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系统

从SQL Server 2000/2005到SQL Server 2008的升级测试

六眼飞鱼酱① 提交于 2020-01-26 14:52:44
本文部分内容摘 自《SQL Server 2008管理实战》,人民邮电出版社;《深入MSSQL 2008升级和应用程序的兼容性》,IT专家网;《SQL Server 2008联机丛书》 ,主要整理了如何把SQL Server 2000/2005升级到2008。 如果系统不大,数据库设计简单,只有单纯的数据表,其他数据库对象不多,且应用系统设计不复杂,你也许可以直接将数据库复制或备份,再到SQL Server 2008执行附加或还原数据库,然后更新索引统计,设置数据库兼容性。或是通过安装程序,就地将SQL Server2000/2005直接升级到SQL Server 2008即可。但如果数据库庞大,系统复杂,则最好先完成升级测试后,再按照系统需求,拟定升级计划,照计划一步步实施。 一般情况下,SQL Server 2005与SQL Server 2008的版本兼容性相当高,2005升级到2008一般没什么问题。但2000升级到2008版本,可能需要先行测试,这两者差异比较大,包括:服务器 内置的系统对象、T-SQL语法定义、新增的关键词、禁用的功能等,相距两版后较会有兼容性的问题。 在升级测试之前应先评估需求,列出有用到哪些功能,如数据库引擎、Analysis Services、Reporting Services、SSIS/DTS、丛集等大项,以及Replication、Log

linux系统安装mysql数据库

↘锁芯ラ 提交于 2020-01-26 08:36:20
1、 首先关闭linux的防火墙,执行命令 chkconfig iptables off 如果这个执行失败,说明没有安装 iptables , 可以使用下面这个 2、 从mysql官网上下载自己适合的mysql版本 官网地址 https://dev.mysql.com/downloads/mysql/ mysql文件 ============================== 这个部分我没有做======================= 安装依赖 yum install -y cmake make gcc gcc-c++ libaio ncurses ncurses-devel cd /usr/local/src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8tSRnB7FBb7Ak9Sr665Jeg 密码:86nj 这是5.7.22版本,下载上传到服务器 wget https://cdn.mysql.com//Downloads/MySQL-5.7/mysql-5.7.22-linux-glibc2.12-x86_64.tar.gz(不能下载了) 如果上面链接不能下载,去官网找,下面的步骤都一样 wget https://cdn.mysql.com//Downloads/MySQL-5.7/mysql-5.7.24-linux-glibc2.12-x86_64

SQL 优化原则

流过昼夜 提交于 2020-01-26 01:55:44
   一、问题的提出  在应用系统开发初期,由于开发数据库数据比较少,对于查询SQL语句,复杂视图的的编写等体会不出SQL语句各种写法的性能优劣,但是如果将应用 系统提交实际应用后,随着数据库中数据的增加,系统的响应速度就成为目前系统需要解决的最主要的问题之一。系统优化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SQL语句的优 化。对于海量数据,劣质SQL语句和优质SQL语句之间的速度差别可以达到上百倍,可见对于一个系统不是简单地能实现其功能就可,而是要写出高质量的 SQL语句,提高系统的可用性。   在多数情况下,Oracle使用索引来更快地遍历表,优化器主要根据定义的索引来提高性能。但是,如果在SQL语句的where子句中写的 SQL代码不合理,就会造成优化器删去索引而使用全表扫描,一般就这种SQL语句就是所谓的劣质SQL语句。在编写SQL语句时我们应清楚优化器根据何种 原则来删除索引,这有助于写出高性能的SQL语句。   二、SQL语句编写注意问题   下面就某些SQL语句的where子句编写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作详细介绍。在这些where子句中,即使某些列存在索引,但是由于编写了劣质的SQL,系统在运行该SQL语句时也不能使用该索引,而同样使用全表扫描,这就造成了响应速度的极大降低。    1. IS NULL 与 IS NOT NULL    不能用null作索引

Sphinx + Coreseek 实现中文分词搜索

自古美人都是妖i 提交于 2020-01-25 16:51:25
Sphinx + Coreseek 实现中文分词搜索 Sphinx Coreseek 实现中文分词搜索 全文检索 1 全文检索 vs 数据库 2 中文检索 vs 汉化检索 3 自建全文搜索与使用Google等第三方站点提供的站内全文搜索的差别 Sphinx Coreseek介绍 Coreseek安装使用 1. 全文检索 1.1 全文检索 vs. 数据库 全文检索是数据库的有力补充,全文检索并不能替代数据库在应用系统中的作用。当应用系统的数据以大量的文本信息为主时,採用全文检索技术能够极大的提升应用系统的价值。 数据库搜索。假设搜索范围包含所有正文数据。往往性能非常低。用户响应时间长(分钟级。常常超时);而全文检索能够在0.x秒(毫秒级)的时间内将结果反馈给用户; 数据库搜索。一个用户在搜索。往往影响其它用户的相应用系统进行操作。全文检索能够同一时候支持多个用户并发搜索,其它相应用系统进行操作的用户不受影响。 数据库搜索非常难实现多个关键字的复合搜索。而全文检索能够实现多个关键词的复合搜索。包含 “和(AND)”、“或(OR)”、“否(NOT)” 等; 数据库搜索难于对结果进行相关度排序,当检索结果多时。用户往往难于找到最恰当的文档。而全文检索通过统计的研究成果。能够将文档进行相关度排序后。再返回给用户,提高用户的效率; 全文检索还能够对检索结果的数据进行聚类分析(Group,

