组织成相应的小节。 12.2 电子制表软件 1.电子制表软件(spreadsheet):允许用户用单元格组织和分析数据的程序。 2.单元格(cell):电子数据表 3.可以用行列标号引用电子数据表的单元格,通常用字母指示列,用数字指示行。对于第26列之后的列,电子制表软件用两个字母作为列标号。 4.通常,电子数据表有一个合理的最大行数,如256。另外,大多数电子制表程序会把会把多个表格组合在一个大的交互系统中。 5.大多数电子制表软件允许用户控制单元格中的数据的外观和形式。用户可以设置数据的字体、样式、颜色和对齐方式。对于实数值,可以设置显示多少位小数。在大多数电子制表软件中,用户还能够设置是否显示网格线、背景颜色或单元格的图案。 12.2.1 电子数据表公式 1.电子数据表中的公式可以利用使用标准符号(+、-、* 和/)的基本数学计算,还可以利用软件内置的电子数据表函数。 电子数据表函数(spreadsheet function):电子制表软件提供的可用于公示的计算函数。 2.由于函数通常作用于一系列连续的单元格

【数据库】分区分表分库、读写分离(一)

筅森魡賤 提交于 2019-12-05 02:42:21
数据库Sharding的基本思想和切分策略 本文着重介绍sharding的基本思想和理论上的切分策略,关于更加细致的实施策略和参考事例请参考我的另一篇博文: 数据库分库分表(sharding)系列(一) 拆分实施策略和示例演示 一、基本思想 Sharding的基本思想就要把一个数据库切分成多个部分放到不同的数据库(server)上,从而缓解单一数据库的性能问题。不太严格的讲,对于海量数据的数据库,如果是因为表多而数据多,这时候适合使用垂直切分,即把关系紧密(比如同一模块)的表切分出来放在一个server上。如果表并不多,但每张表的数据非常多,这时候适合水平切分,即把表的数据按某种规则(比如按ID散列)切分到多个数据库(server)上。当然,现实中更多是这两种情况混杂在一起,这时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选择,也可能会综合使用垂直与水平切分,从而将原有数据库切分成类似矩阵一样可以无限扩充的数据库(server)阵列。下面分别详细地介绍一下垂直切分和水平切分. 垂直切分的最大特点就是规则简单,实施也更为方便,尤其适合各业务之间的耦合度非 常低,相互影响很小,业务逻辑非常清晰的系统。在这种系统中,可以很容易做到将不同业 务模块所使用的表分拆到不同的数据库中。根据不同的表来进行拆分,对应用程序的影响也 更小,拆分规则也会比较简单清晰。(这也就是所谓的”share nothing”)。

oracle体系结构简介

匆匆过客 提交于 2019-12-05 02:36:43
oracle体系结构简介 一、物理存储结构 1、数据文件 存放数据库数据,以dbf为扩展名。将数据放在多个数据文件中, 再将数据文件分放在不同的硬盘中,可以提高存取速度。数据文 件由数据块构成,块大小由数据库创建时确定。 2、重做日志文件,以rdo为扩展名。含对数据库所做的更改记录, 这样万一出现故障可以启用数据恢复。一个数据库至少需要两个 重做日志文件。重做日志在日志文件中以循环的方式工作。有 归档日志模式和非归档日志模式。 3、控制文件,以ctl或ctrl为扩展名。控制文件维护数据库的全局 物理结构,记录数据库中所有文件的控制信息,每个数据库至少 要有一个控制文件,建议用户使用两个或更多控制文件,并存放 在不同的磁盘上。Oracle系统通过控制文件保持数据库的完整性, 以及决定恢复数据时使用哪些重做日志。 4、参数文件,以ora为扩展名。在一个数据库启动时,每个参数都有 一个默认值,而参数文件中的设置值被用来更改默认值,参数值 极大影响了oracle如何去执行其不同的任务。参数文件包括以下 几种: <1>、初始化参数文件。当创建一个数据库时,oracle创建了一个 默认的init.ora文件,如果不修改任何参数,oracle将用所有的 缺省值来启动数据库,通常根据实际的应用修改参数设置以提高 性能。 <2>、配置参数文件。一般被命名为config.ora,它被用于特定实

设计千万级用户量网站的高并发架构!!!

