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quence

使用ogg实现oracle到mysql的数据传输

心已入冬 提交于 2020-10-15 07:19:55
​ 作者介绍 梁铭图, 新炬网络首席架构师,十多年数据库运维、数据库设计、数据治理以及系统规划建设经验,拥有Oracle OCM、Togaf企业架构师(鉴定级)、IBM CATE等认证,曾获dbaplus年度MVP以及华为云MVP等荣誉,并参与数据资产管理国家标准的编写工作。在数据库运维管理和架构设计、运维体系规划、数据资产管理方面有深入研究。 概述 Oracle GoldenGate,是由Oracle官方提供的用于解决异构数据环境中数据复制的一个商业工具。相比于其它迁移工具OGG的优势在于可以直接解析源端Oracle的redo log,因此能够实现在不需要对原表结构做太多调整的前提下完成数据实现同步,甚至可以将数据变化 实时抽取并推送到kafka等消息中间件。 本篇文章主要介绍如何使用OGG实现Oracle到MySQL数据的传输。 OGG逻辑架构 在OGG使用过程中主要涉及以下进程及文件: Manager进程: 需要源端跟目标端同时运行,主要作用是监控管理其它进程。 Extract进程: 运行在源端,主要是捕获数据的变化,负责全量、增量数据的抽取。 Trails文件: 临时存放在磁盘上的数据文件。 Data Pump进程: 运行在数据库源端,属于Extract进程的一个辅助进程。 Collector进程: 接收源端传输过来的数据变化,并写入本地Trail文件中。

Oracle数据库

柔情痞子 提交于 2020-10-15 03:59:27
简介 oracle体系结构 1. 数据库 Oracle 数据库是数据的物理存储。这就包括(数据文件ORA或者 DBF、控制文件、联机日 志、参数文件)。其实Oracle 数据库的概念和其它数据库不一样,这里的数据库是一个操作系统只有一个库。可以看作是Oracle 就只有一个大数据库。 2. 实例 一个 Oracle 实例(Oracle Instance)有一系列的后台进程(Backguound Processes)和内存结构(Memory Structures)组成。一个数据库可以有 n 个实例。 3. 用户 实例是:用户。不同实例可以建相同名字的用户。 MySQL的实例是:数据库。 4. 表空间 表空间是 Oracle 对物理数据库上相关数据文件(ORA或者 DBF 文件)的逻辑映射。一个数据库在逻辑上被划分成一到若干个表空间,每个表空间包含了在逻辑上相关联的一组结构。每个数据库至少有一个表空间(称之为system表空间)。 每个表空间由同一磁盘上的一个或多个文件组成,这些文件叫数据文件(datafile)。一个数据文件只能属于一个表空间。 5. 数据文件(dbf 、ora ) 数据文件是数据库的物理存储单位。数据库的数据是存储在表空间中的,真正是在某一个 或者多个数据文件中。而一个表空间可以由一个或多个数据文件组成,一个数据文件只能属于一个表空间

C# 基础(更新中)

六月ゝ 毕业季﹏ 提交于 2020-10-15 03:56:07
Data Structure There're two types of variables in C#, reference type and value type. Enum: enum Color{ Red=0, Green=1 } //equals to enum Color{ Red,//start from 0 as default Green } int to enum: (Color)val Arrays and Collections Array declare array: new int[10] new int[10]{xx,xx.....}; new int[]{aa,aa}; Collection List<string> theList=new List<string>();//can use value type here, not only reference type theList.Count;//size of the list class when calling same name class with different namespace, it will use class of same namespace first, then System namespace. fields and properties can't use

