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

软件工程结课作业

筅森魡賤 提交于 2019-12-06 03:02:40
软件工程课程和其他课程都不太一样,在学习了必要的一些软件工程的书面上的知识之外。还亲身实践了几个小过程,个人程序设计、俩人小组程序设计和最后的5-6人的团队小组设计。尤其是团队小组设计的过程,我相信每个人都会记忆犹新的。尤其是我们可爱的组长肉肉同学。从没有头绪-软件构思-软件简单设计-任务分配-任务综合-初步成品-半成品-最终成品。每一步都有着我们的点点滴滴,以前有过这样的小组设计项目,但是没有现在像这样的正式和正规。我们严格按照团队开发的规则,无论是站立会议还是绩效考核。充分让我们体会到公司开发小组的制度。虽然我们还做的远远不够,但也为我们以后奠定了一点点基础。有了初步的了解。而且让自己学到了一些课外知识:自学c#和android等,一下感觉自己还是可以的(虽然有点点山寨)。看来自己以后学习的东西太多了。感谢软件工程和王老师带给自己的收获。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maxilong/p/11959545.html

浅谈单元测试和重构

牧云@^-^@ 提交于 2019-12-06 03:02:20
浅谈单元测试和重构 隐喻 年纪大了,腿脚不利索,拄着拐杖走路,走的稳不说,还能预防跌倒。 但如果真的跌倒了呢? 跌倒后有没有人敢扶?扶起来还能不能走?如果能走,走得还能不能像以前那样快?如果不能走,是不是要去医院? 没了拐杖,产生了灾难性的骨牌效应。 意义 单元测试之于开发人员,相当于老人的拐杖,离开拐杖,也能走,但就是深一脚浅一脚,而且还有随时跌倒的危险,跌倒之后还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搞的人焦头烂额。 在没有单元测试支撑的情况下写代码,你不会知道代码里面有没有逻辑 BUG ,是否符合预期,不能发现编码过程中引入的错误,更不能发现设计和需求中存在的问题。 我曾经所在的一家公司,开发人员是不写测试的,他测试自己代码的方法,是写完之后运行一下,点点看有没有问题,效率低下容易漏测不说,还很业余,简直侮辱软件工程师这个高大上的职业(看我鄙视的眼神)。 假设你写了一个服务,每写一个方法你都写单元测试将方法中的路径全覆盖掉,如异常, if-else, switch 语句等,刚准备提交,突然接到通知,需求变了,你不得不改动编码逻辑,这个时候怎么办呢?首先要跑一遍单元测试,确保你当前功能的测试全跑通,然后分析需求,按照要求对相应的代码进行了修改,之后,修改或增加单元测试对改动代码进行覆盖,你点下了开始按钮,看着所有测试都打了绿色的对勾( ✔),你从容淡定的提交了代码,拿起菜刀,哦不,端起水杯

软件工程结课作业

自作多情 提交于 2019-12-06 03:00:22
不知不觉中,为期 12周的软件工程课已经结束了。这是一门让我一想到就感到有点头疼的课程。软件工程课作业对于我来说有点吃力,专升本跨专业(我知道这不能是理由),与同学们差距大,但最后每次作业的完成都有小小的成就感,很开心。以及每次在博客园提交完作业,都去看一下其它同学的作业,向他人学习。在一次次的实践中,我有了点点滴滴的小进步。 学习这门课程 , 以及老师特别的教课方式 ,让我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得到了很好的结合,从个人作业到结对作业再到团队作业,我都收获了很多,结对和团队合作的过程中都会有些小摩擦,每个人也会有新奇的点子,在这个过程中,养成了自己良好的自律、合作学习意识。 相对来说,软件工程这门课程,更侧重的是思想,学习如何系统的思考,要有大局意识。工程课已经结束了。最后,辛苦彭老师啦,感谢 ~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kaka1/p/11959483.html

