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P成都研究院姚瑶:软件质量保证工作的变迁
大家好,我是来自SAP成都研究院Revenue Cloud 团队的质量工程师 , yoyo。很高兴可以和大家分享我个人的工作体会。每个团队都有QE(Quality Engineer), 相信大家对QE 的工作并不陌生,我也就不唠叨QE 的具体工作啦。作为从事软件质量保证工作十年的“老人”,我想就我个人的工作经历和大家探讨下软件质量保证工作的变迁。 当我们谈论软件产品的质量保证工作时,必然是基于某种软件开发模式上的。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脱离了软件开发模式,质量保证工作就是空中楼阁。相信大家都感受到,近十几年,软件开发模式不断涌现新的概念和词汇,Agile, Continuous Integration , Continuous Delivery, DevOps ,令人应接不暇。我们首先要理解软件开发模式的变迁,然后才能进行与开发模式匹配的质量保证活动。 1. 瀑布开发 传统的瀑布模式如下图: 在这种模式下,测试活动仅仅是线性开发活动的后期活动。质量保证严格依赖于各个文档(需求文档,设计文档,测试计划和测试报告)以及评审会议,自动化测试可有可无。 2.增量开发 团队把产品的需求,设计,实现以及测试放在若干迭代周期里完成,每个迭代结束的交付物视为产品的增量,不要求增量达到能交付的要求,但需要能够基本可以工作。产品的交付仍然发生在最后,如下图所示: 增量开发的核心就是持续测试和持续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