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ot权限

centos7安装python3 以及tab补全功能

a 夏天 提交于 2020-01-11 15:33:48
centos7安装python3 以及tab补全功能 1.安装python3 1.1下载python源码包 网址:https://www.python.org/downloads/release/python-366/ 下载地址:https://www.python.org/ftp/python/3.6.6/Python-3.6.6.tgz 编译安装python3.6的步骤 1.下载python3源码包 2.下载python3编译的依赖包 3.解压缩源码包 4.进入源码包文件夹 5.编译且安装 1.进入源码包目录 2. ls查看源码包内容 3. 释放编译文件 Makefile 4.编译 5.编译安装,此步才会最终生成 /opt/python36/ 6.进入/opt目录查看python36文件夹,我们要的python3都在这里了 6.更改linux的path变量,添加python3 一定要将python3的目录放在第一位 为了永久生效path设置,添加到/etc/profile全局环境变量配置文件中 重载配置文件/etc/profile 7.安装django模块 8.查看当前解释器的python模块有哪些 编译安装python3.6的步骤 1.1.1 安装python前的库环境,非常重要 yum install -y gcc patch libffi-devel python

152.OpenStack Train版-4.安装placement放置服务

 ̄綄美尐妖づ 提交于 2020-01-11 14:22:46
1. 创建placement数据库 [ root @controller ~ ] # mysql -uroot -p MariaDB [ ( none ) ] > CREATE DATABASE placement ; 授予数据库权限 MariaDB [ ( none ) ] > GRANT ALL PRIVILEGES ON placement . * TO 'placement' @'localhost ' IDENTIFIED BY ' PLACEMENT_DBPASS '; MariaDB [(none)]> GRANT ALL PRIVILEGES ON placement.* TO ' placement '@' % ' IDENTIFIED BY ' PLACEMENT_DBPASS' ; MariaDB [ ( none ) ] > exit ; 2. 创建placement用户 [ root @controller ~ ] # openstack user create --domain default --password PLACEMENT_PASS placement + ---------------------+----------------------------------+ | Field | Value | + ----------------

Web服务器#Nginx搭建

﹥>﹥吖頭↗ 提交于 2020-01-11 06:31:35
一丶Nginx Nginx--轻量级的软件,并发量远高与Apache(httpd). Tengine--淘宝网基于Nginx开发的web服务器项目. 二丶Nginx依赖包 gcc pcre-devel openssl-devel三个固定包 新建普通用户,以普通用户的身份执行Nginx,避免安全隐患 suid(命令)---增大权限 root----->nginx降低权限 三丶指令 nginx命令的用法 [root@proxy ~]# /usr/local/nginx/sbin/nginx #启动服务 [root@proxy ~]# /usr/local/nginx/sbin/nginx -s stop #关闭服务 [root@proxy ~]# /usr/local/nginx/sbin/nginx -s reload #重新加载配置文件(不关闭服务) [root@proxy ~]# /usr/local/nginx/sbin/nginx -V #查看软件信息 四丶ASCII GB2312 ASCII(英文) 从零开始编码,计算机通用编码模式 128个二进制数字组成 GB2312(中文) 通用编码utf-8 vim /usr/local/nginx/conf/nginx.conf 对称加密算法 常见的对称加密算法有AES和DES(加密和解密是一把钥匙) 非对称加密算法

kali学习-被动信息收集-DNS相关

纵然是瞬间 提交于 2020-01-11 02:45:27
1. 被动信息收集简介 2. DNS 查询 3.被动信息收集-nslookup 4.被动信息收集-dig 5.DNS字典爆破 1. 被动信息收集简介 OSINT 美国军方: http://www.fas.org/irp/doddir/army/atp2-22-9.pdf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http://information-retrieval.info/docs/NATO-OSINT.html 信息搜集内容 IP地址段 域名信息 邮件地址 文档内容数据 公司地址 公司组织架构 联系电话/传真号码 人员姓名/职务 目标系统使用的技术架构 公开的商业信息 信息用途 用信息描述目标 发现 社会工程学攻击 物理缺口 2. DNS 查询 域名记录 A:主机地址(域名 -> IP) Cname:主机别名记录 NS:域名服务器记录 MX:邮件交换记录 PTR:反向解析(IP -> 域名) DNS查找: 浏览器缓存,浏览器会缓存DNS记录一段时间(2-30min) 系统缓存(gethostname) 路由器缓存 如果还是没有,那么就去检查ISP有没有吧 递归搜索 ISP的DNS服务器会从根域名开始进行递归查询 递归查询: 主机向本地域名服务器的查询一般都是采用递归查询。 如果主机所询问的本地域名服务器不知道被查询的域名的IP地址,那么本地域名服务器就以DNS客户的身份

docker_周阳(三)

