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测试

什么是单元测试?如何做好单元测试?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3 00:14:01
什么是单元测试?如何做好单元测试? 单元测试是指,对软件中的最小可测试单元在与程序其他部分相隔离的情况下进行检查和验证的工作,这里的最小可测试单元通常是指函数或者类。 单元测试都是以自动化的方式执行,所以在大量回归测试的场景下更能带来高收益。 单元测试代码里提供函数的使用示例,因为单元测试的具体表现形式就是对函数以各种不同输入参数组合进行调用。 如何做好单元测试? 1)代码的基本特征与产生错误的原因 无论是开发语言还是脚本语言,都会有条件分支、循环处理和函数调用等最基本的逻辑控制,如果抛开代码需要实现的具体业务逻辑,仅看代码结构的话,所有的代码都是在对数据进行分类处理,每一次条件判定都是一次分类处理,嵌套的条件判定或者循环执行,也是在做分类处理。 如果有任何一个分类遗漏,都会产生缺陷;如果有任何一个分类错误,也会产生缺陷;如果分类正确也没有遗漏,但是分类时的处理逻辑错误,也会产生缺陷。 2)单元测试用例详解 单元测试的用例是一个“输入数据”和“预计输出”的集合。需要针对确定的输入,根据逻辑功能推算出预期正确的输出,并且以执行被测试代码的方式进行验证。即“在明确了代码需要实现的逻辑功能的基础上,什么输入,应该产生什么输出”。 单元测试用例“输入数据”种类: 被测试函数的输入参数; 被测试函数内部需要读取的全局静态变量; 被测试函数内部需要读取的成员变量; 函数内部调用子函数获得的数据

TDD的简单实践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3 00:11:01
前言 最近有幸跟随资深ThoughtWorks咨询师熊节老师一起学习测试驱动设计,经过短暂的十几天培训,对测试驱动设计的基本原则、实践模式、技巧有了一点点初步的认识。 在此之前,经常自嘲我经历的公司实践也似乎是TDD, 这种实践往往都是由测试工程师来驱动开发者完成bug的修改,虽然也是测试来驱动开发,但是却与真正的TDD大相径庭。 什么是TDD 在维基百科中是这样对TDD下定义的: 测试驱动开发(英语:Test-driven development,缩写为TDD)是一种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应用方法,由极限编程中倡导,以其倡导先写测试程序,然后编码实现其功能得名。测试驱动开发始于20世纪90年代。测试驱动开发的目的是取得快速反馈并使用“illustrate the main line”方法来构建程序。 测试驱动开发是戴两顶帽子思考的开发方式:先戴上实现功能的帽子,在测试的辅助下,快速实现其功能;再戴上重构的帽子,在测试的保护下,通过去除冗余的代码,提高代码质量。测试驱动着整个开发过程:首先,驱动代码的设计和功能的实现;其后,驱动代码的再设计和重构。 测试驱动开发也是国外许多优秀开发者向开发者们推荐的一种普遍适用的开发模式,而在熊节老师的培训课程中,他时刻在向开发者灌输来自TDD的三条原则,要求我们的编写生产代码前,一定应该先编写单元测试。 定律一:在编写不能通过的单元测试前

软件测试缺陷定义和管理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2 23:52:01
我们需要知道的是软件BUG其实就是软件设计没有达到预期设计目标,导致在软件内存在的一种缺陷。 可以一句话概括:一切不符合需求规格说明书要求的,都可以视作软件缺陷。 定义:(1)软件未达到产品说明书标明功能 (2)软件出现了产品说明书指明不会出现的错误 (3)软件功能超出产品说明书指明范围 (4)软件未达到产品说明书未指出但应达到的目标 (5)软件测试人员认为软件难以理解.不易使用.运行缓慢或用户认为不好的问题 BUG的产生原因:1.需求不断变化 2.软件的复杂性 3.工期短,任务大 4.文档不完善 5.程序设计错误 6.软硬件支持不完善 7.沟通交流不够 缺陷报告处理流程: 缺陷报告模板: 缺陷的严重级别:致命:系统崩溃,404报错,报500,造成系统或应用程序崩溃,死机,系统悬挂,造成数据丢失,页面出现错误乱码,蓝屏等 严重:功能未实现,逻辑错误,影响用户正常操作,与需求完全不符,或因此BUG导致后续功能无法测试 一般:功能实现但不正确,功能上的错误,页面中的错误,逻辑实现但不正确 轻微:文案内容与实际不符,错别字,图片错误,建议性BUG 缺陷的优先级:可分为高,中,低,建议。当然这个根据公司和工具不同,叫法不一样。不过划分都是差不多的 高:BUG严重级别较高,需要立刻解决的,或者一般级别的但是比较棘手的 中:BUG严重级别一般的,不影响用户正常操作的 低