软件工程结课作业

烂漫一生 提交于 2019-12-06 02:48:55
12周的软件工程课已经结束了,从中我也学到了很多知识,从个人到小组,从独立到合作。在刚开始的个人作业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由于知识的欠缺,作业做的很吃力,也让我知道了自己的不足,我还要好好学Java,程序基础很薄弱,需要加强;分小组结对作业,从组员身上我看到了我与他们的差距,也让我更有动力去学习和提升自己,也很感谢小组的每一个成员,没有他们的积极配合,我们不可能顺利完成。 还记得上第一节课的时候,老师让在博客园发作业,博客园还没整好,又让写四则运算,这让小白的我很抓狂,上了一上午课结束的时候,我都不知道我是怎么过来的,一直在在担心四则运算,然后软件工程课就给我留下了阴影,每到周五就很慌,很怕老师再发高难度的作业,这是软件工程课给我的最深刻的印象。 在同学的帮助下,终于做完了,在我交上第一次作业的那一刻,在松了口气的同时,觉得当时怕的要死的作业,这不是也做完了吗,感觉软件工程课也没那么可怕,可能第一次印象太深了,之后的几周课上的也是很紧张。虽然不是很喜欢老师发的作业,但是很喜欢老师讲课,没有想像中的那种紧张和压抑。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ys23/p/11958977.html

软件工程结课总结

风流意气都作罢 提交于 2019-12-06 02:44:56
从大一到大四,彭老师从教我们Java到带我们实训,再到今天教我们的软件工程,一直是一位兢兢业业的老师。转眼间从初上软件工程这门课程到结束时满满的收获,在此我学到了以前没有的东西。我注意到了代码的书写规范,意识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此还要感谢老师为我们留下的小组作业。还有在代码复审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如何进行代码的测试…… 对于软件工程牵涉的范围很广,虽然有些枯燥乏味,但是,软件工程的技术对于投身IT产业中发挥巨大的作用。所以虽然在12周的时间里有些枯燥但是我坚持下来了,并且能将学到的东西充分在小组内发挥,能准确运用到代码书写上。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hzcxwz/p/11958511.html

软件工程结课作业

寵の児 提交于 2019-12-06 01:05:31
十二周的课就这样结束了,从一个什么都不会的新手变成现在可独立完成作业的老司机,博客园我是用的如鱼得水,上了这么多年学,头一次作业是通过写博客方式完成,我也是很诧异,软件工程不是应该画图吗,怎么是这样的一门课程,更多的是软件开发与各个部分的合作,这是什么鬼,还记得上了第一节课后的我,一片空白,还留了作业,我是真难啊,庆幸的是第一次自己独立完成作业,开心。这么多节课下来,开始熟悉课程内容,也跟的上老师的节奏,很欣慰,感觉自己没有白早起上课。 最后,感谢老师的辛苦付出,也感谢老师那么辛勤的培育。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shushuang/p/11955067.html

软件工程结课作业

梦想的初衷 提交于 2019-12-06 00:52:56
软件工程这门课可以算是我本科期间至今为止最虐的一门课了。但与此同时这门课给我带来的收获和其他课程相比,也不是一个量级的。 这是一门实用的和高质量的的学科。它涉及 程序设计语言 、 数据库 、 软件开发工具 、 系统平台 、 标准 、 设计模式 等方面。同时它也包含了在从事相关行业时的职业道德,传授给我们相应的正能量方向,不可学习后用到不正当的地方。下面我就在本课程中学习到的对大型软件工程的理解与一些自己想说的话作为我个人总结的内容。 个人对本科的认识是从最开始的作业很多很麻烦开始,到之后的小组项目才真正认识到自己和其他同学的差距有多大,在学习相关专业知识上,能力有很大的欠缺所以需要技术型的作业时就很烦恼。但是也不想就这么混过去,所以在小组项目中向其他同学慢慢学习,弥补自己的不足,解决自己技术上的欠缺。在小组项目中我学到了很多,比如团队协作的总要性还有,在做事情之前一定要有方向,有计划,这样在实践过程中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动,不会出现太无头绪的情况,然后对比实际和计划的差距,总结反思自己的不足,有利于在接下来的时间和事件中改正自己,达到提高的目的。 很感谢老师对我们的耐心和教导,还有同学们的帮助让我在这门课中学到了很多知识。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nxxing/p/11954261.html