百般思念 提交于 2019-12-05 02:30:14
(1)单块架构 网站开始建立时,用户少 , 网站架构都是用单体架构设计,共部署 3台服务器,1台应用,1台数据库,1台图片。 1、应用服务器上发布, 可能是把应用服务器上的 Tomcat给关掉,替换系统的代码war包,重新启动Tomcat。 2、数据库服务器,存全部核心数据。 3、网络文件系统(NFS) 作图片服务器,存网站全部图片。应用服务器上代码会连接以及操作数据库以及图片服务器。 如下图所示:    但是这种纯单块系统架构下,有高可用问题存在,最大的问题就是应用服务器可能会故障,或者是数据库可能会故障 所以在这个时期,一般稍微预算充足一点的公司,都会做一个初步的高可用架构出来。 ( 2)初步的高可用架构 应用服务器而言,集群化部署,初期用户量少的情况下,一般就是部署两台应用服务器,前面会放一台服务器部署负载均衡设备,如说 LVS(Linux虚拟服务器),均匀把用户请求打到两台应用服务器上去。 如此时某台应用服务器故障了,还有另外一台应用服务器是可以使用的,这就避免了单点故障问题。如下图所示: 对于数据库服务器而言,此时一般也会使用主从架构,部署一台从库来从主库同步数据,这样一旦主库出现问题,可以迅速使用从库继续提供数据库服务,避免数据库故障导致整个系统都彻底故障不可用。如下图: ( 3)千万级用户量的压力预估 这个假设这个网站预估的用户数是 1000万,那么根据28法则

单选题

拟墨画扇 提交于 2019-12-05 00:21:29
1、【设计模式】在观察者模式中,表述错误,C,观察者可以改变被观察者的状态,再由被观察者通知所有观察者依据被观察者的状态进行。2、【设计模式】关于继承表示错误的是,D,继承本质上是“白盒复用”,对父类进行修改,不会影响到子类。3、【开发行为规范】日常工作中,以下哪些改变行为,B,遇到非本质工作范畴时,。。集中精力于自己的项目即可。4、【zabbix监控系统监控自动化】大促期间,DNS系统客户端缓存如何处理?B,开启5、【部署架构】前后端分离架构,静态资源一般在哪些服务器上?B,nginx6、【部署架构】以下承担web防护的服务器是?D,waf7、【系统稳定与保障】为了查看服务器的网卡流量,一般什么平台查看?A,zabbix8、【系统稳定与保障】为了查看生产redis当前的命令数,可以从哪些平台查看?D,promes9、【系统稳定与保障】从以下哪个平台,可以对生成应用的异常进行监督?B,云迹10、【zabbix监控系统监控自动化】大促期间,服务器扩容操作应遵守什么规则?C,扩容要报备11、【zabbix监控系统监控自动化】大促期间,数据库备份操作如何处理?D,根据情况关闭或延迟备份12、【设计模式】要依赖于抽象,不要依赖于具体。即针对接口编程,不要针对实现编程,是()的表述,D,依赖倒转原则13、【SQL】用于表示数据库实体之间的关系图是?A,实体关系图14、【单元测试基础能力

MySQL错误:MySQLNonTransientConnectionException: D...

只愿长相守 提交于 2019-12-04 23:49:31
MySQL 数据库报如下错误-----------com.mysql.jdbc.exceptions.jdbc4.MySQLNonTransientConnectionException: Data source rejected establishment of connection, message from server: "Too many connections" MySQL 安装目录下的my.ini中设定的并发连接数太少或者系统繁忙导致连接数被占满 解决方式: 打开 MySQL 安装目录打开my.ini找到max_connections默认是100 一般设置到1000~2000比较合适,重启mysql,这样1040错误就解决啦。 max_connections=2000 来源: oschina 链接: https://my.oschina.net/u/915925/blog/136338

数据库优化方案整理

有些话、适合烂在心里 提交于 2019-12-04 23:05:13
一:优化说明 A:有数据表明,用户可以承受的最大等待时间为8秒。数据库优化策略有很多,设计初期,建立好的数据结构对于后期性能优化至关重要。因为数据库结构是系统的基石,基础打不好,使用各种优化策略,也不能达到很完美的效果。 B:数据库优化的几个方面 ​​ 可以看出来,数据结构、SQL、索引是成本最低,且效果最好的优化手段。 C:性能优化是无止境的,当性能可以满足需求时即可,不要过度优化。 二:优化方向 1. SQL以及索引的优化 首先要根据需求写出结构良好的SQL,然后根据SQL在表中建立有效的索引。但是如果索引太多,不但会影响写入的效率,对查询也有一定的影响。 2. 合理的数据库是设计 根据数据库三范式来进行表结构的设计。设计表结构时,就需要考虑如何设计才能更有效的查询。 数据库三范式: 第一范式:数据表中每个字段都必须是不可拆分的最小单元,也就是确保每一列的原子性; 第二范式:满足一范式后,表中每一列必须有唯一性,都必须依赖于主键; 第三范式:满足二范式后,表中的每一列只与主键直接相关而不是间接相关(外键也是直接相关),字段没有冗余。 注意:没有最好的设计,只有最合适的设计,所以不要过分注重理论。三范式可以作为一个基本依据,不要生搬硬套。 有时候可以根据场景合理地反规范化: A:分割表。 B:保留冗余字段。当两个或多个表在查询中经常需要连接时,可以在其中一个表上增加若干冗余的字段

