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端开发

学习前端开发,那你值得css的特点有哪些?

廉价感情. 提交于 2020-03-05 19:20:00
css(Cascading Style Sheets,层叠样式表),它是一种用来表现HTML或XML等文件样式的计算机语言,是用来表示html样式的一种编程语言,是可以做到网页和内容进行分离的一种样式语言。 CSS语言的特点 CSS为HTML标记语言提供了一种样式描述,定义了其中元素的显示方式。CSS在Web设计领域是一个突破。利用它可以实现修改一个小的样式更新与之相关的所有页面元素。 总体来说,CSS具有以下特点: 丰富的样式定义 CSS提供了丰富的文档样式外观,以及设置文本和背景属性的能力;允许为任何元素创建边框,以及元素边框与其他元素间的距离,以及元素边框与元素内容间的距离;允许随意改变文本的大小写方式、修饰方式以及其他页面效果。 易于使用和修改 CSS可以将样式定义在HTML元素的style属性中,也可以将其定义在HTML文档的header部分,也可以将样式声明在一个专门的CSS文件中,以供HTML页面引用。总之,CSS样式表可以将所有的样式声明统一存放,进行统一管理。 另外,可以将相同样式的元素进行归类,使用同一个样式进行定义,也可以将某个样式应用到所有同名的HTML标签中,也可以将一个CSS样式指定到某个页面元素中。如果要修改样式,我们只需要在样式列表中找到相应的样式声明进行修改。 多页面应用 CSS样式表可以单独存放在一个CSS文件中

手摸手教你在vue项目中使用mockjs模拟数据入门

风流意气都作罢 提交于 2020-03-05 18:50:03
简介 话不多说,把手拿来。 珍爱生命,远离后台。 背景 在前后端分离模式项目开发过程中,前端的界面展示、交互逻辑往往需要后台接口数据支撑,然而万恶的后台总跟不上有我们美丽的前端小姐姐进度。 于是我们不由得仰天长叹,难道就没有即无需依赖后台又能完美展示界面数据,即能保证前端交互的完整性又不太费事儿的方法吗? 答案当然是有的~~~~ 下面就请我们的主角登场 Mockjs 介绍 Mock官网首页是这么定义的:生成随机数据,拦截 Ajax 请求。 传送门 & 示例 作用 减少开发成本 前后端分离其实从增加了开发成本,只是在它带来的优势上可以让我们忍受这种成本,但攻克这方面成本的目标却从未停止 剥离前后端开发时的耦合性 做完本阶段的开发详设之后,前端就可以开时本阶段的开发了,由于基础设定已经在详设阶段完成统一,前后端在开发过程中应该是可以完全独立的。但实际开发中前端往往留着某些接口回执逻辑等着与后台对接后填充,无法完全完成前端自身的界面展示及交互逻辑。而使用mockjs模拟接口及数据前端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彻底分离开发时与后台的耦合成本,在开发时就基本完成全部前端逻辑编写 减少前后端接口对接时间 前后端完成独立开发后,就进入了前后台对接阶段,很多项目组就在此阶段会花费大量的调试时间及成本。然而实际上,如果前端做完了数据及交互的逻辑,后台完成了所有接口自测,此阶段应该是非常迅速的 前端自建项目演示

人人都是 API 设计师:我对 RESTful API、GraphQL、RPC API 的思考

独自空忆成欢 提交于 2020-03-05 15:58:08
原文地址: 梁桂钊的博客 博客地址: http://blog.720ui.com 欢迎关注公众号:「服务端思维」。一群同频者,一起成长,一起精进,打破认知的局限性。 有一段时间没怎么写文章了,今天提笔写一篇自己对 API 设计的思考。首先,为什么写这个话题呢?其一,我阅读了《阿里研究员谷朴:API 设计最佳实践的思考》一文后受益良多,前两天并转载了这篇文章也引发了广大读者的兴趣,我觉得我应该把我自己的思考整理成文与大家一起分享与碰撞。其二,我觉得我针对这个话题,可以半个小时之内搞定,争取在 1 点前关灯睡觉,哈哈。 现在,我们来一起探讨 API 的设计之道。我会抛出几个观点,欢迎探讨。 一、定义好的规范,已经成功了一大半 通常情况下,规范就是大家约定俗成的标准,如果大家都遵守这套标准,那么自然沟通成本大大降低。例如,大家都希望从阿里的规范上面学习,在自己的业务中也定义几个领域模型:VO、BO、DO、DTO。其中,DO(Data Object)与数据库表结构一一对应,通过 DAO 层向上传输数据源对象。 而 DTO(Data Transfer Object)是远程调用对象,它是 RPC 服务提供的领域模型。对于 BO(Business Object),它是业务逻辑层封装业务逻辑的对象,一般情况下,它是聚合了多个数据源的复合对象。那么,VO(View Object)

