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文件

springboot日志管理——logback

元气小坏坏 提交于 2019-11-29 04:33:43
1.创建logback-spring.xml文件 2.logback-spring.xml文件内容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configuration> <!-- 说明: 1、日志级别及文件 日志记录采用分级记录,级别与日志文件名相对应,不同级别的日志信息记录到不同的日志文件中 例如:error级别记录到log_error_xxx.log或log_error.log(该文件为当前记录的日志文件),而log_error_xxx.log为归档日志, 日志文件按日期记录,同一天内,若日志文件大小等于或大于2M,则按0、1、2...顺序分别命名 例如log-level-2013-12-21.0.log 其它级别的日志也是如此。 2、文件路径 若开发、测试用,在Eclipse中运行项目,则到Eclipse的安装路径查找logs文件夹,以相对路径../logs。 若部署到Tomcat下,则在Tomcat下的logs文件中 3、Appender FILEERROR对应error级别,文件名以log-error-xxx.log形式命名 FILEWARN对应warn级别,文件名以log-warn-xxx.log形式命名 FILEINFO对应info级别,文件名以log-info-xxx.log形式命名 FILEDEBUG对应debug级别

软件测试学习-数据库基础

放肆的年华 提交于 2019-11-29 03:23:12
1.存储过程 delimiter // 定义用上面执行语句 create procedure 存储过程的名称 begin sql语句 end // delimiter ; call 存储过程名称 (调出语句) 2.视图 create view 视图名 as select语句 3.事务 begin; 执行语句 缓冲区 commit; rollback;(回滚最开始) 4.索引 create index 索引名称 on 表名(字段名称(字段长度)) 注意字段长度要与原字段的长度保持一致 5.查看日志文件 show variables like ‘general%’ 打开日志文件 set global general_log=1(打开) 等于0是关闭状态 Linux 动态查看日志文件 例如:网页操作的时候动态显示数据库的执行情况 tail -f 日志文件名称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1617-fung/p/11442703.html

SQL Server 2008收缩日志文件--dbcc shrinkfile参数说明

二次信任 提交于 2019-11-29 00:48:55
SQL Server 2008收缩日志文件--dbcc shrinkfile参数说明 原文: SQL Server 2008收缩日志文件--dbcc shrinkfile参数说明 DBCC SHRINKFILE 收缩相关数据库的指定数据文件或日志文件大小。 语法 DBCC SHRINKFILE ( { file_name | file_id } { [ , target_size ] | [ , { EMPTYFILE | NOTRUNCATE | TRUNCATEONLY } ] } ) 参数 file_name 是已收缩文件的逻辑名称。文件名必须符合标识符的规则。有关更多信息,请参见 使用标识符 。 file_id 是要收缩的文件的标识 (ID) 号。若要获得文件 ID,请使用 FILE_ID 函数或在当前数据库中搜索 sysfiles 。 target_size 是用兆字节表示的所要的文件大小(用整数表示)。如果没有指定,DBCC SHRINKFILE 将文件大小减少到默认文件大小。 如果指定 target_size ,DBCC SHRINKFILE 将试图将文件收缩到指定大小。将要释放的文件部分中的已使用页将重新定位到保留的文件部分中的可用空间。例如,如果数据文件为 10MB,则带有 target_size 为 8 的 DBCC SHRINKFILE 将导致文件最后 2

Spring Boot 配置logback

拟墨画扇 提交于 2019-11-28 23:37:24
一:官网 logback的官方网站: http://logback.qos.ch 二:logback的配置文件 Logback 配置文件的语法非常灵活。正因为灵活,所以无法用 DTD 或 XML schema 进行定义。尽管如此,可以这样描述配置文件的基本结构:以<configuration>开头,后面有零个或多个<appender>元素,有零个或多个<logger>元素,有最多一个<root>元素。 三:不同日志框架下配置文件加载顺序 Logback: logback-spring.xml , logback-spring.groovy , logback.xml , logback.groovy Log4j: log4j-spring.properties , log4j-spring.xml , log4j.properties , log4j.xml Log4j2: log4j2-spring.xml , log4j2.xml 四:配置文件结构 五:分日志级别和环境配置示例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configuration debug="true" scan="true" scanPeriod="30 seconds"> <contextName>SpringBootDemo</contextName>

oracle 增加日志组和日志文件

女生的网名这么多〃 提交于 2019-11-28 21:54:22
--查看日志文件组 select * from v$log; --查看日志文件 select * from v$logfile; --添加日志文件组 alter database add logfile group 4 ('D:\app\Administrator\oradata\orcl\REDO04.LOG') size 512m; alter database add logfile group 5 ('D:\app\Administrator\oradata\orcl\REDO05.LOG') size 512m; alter database add logfile group 6 ('D:\app\Administrator\oradata\orcl\REDO06.LOG') size 512m; alter system switch logfile; alter database drop logfile group 1; 注: 删除日志组(文件)时: 1)该日志文件所在的的日志组(文件)不能处于current状态,需要执行一次手动日志切换; 2)该日志文件所在的日志文件组中必须包含有其他的日志成员; 3)删除日志文件组时必须有其他的日志文件组; 4)如果数据库运行在归档模式下,则应该在删除日志文件之前,确定它所在的日志文件组已经被归档,否则会导致数据丢失。 来源:

详解日志文件

流过昼夜 提交于 2019-11-28 21:48:45
日志文件是记录Linux系统中各种运行消息的文件,相当于Linux的“日记”。Linux中日志数据主要包括三种类型:系统内核日志、用户日志和程序日志。 日志文件对于诊断和解决系统中的问题有很大的帮助,因为Linux系统会把各类运行信息包括错误消息写入日志文件,这样在系统故障时就有据可查了。 系统内核日志文件 系统内核文件存放在messages文件中,可以使用“vim messages”查看 用户日志文件 使用命令“last”可以查看都有哪些用户登录过该服务器。 命令“lastb”可以查看有哪些用户曾经尝试登录过我们的服务器但并未成功,但是如果是短时间内多次尝试登录我们的服务器,说明有人在尝试破解我们用户的密码了,这时就需要我们提高警惕了。 程序日志文件 我们以httpd服务为例进行演示。“access_log”是我们的httpd程序日志文件的目录,所有我们可以使用命令“cat access_log”查看都有哪些用户访问过我们的网站。 来源: https://blog.51cto.com/14449528/2433491

linux目录

最后都变了- 提交于 2019-11-28 21:44:55
bin 存常用命令,跟windows一样 sbin 存管理员的命令 home 存普通用户 root root用户家目录 boot 存启动时的核心文件 proc 存系统信息 srv 存服务启动后需要的数据 sys 2.6内核的文件系统 tmp 存临时文件 dev 把硬件用文件形式存储 media 挂载U盘光驱等 mnt 临时挂在外部文件系统 opt 存安装包的 usr/local 存软件的 var 存经常修改的目录,包括日志文件 selinux 安全子系统 欢迎访问我的主页 来源: https://blog.csdn.net/qq_43317045/article/details/100127499

redo日志

爷,独闯天下 提交于 2019-11-28 21:40:25
redo日志 作用 innoDB存储引擎中,需要在服务器故障重启后,能够准确的恢复所有已提交的数据,保证数据持久性;如某个事务在内存Buffer Pool中已被提交(脏页),但服务器突然故障,数据就丢失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用修改页面刷新到磁盘,但因为可能只修改了一条记录,没必要实时刷新浪费时间,而且修改的记录并不一定是连续的,随机IO刷新较慢。 可以将已提交事务修改的记录记录下来,即某个表空间中某页的某个偏移量的值更新为多少,这个记录的文件就称为redo log。相比刷新内存中的页面到磁盘,redo log刷新到磁盘的内容小了很多,而且是一个顺序写入磁盘的过程。 redo日志不止记录索引插入/更新记录等操作,还有执行这个操作影响到的其他动作,如页分裂新增目录项记录,修改页信息等对数据页做的任何修改等等。 和binlog区别:binlog记录的是页已经正式落盘的操作且是包含所有存储引擎,redo日志记录InnoDB引擎下仍然在buffer pool中的操作,用于系统奔溃时恢复脏页。 日志 日志格式 type:类型 MLOG_1BYTE:1 :表示在页面的某个偏移量处写入1个字节的 redo 日志类型。 MLOG_2BYTE:2 MLOG_4BYTE:4 MLOG_8BYTE:8 MLOG_WRITE_STRING:30 MLOG_REC_INSERT:9

处理日志文件

◇◆丶佛笑我妖孽 提交于 2019-11-28 20:23:43
#处理日志文件 lst = []#用来装日志 f = open('2019-8',mode='r',encoding='utf-8')#读取文件 first = f.readline().strip().split(',')#文件的第一行是属性,转化成列表可迭代提取属性,当做字典的keys for line in f:#for循环读取文件日志 dic={}#创建字典进行对日志整理 k=line.strip().split(',')#将提取的日志文件变成列表,便于从中提取value for i in range(len(first)):#文件属性可根据需求增加 dic[first[i]] = k[i]#向空字典中加入日志 lst.append(dic)#放入一个大列表中 print(lst)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li33232/p/11426353.html

Linux Centos7 日志文件详解

荒凉一梦 提交于 2019-11-28 18:34:57
一.日志文件 1.日志文件的功能和分类 2.日志文件保存位置和文件介绍 Linux 操作系统本身和大部分服务器程序的日志文件都默认放在目录/var/log/下。一 部分程序共用一个日志文件,一部分程序使用单个日志文件,而有些大型服务器程序由于日 志文件不止一个,所以会在/var/log/目录中建立相应的子目录来存放日志文件,这样既保 证了日志文件目录的结构清晰,又可以快速定位日志文件。有相当一部分日志文件只有 root 用户才有权限读取,这保证了相关日志信息的安全性。 ** 3.内核及系统日志 从配置文件/etc/rsyslog.conf 中可以看到,受 rsyslogd 服务管理的日志文件都是Linux 操作系统中主要的日志文件,它们记录了 Linux 操作系统中内核、用户认证、电子邮件、计划任务等基本的系统消息。在 Linux 内核中,根据日志消息的重要程度不同,将其分 为不同的优先级别(数字等级越小,优先级越高,消息越重要)。 4.日志消息的级别(重点) 5.日志记录的一般格式 6.用户日志分析 1.users 查看能登录的用户 2.who,w查看在线登录的用户 3.last,lastb查看登录成功的用户和登录失败的用户 7.程序日志分析 在 Linux 操作系统中,还有相当一部分应用程序没有使用 rsyslog 服务来管理日志,而 是由程序自己维护日志记录。例如,http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