系统迁移的注意事项

自古美人都是妖i 提交于 2019-12-04 19:57:22
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可能经常会遇到系统需要从一台服务器迁移到另外一台服务器的情况。 那么在迁移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那些问题呢?通过最近一次的系统迁移,我总结了如下几点: 1.数据库的迁移,如果涉及到数据库的话,首先肯定是要将数据库备份并且还原过去了哦。 但是数据库的Job,DBLink等就不能直接Copy了,需要重新部署job和DBLink,而且存 储过程和函数中相应的dblink也要修改了。 2.应用程序,这个自然就不用多说了,而且要注意修改配置文件,数据库的已经换了地方, 所以配置文件中数据库连接字符串都要改。 3.对应的webService全部也要迁移过去,而且如果配置的webServic的名称改变了,对应的 程序也要跟着变化,同时webService对应的数据库也要发生变化。 4.应用程序的下载路径如果不是采用的相对路径,也是需要变化的。 5.服务器对外映射的端口号,网址等如果发生了变化,系统也必须做出对应的调整。 来源: CSDN 作者: kevin_水滴石穿 链接: https://blog.csdn.net/weizhiai12/article/details/8661004

asp.net中web.config巧妙使用appSetting和connectionStrings

限于喜欢 提交于 2019-12-04 19:57:14
connectionStrings: 一般情况下connectionStrings都是数据库连接字符串的首选,因为它有存放数据库的优势 1、可以加密( 传送门 ) 。 2、切换数据库平台方便 ,如换为Oracle数据库,只需修改providerName。 3、可以直接绑定到数据源(不推荐这种写法,当然如果系统数据层面关系及其复杂庞大,且有强大的数据库团队而研发团队较欠缺时使用也是明智之选) appSetting: 一般情况系统自定义部分放在appSetting,在2003版本时候一般大家数据库连接字符串还是放在appSetting的 综上对connectionStrings和appSetting的理解,再加上 configSource对web.config分离,为了实现产品级别(对所有部署系统有效)和系统级别的分离控制和为了应对修改对应的配置不重启系统,实现如下: 1、connectionStrings和appSetting都单独使用config文件独立出来,叫connectionStrings.config和appSetting.config 2、appSetting.config作为一个系统级别的切换控制器,在appSetting.config控制对应系统读取对应系统的appSetting系统。appSetting-sys001.config,appSetting-sys002

.NET Core前后端分离快速开发框架(Core.3.0+AntdVue)

喜欢而已 提交于 2019-12-04 19:49:11
.NET Core前后端分离快速开发框架(Core.3.0+AntdVue) 目录 引言 简介 环境搭建 开发环境要求 基础数据库构建 数据库设计规范 运行 使用教程 全局配置 快速开发 管理员登录 系统用户管理 系统角色管理 权限管理 接口秘钥管理 系统日志 单库事务 跨库事务 读写分离分库分表 常见疑问 如何进行联表查询 如何切换数据库类型 如何使用多个数据库 引言 时间真快,转眼今年又要过去了。回想今年,依次开源发布了 Colder.Fx.Net.AdminLTE(254Star) 、 Colder.Fx.Core.AdminLTE(335Star) 、 DotNettySocket(82Star) 、 IdHelper(47Star) ,这些框架及组件都是本着以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态度,力求提高开发效率(我自己都是第一个使用者),目前来看反响不错。但是随着前端和后端技术的不断变革,尤其是前端,目前大环境已经是前后端完全分离为主的开发模式,在这样的大环境和必然趋势之下,传统的MVC就显得有些落伍了。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款前后端分离的.NET开发框架就显得尤为必要,由此便定了框架的升级目标: 前后端分离 。 首先后端技术的选择,从目前的数据来看,.NET Core的发展远远快于.NET Framework,最简单的分析就是Colder.Fx.C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