27. Unittest单元测试框架的介绍与使用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2 23:42:01
先贴一下unittest 官网地址 。unittest文档开头介绍了四个重要的概念:test fixture,test case, test suite, test runner。 test fixture test fixture表示执行一个或多个测试所需的准备。怎么去理解这句话呢?比如我们执行一条创建文章的测试用例,但是如果我们调用创建文章的接口,需要我们进行登录。那么我们可以把登录作为一个test fixture。那么test fixture表现形式是什么呢?还是用add函数举例。先说test fixture中有几个 test case 测试用例,这个不必多说,没有测试用例就不能叫做接口测试了。 test suite 我们在做接口测试的时候,一般都是执行多条测试用例。这就有了test suite概念,简单来说,就是把想要执行的测试用例进行组装然后进行测试。 test runner 执行测试用例。 为了方便大家的理解,会用一个实例对上面四个概念进行解释。请看如下代码: import unittest class AddTest ( unittest . TestCase ): def setUp ( self ): print ( "在每个用例执行之前" ) def tearDown ( self ): print ( "在每个用例执行之后" ) @classmethod

使用Junit做单元测试 (软件测试实验报告)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2 23:42:01
使用Junit做单元测试 1. 课程设计 目的: 1)理解单元测试原理 2)学会使用Junit做单元测试 2. 课程设计方法 : 1)确定测试单元 2)设计测试用例 3. 课程设计内容 : 1)编写四则运算程序 2)确定测试单元 3)设计测试用例 4)使用Junit做单元测试 4.具体课程 设计实验: 1. 新建一个项目“Java Project one”,然后创建一个Hellowworld类,其Java的源代码如下所示。 public class Helloworld { public String say(){ return ( "Hello World!" ); } } 然后在项目“Java Project one”上单击鼠标右键,选择“New”→“Junit Test Case”,出现对话框,根据提示输入相关内容,如“Name”项输入“TestHelloWorld”,选择“SetUp()”和“TearDown()”,然后单击“Finish”就自动生成一个测试类TestHelloWorld.java,如下所示。 import static org.junit.Assert.*; import org.junit.After; import org.junit.Before; import org.junit.Test; public class TestHelloWorld

我学历低,学软件测试能找到工作吗?

别说谁变了你拦得住时间么 提交于 2019-12-02 21:26:50
  “我学历低,学软件测试能找到工作吗?”“我30岁了,还能学会软件测试吗?”“我是女生,软件测试学起来难么?”每天千锋都会遇到很多这类似的问题,下面就针对这些问题给予一些自己的看法?   1.测试的入门门槛   软件测试的门槛可以说不高不低,技能方面,软件测试在IT技术中算是上手比较快的,学习难度低,通常来说1、2个月的集中学习和项目训练可以达到基本工作要求;当然找工作的门槛不单单是职业技能是否满足条件,而是很多公司本来就对员工有入门要求。比如学历,比如相关工作经验。如果项目背景好或者确实学的不错,面试的时候能对答如流,公司认为你有培养的价值,有时也会降低相关的要求。   2.测试的发展前途   从2017年的软件测试行业调查可以看到,软件测试目前的薪资水平是比较可观的,而且随着技术的进步,测试人员的等级也划分的越来越细,对于人员的能力要求也在逐步提升。很多公司的测试岗位现在的发展趋势也是程序员化,就是一是质量方面要求程序员负担起更大的责任,同时测试人员的技能要求在向程序员发展。所以对于想入测试的人,在快速入手之后,持续的学习进步也是很关键的,如果想找个舒服的工作,那测试肯定就不是首选了。   3.年龄限制   现在的IT行业,整体还是在拼人力。虽然不是全部公司都这样,但是大部分的IT公司加班出差等都是常态。33岁在IT行业略有些吃亏,因为对于新技术的学习成本会上升

万树IT:一起来学软件测试

五迷三道 提交于 2019-12-02 21:20:25
 1、软件测试简介   软件测试是计算机专业的专业课,在计算机领域占据着不可替代的角色,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各种领域计算机的普及,计算机软件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各个场合,为人们的办公,生活,学习,休闲等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方便。因此当一个软件从雏形到真正的在一台计算机上运行的时候,谁也不能保证计算机软件能一步到位的满足人们的需求,所以就有了软件测试。   2、为何学习软件测试   通过对软件测试行业的了解,相比较与其他行业来说,起点比较低,但回报率相对较高。软件测试作为现在中国软件行业最热门的职业,需求量大,非常有发展前景,因此越来越多的人来参加软件测试培训,从而进入这个高薪行业。领测国际做为该行业的佼佼者,已培训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测试人员。   3、如何学习软件测试   随着互联网的飞快发展,IT行业出现日新月异的变化,企业的大量需求,人才的严重匮乏,导致IT行业,特别是软件方向的职位受到热捧,而软件测试就是其中一个,那么该如何学好软件测试呢?   3.1掌握概念   老师在讲解概念或理论重点掌握。   3.2了解和熟知流程   目前的软件开发与软件测试都需要大量的人力来协同工作,每个人的工作都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所以需要在全局上把握,要做到从事软件测试工作要从宏观到微观、从全面到局部去认识,要从认识论升华到方法论上。   3.3多实践,多思考   要从软件测试实践中总结出测试理论

