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集群

面试官绝杀:系统是如何支撑高并发的?

*爱你&永不变心* 提交于 2019-11-30 18:49:47
很多人面试的时候被问到一个让人特别手足无措的问题:你的系统如何支撑高并发? 大多数同学被问到这个问题压根儿没什么思路去回答,不知道从什么地方说起,其实本质就是没经历过一些真正有高并发系统的锤炼罢了。 因为没有过相关的项目经历,所以就没法从真实的自身体会和经验中提炼出一套回答,然后系统地阐述出来自己复杂过的系统如何支撑高并发的。 所以,这篇文章就从这个角度切入来简单说说这个问题,教你用一个最简单的思路来如何应对的。 当然这里首先说清楚一个前提:高并发系统各不相同。比如每秒百万并发的中间件系统、每日百亿请求的网关系统、瞬时每秒几十万请求的秒杀大促系统。 他们在应对高并发的时候,因为系统各自特点的不同,所以应对架构都是不一样的。 另外,比如电商平台中的订单系统、商品系统、库存系统,在高并发场景下的架构设计也是不同的,因为背后的业务场景都不一样。 所以,这篇文章主要是给大家提供一个回答这类问题的思路,不涉及任何复杂架构设计,让你不至于在面试中被问到这个问题时,跟面试官大眼瞪小眼。 具体要真能在面试的时候回答好这个问题,建议各位参考一下本文思路,然后对你自己手头负责的系统多去思考一下,最好做一些相关的架构实践。 先考虑一个最简单的系统架构 假设刚刚开始你的系统就部署在一台机器上,背后就连接了一台数据库,数据库部署在一台服务器上。 我们甚至可以再现实点,例如你的系统部署的机器是4核8G

Kong06-Kong 的集群怎么用

佐手、 提交于 2019-11-30 16:50:39
Kong 集群允许您通过添加更多的机器来处理更多的传入请求来横向扩展系统。它们将共享相同的配置,因为它们指向相同的数据库。指向相同数据存储的 Kong 节点将属于相同的 Kong 集群。 您需要在Kong集群前面安装一个负载平衡器,以便在可用节点之间分配流量。 Kong 集群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拥有一个 Kong 集群并不意味着你的客户机流量将在您的 Kong 节点之间实现开箱即用的负载平衡。你仍然需要在Kong节点前安装一个负载平衡器来分配流量。相反,Kong集群意味着这些节点将共享相同的配置。 出于性能原因,Kong在代理请求时避免数据库连接,并将数据库的内容缓存到内存中。缓存的实体包括服务、路由、消费者、插件、凭证等……由于这些值都在内存中,因此通过其中一个节点的管理API所做的任何更改都需要传播到其他节点。 本文档描述了如何使这些缓存的实体失效,以及如何为用例配置Kong节点,该用例介于性能和一致性之间。 单节点集群 单个的 Kong 节点连到数据库创建一个单节点的 Kong 集群。通过该节点的管理 API 应用的任何更改都将立即生效。 考虑一个单独的 Kong 节点A。如果我们删除之前注册的服务: $ curl -X DELETE http://127.0.0.1:8001/services/test-service 然后,任何对节点 A 的后续请求都会立即返回

搭建数据库galera集群

让人想犯罪 __ 提交于 2019-11-30 12:31:04
galera集群 galera简介 galera集群又叫多主集群,用于数据库的同步,保证数据安全 最少3台,最好是奇数台数,当一台机器宕掉时,因为仲裁机制,这台机器就会被踢出集群。 通过wsrep协议监控其它节点状态 实时同步,当一个事务在一台机器提交,所有机器同时提交。效率低,但是安全性高 galera集群搭建 准备 三台机器: 192.168.132.120 192.168.132.131 192.168.132.134 防火墙为开启状态,添加防火墙端口 setenforce 0 firewall-cmd --add-port=3306/tcp firewall-cmd --add-port=4567/tcp firewall-cmd --add-port=4444/tcp 配置 第一步:编辑配置文件 vim /etc/my.cnf.d/server.cnf [galera] wsrep_on=ON wsrep_provider=/usr/lib64/galera/libgalera_smm.so #库文件 wsrep_cluster_address="gcomm://192.168.132.120,192.168.132.131,192.168.132.134" binlog_format=row #二进制日志指定为行模式,精确 第二步:初始化 其中1个节点执行

