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HEL

CentOS 6.9配置EPEL源

旧时模样 提交于 2020-04-28 23:19:25
简介: EPEL是一个由特别兴趣小组创建、维护并管理的,针对 红帽企业版 Linux(RHEL)及其衍生发行版(比如 CentOS、Scientific Linux、Oracle Enterprise Linux)的一个高质量附加软件包项目。 官方网址为: https://fedoraproject.org/wiki/EPEL/zh-cn EPEL的软件包通常不会与企业版Linux官方源中的软件包发生冲突,或者互相替换文件。 EPEL项目与Fedora基本一致,包含完整的构建系统、升级管理器、镜像管理器等等。 EPEL是yum的一个软件源,里面包含了许多基本源里没有的软件。安装上EPEL的源后,就可以直接用yum来安装软件,而且EPEL不会替换原有的源,安装后会产生新repo,省去了不少麻烦。 EPEL配置: 1、首先配置一个CentOS的源 参考: http://www.cnblogs.com/EasonJim/p/8462908.html 2、安装epel-release.noarch包,上面已经配置好CentOS源,可以直接yum安装: yum install epel- release #安装完成之后,会在 /etc/ yum .repo.d/ 目录下生成两个yum源的repo文件: epel.repo #正式版,所有的软件都是稳定可以信赖的 epel - testing

在centos7上搭建mongodb副本集

折月煮酒 提交于 2020-04-28 12:56:41
1.安装副本集介绍 副本集(Replica Set)是一组MongoDB实例组成的集群,由一个主(Primary)服务器和多个备份(Secondary)服务器构成。通过Replication,将数据的更新由Primary推送到其他实例上,在一定的延迟之后,每个MongoDB实例维护相同的数据集副本。通过维护冗余的数据库副本,能够实现数据的异地备份,读写分离和自动故障转移。 也就是说如果主服务器崩溃了,备份服务器会自动将其中一个成员升级为新的主服务器。使用复制功能时,如果有一台服务器宕机了,仍然可以从副本集的其他服务器上访问数据。如果服务器上的数据损坏或者不可访问,可以从副本集的某个成员中创建一份新的数据副本。 早期的MongoDB版本使用master-slave,一主一从和MySQL类似,但slave在此架构中为只读,当主库宕机后,从库不能自动切换为主。目前已经淘汰master-slave模式,改为副本集,这种模式下有一个主(primary),和多个从(secondary),只读。支持给它们设置权重,当主宕掉后,权重最高的从切换为主。在此架构中还可以建立一个仲裁(arbiter)的角色,它只负责裁决,而不存储数据。此架构中读写数据都是在主上,要想实现负载均衡的目的需要手动指定读库的目标server。 官方文档地址: https://docs.mongodb.com/manual

GlusterFS分布式存储系统

北城余情 提交于 2020-04-28 12:16:15
一,分布式文件系统理论基础 1.1 分布式文件系统出现 计算机通过文件系统管理,存储数据,而现在数据信息爆炸的时代中人们可以获取的数据成指数倍的增长,单纯通过增加硬盘个数来扩展计算机文件系统的存储容量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目前的需求。 分布式文件系统可以有效解决数据的存储和管理难题,将固定于某个地点的某个文件系统,扩展到任意多个地点/多个文件系统,众多的节点组成一个文件系统网络。每个节点可以分布在不同的地点,通过网络进行节点间的通信和数据传输。人们在使用分布式文件系统时,无需关心数据是存储在哪个节点上,或者是从哪个节点从获取的,只需要像使用本地文件系统一样管理和存储文件系统中的数据。 1.2 典型代表NFS NFS(Network File System)即网络文件系统,它允许网络中的计算机之间通过TCP/IP网络共享资源。在NFS的应用中,本地NFS的客户端应用可以透明地读写位于远端NFS服务器上的文件,就像访问本地文件一样。NFS的优点如下: (1)节约使用的磁盘空间 客户端经常使用的数据可以集中存放在一台机器上,并使用NFS发布,那么网络内部所有计算机可以通过网络访问,不必单独存储。 (2)节约硬件资源 NFS还可以共享软驱,CDROM和ZIP等的存储设备,减少整个网络上的可移动设备的数量。 (3)用户主目录设定 对于特殊用户,如管理员等,为了管理的需要