python 编程基础 —— 大厦必不可少的砖瓦水泥

时光毁灭记忆、已成空白 提交于 2020-10-14 20:41:05
掌握 python基本语法 后,我们可以在骚骚地写一些小脚本,当时总感觉少了点什么? 文件读写 我们要加载外部的文件怎么办?我们要存储自己计算好的数据怎么办呢?这个时候我们需要用到文件读写功能。我们先打开一个文件对象 # file = open(file_name [, access_mode][, buffering]) file_1 = open('python大法是好剑客.txt', 'r') # 只读文件 file_name是文件名或着文件的path,access_mode用来制定文件操作的模式,如果是只读文件,pattern=‘r’; 只写文件,pattern=‘w’,明细参数可以参考下图(来自菜鸟教程); buffering 表示是否寄存,基本不会用到。 然后我们就可以读取文件对象中的内容或者写入内容,常用操作 读取: file.readline() 逐行读取; file.readlines()一次性读取所有行 (小文件可以,大文件很危险!) 写入:file.write(string) 字符串写入文件;file.writelines(sequence) # 第一行内容是:你又在胡说八道什么了! print(file.readline()) 除了文件读写,可能还需要补充一些文件路径方面的操作,在os库里面定义了丰富的工具函数 os.mkdir(dir)新建目录;

MyDLNote-Event : CVPR 2020 Event Enhanced High-Quality Image Recovery基于事件相机的高质量图像修复

守給你的承諾、 提交于 2020-10-14 20:17:31
Event Enhanced High-Quality Image Recovery Dataset, code, and more results are available at: https://github.com/Shi nyWang33/eSL-Net. (目前好像还不能用) [paper] : https://www.ecva.net/papers/eccv_2020/papers_ECCV/papers/123580154.pdf My Note: 这篇文章的重大贡献是: 1. 同时处理事件相机的噪声、模糊和超分辨的强度图像重建; 2. 整个网络是可解释的,网络结构就是对稀疏编码解的结构; 3. 构造了一个数据集,包括 HR 的清晰强度图像;LR 的清晰强度图像;LR 的含噪声和运动模糊图像;事件相机序列。 本文是一个监督学习模型,从给定的 HR 清晰图像通过人工方式,得到一系列待处理的数据。看似不太合理,人工合成图像真的能适用于真实场景吗?因此,本文的结论特别指出:可以。 额,如果可以有改进,有两点:1,那当然不要用人工合成数据;2, 如果不用人工合成,那 pair 的图像好像不好获得,因此,要考虑无监督方法。 Abstract With extremely high temporal resolution, event cameras have a large

浅谈QUIC协议原理与性能分析及部署方案

夙愿已清 提交于 2020-10-14 19:58:03
之前写过《 http1.0 与 http1.1的区别 》 与 《 再谈HTTP2性能提升之背后原理—HTTP2历史解剖 》,QUIC协议,现在nginx官方也即将支持。所以还是得跟上时代脚步。 QUIC简史 QUIC(Quick UDP Internet Connection)是谷歌推出的一套基于UDP的传输协议,它实现了TCP + HTTPS + HTTP/2的功能,目的是保证可靠性的同时降低网络延迟。因为UDP是一个简单传输协议,基于UDP可以摆脱TCP传输确认、重传慢启动等因素,建立安全连接只需要一的个往返时间,它还实现了HTTP/2多路复用、头部压缩等功能。 为什么要使用QUIC 众所周知 UDP比TCP传输速度快 ,TCP是可靠协议,但是代价就是 双方确认数据而衍生的一系列消耗,可以参看《 再深谈TCP/IP三步握手&四步挥手原理及衍生问题—长文解剖IP 》。其次 TCP是系统内核实现的,如果升级TCP协议,就得让用户升级系统,这个的门槛比较高,而QUIC在UPD基础上由客户端自由发挥,只要有服务器能对接就可以 。 这些不止让传输速度更快,多路复用等优势,还可应付移动网络里面频发的切换。这些都是quic的优势。 QUIC优势 连接建立延时低 QUIC只需要一次往返就能建立HTTPS连接 改进的拥塞控制 TCP 的拥塞控制实际上包含了四个算法:慢启动,拥塞避免,快速重传