数据库中间件详解 | 珍藏版

天涯浪子 提交于 2019-11-30 10:05:26
1 数据库拆分过程及挑战 互联网当下的数据库拆分过程基本遵循的顺序是:垂直拆分、读写分离、分库分表(水平拆分)。每个拆分过程都能解决业务上的一些问题,但同时也面临了一些挑战。 1.1 垂直拆分 对于一个刚上线的互联网项目来说,由于前期活跃用户数量并不多,并发量也相对较小,所以此时企业一般都会选择将所有数据存放在一个数据库 中进行访问操作。举例来说,对于一个电商系统,其用户模块和产品模块的表刚开始都是位于一个库中。 其中:user、user_account表属于用户模块,product_category、product表属于产品模块。 刚开始,可能公司的技术团队规模比较小,所有的数据都位于一个库中。随着公司业务的发展,技术团队人员也得到了扩张,划分为不同的技术小组,不同的小组负责不同的业务模块。例如A小组负责用户模块,B小组负责产品模块。此时数据库也迎来了第一次拆分:垂直拆分。 这里的垂直拆分,指的是将一个包含了很多表的数据库,根据表的功能的不同,拆分为多个小的数据库,每个库包含部分表。下图演示将上面提到的db_eshop库,拆分为db_user库和db_product库。 通常来说,垂直拆分,都是根据业务来对一个库中的表进行拆分的。关于垂直拆分,还有另一种说法,将一个包含了很多字段的大表拆分为多个小表,每个表包含部分字段,这种情况在实际开发中基本很少遇到。

高并发的解决方案[转载]

谁都会走 提交于 2019-11-30 06:07:39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sanyaoxu_2/article/details/78992113 1.应用和静态资源分离 刚开始的时候应用和静态资源是保存在一起的,当并发量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需要将静态资源保存到专门的服务器中,静态资源主要包括图片、视频、js、css和一些资源文件等,这些文件因为没有状态所以分离比较简单,直接存放到响应的服务器就可以了,一般会使用专门的域名去访问。 通过不同的域名可以让浏览器直接访问资源服务器而不需要再访问应用服务器了。架构图如下: 2.页面缓存 页面缓存是将应用生成的页面缓存起来,这样就不需要每次都生成页面了,从而可以节省大量的CPU资源,如果将缓存的页面放到内存中速度就更快了。如果使用Nginx服务器就可以使用它自带的缓存功能,当然也可以使用专门的Squid 服务器。页面缓存的默认失效机制一班都是按缓存时间处理的,当然也可以在修改数据之后手动让相应的缓存失效。 页面缓存主要是使用在数据很少发生变化的页面,但是很多页面是大部分数据都很少发生变化,而其中很少一部分数据变化频率却非常高,比如说一个显示文章的页面,正常来说完全可以静态化,但是如果文章后面有“顶”和“踩”的功能而且显示的有响应的数量

电商那些年,我摸爬打滚出的高并发架构实战精髓

自闭症网瘾萝莉.ら 提交于 2019-11-29 08:40:17
一、关于高并发 高并发是指在同一个时间点,有很多用户同时访问URL地址,比如:淘宝的双11、双12,就会产生高并发。又如贴吧的爆吧,就是恶意的高并发请求,也就是DDOS攻击,再屌丝点的说法就像玩LOL被ADC暴击了一样,那伤害你懂的。 来源:SFLYQ的博客 原文:http://blog.thankbabe.com/2016/09/14/high-concurrency-scheme/ 1、 高并发会来带的后果 服务端: 导致站点服务器/DB服务器资源被占满崩溃,数据的存储和更新结果和理想的设计是不一样的,比如:出现重复的数据记录,多次添加了用户积分等。 用户角度: 尼玛,这么卡,老子来参加活动的,刷新了还是这样,垃圾网站,再也不来了! 我的经历: 在做公司产品网站的过程中,经常会有这样的需求,比如搞个活动专题、抽奖、签到、积分竞拍等等,如果没有考虑到高并发下的数据处理,那就Game Over了,很容易导致抽奖被多抽走,签到发现一个用户有多条记录等等,各种超出正常逻辑的现象,这就是做产品网站必须考虑的问题,因为这些都是面向大量用户的,而不是像做ERP管理系统、OA系统那样,只是面向员工。 下面我进行实例分析,简单粗暴,动态分析,纯属本人经验分享,如有说错或者更好的建议,请留言,大家一起成长。 2、 并发下的数据处理 通过表设计,如:记录表添加唯一约束

MariaDB集群配置(主从和多主)

两盒软妹~` 提交于 2019-11-29 07:52:50
1.mariadb主从 主从多用于网站架构,因为主从的同步机制是异步的,数据的同步有一定延迟,也就是说有可能会造成数据的丢失,但是性能比较好,因此网站大多数用的是主从架构的数据库,读写分离必须基于主从架构来搭建。 主可以将数据同步到从上,但是从不能将数据同步到主上。 二进制日志这能一条一条的写入,因此数据的同步会有延迟。 异步优点:性能好,效率高 缺点:数据的安全性低 同步优点:数据的安全性高 缺点:效率低 mariadb的复制过程: 1.master将改变记录到二进制日志(binary log)中(这些记录叫做二进制日志事件,binary log events); 2.slave会生成I/O线程和SQL线程,I/O线程会读取master的二进制日志,master会生成一个dump线程将数据返回给slave端,存储到slave的中继日志(relay log)中。 3.slave端的SQL thread(SQL从线程)处理该过程的最后一步。SQL线程从中继日志读取事件,并重放其中的事件而更新slave的数据,使其与master中的数据一致。只要该线程与I/O线程保持一致,中继日志通常会位于OS的缓存中,所以中继日志的开销很小。 面试会问到的 如果slave有多个,那么master端会生成许多的dump线程,这对于master端会造成很大的压力,为了解决这种问题我们可以这样解决:

大型站点高并发架构技术

社会主义新天地 提交于 2019-11-29 07:08:27
大型站点高并发架构技术 高并发: 高并发主要是由于网站PV访问量大,单台服务器涌承载大量访问所带来的压力,所以会采用多台服务器进行分流,采用服务器集群技术,对于每个访问会被发送到哪台服务器,我们采取负载均衡策略,常见的技术有LVS,由于网站中有大量的静态页面,所以采用缓存服务器和反向代理技术,包括HAPROXY,REDIS,数据库可以采用数据库集群,进行读写分离,缓解数据库压力。 大型站点高并发架构就是利用负载均衡技术、反向代理技术、数据库集群、web服务器集群、Nosql技术等,以实现单台数据器不能达到的并发量,换句话说就是用一群屌丝代替一个高富帅。 1.大型站点高并发架构是为了解决百万千万级PV带来的性能瓶颈。 2.出现高并发架构的原因是大型网站发现在巨量pv下买更多更好的服务器已经无法简单的解决问题,只能从架构 上想办法来,充分发挥设备的效能。 3. 高可用解决方案(corosync,pacemaker,KeepAlived)负载均衡(LVS)缓存服务(Varnish)反向代理(haproxy)web服务器(Apache,Nginx,Tomcat)站点架构(Lamp,Lnmp) 什么是大型站点 大型站点高并发架构。首先,什么是大型站点,大型站点至少有两个特点(1)访问量大,淘宝的每日PV有几十亿(2)后台服务器多,淘宝后台服务器据说有十多万台。然后,大型网站的高并发架构

大型分布式电商系统架构演进史

爷,独闯天下 提交于 2019-11-29 02:19:54
概述 本文是学习大型分布式网站架构的技术总结。对架构一个高性能、高可用、可伸缩及可扩展的分布式网站进行了概要性描述,并给出一个架构参考。文中一部分为读书笔记,一部分是个人经验总结,对大型分布式网站架构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烂皮猪,十余年工作经验,曾在Google等外企工作过几年,精通Java、分布式架构,微服务架构以及数据库,最近正在研究大数据以及区块链,希望能够突破到更高的境界 一、大型分布式网站架构技术 1、大型网站的特点 用户多,分布广泛 大流量,高并发 海量数据,服务高可用 安全环境恶劣,易受网络攻击 功能多,变更快,频繁发布 从小到大,渐进发展 以用户为中心 免费服务,付费体验 2、大型网站架构目标 高性能:提供快速的访问体验。 高可用:网站服务一直可以正常访问。 可伸缩:通过硬件增加/减少,提高/降低处理能力。 安全性:提供网站安全访问和数据加密、安全存储等策略。 扩展性:方便地通过新增/移除方式,增加/减少新的功能/模块。 敏捷性:随需应变,快速响应; 3、大型网站架构模式 分层:一般可分为应用层、服务层、数据层、管理层与分析层; 分割:一般按照业务/模块/功能特点进行划分,比如应用层分为首页、用户中心。 分布式:将应用分开部署(比如多台物理机),通过远程调用协同工作。 集群:一个应用/模块/功能部署多份(如:多台物理机),通过负载均衡共同提供对外访问。 缓存

GreenPlum 最佳实践

江枫思渺然 提交于 2019-11-28 23:04:07
数据模型 Greenplum数据库是一种shared nothing的分析型MPP数据库。这种模型与高度规范化的/事务型的SMP数据库有显著区别。Greenplum数据库使用非规范化的模式设计会工作得最好,非规范化的模式适合于MPP分析型处理,例如带有大型事实表和较小维度表的星形模式或者雪花模式。 对表中用于连接的列使用相同的数据类型。 堆存储 vs. 追加优化存储 对将会接收迭代批量或者单一UPDATE、DELETE以及INSERT操作的表和分区使用堆存储。 对将会接收并发UPDATE、DELETE以及INSERT操作的表和分区使用堆存储。 对于在初始装载后很少更新并且只会在大型批处理操作中进行后续插入的表和分区,使用追加优化存储。 绝不在追加优化表上执行单个INSERT、UPDATE或者DELETE操作。 绝不在追加优化表上执行并发的批量UPDATE或DELETE操作。可以执行并发的批量INSERT操作。 行存 vs. 列存 如果负载中有要求更新并且频繁执行插入的迭代事务,则对这种负载使用行存。 在对宽表选择时使用行存。 为一般目的或混合负载使用行存。 选择面很窄(很少的列)和在少量列上计算数据聚集时使用列存。 如果表中有单个列定期被更新而不修改行中的其他列,则对这种表使用列存。 压缩 在大型追加优化和分区表上使用压缩以改进系统范围的I/O。 在数据位于的级别上设置列压缩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