centos7搭建 mongodb 复制集

杀马特。学长 韩版系。学妹 提交于 2020-04-28 11:49:24
首先 在目录下面新建三个文件夹 分别 conf data logs 新建 conf 配置文件 # mongodb 配置文件 port=28001 #端口 bind_ip=0.0.0.0 #默认是127.0.0.1 dbpath=/usr/apk/mongodb/mongodb-linux-x86_64-rhel70-4.2.5/data/28001 #数据库存放 logpath=/usr/apk/mongodb/mongodb-linux-x86_64-rhel70-4.2.5/logs/28001.log #日志文件 fork=true #设置后台运行 #auth=true #开启认证 logappend=true  # 日志叠加 pidfilepath=/usr/apk/mongodb/mongodb-linux-x86_64-rhel70-4.2.5/data/28001/28001.pid # 进程id oplogSize=1024  # 操作日志最大值 m单位 replSet=pigs # 自定义的名称 分别复制2两个 28002.conf 28003.conf cp 28001.conf 28002.conf 编辑 28002.conf 28003.conf 然后使用全局替换的方式 我这里都替换了 vi 28002.conf /1,$s/28001/28002/g   

centos7搭建 mongodb 复制集

☆樱花仙子☆ 提交于 2020-04-28 11:48:26
首先 在目录下面新建三个文件夹 分别 conf data logs 新建 conf 配置文件 # mongodb 配置文件 port=28001 #端口 bind_ip=0.0.0.0 #默认是127.0.0.1 dbpath=/usr/apk/mongodb/mongodb-linux-x86_64-rhel70-4.2.5/data/28001 #数据库存放 logpath=/usr/apk/mongodb/mongodb-linux-x86_64-rhel70-4.2.5/logs/28001.log #日志文件 fork=true #设置后台运行 #auth=true #开启认证 logappend=true  # 日志叠加 pidfilepath=/usr/apk/mongodb/mongodb-linux-x86_64-rhel70-4.2.5/data/28001/28001.pid # 进程id oplogSize=1024  # 操作日志最大值 m单位 replSet=pigs # 自定义的名称 分别复制2两个 28002.conf 28003.conf cp 28001.conf 28002.conf 编辑 28002.conf 28003.conf 然后使用全局替换的方式 我这里都替换了 vi 28002.conf /1,$s/28001/28002/g   

centos7搭建 mongodb 复制集

孤者浪人 提交于 2020-04-28 11:39:52
首先 在目录下面新建三个文件夹 分别 conf data logs 新建 conf 配置文件 # mongodb 配置文件 port=28001 #端口 bind_ip=0.0.0.0 #默认是127.0.0.1 dbpath=/usr/apk/mongodb/mongodb-linux-x86_64-rhel70-4.2.5/data/28001 #数据库存放 logpath=/usr/apk/mongodb/mongodb-linux-x86_64-rhel70-4.2.5/logs/28001.log #日志文件 fork=true #设置后台运行 #auth=true #开启认证 logappend=true  # 日志叠加 pidfilepath=/usr/apk/mongodb/mongodb-linux-x86_64-rhel70-4.2.5/data/28001/28001.pid # 进程id oplogSize=1024  # 操作日志最大值 m单位 replSet=pigs # 自定义的名称 分别复制2两个 28002.conf 28003.conf cp 28001.conf 28002.conf 编辑 28002.conf 28003.conf 然后使用全局替换的方式 我这里都替换了 vi 28002.conf /1,$s/28001/28002/g   

centos7搭建 mongodb 复制集

半腔热情 提交于 2020-04-28 11:38:25
首先 在目录下面新建三个文件夹 分别 conf data logs 新建 conf 配置文件 # mongodb 配置文件 port=28001 #端口 bind_ip=0.0.0.0 #默认是127.0.0.1 dbpath=/usr/apk/mongodb/mongodb-linux-x86_64-rhel70-4.2.5/data/28001 #数据库存放 logpath=/usr/apk/mongodb/mongodb-linux-x86_64-rhel70-4.2.5/logs/28001.log #日志文件 fork=true #设置后台运行 #auth=true #开启认证 logappend=true  # 日志叠加 pidfilepath=/usr/apk/mongodb/mongodb-linux-x86_64-rhel70-4.2.5/data/28001/28001.pid # 进程id oplogSize=1024  # 操作日志最大值 m单位 replSet=pigs # 自定义的名称 分别复制2两个 28002.conf 28003.conf cp 28001.conf 28002.conf 编辑 28002.conf 28003.conf 然后使用全局替换的方式 我这里都替换了 vi 28002.conf /1,$s/28001/28002/g   