前端如何真正晋级成全栈:腾讯 Serverless 前端落地与实践

风流意气都作罢 提交于 2020-03-05 15:10:18
Serverless 是当下炙手可热的技术,被认为是云计算发展的未来方向,拥有免运维、降低开发成本、按需自动扩展等诸多优点。尤其是在前端研发领域,使用 Node 开发云函数,可以让前端工程师更加专注于业务逻辑,实现全栈工程师的角色转变。但现有的开发模式、工具、脚手架已经标准化、流程化,存量业务正在线上稳定运行,如何将 Serverless 融入到现有开发模式和工具中?如何将 Serverless 和当前的业务进行结合落地?本文将尝试给出解答。 本文内容整理自腾讯 Serverless 技术专家王俊杰在 GMTC 2019 深圳站的演讲。 前端与 Serverless 的不解之缘 目前很多前端同学都在学习 Serverless,很多文章和教程对 Serverless 都有不同方式的解读,今天我们首先来回顾三个问题: 究竟什么是 Serverless? Serverless 是否等于 FaaS 加 BaaS? 我们所说的 FaaS 是什么?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2019 年 3 月份发表过一篇论文,名为《Cloud Programming Simplified: A Berkeley View on Serverless Computing》,文中对“Serverless 是什么”进行了一些描述: Put simply,serverless computing = FaaS +

前端常见跨域解决方案(全)

懵懂的女人 提交于 2020-03-05 07:55:44
前端常见跨域解决方案(全) 什么是跨域? 跨域是指一个域下的文档或脚本试图去请求另一个域下的资源,这里跨域是广义的。 广义的跨域: 1.) 资源跳转: A链接、重定向、表单提交 2.) 资源嵌入:<link>、<script>、<img>、<frame>等dom标签,还有样式中background:url()、@font-face()等文件外链 3.) 脚本请求: js发起的ajax请求、dom和js对象的跨域操作等 其实我们通常所说的跨域是狭义的,是由浏览器同源策略限制的一类请求场景。 什么是同源策略? 同源策略/SOP(Same origin policy)是一种约定,由Netscape公司1995年引入浏览器,它是浏览器最核心也最基本的安全功能,如果缺少了同源策略,浏览器很容易受到XSS、CSFR等攻击。所谓同源是指”协议+域名+端口”三者相同,即便两个不同的域名指向同一个ip地址,也非同源。 同源策略限制以下几种行为: 1.) Cookie、LocalStorage 和 IndexDB 无法读取 2.) DOM 和 Js对象无法获得 3.) AJAX 请求不能发送 常见跨域场景 URL 说明 是否允许通信 http : //www.domain.com/a.js http : //www.domain.com/b.js 同一域名,不同文件或路径 允许 http : /

前端之javascript

心不动则不痛 提交于 2020-03-05 00:06:58
JavaScript 是属于网络的脚本语言! JavaScript 被数百万计的网页用来改进设计、验证表单、检测浏览器、创建cookies,以及更多的应用。 JavaScript 是因特网上最流行的脚本语言。 JavaScript 很容易使用!你一定会喜欢它的 JavaScript的历史 1992年Nombas开发出C-minus-minus(C--)的嵌入式脚本语言(最初绑定在CEnvi软件中),后将其改名ScriptEase(客户端执行的语言)。 Netscape(网景)接收Nombas的理念,( Brendan Eich) 在其Netscape Navigator 2.0产品中开发出一套livescript的脚本语言。Sun和Netscape共同完成,后改名叫JavaScript。 微软随后模仿在其IE3.0的产品中搭载了一个JavaScript的克隆版叫Jscript。 为了统一三家,ECMA( 欧洲计算机制造协会)定义了ECMA-262规范.国际标准化组织及国际电工委员会(ISO/IEC)也采纳 ECMAScript 作为标准(ISO/IEC-16262)。从此,Web 浏览器就开始努力(虽然有着不同的程度的成功和失败)将 ECMAScript 作为 JavaScript 实现的基础。 ECMA-262 是 JavaScript 标准的官方名称。 ECMAScript

五分钟带你了解前端开发,以及前端开发的发展机会

房东的猫 提交于 2020-03-04 19:05:03
前端开发 前端开发是创建Web页面或app等前端界面呈现给用户的过程,通过HTML,CSS及JavaScript以及衍生出来的各种技术、框架、解决方案,来实现互联网产品的用户界面交互 。它从网页制作演变而来,名称上有很明显的时代特征。在互联网的演化进程中,网页制作是Web1.0时代的产物,早期网站主要内容都是静态,以图片和文字为主,用户使用网站的行为也以浏览为主。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HTML5、CSS3的应用,现代网页更加美观,交互效果显著,功能更加强大。 移动互联网带来了大量高性能的移动终端设备以及快速的无线网络,HTML5,node.jS的广泛应用,各类框架类库层出不穷。 发展历程 前端技术的发展是互联网自身发展变化的一个缩影。 前端技术指通过浏览器到用户端计算机的统称,存贮于服务器端的统称为后端技术。 前端开发主要职能就是把网站的界面更好地呈现给用户。 以前会Photoshop和Dreamweaver就可以制作网页,随着网站开发难度加大、开发方式多样,网页制作更接近传统的网站后台开发,网页制作更多被称为Web前端开发。前端技术包括4个部分:前端美工、浏览器兼容、CSS、HTML“传统”技术与Adobe AIR、Google Gears,以及概念性较强的交互式设计,艺术性较强的视觉设计等。 在Web1.0时代,由于网速和终端能力的限制,大部分网站只能呈现简单的图文信息