软件工程结课作业

杀马特。学长 韩版系。学妹 提交于 2019-12-06 00:51:49
首先感谢老师、同学们的帮助,使得我在软件工程这一学科有了深入的了解。 在软件工程的学习中,我了解到了软件并非是一些代码这么简单,在开发软件的过程中,编写代码 的工作量其实只占不到所有工程量的30%,而后期的管理和维护更是占了60%到80%之多。一个完整 目规划须包括,软件的定义,可行性分析报告,项目开发计划,软件需求说明书,概要设计说明书, 详细设计说明书,用户操作手册,测试计划,测试分析报告,开发进度报告,项目开发总结报告,软 件维护手册,软件问题报告,软件修改报告,等多个文档,每个文档都要上级验收审查,而文档数量 众多,要做好这点真的不是很容易,而恰恰写好文档正能保证完成软件工程其中一个目的的关键,既 研究如何用最小的开销做出生存期较长的软件,再加上各个阶段都要进行周密的策划、详细的分工部 署和人员安排,且各阶段要据具体情况不断的反复才能达成,所以代码只是开发软件这个浩大的工程 的一个小小的过程。 在学习中,我们还要注意比较三种方法的优缺点,例如:传统方法虽然使软件摆脱了混乱和无序, 但其在适应需求变化的方面不够灵活,而且传统方法要么面向行为,要么面向数据,缺乏两者的有机 结合。而面向对象方法的程序设计和问题求解更符合人们日常自然的思维习惯,适合大型、复杂及交 互性比较强的系统。形式化方法则是一中基于形式化数学变换的软件开发方法,它可将系统的规格说 明转换为可执行的程序

软件工程结课作业

会有一股神秘感。 提交于 2019-12-06 00:50:29
  时光匆匆,转眼间软件工程课就这样结束了,然而我有些不舍。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彭老师特别的用心,在学习理论知识点的同时,更多的是让我们实践。让我们从做项目中学习知识从而得到锻炼。这是我在开课前万万没有想到的,这使得第一次接触软件课的我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每次的项目作业都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一个团队少了谁都不行。实践中我们不仅学到了课本上没有的知识,而且我相信对未来工作也会有很大的帮助。软件工程这门学科拓宽了我的知识面,更加深入了解了软件开。课虽然结束了,但是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我将会更加努力,不断学习软工。在学习过程中,知道了团队合作十分重要,争议固然存在,但通过讨论、协商,群策群力, 在不断磨合中能够达成一致与默契。团队成员中能力各有高下, 互相尊重, 各取所长, 不宜妄自菲薄。组长多加协调,组员积极配合,才能合作愉快。然后就是后来的团队了,第一次团队开发,弄得不是很好,几个人一起做软件,配合的很差,主要是大家都第一次接触,对要做的东西没有结构框架,也不知道具体都要做些什么,所以就产生了任务分配不均匀,有能力的做的多,能力差的做的少,量上还是有差距的,在做的过程中大家也没什么交流,各自做完交给组长,所以导致最终结果不理想。在以后肯定会注意各个方面的,也总结了很多经验。   这门课还提醒了我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写代码要及时写注释

软件工程结课作业

别说谁变了你拦得住时间么 提交于 2019-12-06 00:42:32
学习了这门软件工程导论课程,还有老师的多元化教课,通过博客园与学习通进行学习,不但让我从理论上掌握软件工程,还有从不同的实例,让理论和实践得到了很好的结合。整一个学期下来,总的来说还是学到了很多东西的,有很多地方是值得肯定的,其实在我看来,软件工程与其说是一门课程,不如说是一门思想。是一个如何去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过程,应该说其范畴已经远远不止局限于该门课程,成为了一个综合的一个能够解决问题的思想集合。 整本书的内容逻辑很洁晰明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首先我就大概描述下我们所学的内容,第一章是从整体分析软件是什么软件工程,软件工程是什么,之后通过老师的讲解与第二次博客作业让每个人开发四则运算小程序,让我了解了什么是单元测试,如何在开发中使用单元测试,进而了解到质量保障与质量保障的工作,还有在开发前期如何做到软件设计与实现。 在第四章两人合作的章节,我们开展结对编程,学到代码如何规范(风格,设计),在后续的代码复审也得以提升,并且也通过这次结对编程也改善了我编程出现的坏习惯,如命名,模块化设计。 印象最深刻就是最后几周我们组成十二人团队,对两个选题其中的一个选题进行开发,我们组成强!真强!强中强团队,并且我在本次团队作业中做起一个PM(项目管理),并且对我的选题进行开发,我与我的队员们进行需求分析,并因他们各自擅长的能力分配他们力所能及的任务,我们多次讨论如何能够能将项目完成的更加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