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ction

ATOMIC:An Atlas of Machine Commonsense for If-Then Reasoning

好久不见. 提交于 2020-01-25 01:12:12
AAAI 2019.2 简单介绍 包含87万条推理常识的知识图谱,和基于本体论分类条目的kg相比,这个知识库专注于“如果…那么…”关系的知识。 9种类型的因果联系来区分原因-效果、主体-主题、自愿-非自愿、行动-心理状态。 通过生成式训练,模型可以从kg中获取简单的常识推理能力。 构建这个常识kg的动机 人类在观察事件的一个小片段时,能够轻松地推理出事件的前因后果。 (图片的呈现信息,是一个人;而一段话的呈现信息,似乎不是很够。所以如果能够像人一样知道前因后果,相当于可以根据一段文字推理出内容,形容一个生动的故事。) 比如:事件“x防御了y的攻击”,我们能够马上推理出 x的动机是“保护自己”、 x这么做的先决条件是接受了一定的防身技巧、 x可能的特点是强壮勇敢。 事件的结果可能是: x会感觉生气并报警、 y可能会觉得害怕并想要逃走。 形象的表达 正是由于人类具备常识推理的能力,才能通过一部2个小时的电影理解一个长达几个月的故事。而这种能力对于当代的AI系统而言则是欠缺的,因为这些系统是在任务驱动的数据集上训练的,没怎么接触过常识。所以作者提出了ATOMIC常识图谱,目标是做到大规模、高覆盖和高质量。 架构 3大类型组成的9个关系和877k的(事件、关系、事件)三元组构成。分别是: 事件导致心理状态:(同 event2mind) x intent:x为什么想发起这次事件 x

mobx 源码解读(四):讲讲 autorun 和 reaction

大城市里の小女人 提交于 2019-12-10 11:20:46
原文地址: mobx autorun 文本是 mobx 源码解读系列 第四篇 本系列文章全部采用 mobx 较新版本: v5.13.0 mobx 源码解读 issue,欢迎讨论 技术前提 在阅读之前,希望你对以下技术有所 了解或实践 ,不然可能会影响你对本文的理解 ES6 装饰器:decorator ES6 代理:proxy ES6 反射:reflect 定义对象属性:Object.defineProperty 实现简易版 观察者模式 实现简易版 MVVM(可选) 准备 这篇文章和 mobx 源码解读系列(三) 有很强的关联,建议先看懂再看文本 上篇讲的 mobx 中的依赖收集 可以浓缩为一个函数: schedule ,这篇我们讨论该函数是如何使用的 说明: mobx 对于依赖收集的优化是非常多的,其中包括 computedValue 的 POSSIBLY_STALE 状态和 shouldComputed 判断等等,喜欢的自行 dive in 吧 上源码 一、Reaction Reaction 最重要的两个函数:onInvalidate 和 track 前者作用是对变化作出反应,为构造函数参数,后者作用是收集依赖 试想,将两者结合到一起:根据变化自动收集依赖,然后作出反应。这不就是 autorun 吗 那 schedule 函数又是啥呢,其实它最终调的就是 trac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