CCNP(BCMSN)实验:VLAN间路由--单臂路由解决方案

馋奶兔 提交于 2020-10-14 14:53:00
实验过程: 第一步:在R1上进行配置 R1(config)#int e0/1 R1(config-if)#no sh R1(config-if)#exi R1(config)#int e0/1.1 R1(config-subif)#en dot1Q 100(vlan id) R1(config-subif)#ip add 192.168.1.254 255.255.255.0 R1(config-subif)#exit R1(config)#int e0/1.2 R1(config-subif)#en dot1Q 200 R1(config-subif)#ip add 172.16.1.254 255.255.255.0 R1(config-subif)#exi R1(config)#end 第二步:在sw1上进行配置 sw1(config)#int f2/1 sw1(config-if)#sw trunk encapsulation dot1q sw1(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 sw1(config-if)#end sw1#vlan da sw1#vlan database sw1(vlan)#vlan 100 name pc1:192 VLAN 100 added: Name: pc1:192 sw1(vlan)#vlan 200

CCNP(BCMSN)实验:配置VRRP协议

社会主义新天地 提交于 2020-10-14 00:37:18
预配置:略 实验过程 第一步:在R1上进行配置 R1#debug vrrp all VRRP debugging is on R1# R1#conf t 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 R1(config)#int f0/0 R1(config-if)#vrrp 1 ip 192.168.0.100 R1#sh vrrp brief Interface Grp Pri Time Own Pre State Master addr Group addr Fa0/0 1 100 3609 Y Master 192.168.0.1 192.168.0.100 IP packet debugging is on R1# *Dec 13 21:14:31.507: IP: s=192.168.0.1 (local), d=224.0.0.18 (FastEthernet0/0), len 40, sending broad/multicast //1 s一次 第二步:在R2上配置vrrp R2(config)#int f0/0 R2(config-if)#vrrp 1 ip 192.168.0.100 R2#sh vrrp FastEthernet0/0 - Group 1 State is

CCNP(BCMSN)实验:DHCP中继代理——类型3

左心房为你撑大大i 提交于 2020-10-13 23:58:36
第一步:对R1和R2进行配置 R1(config-if)#int f0/0 R1(config-if)#ip add 12.0.0.1 255.255.255.0 R1(config-if)#no sh R1(config)#int f0/1 R1(config-if)#ip add 192.168.1.1 255.255.255.0 R1(config-if)#no sh R1(config)#username admin privilege 15 password admin R1(config)#line vty 0 4 R1(config-line)#login local R2(config)#int f0/0 R2(config-if)#ip add 12.0.0.2 255.255.255.0 R2(config-if)#no sh R2(config)#int f0/1 R2(config-if)#ip add 172.16.1.1 255.255.255.0 R2(config-if)#no sh R2(config)#username admin privilege 15 password admin R2(config)#line vty 0 4 R2(config-line)#login local R1#ping 12.0.0.2 Type escape

Batch Norm、Layer Norm、Instance Norm、Group Norm、Switchable Norm总结

给你一囗甜甜゛ 提交于 2020-10-13 08:38:42
1.综述 1.1 论文链接 1、Batch Normalization https://arxiv.org/pdf/1502.03167.pdf 2、Layer Normalizaiton https://arxiv.org/pdf/1607.06450v1.pdf 3、Instance Normalization https://arxiv.org/pdf/1607.08022.pdf https://github.com/DmitryUlyanov/texture_nets 4、Group Normalization https://arxiv.org/pdf/1803.08494.pdf 5、Switchable Normalization https://arxiv.org/pdf/1806.10779.pdf https://github.com/switchablenorms/Switchable-Normalization 在入门深度学习时就深度学习中的一些概念做了一些介绍,但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一些网络优化的技巧越来越多,才发现之前的理解的不够深入。在这里有对 BN的理解 ,对出现的几种归一化进行一些个人理解的介绍,首先看一个直观图 归一化层,目前主要有这几个方法,Batch Normalization(2015年)、Layer Normaliz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