偶尔善良 提交于 2020-01-11 01:54:38
docker 容器数据卷 是什么 Docker的理念:将运用与运行的环境打包形成容器运行 ,运行可以伴随着容器,但是我们对数据的要求希望是 持久化的 ,容器之间希望有可能 共享数据 Docker容器产生的数据,如果不通过docker commit生成新的镜像,使得数据做为镜像的一部分保存下来,那么当容器删除后,数据自然也就没有了。 为了能保存数据在docker中我们使用卷 一句话:有点类似我们Redis里面的 rdb 和 aof 文件 能干嘛 卷就是目录或文件,存在于一个或多个容器中,由docker挂载到容器,但不属于联合文件系统,因此能够绕过Union File System提供一些用于持续存储或共享数据的特性 卷的设计目的就是数据的持久化,完全独立于容器的生存周期,因此Docker不会在容器删除时删除其挂载的数据卷 特点: 1:数据卷可在容器之间共享或重用数据 2:卷中的更改可以直接生效 3:数据卷中的更改不会包含在镜像的更新中 4:数据卷的生命周期一直持续到没有容器使用它为止 数据卷 直接命令添加 docker run -it -v /宿主机绝对路径目录:/容器内目录 镜像名 查看数据卷是否挂载成功 docker inspect 容器ID 命令(带权限) 只读read only docker run -it -v /宿主机绝对路径目录:/容器内目录:ro 镜像名

使用haproxy实现负载均衡集群

柔情痞子 提交于 2020-01-11 00:17:19
拓扑图: haproxy下载地址:https://src.fedoraproject.org/repo/pkgs/haproxy/ 实战: 1、安装依赖包: [root@tiandong66 ~]# yum -y install make gcc gcc-c++ openssl-devel 2、安装haproxy [root@tiandong66 ~]# tar zxvf haproxy-1.7.9.tar.gz -C /usr/local/src/ [root@tiandong66 ~]# cd /usr/local/src/haproxy-1.7.9/ [root@tiandong66 haproxy-1.7.9]# uname -r 查看内核版本 3.10.0-693.el7.x86_64 [root@tiandong66 haproxy-1.7.9]# make TARGET=linux2628 PREFIX=/usr/local/haproxy [root@tiandong66 haproxy-1.7.9]# make install PREFIX=/usr/loacl/haproxy [root@tiandong66 haproxy-1.7.9]# cd /usr/local/haproxy/ [root@tiandong66 haproxy]# ll 总用量 0

Docker安全管理——包括TLS(安全认证)——理论详解+操作

久未见 提交于 2020-01-10 22:20:30
Docker安全管理——理论+操作 -------------------------------------------------Docker 容器与虚拟机的区别------------------------------------------------------ **1.隔离与共享** 虚拟机通过添加 Hypervisor 层,虚拟出网卡、内存、CPU 等虚拟硬件,再在其上建立 虚拟机,每个虚拟机都有自己的系统内核。 而 Docker 容器则是通过隔离的方式,将文件系 统、进程、设备、网络等资源进行隔离,再对权限、CPU 资源等进行控制,最终让容器之间互不影响, 容器无法影响宿主机。容器与宿主机共享内核、文件系统、硬件等资源。 #docker容器共享同一个内核资源,而虚拟机是独立的使用的资源都是独立的。 **2.性能与损耗** 与虚拟机相比,容器资源损耗要少。 同样的宿主机下,能够建立容器的数量要比虚拟 机多。但是,虚拟机的安全性要比容器稍好, 要从虚拟机破到宿主机或其他虚拟机,需要 先破 Hypervisor 层,这是极其困难的。而 docker 容器与宿主机共享内核、文件系统等资源, 更有可能对其他容器、宿主机产生影响。 #与虚拟机相比容器消耗资源要少的多,因为容器是共享内核的意味着,一个容器资源占用多,其他容器占用的就少,一个容器出现问题,其他容器都会出现问题