深入理解token(转)

最后都变了- 提交于 2020-03-04 08:56:46
转自: https://www.cnblogs.com/xuxinstyle/p/9675541.html 摘要: Token 是在服务端产生的。如果前端使用用户名/密码向服务端请求认证,服务端认证成功,那么在服务端会返回 Token 给前端。前端可以在每次请求的时候带上 Token 证明自己的合法地位 不久前,我在在前后端分离实践中提到了基于 Token 的认证,现在我们稍稍深入一些。 通常情况下,我们在讨论某个技术的时候,都是从问题开始。那么第一个问题: 为什么要用 Token? 而要回答这个问题很简单——因为它能解决问题! 可以解决哪些问题呢? Token 完全由应用管理,所以它可以避开同源策略 Token 可以避免 CSRF 攻击(http://dwz.cn/7joLzx) Token 可以是无状态的,可以在多个服务间共享 Token 是在服务端产生的。如果前端使用用户名/密码向服务端请求认证,服务端认证成功,那么在服务端会返回 Token 给前端。前端可以在每次请求的时候带上 Token 证明自己的合法地位。如果这个 Token 在服务端持久化(比如存入数据库),那它就是一个永久的身份令牌。 于是,又一个问题产生了:需要为 Token 设置有效期吗? 需要设置有效期吗?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先看两个例子。一个例子是登录密码,一般要求定期改变密码,以防止泄漏

汇道科技:WEB前端技术,为新手该如何快速掌握只招!

北城余情 提交于 2020-03-03 23:31:30
  一早来公司,就听见咱们美丽的UI姐姐跟我们新来的前端小文在“友好讨论”,好奇的一听,原来我们UI姐姐设计好页面让技术去升级页面,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看吧,咱们汇道科技就是这么有爱,每天都有这个那个在“讨论”),今天小编给大家讲讲零基础小白要怎么迅速掌握WEB前端技术!   web前端开发   新手学习前端的话,一定要想想为什么要学习它,是出于一种什么心态,然后定位好自己。这一点是比较重要的。想学习web前端开发,我们知道需要学习html,div+css,还有javascript,还有一些ps的基础(切图)。因为学习顺序就是HTML ->DIV_CSS -> javascript ,如果你没有学过其它编程语言,javascript自学就比较难了。HTML ,DIV_CSS都是死记标签的,自学多练就行。学习Web前端首先应该选择一个正确的学习路线。   web前端开发html CSS   第一阶段:学习html   这个是最简单的,也是最基础的.超文本标记语言(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 简称HTML)是一个网页的骨架,无论是静态网页还是动态网页,最终返回到浏览器端的都是HTML代码,浏览器将HTML代码解释渲染后呈现给用户。因 此,我们必须掌握HTML的基本结构和常用标记及属性。要熟练掌握div、form table、ul li 、p、span

前端重构之路01

折月煮酒 提交于 2020-03-03 20:02:17
在 CodeInsight 开发告一段落之后,CTO 大人找到我说要想一个把 Coding.net 的前端拆分重构的方案,于是我从一个欢脱的开发状态开始切换到要面对一句魔咒的考验。 动态语言一时爽,代码重构火葬场。 不管怎么样,先从梳理现状开始。 Coding 前端使用 Angular 构建,前端工程化还是使用合并文件打包的方式,并没有引入 CommonJS 之类的模块化开发方式,作为一个 SPA 网站,随着网站规模的增大,前端代码开始越来越臃肿,开发体验也直线下降,这是我们考虑重构的原因。 所以首先我们要想清楚重构要解决的问题 代码打包拆分,避免所有功能模块打包到单一的文件 引入 CommonJS 做到更清晰的模块化 边开车边换轮子 要做到最后一点尤其困难,但这也是我们能否顺利重构的关键,重构不是重写,所以如何在现有代码基础上重构,并且还要和当前的开发进度无缝衔接起来就是我们所要面临的一个挑战。 好消息是我们使用了 Angular 保证了我们的代码分 Module 有了一层封装,不至于太过散乱。作为一个 SPA 网站,前端路由已经很好的分离出了各个功能模块。我们用到了 Grunt,虽然有点过时,task 写得有点复杂,但是提供了一个工程化的切入口。 经过小伙伴们几轮讨论之后,最终确定了一套比较靠谱的方案: 按照功能模块重新整理/拆分代码 保持作为一个 SPA 网站