django框架介绍

早过忘川 提交于 2020-01-25 16:51:06
主要内容 1. Django框架发展 2. Django架构,MTV模式 3. 开发流程 4. 开发实例——Poll python下各种框架 一个完整的Web应用框架包括下面功能的支持 服务发布 URL分发 模板支持 数据库处理 Python框架一般都支持前3个方面,按对4个功能的支持情况分类如下: 平台性框架:不依赖数据库,更关注服务的高校构建和运行平台的稳定。代表性框架:Zope和Twisted 轻小型框架:认为数据库不是应用的必要因素,更关注友好快速的简单任务的开发。代表性框架:Cherry,Quixote和web.py,没有内置的数据库支持模块。 一站式框架:认为数据库是应用的重要因素,关注如何仅基于本身快速实现一个功能性网站。代表性框架:Django,TurboGears Django简介 Django(维基百科) Django是一个开放源代码的Web应用框架,由Python写成。采用了MVC的软件设计模式,即模型M,视图V和控制器C。它最初是被开发来用于管理劳伦斯出版集团旗下的一些以新闻内容为主的网站的。并于2005年7月在BSD许可证下发布。这套框架是以比利时的吉普赛爵士吉他手Django Reinhardt来命名的。 Django的主要目标是使得开发复杂的、数据库驱动的网站变得简单。Django注重组件的重用性和“可插拔性”,敏捷开发和DRY法则(Don't

软件测试的类型:具有详细信息的不同测试类型

我的未来我决定 提交于 2020-01-24 00:58:39
#1)Alpha测试 它是软件行业中最常用的测试类型。该测试的目的是在将其发布到市场或用户之前,确定所有可能的问题或缺陷。 Alpha测试在软件开发阶段的最后但Beta测试之前进行。尽管如此,作为此类测试的结果,可能会进行较小的设计更改。 Alpha测试是在开发人员的网站上进行的。可以为这种类型的测试创建内部虚拟用户环境。 #2)验收测试 的验收测试是由客户端和验证结束系统的流量到底是否是按照业务需求或不执行,如果是按照最终用户的需求。仅当所有功能部件均按预期工作时,客户端才接受该软件。 这是测试的最后阶段,此后该软件将投入生产。这也称为用户验收测试(UAT)。 #3)临时测试 名称本身表明该测试是在临时基础上执行的,即不参考测试用例,也没有针对此类测试的任何计划或文档。 该测试的目的是通过执行应用程序的任何流程或任何随机功能来发现缺陷并破坏应用程序。 临时测试是一种发现缺陷的非正式方法,项目中的任何人都可以执行。没有测试用例就很难识别缺陷,但是有时可能无法使用现有的测试用例来识别临时测试期间发现的缺陷。 #4)辅助功能测试 可访问性测试的目的是确定残疾人是否可以访问该软件或应用程序。 在这里,残疾是指聋哑,色盲,智障,盲人,老年和其他残疾群体。进行各种检查,例如用于视觉障碍的字体大小,用于色盲的颜色和对比度等。 #5)Beta测试 Beta测试是由客户执行的正式类型的软件测试

1.3万亿条数据查询如何做到毫秒级响应?

浪子不回头ぞ 提交于 2020-01-23 04:54:30
关注微信公众号“程序员黄小斜”,选择“置顶或者星标” 一起成为更好的自己! 作者:孙晓光 出处:http://itindex.net/ 知乎,在古典中文中意为“你知道吗?”,它是中国的 Quora,一个问答网站,其中各种问题由用户社区创建,回答,编辑和组织。 作为中国最大的知识共享平台,我们目前拥有 2.2 亿注册用户,3000 万个问题,网站答案超过 1.3 亿。 随着用户群的增长,我们的应用程序的数据大小无法实现。我们的 Moneta 应用程序中存储了大约 1.3 万亿行数据(存储用户已经阅读过的帖子)。 由于每月累计产生大约 1000 亿行数据且不断增长,这一数字将在两年内达到 3 万亿。在保持良好用户体验的同时,我们在扩展后端方面面临严峻挑战。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深入探讨如何在如此大量的数据上保持毫秒级的查询响应时间,以及 TiDB 是一个开源的 MySQL 兼容的 NewSQL 混合事务/分析处理( HTAP)数据库,如何为我们提供支持获得对我们数据的实时洞察。 我将介绍为什么我们选择 TiDB,我们如何使用它,我们学到了什么,优秀实践以及对未来的一些想法。 我们的痛点 本节介绍了我们的 Moneta 应用程序的体系结构,我们尝试构建的理想体系结构,以及数据库可伸缩性作为我们的主要难点。 系统架构要求 知乎的 Post Feed 服务是一个关键系统