MySQL主从复制

谁说胖子不能爱 提交于 2020-01-10 21:56:36
MySQL主从复制 案例概述 在企业网站中,后端MySQL数据库只有一台时,会有以下问题: 单点故障服务不可用 无法处理大量的并发数据请求 数据丢失 改造办法 增加MySQL数据库服务器,对数据进行备份,形成主备 确保主备MySQL数据库服务器数据是一样的 主服务器宕机了,备份服务器继续工作,数据有保障 MySQL的主从复制与读写分离是密切相关的 更高级的解决方案 通过主从复制的方式来同步数据,在通过读写分离提升数据库的并发能力 Amoeba 变形虫 案例实施 1.所有服务器关闭firewalld或者进行规则设置 2.建立时间同步环境 在主服务器上安装ntp时间同步服务器 使用yum安装ntp服务 修改ntp.conf,设置主服务器为时间同步源 在从服务器上进行时间同步 使用yum安装ntpdate并进行时间同步 在三台数据库服务器上安装mysql 编译安装mysql 优化调整 初始化数据库 启动mysql服务并进行root用户密码设置 配置mysql master主服务器 修改/etc/my.cnf配置文件,增加服务器id,配置二进制日志选项 登录mysql服务,授权所有的从服务器复制二进制日志的权限 配置两台从服务器 修改/etc/my.cnf配置文件,增加服务器id,配置二进制日志选项 登录mysql,配置主从同步 实操 实验环境:准备5台centos 7系统的虚拟机

Linux下的用户管理

被刻印的时光 ゝ 提交于 2020-01-10 18:52:48
Linux下的用户管理 Linux下的用户管理 1. 用户及用户组存在的意义 用户是操作者在系统中的身份识别,其存在是为了限制权限;组是逻辑概念,是用户的集合,组的存在是为了归类用户以便于管理权限。 2. 用户涉及到的配置文件及内容 登陆 Linux 系统时,虽然输入的是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但其实 Linux 并不认识你的用户名称,它只认识用户名对应的 ID 号(也就是一串数字)。用户名并无实际作用,仅是为了方便用户的记忆而已。 Linux 系统将所有用户的名称与 ID 的对应关系都存储在 /etc/passwd 文件中 。 Linux 系统中,每个用户的 ID 细分为 2 种,分别是用户 ID(User ID,简称 UID )和组 ID(Group ID,简称 GID ),这与文件有拥有者和拥有群组两种属性相对应。每个文件都有自己的拥有者 ID 和群组 ID,当显示文件属性时,系统会根据 /etc/passwd 和 /etc/group 文件中的内容,分别找到 UID 和 GID 对应的用户名和群组名,然后显示出来。 UID号用于唯一标识系统中的用户,这是一个32位无符号整数 ,Linux规定root用户的UID为0,而其他的一些虚拟用户如bin,daermon等被分配到一些比较小的UID号,这些用户通常被安排在passwd文件的开头部分

rsync 服务快速部署手册

馋奶兔 提交于 2020-01-10 17:52:56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miclesvic/p/6189540.html 一、rsync服务端安装 1、查看rsync安装包 # rpm -qa rsync rsync-3.0.6-12.el6.x86_64 2、安装rsync 系统默认都会安装rsync软件包的,如果查看发现没有安装,执行yum安装即可 # yum install rsync -y 3、添加rsync服务的用户,管理本地目录的 # useradd -s /sbin/nologin -M rsync # id rsync 4、生成rsyncd.conf配置文件 # cat /etc/rsyncd.conf #rsync_config______________________start #created by oldboy 15:00 2016-11-15 ##rsyncd.conf start## uid = rsync # 用户 远端的命令使用rsync访问共享目录 gid = rsync # 用户组 use chroot = no # 安全相关 max connections = 200 # 最大连接数 timeout = 300 # 超时时间 pid file = /var/run/rsyncd.pid # 进程对应的进程号文件 lock file = /var/r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