centos7搭建 mongodb 复制集

≡放荡痞女 提交于 2020-04-28 11:37:52
首先 在目录下面新建三个文件夹 分别 conf data logs 新建 conf 配置文件 # mongodb 配置文件 port=28001 #端口 bind_ip=0.0.0.0 #默认是127.0.0.1 dbpath=/usr/apk/mongodb/mongodb-linux-x86_64-rhel70-4.2.5/data/28001 #数据库存放 logpath=/usr/apk/mongodb/mongodb-linux-x86_64-rhel70-4.2.5/logs/28001.log #日志文件 fork=true #设置后台运行 #auth=true #开启认证 logappend=true  # 日志叠加 pidfilepath=/usr/apk/mongodb/mongodb-linux-x86_64-rhel70-4.2.5/data/28001/28001.pid # 进程id oplogSize=1024  # 操作日志最大值 m单位 replSet=pigs # 自定义的名称 分别复制2两个 28002.conf 28003.conf cp 28001.conf 28002.conf 编辑 28002.conf 28003.conf 然后使用全局替换的方式 我这里都替换了 vi 28002.conf /1,$s/28001/28002/g   

Wireless-AC 8265 & CentOS7 无线网卡驱动安装

可紊 提交于 2020-04-28 10:43:50
Wireless-AC 8265 & CentOS7 无线网卡驱动安装 环境说明: 系统 CentOS7 内核: 3.xxx 硬件: Wireless-AC 8265 # 查看网卡信息 lsusb # 确认网卡的版本 lspci | grep Network # 扫描周围无线wifi iwlist scanning 下载驱动 Inger官方无线驱动下载 安装驱动 # 下载解压 [ root@fdm ~ ] # tar -zxvf iwlwifi-8265-ucode-22.361476.0.tgz iwlwifi-8265-ucode-22.361476.0/ iwlwifi-8265-ucode-22.361476.0/LICENSE.iwlwifi-8265.ucode iwlwifi-8265-ucode-22.361476.0/iwlwifi-8265-22.ucode iwlwifi-8265-ucode-22.361476.0/README.iwlwifi-8265-ucode [ root@fdm ~ ] # cd iwlwifi-8265-ucode-22.361476.0/ # 将文件复制到指定目录 /lib/firmware/ [ root@fdm iwlwifi-8265-ucode-22.361476.0 ] # cp -i iwlwifi-8265-22

Linux-分区-fdisk-gdisk

99封情书 提交于 2020-04-28 10:36:25
4. 文件系统 本章同步视频: https://edu.51cto.com/sd/e4874 4.5 文件系统管理 4.6 分区、格式化与挂载 如果我们想要在系统里面新增一颗磁碟时,应该有哪些动作需要做的呢: n 对磁碟进行分割,以建立可用的 partition ; n 对该 partition 进行格式化 (format),以建立系统可用的 filesystem; n 若想要仔细一点,则可对刚刚建立好的 filesystem 进行检验; n 在 Linux 系统上,需要建立挂载点 (亦即是目录),并将他挂载上来; 4.6.1 查看分区状况 1.lsblk - list block devices [root@localhost tmp]# lsblk NAME MAJ:MIN RM SIZE RO TYPE MOUNTPOINT sda 8:0 0 20G 0 disk ├─sda1 8:1 0 500M 0 part /boot └─sda2 8:2 0 13.7G 0 part ├─rhel-root 253:0 0 9.8G 0 lvm / ├─rhel-swap 253:1 0 2G 0 lvm [SWAP] └─rhel-home 253:2 0 2G 0 lvm /home sr0 11:0 1 1024M 0 rom [root@localhost t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