分布式之redis复习精讲

淺唱寂寞╮ 提交于 2020-01-23 02:12:20
引言 为什么写这篇文章? 博主的《分布式之消息队列复习精讲》得到了大家的好评,内心诚惶诚恐,想着再出一篇关于复习精讲的文章。但是还是要说明一下,复习精讲的文章偏面试准备,真正在开发过程中,还是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不要投机取巧。 考虑到绝大部分写业务的程序员,在实际开发中使用redis的时候,只会setvalue和getvalue两个操作,对redis整体缺乏一个认知。又恰逢博主某个同事下周要去培训redis,所以博主斗胆以redis为题材,对redis常见问题做一个总结,希望能够弥补大家的知识盲点。 复习要点? 本文围绕以下几点进行阐述 1、为什么使用redis 2、使用redis有什么缺点 3、单线程的redis为什么这么快 4、redis的数据类型,以及每种数据类型的使用场景 5、redis的过期策略以及内存淘汰机制 6、redis和数据库双写一致性问题 7、如何应对缓存穿透和缓存雪崩问题 8、如何解决redis的并发竞争问题 正文 1、为什么使用redis 分析:博主觉得在项目中使用redis,主要是从两个角度去考虑:性能和并发。当然,redis还具备可以做分布式锁等其他功能,但是如果只是为了分布式锁这些其他功能,完全还有其他中间件(如zookpeer等)代替,并不是非要使用redis。因此,这个问题主要从性能和并发两个角度去答。 回答:如下所示,分为两点 (一)性能

Win7系统安装MySQL5.5.21图解教程

我是研究僧i 提交于 2020-01-22 20:44:58
转自: http://www.jb51.net/article/37310.htm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如何在win7中安装mysql,所以加上了MySQL的下载过程,希望对需要的人有所帮助 大家都知道MySQL是一款中、小型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很具有实用性,对于我们学习很多技术都有帮助,前几天我分别装了SQL Server 2008和Oracle 10g数据库,也用了JDBC去连接他们,都没有出现乱码。 昨天看同学用java连接MySQL数据库的时候,出现了乱码,这是我不知道的,我马上上网去查JDBC连接MySQL的操作,发现在用JDBC方式连接MySQL数据库的时候要传递一个能解决乱码的参数,才能将不是乱码的数据插入到数据库中。而这都是因为在安装数据库的时候,没有选择正确的编码造成的。所以这是我要安装MySQL数据库的其中一个原因,想去体验以下它一下,再加上上课的机器配置比较低,装MySQL数据库做实验是最好的选择,正是由于这两个原因我安装了MySQL,在安装的过程中有些问题让我很注意,在安装的过程中我将步骤截了图,希望对有需要的人有所帮助,我的数据库是5.5.21这个版本的。 以下是内容是2012年12月21日后加上的: 看这篇博客挺好的,所以加上了MySQL的下载过程,希望对需要的人有所帮助: 1、首先在百度搜索MySQL,如图选择第一个搜索项,如图所示: 2

Java 程序员面试笔试宝典 第 5 章 Java Web:(5.3.11-5.3.19)

烂漫一生 提交于 2020-01-22 19:32:52
5.3.11 什么是 IoC 控制反转(Inverse of Control,IoC)有时也被称为依赖注入,是一种降低对象之间耦合关系的设计思想。一般而言,在分层体系结构中,都是上层调用下层的接口,上层依赖于下层的执行,即调用者依赖于被调用者。而通过 IoC 方式,使得上层不再依赖于下层的接口,完成控制反转,使得由调用者来决定被调用者。IoC 通过注入一个实例化的对象来达到解耦和的目的。使用这种方法后,对象不会被显式地调用,而是根据需求通过 IoC 容器(例如 Spring)来提供。 采用 IoC 机制能够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如果对象之间通过显式调用进行交互会导致调用者与被调用者存在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其中一方的改动将会导致程序出现很大的改动。 例如,要为一家卖茶的商店提供一套管理系统,在这家商店刚开业时只卖绿茶(GreenTea),随着规模的扩大或者根据具体销售量,未来可能会随时改变茶的类型,例如红茶(BlackTea)等,传统的实现方法会针对茶抽象化一个基类,绿茶类只需要继承自该基类即可,如图 5-12 所示。 采用该实现方法后,在需要使用 GreenTea 时只需要执行以下代码即可:AbstractTea t=new GreenTea(),当然,这种方法是可以满足当前设计要求的。但是该方法的可扩展性不好,存在着不恰当的地方,例如,商家发现绿茶的销售并不好,决定开始销售红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