软件测试基础2(软件测试)

时光怂恿深爱的人放手 提交于 2019-12-02 19:47:06
测试六问: why:为什么测试?对功能、性能、可用性、容错性、安全性等测试,检查是否符合相关要求。 what:测试什么?测试对象包括文档、代码、图标等。 where:测试哪里?测试用例的环境,包括系统的硬件、软件和网络环境等。 when:什么时候测试?测试用例所需的前提条件是尽快开始。 which:什么数据?测试用例设计的各种数据。 how:如何执行?结果怎么样要根据测试用例设计的步骤来执行,最后进行结果比较,确定是否一致。若一致才能通过测试。 测试是为了发现错误而执行的一个程序或者系统的过程。 测试不单纯是发现错误的过程,而且包含软件质量评价的内容 测试是以评价一个程序或者系统属性为目标的任何一种活动,测试是对软件质量的度量 测试是为了度量和提高被测试软件的质量,对测试软件进行工程设计、实施和维护的整个生命周期。 软件测试只能证明软件存在错误,而不能证明软件没有错误。 测试的目的:把软件的错误控制在一个可以进行产品交付的程度,把错误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 软件测试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确认测试、系统测试、验收测试。 大量资料证明60%以上的软件错误并不是程序错误,而是分析和设计错误。 软件的质量 : 软件满足规定或者潜在用户需求特性的总和。 包含内部质量、外部质量、使用质量 质量保证QA:质量保证的重要工作通过预防、检查与改进来保证软件质量。着眼与软件开发活动中的过程

软件测试必须要知道十个关键点

纵然是瞬间 提交于 2019-12-02 16:42:15
软件测试行业急需大牛   记得2年前刚毕业的时候听说了软件测试这个行业,当时也去百度仔细进行了一番搜索,评价基本千篇一律的看好。看好的原因在于,专家认为未来的互联网市场用户体验至上,而产品质量与用户体验有紧密的联系,自从近年产品经理岗位火了之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的概念深入人心,但其实人人也都要具有质量观念,出色的产品质量可以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说被专家一席话打动有些牵强,当时就是因为自己的开发功底不足,退而求其次选择了 杭州软件测试 (www.proginn.com/users/hangzhou/csgcs/)一家公司谋生。而生活中很多事都要亲历了才知道究竟是怎样~其实,国内的软件测试行业没有书中以及媒体描述的那么好,规范、流程都需要各个公司摸索制定。流程是否规范,对测试的能力要求高低,自动化与接口测试完善与否,很多工具平台或软件是否能够重复使用,这都说明着该公司在软件测试方面的积累。   但凡接触过软件企业的人应该都知道,从公司的生态链来说,软件测试属于最下游,这也决定了很多情况必须要被动接受。即使某个测试攻城狮理论知识丰富,辨识风险能力强,在测试中独具慧眼,但是一个产品需求的变更就可以让他傻眼,接着很努力的去适应这种节奏。也许他抱怨,也许他吐槽,背后将产品、运营骂了N多遍,但是毫无用处,产品运营主导必然是趋势,测试主导是做不出好产品的。   还有一个点的确争论了很久

精准测试与自动化测试的无缝对接

ぐ巨炮叔叔 提交于 2019-12-02 14:15:25
 现代的专业软件测试中心,随着项目的迭代,通常针对每个系统构建了大量的自动化测试用例集,而启动一次全量的自动化测试以CI级触发,使之大比率通过,非常困难。测试工程师们常常需要投入很高的成本,把大量精力花在自动化用例失败排查上面,然而发现有效BUG的概率很低。在反复排查无果、心神俱疲的情况下,几乎对自动化产生绝望之心,视之为鸡肋,用之无用,弃之可惜,让测试中心极为头疼。    如何让自动化用例发挥它们应有的效用,让QA工作不那么沉重呢?星云测试针对这一难题,进行了精准测试与自动化测试无缝对接的技术方案研发。经过大量企业实施与验证,精准测试的数据流最终可以“无感”对接到自动化测试中,极大扩展了自动化测试的优势,彻底改进了自动化测试变更管理难的短板。    这一技术方案的推出,就像给自动化测试装上“精准测试”的眼睛和翅膀,瞬间就具备了多种飞跃功能。比如:  1) 自动化测试用例与源码自动建立关联  2) 同步进行智能回归用例选取  3) 有效缩小自动化测试执行范围  4) 即时分析需要进行维护的测试用例集合  5) 全自动追踪每个测试用例的执行代码路径  6) 当自动化执行结束后可辅助直接定位自动化用例的代码出错点  7) 对自动化测试用例集进行分析,例如聚类分析,以及最小用例集合分析等  8) 对测试用例集的优化给出指导意见  9) 给出测试用例集运行的总体覆盖率信息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